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锋派理论论文-赵薇

先锋派理论论文-赵薇

导读:本文包含了先锋派理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先锋派,艺术自律,艺术体制,先锋文学

先锋派理论论文文献综述

赵薇[1](2013)在《《先锋派理论》述评——兼论1980年代以来当代文学中的“艺术体制”与“先锋派”问题》一文中研究指出比格尔阐释先锋派理论的独到之处在于将历史唯物主义与社会功能分析相结合,提出了"艺术体制"的分析框架,使批判资产阶级艺术自律的关键从审美本身转移到了社会和意识形态的"体制化"层面上。比格尔对本雅明、布莱希特等人诗学思想中"非有机性"概念的综合发挥,拓展了传统"自律"问题的内涵。借其思路反观1980年代以来的中国大陆先锋文学,会发现比格尔意义上的"自律的艺术体制"始终不可能在"新时期"以来的文化场域中建立起来。以"第叁代诗歌运动"为代表的先锋诗歌实践从未真正地反对过"艺术自律",而不过是以"反其道行之"的方式将"自律"的审美意识形态坚持不懈地推向了深入。(本文来源于《文化与诗学》期刊2013年02期)

刘海[2](2011)在《艺术自律与先锋派——以彼得·比格尔的《先锋派理论》为契机》一文中研究指出建立在审美原则之上的艺术自律在康德以来一直是西方艺术的核心概念。彼得·比格尔认为,先锋派抛弃了艺术对美的追求,因而也就否定了艺术自律。但如果我们把艺术的独立自主与审美原则区分开来思考这一问题,那么先锋派艺术仍然表现出一种超越审美的自律性质。(本文来源于《文艺争鸣》期刊2011年17期)

高树博[3](2011)在《作为体制的艺术——浅析比格尔的《先锋派理论》》一文中研究指出比格尔以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所揭示的两种方法为基础,从艺术体制角度对"艺术自律"这个范畴进行了批判性的考察。他认为,艺术自律乃是资产阶级社会的范畴,其普遍有效性是动态地、历史地形成的。它属于观念性艺术体制的一种表现形式。唯美主义将艺术自律推到高峰,而先锋派艺术则试图通过推翻艺术体制来重新组织新的生活实践。实际上,比格尔继承了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传统:批判工具理性、商品拜物教、技术至上对现实生活的异化。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唯美主义和先锋派所拒绝的并不是生活本身,而是资产阶级社会庸常的异化生活。悖谬的是:先锋派的艺术实践最终也被资产阶级意识形态所同化。(本文来源于《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1年02期)

师会敏[4](2009)在《艺术对生活的介入:比格尔先锋派理论解读》一文中研究指出德国学者比格尔的先锋派理论以唯美主义为批判对象,对现代主义美学的艺术自律观念作了全面反攻,深刻揭示了艺术的意识形态性质。它注重开放艺术与生活的联系,以充分发挥艺术所具有的文化批判功能,有效对抗资本主义的工具理性。比格尔先锋派理论给当今的文艺学学科建设提供了重要启示。(本文来源于《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09年01期)

周韵[5](2007)在《20世纪西方先锋派理论研究述评》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对20世纪西方先锋派理论进行了简要的历史性考察,着重讨论了先锋派理论中最为突出的问题——艺术形式问题、艺术的自主性问题,艺术与技术和市场的关系问题,力图说明先锋派是一个极为复杂矛盾的现象,但在不同的历史语境下,先锋派及其理论往往展示的是矛盾的一个方面。在现代性状况下,先锋派及其理论都强调的是先锋派坚持高雅艺术传统、否定和批判现实的一面,而在后现代状况下,则更为关注先锋派的另一面,即先锋派与技术和市场的同谋关系,先锋派也由此被宣告终结了。本文的分析表明,由于商品化和多元文化的并存,先锋派以艺术之名的反叛是终结了,但从文化政治的角度看,先锋派文化则可能随着各种边缘文化运动的掀起而找到自己存在的空间。(本文来源于《文艺理论研究》期刊2007年06期)

庄晓敏[6](2007)在《西方先锋派理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先锋派(本文指历史上的先锋派)是20世纪上半叶活跃于西欧和北美的重要文化现象之一,它以艺术追求上的叛逆性、时间意识上的前卫性、内在构成上的他者性在同时期艺术流派中独树一帜。先锋派艺术实践蕴含了艺术未来发展的多种可能性,连接着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两大艺术潮流,触发了艺术、美学、政治、社会等多个领域的剧烈变革,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要意义。在美学理论家们看来,先锋派是当代西方文化史中无法绕过的关键环节。先锋派理论是当代西方美学理论家以历史上的先锋派为研究对象的话语实践的总和。本文旨在将先锋派理论予以理论化,试图从先锋派理论对先锋派艺术事实的研究路径、分析维度及论争焦点等几方面入手,分别对其进行了不同层面的研究与整合。文章认为:就其研究路径而言,现有的先锋派理论可以被化约性地区隔为侧重艺术本体分析和跨学科理论阐释两类;就其分析维度而言,以线性时间为坐标,可以将其对先锋派的研究看作有历史的维度、未来的维度、艺术自身的维度和现时的维度四种;就其论争焦点而言,先锋派理论中有五个争议性较大、研究价值较高的问题:区分现代主义与先锋派,先锋派是自律艺术还是生活艺术,先锋派是持精英立场抑或大众立场,先锋派与传统的继承或决裂,先锋派受商业操纵更多一些或是仍然坚持着对市场的批判。不同理论家由于理论背景、立论视角、立场差异等因素,对先锋派的观点或相近或疏远,或补充或对立。文章试图通过这一整合,使得先锋派理论的系统轮廓得以初步呈现。与此同时,文章还兼顾了对先锋派艺术实践的评介以及先锋派理论在国内传播状况的考察。(本文来源于《华东师范大学》期刊2007-04-01)

庄晓敏[7](2007)在《先锋派理论研究相关概念界定及研究路径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先锋派运动是20世纪上半叶西方重要的文化历史现象。20世纪的西方文艺理论家们从不同的审美视域、文化立场出发,对其进行了多元化的阐释,使先锋派运动自身蕴含的多义性得以较充分地展示。本文试图对西方理论家们的各种先锋派理论进行梳理,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理论予以阐述,以期客观呈现20世纪以来先锋派理论研究的概貌。(本文来源于《湖南科技学院学报》期刊2007年02期)

刘思聪[8](2006)在《回到生活的艺术——简述比格尔的先锋派理论》一文中研究指出任何审美理论都具有历史性,其使用的范畴并非普遍的、永恒的,而是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艺术”这一范畴也不例外。追求普遍有效性的传统美学理论对“艺术”范畴的定义已不再适用于新的艺术现实。在先锋派艺术已经对传统的“艺术作品”概念进行了否定的历史条件下,如何重新(本文来源于《文艺评论》期刊2006年05期)

姜奇平[9](2003)在《后现代公共行政——介绍一种先锋派理论》一文中研究指出支撑电子政务的基础理论,按照主张的运行机制的不同,可以划分为现代理论和后现代理论两大类。支持“以职能转变为核心”的,如传统公共行政理论和公共选择理论,属于现代理论;支持“以流程转变为核心”的,属后现代理论。在后现代公共理论中,又可以分为新公共管理、治理与后现代公共行政叁类不同的主张。新公共管理的核心主张是建立企业型政府;治理的核心主张是建立公民社会;后现代公共行(本文来源于《互联网周刊》期刊2003年16期)

杰夫·特威切尔,董文胜[10](1998)在《先锋派理论之我见》一文中研究指出我不准备说明先锋派是谁或是什么,对这样一个问题,任何人都可以说出自己所熟悉的现代派的、实验性的文学艺术形式——无论它是立体主义、抽象派绘画、超现实主义、达达主义还是别的什么。我所要做的是为先锋派理论画个轮廓,将其置于一个特定历史环境之中,并且阐释一下它的大致意图。要想简明扼要地阐述许多个性鲜明的艺术家及作家的所作所为绝非一件易事,甚至是不可能的,但我们还是可以概括出在某一特定的历史、社会环境下先锋派的大致趋势。(本文来源于《当代外国文学》期刊1998年03期)

先锋派理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建立在审美原则之上的艺术自律在康德以来一直是西方艺术的核心概念。彼得·比格尔认为,先锋派抛弃了艺术对美的追求,因而也就否定了艺术自律。但如果我们把艺术的独立自主与审美原则区分开来思考这一问题,那么先锋派艺术仍然表现出一种超越审美的自律性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先锋派理论论文参考文献

[1].赵薇.《先锋派理论》述评——兼论1980年代以来当代文学中的“艺术体制”与“先锋派”问题[J].文化与诗学.2013

[2].刘海.艺术自律与先锋派——以彼得·比格尔的《先锋派理论》为契机[J].文艺争鸣.2011

[3].高树博.作为体制的艺术——浅析比格尔的《先锋派理论》[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

[4].师会敏.艺术对生活的介入:比格尔先锋派理论解读[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

[5].周韵.20世纪西方先锋派理论研究述评[J].文艺理论研究.2007

[6].庄晓敏.西方先锋派理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

[7].庄晓敏.先锋派理论研究相关概念界定及研究路径比较[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7

[8].刘思聪.回到生活的艺术——简述比格尔的先锋派理论[J].文艺评论.2006

[9].姜奇平.后现代公共行政——介绍一种先锋派理论[J].互联网周刊.2003

[10].杰夫·特威切尔,董文胜.先锋派理论之我见[J].当代外国文学.1998

标签:;  ;  ;  ;  

先锋派理论论文-赵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