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染色体减数分裂行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正午’牡丹,亚组间杂种,减数分裂,染色体
染色体减数分裂行为论文文献综述
钟原,杜明杰,刘羽心,成仿云[1](2019)在《‘正午’牡丹核型分析及减数分裂的染色体行为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芍药属牡丹组革质花盘亚组与肉质花盘亚组间的远缘杂交是现代牡丹育种的重要方向之一。然而,亚组间杂种普遍高度不育,很难继续用于杂交育种。‘正午’牡丹是一个观赏性好、适应性强的亚组间杂交品种,虽然其通常高度不育,但仍被用作亲本培育出一些优异的杂交后代,表现出一定的育性。研究其减数分裂的染色体行为,可为揭示其极低育性的形成机制提供重要的信息。【方法】本研究以‘正午’幼嫩花蕾中的雌蕊为材料,进行体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以花药为材料进行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观察。【结果】‘正午’牡丹为二倍体,核型公式为2n=2x=10=7m+1sm+2st(1SAT)。其花粉母细胞可通过正常的减数分裂形成四分体及小孢子,减数第一次分裂中约有70%的花粉母细胞发生染色体行为异常,包括单价体及多价体、染色体桥、断片、落后染色体、不等分裂等,其中染色体桥出现频率最高;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染色体行为异常率同样高达70%,常见的异常类型包括纺锤体定位异常、不同步分裂、染色体桥、断片、落后染色体等,最后形成二分体、叁分体、微核或特小的额外小孢子。【结论】‘正午’减数分裂存在大量异常可能与其高度杂合的核型有关。普遍存在的单价体及多价体引起的不等分裂和染色体桥及断片造成的染色体片段缺失等染色体行为异常可能是导致‘正午’牡丹高度不育的重要原因。同时,仍有一小部分花粉母细胞能够顺利完成减数分裂,形成小孢子。其中一部分通过二分体或叁分体形成未减数小孢子,表明其具有用于培育多倍体牡丹的潜力。(本文来源于《北京林业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10期)
李代丽,商静,田菊,宋连君,刘春和[2](2019)在《青黑杨杂种叁倍体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染色体行为及其花粉变异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本研究通过分析青黑杨杂种叁倍体的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特征和配子变异规律,为进一步利用叁倍体种质作为中介材料进行杨树染色体工程育种奠定基础。【方法】本研究以雌配子染色体加倍来源的‘哲引3号杨’ב北京杨’杂种叁倍体WT-21及杂种二倍体WD-2雄株为材料,基于醋酸洋红染色压片观察,比较分析了两者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染色体行为及花粉形态变异。【结果】(1)无论是叁倍体杂种WT-21还是二倍体杂种WD-2,其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染色体行为均非常丰富,存在高频率的染色体提前分离、落后染色体、微核等异常现象,反映了亲本基因组间较强的异质性。(2)WT-21和WD-2花粉母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均存在平行纺锤体、融合纺锤体、叁极纺锤体等异常定向,而且在WT-21中还发生胞质提前分裂,共同导致减数分裂产物中二分体、叁分体等的产生。(3)叁倍体WT-21的花粉空瘪率达44.55%,高于二倍体WD-2;WT-21饱满花粉的直径显着大于WD-2,从花粉直径分布可推测出WT-21能产生少量未减数花粉;WT-21的花粉生活力为(1.08±0.44)%,显着低于二倍体WD-2(28.67%±2.04%)。【结论】由于倍性效应和杂合性的双重影响,青黑杨杂种叁倍体的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存在复杂的染色体行为,并对配子发育造成影响;利用叁倍体的花粉进行授粉,可能获得非整倍体和四倍体后代,为杨树染色体操作奠定基础。(本文来源于《北京林业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7期)
田燕飞,朱莉莉,许聪聪,杨妍,位芳[3](2018)在《人工合成甘蓝型油菜减数分裂期染色体行为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人工合成甘蓝型油菜是油菜种质资源创新的重要途径之一。以栽培种油菜(AACC)为对照,利用细胞学技术分析了人工合成甘蓝型油菜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结果表明,新合成甘蓝型油菜的染色体数目为38条(2n=38);与栽培种油菜相比,新合成油菜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终变期以二价体为主,但也出现一定频率的多价体和单价体,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形成落后染色体。此外,统计结果表明,新合成油菜花粉母细胞第一次减数分裂中期和后期出现异常分裂细胞的比例较高,约为48. 93%和22. 12%;但第二次减数分裂的异常细胞比率较低。从细胞学水平上初步分析了新合成甘蓝型油菜的减数分裂行为,为通过人工合成手段选育甘蓝型油菜提供细胞遗传学证据。(本文来源于《生物学杂志》期刊2018年05期)
赵勤政,毕云飞,李梦雪,王筠竹,李季[4](2018)在《基于Oligo-FISH追踪种间杂交和异源多倍化后减数分裂染色体行为》一文中研究指出种间杂交(interspecific hybridization)和异源多倍体化(allopolyploidization),是植物进化的重要驱动力。细胞遗传学研究表明,人工合成和自然形成的初期异源多倍体通常会出现减数分裂紊乱。甜瓜属人工异源四倍体Cucumis×hytivus(2n=4x=38)来自于黄瓜(C.sativus,2n=2x=14)与其近缘野生种C.hystrix(2n=2x=24)的种间杂交和染色体加倍,是研究亲本染色体基数相差较大的异源多倍体的物种形成、进化及减数分裂稳定机制的理想体系,也是种间渐渗育种的中间桥梁。基于fosmid探针和GISH很难揭示染色体间重排现象和追踪减数分裂中单个染色体的行为。而基于寡核苷酸(oligos)探针可快速实现全染色体涂染和染色体的追踪。在本研究中,我们设计并合成了黄瓜5和7号染色体的oligo探针库,实现跨物种间部分同源染色体的鉴别,种间杂交和异源多倍体化后减数分裂单个染色体配对行为的追踪。(本文来源于《中国园艺学会第八届黄瓜学术研讨会暨新品种展示观摩活动会议手册》期刊2018-10-12)
韩小春[5](2018)在《减数分裂中染色体行为变化的教具改进和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解决减数分裂中染色体行为变化的常用基本教具存在的不足,探索材料橡胶磁性纸在教学中的应用,并思考其在制作其他教具中的进一步应用。(本文来源于《当代家庭教育》期刊2018年03期)
韩瑛[6](2018)在《“减数分裂中的染色体行为”难点突破法——认知停靠点与建模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减数分裂是高中生物学的核心概念,也是难点知识。借助准确的认知停靠点"铺路",通过系统性的问题串分析,学生自行"搭桥""建模",从而自主同化新知识。(本文来源于《中学生物教学》期刊2018年09期)
陈昕,曹倩倩,伍君华,欧传洲,勾洵[7](2017)在《用大葱花药观察减数分裂中染色体行为的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减数分裂是遗传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相关知识抽象且复杂,而人教版教材在这一节中安排的实验——"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却缺乏操作性。通过借助大学实验室平台以及相关遗传学的教学经验,对该实验方案进行了改进。以大葱的花药作为实验材料,通过制作植物细胞减数分裂的临时装片引导学生观察减数分裂各时期的染色体行为变化。结果表明,该实验材料具有便宜易得、操作简单、实验效果明显等特点,利用改进的方案进行实验,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学生对减数分裂知识的学习兴趣,还能够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抽象的减数分裂知识的理解。可用于对教材内容和减数分裂实验的进一步扩展。(本文来源于《中学生物教学》期刊2017年24期)
朱红艳[8](2017)在《基于实验教学构建生物核心概念——以“减数分裂中的染色体行为”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减数分裂中的染色体行为"一课的教学尝试,在课堂上通过观察实验和模型制作活动来构建减数分裂的核心概念。从分析教学现状入手,结合实际课堂案例,阐述实验教学辅助概念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本文来源于《课程教育研究》期刊2017年39期)
蒋涵玮,李涛,樊岁兴,江小华,史庆华[9](2017)在《减数分裂染色体的行为及其分子基础》一文中研究指出减数分裂是有性生殖生物配子产生的必需过程.在细胞进入减数分裂前,其染色体复制1次,但启动分裂后,细胞进行二次分裂,从而产生染色体数目减半的配子.减数分裂Ⅰ前期同源染色体的配对、联会、重组以及减数分裂Ⅰ后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是减数分裂的基本特征,而这些减数分裂特异事件的按时、依序发生则有赖于减数分裂Ⅰ前期程序性D N A双链断裂(D S B)的产生和以同源染色体为模板进行的同源重组修复.本文将对减数分裂特别是减数分裂Ⅰ前期染色体的行为进行简要综述,并就其分子基础和机制进行分析讨论.(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生命科学》期刊2017年01期)
丁梅,王源[10](2016)在《减数分裂染色体行为变化的模型制作新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减数分裂"是高中生物教学的重难点内容之一,也是教师教、学生学最不易的一节。它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产生生殖细胞的方式,包括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两个连续的过程。减数分裂过程中,细胞中染色体的形态、结构、数目以及DNA含量都会发生有规律的变化。建立染色体变化的物(本文来源于《中学生物教学》期刊2016年24期)
染色体减数分裂行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本研究通过分析青黑杨杂种叁倍体的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特征和配子变异规律,为进一步利用叁倍体种质作为中介材料进行杨树染色体工程育种奠定基础。【方法】本研究以雌配子染色体加倍来源的‘哲引3号杨’ב北京杨’杂种叁倍体WT-21及杂种二倍体WD-2雄株为材料,基于醋酸洋红染色压片观察,比较分析了两者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染色体行为及花粉形态变异。【结果】(1)无论是叁倍体杂种WT-21还是二倍体杂种WD-2,其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染色体行为均非常丰富,存在高频率的染色体提前分离、落后染色体、微核等异常现象,反映了亲本基因组间较强的异质性。(2)WT-21和WD-2花粉母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均存在平行纺锤体、融合纺锤体、叁极纺锤体等异常定向,而且在WT-21中还发生胞质提前分裂,共同导致减数分裂产物中二分体、叁分体等的产生。(3)叁倍体WT-21的花粉空瘪率达44.55%,高于二倍体WD-2;WT-21饱满花粉的直径显着大于WD-2,从花粉直径分布可推测出WT-21能产生少量未减数花粉;WT-21的花粉生活力为(1.08±0.44)%,显着低于二倍体WD-2(28.67%±2.04%)。【结论】由于倍性效应和杂合性的双重影响,青黑杨杂种叁倍体的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存在复杂的染色体行为,并对配子发育造成影响;利用叁倍体的花粉进行授粉,可能获得非整倍体和四倍体后代,为杨树染色体操作奠定基础。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染色体减数分裂行为论文参考文献
[1].钟原,杜明杰,刘羽心,成仿云.‘正午’牡丹核型分析及减数分裂的染色体行为观察[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19
[2].李代丽,商静,田菊,宋连君,刘春和.青黑杨杂种叁倍体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染色体行为及其花粉变异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19
[3].田燕飞,朱莉莉,许聪聪,杨妍,位芳.人工合成甘蓝型油菜减数分裂期染色体行为观察[J].生物学杂志.2018
[4].赵勤政,毕云飞,李梦雪,王筠竹,李季.基于Oligo-FISH追踪种间杂交和异源多倍化后减数分裂染色体行为[C].中国园艺学会第八届黄瓜学术研讨会暨新品种展示观摩活动会议手册.2018
[5].韩小春.减数分裂中染色体行为变化的教具改进和思考[J].当代家庭教育.2018
[6].韩瑛.“减数分裂中的染色体行为”难点突破法——认知停靠点与建模法[J].中学生物教学.2018
[7].陈昕,曹倩倩,伍君华,欧传洲,勾洵.用大葱花药观察减数分裂中染色体行为的应用研究[J].中学生物教学.2017
[8].朱红艳.基于实验教学构建生物核心概念——以“减数分裂中的染色体行为”为例[J].课程教育研究.2017
[9].蒋涵玮,李涛,樊岁兴,江小华,史庆华.减数分裂染色体的行为及其分子基础[J].中国科学:生命科学.2017
[10].丁梅,王源.减数分裂染色体行为变化的模型制作新方法[J].中学生物教学.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