土地整理潜力及效益评价研究 ——以上海市闵行区为例

土地整理潜力及效益评价研究 ——以上海市闵行区为例

论文摘要

“耕地、人口、粮食”历来是我国社会发展最为关注的问题。现阶段我国正处于人口不断增长、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快速发展的时期,这导致了社会发展对土地的需要日益增大。土地整理作为提高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生产能力和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主要途径,近几年的土地利用和管理工作中,越来越被关注和重视。闵行区作为上海城市中心城区的边缘区,对其土地整理工作和效益评价的研究,将会对上海市其他区县土地整理工作的开展和实施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参考意义。本论文主要论述了在城市化背景下,开展土地整理工作的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内容和方法,以上海市闵行区土地整理项目为研究对象,对其整理潜力进行了系统分析论述,得出研究区的整理潜力主要通过新增耕地整理潜力、市地整治潜力和生态整理潜力组成,市地整治对其社会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建立整理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后,运用特尔斐法和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然后通过多层次模糊评价法对研究区整理项目的效益指标进行评价和分析,发现土地整理前后整理区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有着明显的变化,可看出土地整理的实施对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和社会经济发展具有很好地调节作用。通过对闵行区的土地整理效益评价的研究,认识到进行土地整理的工作重心都专注于项目区的经济效益,为了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应当协调统一土地整理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使其更好地推动我国社会和谐稳定发展。论文探究了闵行区的土地整理在政策方面的实施保障措施,主要是从整理模式和相关政策方面进行探析,可得出土地整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只有通过对整理模式的创新和相关政策上面的支持。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发展及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发展及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发展及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技术路线
  • 第2章 研究理论基础
  • 2.1 土地整理的概念
  • 2.2 土地整理的特点
  • 2.3 土地整理的理论基础
  • 第3章 实证研究
  • 3.1 研究区概况
  • 3.1.1 自然概况
  • 3.1.2 社会经济概况
  • 3.2 研究区土地利用状况分析
  • 3.2.1 土地利用现状概况
  • 3.2.2 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
  • 3.2.3 土地利用面临的挑战
  • 3.3 土地整理项目潜力分析
  • 3.3.1 土地整理潜力内涵分析
  • 3.3.2 土地整理潜力来源分析
  • 3.3.3 项目区土地整理潜力分析
  • 3.4 土地整理效益评价的内容
  • 3.4.1 社会效益评价
  • 3.4.2 经济效益评价
  • 3.4.3 生态效益评价
  • 3.5 整理效益指标体系研究
  • 3.5.1 指标选取的原则
  • 3.5.2 指标体系的构建
  • 3.5.3 指标权重的确定
  • 3.5.4 评价指标隶属度的确定
  • 3.5.5 评价模型的建立
  • 3.5.6 综合效益评价计算
  • 3.5.7 评价结果分析
  • 第4章 整理项目实施保障措施
  • 4.1 整理模式方面的保障措施
  • 4.1.1 开辟多元化土地整理融资渠道
  • 4.1.2 探索多种土地整理组织模式
  • 4.1.3 加强项目工程质量进度和权属管理
  • 4.2 整理政策上的保障措施
  • 4.2.1 规范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
  • 4.2.2 建立农村土地退出补偿机制
  • 4.2.3 探索土地承包经营权和集体建设用地流转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相关论文文献

    • [1].中国农村宅基地整理潜力估算[J]. 中国农学通报 2014(33)
    • [2].从公共管理视角分析农村居民土地整理潜力[J]. 今日财富 2020(07)
    • [3].基于乡村振兴战略的东部沿海地区农村存量建设用地整理潜力及再开发路径分析[J]. 上海国土资源 2020(03)
    • [4].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测算方法综述[J]. 江苏农业科学 2014(05)
    • [5].延吉市市地整理潜力宏观评价研究[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04)
    • [6].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分析综述[J].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0(18)
    • [7].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潜力研究方法述评[J].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2008(04)
    • [8].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分析与评价研究[J]. 河北农业科学 2008(10)
    • [9].县域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测算及分级[J]. 中国农学通报 2015(19)
    • [10].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研究综述[J]. 天津农业科学 2013(03)
    • [11].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测算及效益分析——以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为例[J].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12)
    • [12].景观格局视角下平山县耕地规模化整理潜力评价[J]. 水土保持研究 2017(03)
    • [13].村域尺度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测算研究[J]. 湖北农业科学 2014(09)
    • [14].县域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研究——以宝鸡市千阳县为例[J]. 安徽农业科学 2011(28)
    • [15].基于空间数据挖掘的土地整理潜力评价方法[J]. 安徽农业科学 2012(17)
    • [16].贵州绥阳喀斯特山区的土地整理潜力[J]. 贵州农业科学 2012(12)
    • [17].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研究评述[J]. 安徽农业科学 2009(32)
    • [18].天水市秦州区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测算[J]. 中国农学通报 2011(27)
    • [19].重庆市万州区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估算[J].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5)
    • [20].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空间分布特征与潜力测算——以万年县为例[J]. 江西科学 2020(05)
    • [21].考虑农村建筑安全性的居民点整理潜力界定及估算方法研究[J]. 农业工程学报 2019(13)
    • [22].凌云县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分析[J]. 大众科技 2012(01)
    • [23].黑龙江省林甸县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潜力研究[J].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2011(04)
    • [24].西南丘陵山区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的评价分级——以重庆市长寿区为例[J].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06)
    • [25].河北省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评价分级[J]. 农业工程学报 2009(11)
    • [26].介休市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潜力分析[J]. 现代农业科技 2013(13)
    • [27].广西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估算及差别化整治研究[J].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2012(04)
    • [28].南部县定水镇土地整理潜力评价研究[J]. 资源与人居环境 2012(09)
    • [29].长治市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潜力测算[J].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1(05)
    • [30].招远市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潜力与模式研究[J]. 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1(04)

    标签:;  ;  ;  ;  

    土地整理潜力及效益评价研究 ——以上海市闵行区为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