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目的:观察川芎嗪对慢性肾衰竭血瘀证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以及经川芎嗪治疗后患者血瘀证症状和其他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探讨CRF血液流变学异常及凝血-纤溶系统紊乱与中医血瘀证之间的关系,为中医药从瘀血角度治疗CRF提供现代医学理论的佐证。方法:1.病例来源于2005.12-2007.4期间在武汉市第一医院医院肾内科诊断为CRF、中医辨证符合血瘀证诊断、肾功能(Ccr)在肾贮备能力下降期和肾衰竭期之间、尚未行替代治疗且住院治疗15日以上的45例病人。2.将所选取的45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3例,对照组22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基础疾病等方面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3.45例患者按《中药新药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制定的CRF血瘀证表现进行血瘀证积分,根据积分情况分为轻、中、重三级。4.两组病人均予基础治疗,包括饮食限制和对症处理,其中对症处理包括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失衡、抗感染、降压、血糖高者控制血糖等,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川芎嗪(注射用盐酸川芎嗪)160mg+5%葡萄糖100mL(血糖高者用生理盐水100mL)静滴,每天一次,共用15天,治疗结束后检测相关指标。治疗期间不使用抗凝剂、抗血小板聚集药物、降脂药以及对肾功能及尿蛋白有影响的ACE、ARB类药物(已用药者继续服用)。5.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的改变情况。6.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瘀证症状的改变情况。7.其他生化观察指标: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内生肌酐清除率(Ccr)、血浆白蛋白(Alb)、血色素(HGB)、24小时尿蛋白定量、血沉(ESR)、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尿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8.比较不同肾功能分期与血瘀证症状积分的相关性。结果:1.两组患者肾功能在肾贮备能力下降期血瘀证积分为4.71±0.87分,氮质血症期积分为8.63±1.14分,肾衰竭期积分为10.81±1.65分。2.治疗组血瘀证疗效总有效率为91.3%,对照组血瘀证疗效总有效率为59.1%,治疗组疗效高于对照组(P<0.025)。3.治疗组治疗后全血高切、全血低切、血浆高切、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均下降,较对照组治疗后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红细胞变形指数升高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4.治疗组治疗后ESR、血浆Fib、尿FDP下降,较对照组治疗后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两组治疗后TC、TG差异无显著性(P>0.05)。5.治疗组治疗后血Scr、BUN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或P<0.01),Ccr较前明显增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治疗后仅BUN较治疗前下降(P<0.05);两组血Alb、HGB在治疗前后变化无显著性(P>0.05)。6.两组治疗后24小时尿蛋白量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5),但两组相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1.中医辨证为血瘀证的两组CRF患者其血瘀证症状积分随肾功能的下降而呈增高趋势。2.川芎嗪能显著改善CRF血瘀证患者的血瘀证症状。3.川芎嗪能显著改善CRF血瘀证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4.川芎嗪能显著降低CRF患者ESR、Fib、尿FPD,具有良好的调节凝血-纤溶系统紊乱的作用。5.川芎嗪能显著提高CRF患者的Ccr,降低血Cr、BUN,但其对CRF患者肾功能的长期影响尚需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