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能力论文-杨燕华,沙莎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能力论文-杨燕华,沙莎

导读:本文包含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能力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信息技术,课程整合,学生,协作学习能力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能力论文文献综述

杨燕华,沙莎[1](2019)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下学生协作学习能力培养的策略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伴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传统的教学方式逐渐发生转变,各种网络资源和多媒体进入课堂,使得教学方式变得丰富多彩。本文以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为时代背景,指出了提高学生协作学习能力的重要性,并提出提高学生协作学习能力的策略,以期提高学生在学习中的协作学习能力,实现教学效果最优化。(本文来源于《智库时代》期刊2019年16期)

杨莉娟[2](2019)在《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中学生元认知能力的培养》一文中研究指出素质教育环境下,为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升教师教学的效果,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已成为实行教学改革的一条有效途径。小学六年级是培养学生学习习惯与学习能力的关键阶段,而元认知能力作为学生学习能力的基础,在一线教学中往往是教师最容易忽视的地方,因此加强对小学生元认知能力的培养是极为必要的。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成为未来数学教学发展的一大趋势,所以笔者想知道以整合方式培养学生的元认知能力是否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以下是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章,介绍研究的背景、目的、意义、方法及过程。第2章,对相关的概念进行界定,对相关的研究进行综述。第3章,构建小学生数学元认知评价指标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制作《小学生数学元认知能力调查问卷》,分析调查结果以及可能影响小学生数学元认知能力的因素。第4章,运用信息技术改良传统课堂,进行为期两个月的教学实践,并选取两个具体的教学案例,对应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具体策略以及相较于传统课堂教学的优势予以说明。第5章,对研究的优势与不足进行总结,对未来的数学教学提出展望。本文以小学六年级为例,采用文献研究法、调查法、评价研究法和实验研究法,较为深入地研究了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中学生元认知能力的培养。首先在已有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利用德尔菲法构建小学生数学元认知评价指标体系,结合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小学生数学元认知能力水平进行测试,通过与师生的访谈,了解到该校学生元认知能力的现状和影响因素;其次运用信息技术对传统数学课堂进行改良,并结合教学实践,提出了针对小学生元认知知识、体验、监控叁个方面能力的培养策略,比如:借助信息技术,呈现学习目标与任务,加深学生对任务的认识;利用动画或视频创设形象生动的教学情境,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借助信息技术,让评价变得更加丰富,加强学生的元认知监控等;最后再次利用小学生数学元认知评价指标体系对两班学生的元认知水平进行测试,通过实验班与对照班的前后测数据以及学生的课堂行为表现,说明培养策略的科学性与实用性,从而得出实验结论,验证笔者的假设:通过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的方式对学生元认知能力进行培养能取得比传统课堂更为显着的效果,同时也为改善小学数学教学现状、改变学生学习方式提供新的思路和参考依据。(本文来源于《西华师范大学》期刊2019-04-01)

程佳,张雪娜,张艳杰[3](2019)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下的教学能力》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旨在阐明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背景下传统教师教学能力呈现出的缺陷基础上,探讨日后提升教师教学能力的有效建议。在我国教育领域大力引入信息技术并加快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步伐的过程中,对于教师的综合性教学能力也提出愈加严格的规范要求,毕竟其能力和素质,将直接决定着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的实施水平。(本文来源于《山海经》期刊2019年03期)

王琳娜[4](2019)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视角下的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路径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对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对提升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性做简单论述,主要阐述了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采取的措施,出现的问题有:教师计算机操作能力不强,教学形式无变化等,措施有:完善管理制度、运用多元化管理模式和有针对性提升教师教学能力等,旨在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促进高校教学快速发展。(本文来源于《知识经济》期刊2019年03期)

郑玲,刘诗佳[5](2018)在《中学生物教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能力对师范生培养的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现阶段初中生物教师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能力,本文从教师信息技术素养、教师对整合的认识、整合现状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中学生物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有很大提升空间,教师需要更清楚地认识生物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的本质,在教学中探索整合方式并加以应用.(本文来源于《洛阳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11期)

李睿峰,王芳通[6](2018)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学生学习能力培养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立足于学生的实际情况,对中学生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大环境下,如何利用信息技术工具快速获取知识、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等进行了论述。(本文来源于《宁夏教育》期刊2018年Z1期)

刘振峰[7](2018)在《小学教师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能力发展策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小学教师作为我国基础教育的奠基性力量,其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能力的高低不仅直接影响着未来基础教育教学信息化发展水平和教育质量,而且也是影响新时代基础教育教学改革成败的关键力量。通过对相关文献进行研究,发现教师现阶段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还较生硬,并且对有关教师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能力结构的研究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框架体系。因此,笔者从教师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能力结构入手,对小学教师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能力及发展策略进行研究。依据《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试行)》以及相关研究成果,建立了基于国家标准的小学教师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能力结构体系。该结构体系包括信息技术素养、计划与准备、组织与管理、评估与诊断、学习与发展五个维度及其二十五个子能力,并据此编制了小学教师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能力调查问卷。调查问卷在正式测量之前选取210名小学实习教师进行了预测,使用SPSS24.0软件对数据进行了项目分析,并验证了问卷的信效度。进行正式测量时,笔者在L地区随机选取8所小学的300名小学教师为研究对象,并对其中10名教师进行了访谈,经过对访谈和问卷数据的统计分析发现:信息技术环境建设不够完善;小学教师的整合理念不明确;小学教师部分子能力不足;对能力发展途径认识不够等方面的问题。针对以上问题,通过归因分析,分别从政府、学校、基层教学组织、教师个体等多层面对小学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存在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融合度不高、效能不足等问题,提出了改进管理的建议和提升小学教师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能力的发展策略。(本文来源于《聊城大学》期刊2018-05-01)

杨磊[8](2018)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的学生学习能力培养策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自20世纪以来,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就成为了当今世界的主流,渗透到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中当然也包括了教育方面。而随着城市化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也越来越快,旧有的教育模式由于其拖沓和缓慢的教育方式也已经无法适应社会发展的速度,新兴的教育模式因此慢慢发展开来。新兴教育模式的一个显着特点就是包含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在内的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教育方式。(本文来源于《科技风》期刊2018年06期)

马红雷[9](2018)在《信息技术与《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整合对高职院校电学专业人才创新能力提升培养途径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首先对信息技术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然后对高职院校《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现状进行分析,再接着论述了整改需要遵循的几项基本原则,最后结合笔者实际一线教学经验从叁大方面探讨了信息技术与高职《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有效整合的具体途径。(本文来源于《当代旅游(高尔夫旅行)》期刊2018年02期)

张鹤[10](2018)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背景下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教育进入信息技术教育的第叁个发展阶段,即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阶段。经过二十几年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践,截至到目前为止,教育依然是在互联网大环境下反应最落后的领域之一。乔布斯生前曾说过:"为什么计算机改变了几乎所有的领域,却唯独对学校教育的影响小得令人吃惊?"追问原因,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需要教师来实施,教师教学能力直接关系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程度与水平,高等教育注重培养应用型人才,高校教师需要具备何种教学能力,应当如何培养和完善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才能适应新型教学模式需要,适应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背景,是需要研究的课题。(本文来源于《中国乡镇企业会计》期刊2018年01期)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能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素质教育环境下,为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升教师教学的效果,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已成为实行教学改革的一条有效途径。小学六年级是培养学生学习习惯与学习能力的关键阶段,而元认知能力作为学生学习能力的基础,在一线教学中往往是教师最容易忽视的地方,因此加强对小学生元认知能力的培养是极为必要的。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成为未来数学教学发展的一大趋势,所以笔者想知道以整合方式培养学生的元认知能力是否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以下是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章,介绍研究的背景、目的、意义、方法及过程。第2章,对相关的概念进行界定,对相关的研究进行综述。第3章,构建小学生数学元认知评价指标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制作《小学生数学元认知能力调查问卷》,分析调查结果以及可能影响小学生数学元认知能力的因素。第4章,运用信息技术改良传统课堂,进行为期两个月的教学实践,并选取两个具体的教学案例,对应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具体策略以及相较于传统课堂教学的优势予以说明。第5章,对研究的优势与不足进行总结,对未来的数学教学提出展望。本文以小学六年级为例,采用文献研究法、调查法、评价研究法和实验研究法,较为深入地研究了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中学生元认知能力的培养。首先在已有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利用德尔菲法构建小学生数学元认知评价指标体系,结合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小学生数学元认知能力水平进行测试,通过与师生的访谈,了解到该校学生元认知能力的现状和影响因素;其次运用信息技术对传统数学课堂进行改良,并结合教学实践,提出了针对小学生元认知知识、体验、监控叁个方面能力的培养策略,比如:借助信息技术,呈现学习目标与任务,加深学生对任务的认识;利用动画或视频创设形象生动的教学情境,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借助信息技术,让评价变得更加丰富,加强学生的元认知监控等;最后再次利用小学生数学元认知评价指标体系对两班学生的元认知水平进行测试,通过实验班与对照班的前后测数据以及学生的课堂行为表现,说明培养策略的科学性与实用性,从而得出实验结论,验证笔者的假设:通过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的方式对学生元认知能力进行培养能取得比传统课堂更为显着的效果,同时也为改善小学数学教学现状、改变学生学习方式提供新的思路和参考依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能力论文参考文献

[1].杨燕华,沙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下学生协作学习能力培养的策略探究[J].智库时代.2019

[2].杨莉娟.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中学生元认知能力的培养[D].西华师范大学.2019

[3].程佳,张雪娜,张艳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下的教学能力[J].山海经.2019

[4].王琳娜.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视角下的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路径探讨[J].知识经济.2019

[5].郑玲,刘诗佳.中学生物教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能力对师范生培养的启示[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8

[6].李睿峰,王芳通.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学生学习能力培养策略[J].宁夏教育.2018

[7].刘振峰.小学教师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能力发展策略研究[D].聊城大学.2018

[8].杨磊.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的学生学习能力培养策略研究[J].科技风.2018

[9].马红雷.信息技术与《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整合对高职院校电学专业人才创新能力提升培养途径探讨[J].当代旅游(高尔夫旅行).2018

[10].张鹤.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背景下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研究[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8

标签:;  ;  ;  ;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能力论文-杨燕华,沙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