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MMPs和TIMPs在卵巢上皮性肿瘤中表达的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王一同[1](2021)在《华蟾素注射液治疗结肠癌腹水的优效人群分析及对VM的作用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研究背景恶性腹水是晚期结肠癌患者的常见并发症,是临床治疗的难点。西医目前主要采用腹腔穿刺置管引流、全身化疗或联合腹腔灌注化疗等方法,但恶性腹水患者多为肿瘤晚期,经过多程放、化疗治疗,体质较差,再次化疗的敏感性及耐受性降低,且恶性腹水多为血性,无法大量置管引流,使腹胀、喘憋等症状持续存在,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因此需探索更为温和、有效的治疗方法。中药腹腔灌注,可避免口服汤药引起的胃肠不适,副反应小,近年来广泛应用于恶性腹水的临床治疗。本团队致力于华蟾素注射液腔内灌注治疗研究多年,发现华蟾素注射液对恶性浆膜腔积液有一定的疗效,庄等研究发现,华蟾素注射液腔内灌注治疗恶性浆膜腔积液,有效率为66.42%;杨等研究发现,华蟾素注射液腔内灌注对于恶性胸水有效率为60.00%;袁等研究发现,华蟾素注射液对于消化系统肿瘤来源恶性腹水有效率为75.4%,疗效更好,但前期研究对于不同癌种患者分层后病例数较少,未进行具体分层讨论。恶性腹水的生成与血管新生密切相关。本团队前期基础研究发现华蟾素注射液能够降低恶性腹水中的红细胞数量,使腹水颜色变浅,推测华蟾素注射液可能通过抑制肿瘤血管新生干预恶性腹水的生成。血管生成拟态(Vasculogenic Mimicry,VM)是近年来提出的全新肿瘤血管新生模式,可能与传统内皮细胞参与的肿瘤血管新生共同促进恶性腹水的生成。既往多数研究关注在华蟾素对内皮细胞参与的肿瘤血管新生的影响,鲜有研究探究华蟾素对VM形成的影响。研究目的临床部分:明确华蟾素注射液腹腔灌注治疗对于结肠癌这一单一病种来源的恶性腹水的疗效及该治疗方法对应的优效人群特征,以期为华蟾素注射液腹腔灌注治疗结肠癌恶性腹水提供更为个体化的临床指导。实验部分:由临床现象探索内在机制。以VM为新切入点,通过体内、体外实验观察华蟾素注射液对结肠癌HCT116细胞VM形成的影响及作用机制,从而更为全面地从肿瘤血管新生角度阐述华蟾素注射液腹腔灌注抑制结肠癌恶性腹水的作用机制。研究方法临床部分:采用单臂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2010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肿瘤科行华蟾素注射液腹腔灌注治疗的结肠癌恶性腹水的患者临床资料,从腹水量控制率、腹水质改善率、KPS评分改善情况及患者生存期方面进行疗效评价,同时评价安全性。进一步对比不同因素(如肿瘤原发病特点、转移情况、整体及局部中医辨证分型、合并全身治疗等)对疗效的影响,从中筛选优效病例,总结优效人群特征。实验部分:(1)采用结肠癌HCT116细胞腹腔+脾脏原位接种法建立BALB/C裸鼠结肠癌血性腹水模型;观察造模前后及华蟾素注射液干预前后裸鼠一般体征、体重、腹围、腹水量、腹水红细胞数量及腹腔转移瘤瘤重等。(2)采用CoCl2化学诱导建立结肠癌HCT116细胞体外缺氧模型;采用CCK-8实验、细胞划痕实验、Transwell实验检测缺氧微环境及华蟾素注射液对结肠癌HCT116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的影响。(3)采用Matrigel基质胶细胞三维培养建立结肠癌HCT116细胞体外VM模型;通过PAS-CD31组织化学与免疫组化双染法显示结肠癌HCT116细胞体内VM的形成;显微镜下计数VM形成数目,观察缺氧微环境及华蟾素注射液对结肠癌HCT116细胞体内、体外VM形成的影响。(4)采用RT-qPCR、Western-blot实验检测缺氧微环境及华蟾素注射液对结肠癌 HCT116 细胞 VM 形成相关靶点 HIF-1α、VEGF、MMP2、MMP9、VE-cadherin 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研究结果临床部分:(1)腹水量疗效评价:研究共纳入135例患者。灌注后腹围较灌注前显着减小(P<0.01);完全缓解2例,部分缓解25例,稳定56例,合计有效83例,无效52例,总有效率61.5%。(2)腹水质疗效评价:灌注后腹水红细胞数、腹水肿瘤标记物、腹水乳酸脱氢酶水平较灌注前显着下降(P<0.01);腹水红细胞较治疗前下降≥25%者94例,总有效率74.0%;腹水肿瘤标记物较灌注前下降≥25%者70例,总有效率55.1%,其中CEA、CA199、CA724水平下降显着,铁蛋白水平较灌注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水乳酸脱氢酶较治疗前下降≥25%者50例,总有效率39.4%。(3)KPS评分疗效评价:灌注后KPS评分较灌注前显着提高(P<0.01);较治疗前提高者41例,较治疗前稳定者82例,较治疗前减少者12例。(4)生存情况疗效评价:纳入患者截至末次随访,仍存活者2例,腹水生存期为1~31个月,平均腹水生存期5.66±4.59个月,中位腹水生存期4.00个月;腹水1年生存率为9.6%,2年生存率为3.7%,未见大于3年生存者。(5)安全性评价:出现不良反应者27例,占比20.0%,主要不良反应为腹痛(10例)、发热(11例)、恶心呕吐(3例)、腹泻(3例),多可耐受或对症治疗后可较快缓解,为1级轻度不良反应。未见由药物引起的骨髓抑制、肝、肾功能异常及心电图改变,未见腹腔感染、肠梗阻、消化道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安全性良好。(6)短期疗效优效人群特征分析:对于男性、有饮酒史、左半结肠、灌注前血液NLR≤2.81、初诊即诊断恶性腹水、血性腹水、全身辨证含瘀毒证,全身辨证非肝肾阴虚证、局部辨证为湿热毒证及合并全身中医治疗患者的腹水量控制方面疗效更好,其中结肠癌位置、腹水性质、合并全身中医治疗是影响腹水量控制率的独立预后因素;对于有饮酒史、无肝转移、有腹腔淋巴结转移、无胆红素升高、血性腹水、局部辨证为湿热毒证及合并全身中医治疗患者的腹水颜色改善方面疗效更好,其中肝转移、胆红素升高、腹水性质、局部辨证为影响腹水颜色改善率的独立预后因素。(7)长期疗效优效人群特征分析:有家族史、左半结肠、无肝转移、无脑转移、转移部位≤2个、灌注前无血中乳酸脱氢酶升高、初诊即诊断恶性腹水、全身辨证非肝肾阴虚证、无不良反应及腹水量得到控制的患者腹水生存期更长,但与外部研究结果对比生存期未见明显延长。实验部分:(1)结肠癌HCT116细胞腹腔+脾脏原位接种可建立较为稳定的BALB/C裸鼠结肠癌血性腹水模型;Matrigel基质胶细胞三维培养可建立结肠癌HCT116细胞体外VM模型。(2)华蟾素注射液腹腔注射可抑制结肠癌血性腹水的生成、降低腹水中红细胞数目,抑制结肠癌腹腔转移瘤的生成。(3)缺氧微环境可促进结肠癌HCT116细胞迁移、侵袭,增强体外VM的形成能力。(4)华蟾素注射液可逆转缺氧对HCT116细胞造成的不良影响,抑制其增殖、迁移、侵袭及体内、体外VM的形成。(5)缺氧微环境可上调HCT116细胞HIF-1α、VEGF、MMP2、MMP9、VE-cadherin mRNA及蛋白的表达,华蟾素注射液干预后可抑制HIF-1α、VEGF、MMP2、VE-cadherinmRNA及蛋白表达,对MMP9 mRNA及蛋白未见显着影响。研究结论临床部分:(1)华蟾素注射液腹腔灌注可有效抑制结肠癌恶性腹水的产生,延缓病情进展,降低腹水中的红细胞数量,提高KPS评分,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安全性良好;(2)左半结肠癌、无肝转移、无胆红素升高、血性腹水、局部辨证为湿热毒证及合并全身中医治疗的患者是华蟾素注射液腹腔灌注治疗的优效人群,通过人群特征初步筛选后用药可提高临床疗效。实验研究:华蟾素注射液腹腔灌注抑制结肠癌血性腹水的机制,可能与其逆转肿瘤缺氧微环境,下调HIF-1α、VEGF、MMP2、VE-cadherin mRNA及蛋白的表达从而抑制结肠癌细胞体内、体外VM的形成,同时抑制结肠癌细胞增殖、迁移及腹腔侵袭有关。
白清丽[2](2021)在《AKT/mTOR/STAT3信号通路在稽留流产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检测病例组和对照组胚胎组织中AKT/mTOR/STAT3信号通路相关因子和滋养细胞侵袭能力相关因子MMPs与TIMPs的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研究此信号通路与稽留流产的关系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在兰州市妇幼保健院和平凉市静宁县妇幼保健院收集2018年05月至2019年04月期间,确诊的稽留流产患者和同时期进行人工流产终止妊娠的正常早孕者的血清及胚胎组织建立标本库。本研究选取12名稽留流产者为病例组,12名人工流产者为对照组,两组研究者孕周相同、年龄相近,无其他疾病及不良嗜好。对两组胚胎组织进行研究分析:(1)光镜下观察12对研究对象绒毛组织的病理组织学的变化;(2)采用q RT-PCR检测AKT/mTOR/STAT3信号通路相关因子基因的相对表达水平以及滋养细胞侵袭能力相关因子基因的相对表达水平;(3)采用Wes全自动蛋白质表达定量分析系统检测两组绒毛组织中AKT/mTOR/STAT3信号通路中相关因子蛋白的表达水平以及滋养细胞侵袭能力相关因子蛋白的表达水平;(4)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p-STAT3在绒毛及蜕膜组织中的分布并进行定量分析。结果:(1)组织病理观察:病例组绒毛组织结构明显紊乱,滋养层明显变薄变浅,绒毛管腔变细、极度狭窄甚至消失,细胞数量明显减少,绒毛间质不清晰。(2)AKT/mTOR/STAT3信号通路相关因子表达:病例组绒毛组织中AKT、mTOR和STAT3 m RNA表达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均降低(P<0.05);病例组绒毛组织中p-AKT、mTOR、p-mTOR、STAT3和p-STAT3蛋白表达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均降低(P<0.05),p-AKT/AKT、p-mTOR/mTOR和p-STAT3/STAT3比值也均较对照组减小(P<0.05)。(3)p-STAT3定位及定量:在两组绒毛组织中的合体滋养细胞和细胞滋养细胞及蜕膜组织中均有不同程度地p-STAT3的阳性表达,其主要表达于细胞核中;p-STAT3蛋白在病例组的表达低于对照组(P<0.05)。(4)滋养细胞侵袭能力相关因子表达:病例组绒毛组织中MMP2和MMP9 m RNA的表达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均降低(P<0.05),TIMP2 m RNA表达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则升高(P<0.05);病例组绒毛组织中MMP2和MMP9蛋白表达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均降低(P<0.05),TIMP2蛋白表达水平较对照组升高(P<0.05),MMP2/TIMP2和MMP9/TIMP3比值与对照组比较均减小(P<0.05)。结论:稽留流产绒毛膜组织中AKT/mTOR/STAT3信号通路表达下调,其下游转录因子MMP2/TIMP2和MMP9/TIMP3失衡,可能导致滋养细胞的侵袭能力降低,妊娠早期胚胎植入过浅,滋养细胞功能异常,影响胚胎的正常生长发育。AKT/mTOR/STAT3信号通路表达下调可能是稽留流产发生的重要机制之一。
朱静[3](2020)在《PRR11基因在卵巢癌中的生物学功能及其机制研究》文中指出背景介绍卵巢癌是严重危害女性身心健康的生殖系统肿瘤之一,其发病率相比其他的妇科恶性肿瘤(如宫颈癌、子宫内膜癌)略低。据数据统计显示,全球每年新增卵巢癌发病人数超过52万人,仅在我国每年卵巢癌新增患病人数即超过13万人。并且卵巢癌还是全球范围内致死率较高的恶性肿瘤之一,是妇科肿瘤中致死率最高的肿瘤,近些年来,卵巢癌的发病率与死亡率仍呈不断上升趋势。卵巢癌恶性程度很高,在发病早期并无典型的临床症状,术前也不易鉴别肿瘤的恶性程度与组织类型,因而在确诊时已往往处于晚期,错失最佳的治疗时机。同时由于卵巢癌具有易扩散、易腹腔转移、易复发、耐药率高等特点,卵巢癌患者的总体预后极差,尤其是III-IV期患者,5年生存率仅有25%~30%左右。在过去的20年,基于肿瘤根治手术、肿瘤减灭术治疗、多项辅助药物联合化疗和放射治疗等技术在临床上的应用为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然而,总体存活率仍然较低,且化疗产生的耐药性,亦给患者带来严重的毒、副作用。因此,针对卵巢癌的恶性转移、复发、耐药等分子机制的深入研究,探索早期检测筛选的方法和更有效的晚期治疗策略,仍是当前基础肿瘤学研究的热点。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已发现抑癌基因突变或失活(P53、BRCA、ARID1A)、癌基因的异常激活(Ras、Her2、c-fms)以及表观遗传学的改变(甲基化水平、组蛋白修饰)与卵巢癌的恶性临床表型,肿瘤细胞的远处转移以及复发等恶性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富含脯氨酸蛋白(Proline-rich Protein 11,PRR11)基因是新近发现的一种候选癌基因,PRR11作用靶标范围极其广泛,包括膜蛋白受体、粘附分子,生长因子和转录因子等,在肿瘤发生及恶性进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PRR11对恶性肿瘤影响的研究最早始于肺癌,有报道显示PRR11参与调控肿瘤细胞周期进展。靶向敲低PRR11表达后可引起核糖核苷酸还原酶RRM1和RRM2表达下调,DNA合成速率降低,导致细胞周期阻滞于S期,进而促使细胞增殖能力显着降低。PRR11广泛地表达于消化道恶性肿瘤组织标本中,表达率由高到低依次为食管鳞癌,胃癌,十二指肠癌,结直肠癌,肝癌,是判断患者预后的重要指标。此外,PRR11还可通过调节胃癌、肝癌等多种恶性肿瘤上皮细胞的间质转型,促进肿瘤细胞的局部浸润和远处转移。然而,在国内外文献中,尚未发现PRR11在卵巢癌的表达以及在卵巢癌中的生物学功能的相关研究报道,为此,在本课题中,通过临床取材分别获得51例卵巢癌组织以及51例卵巢正常上皮细胞标本,在组织水平上,分析PRR11的表达与分布,并探讨其与患者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此外,进一步在体外实验中对PRR11在卵巢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机制进行初步的探索,为卵巢癌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和新靶点。第一部分PRR11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目的:本部分旨在探讨PRR11在卵巢癌临床样本中的表达及分布,并分析PRR11表达与卵巢癌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初步探讨PRR11在卵巢癌疾病进展中的意义。方法:1.分别采用Real-time PCR、蛋白免疫印迹检测临床收集的51例卵巢癌组织和51例正常卵巢上皮细胞中PRR11 m RNA与蛋白水平的变化;2.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PRR11蛋白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定位,根据PRR11蛋白表达强度分组,进一步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特征(年龄、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FIGO分期和组织学类型等)的相关性。3.使用Kmplotter分析PRR11表达与卵巢癌患者预后的相关性。结果:1.与正常的卵巢上皮细胞标本相比较,卵巢癌组织中PRR11在m RNA和蛋白水平呈高表达状态;2.在卵巢癌细胞中,PRR11蛋白主要定位于细胞浆中;临床病例资料分析发现PRR11表达高低与卵巢癌FIGO分期(P=0.026)、淋巴结转移(P=0.029)之间呈正相关,与患者年龄(P=0.649)、组织学分级(P=0.803)和组织学类型(P=0.869)无相关性。3.PRR11高表达卵巢癌患者的总生存期明显低于低表达组患者。结论:卵巢癌组织中高表达的PRR11水平与患者临床恶性表型(FIGO分期,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高表达的PRR11卵巢癌患者具有较短的生存期,预后越差,PRR11可能作为一个不良预后指标,参与了卵巢癌的疾病进展。第二部分PRR11在卵巢癌细胞中的表达及对卵巢癌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目的:本部分旨在分析敲低或过表达PRR11基因后对卵巢癌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1.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分别检测人正常卵巢上皮细胞I0SE80、人卵巢癌细胞系Caov3、SKOV3、OVCAR3和HO-8910中PRR11蛋白的表达。2.设计、合成靶向敲低PRR11的小干扰RNA,采用脂质体LipofectamineTMRNAIMAX转染入人卵巢癌HO-8910细胞中,分别采用Real-time PCR和蛋白免疫印迹法观察PRR11在m RNA和蛋白水平的干扰效率。3.体外构建PRR11过表达重组载体,采用脂质体LipofectamineTM 2000转染入人卵巢癌Caov3细胞中,分别采用Real-time PCR和蛋白免疫印迹观察PRR11 m RNA和蛋白水平的过表达效率。4.分别采用CCK-8、克隆形成实验分析敲低PRR11表达后对卵巢癌细胞HO-8910增殖及克隆形成能力的影响。5.分别采用CCK-8、克隆形成实验过表达PRR11基因后对卵巢癌Caov3细胞增殖及克隆形成能力的影响。6.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沉默或过表达PRR11对细胞增殖相关基因c-myc、细胞周期蛋白cyclin D1表达的影响。结果:1.与人正常卵巢上皮细胞I0SE80相比,PRR11在四种卵巢癌细胞中均呈高表达趋势;其中,PRR11蛋白表达水平在Caov3细胞系中最低,在HO-8910细胞系中最高。2.RNAi敲低PRR11基因表达后,显着抑制HO-8910细胞的增殖及克隆形成能力。3.过表达PRR11基因可显着促进Caov3细胞增殖及克隆形成能力。4.RNAi沉默PRR11基因表达后,HO-8910细胞中增殖相关基因c-myc、细胞周期蛋白cyclin D1蛋白表达明显降低。5.过表达PRR11基因后,Caov3细胞中增殖相关基因c-myc、细胞周期蛋白cyclin D1蛋白表达明显增加。结论:PRR11在卵巢癌细胞中呈高表达趋势,PRR11可能通过正调控增殖相关蛋白c-myc、cyclin D1表达促进卵巢癌细胞的恶性增殖。第三部分PRR11对卵巢癌细胞侵袭及迁移能力的影响目的:本部分旨在探讨敲低或过表达PRR11基因对卵巢癌细胞侵袭及迁移能力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1.分别采用Transwell侵袭与迁移实验分析敲低PRR11表达后对卵巢癌细胞HO-8910侵袭与迁移能力的影响。2.分别采用Transwell侵袭与迁移实验分析过表达PRR11基因后,对卵巢癌Caov3细胞侵袭与迁移能力的影响。3.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敲低或过表达PRR11基因,对金属基质蛋白酶MMP-2、金属基质蛋白酶抑制剂TIMP-2表达的影响。结果:1.RNAi敲低PRR11基因表达后,HO-8910细胞的侵袭、迁移能力显着降低,金属基质蛋白酶MMP2表达明显下调、金属基质蛋白酶抑制剂TIMP-2表达升高。2.过表达PRR11基因后,Caov3细胞的侵袭、迁移能力显着增加,金属基质蛋白酶MMP2表达明显上调、金属基质蛋白酶抑制剂TIMP-2表达降低。结论:在卵巢癌中,高表达的PRR11可能通过调节MMP2/TIMP-2比率,促进卵巢癌细胞的侵袭迁移能力。第四部分PRR11调控卵巢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机制研究目的:本部分旨在分析PRR11调控卵巢癌细胞增殖、侵袭迁移能力变化的分子机制。方法:1.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沉默PRR11后,HO-8910细胞中Akt、p-Akt、细胞总β-catenin和细胞核内β-catenin表达水平变化。2.Caov3细胞转染PRR11过表达重组载体,并添加PI3K特异性抑制剂LY294002后,蛋白免疫印迹检测Caov3细胞中Akt、p-Akt、细胞总β-catenin和细胞核内β-catenin的表达变化,并分别采用CCK8法、克隆形成实验及Transwell实验检测Caov3细胞增殖、克隆形成及侵袭迁移能力的变化。结果:1.RNAi敲低PRR11基因表达后,HO-8910细胞中Akt活性明显降低,细胞总β-catenin和细胞核β-catenin表达明显减少。2.过表达PRR11基因后,Caov3细胞中Akt活性明显增加,细胞总β-catenin表达增加,β-catenin细胞核转入增加,细胞增殖、侵袭迁移能力明显增加;当加入抑制剂LY294002后,Akt活性明显降低,细胞总β-catenin表达减少,细胞核β-catenin转入减少,Caov3细胞增殖、侵袭迁移能力受到抑制。结论:在卵巢癌中高表达的PRR11可能通过激活PI3K/Akt信号,促进β-catenin核转位继而调控肿瘤细胞的恶性增殖、侵袭迁移能力。
杨幸子[4](2010)在《基质金属蛋白酶等几种酶类与卵巢恶性肿瘤浸润转移关系的研究及诊断模型的建立》文中研究指明卵巢癌死亡率在妇科肿瘤中居首位。尽管肿瘤减灭术及以铂类为基础的联合化疗在卵巢癌的治疗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因缺乏有效的早期诊断方法,70%的患者初诊时已为晚期患者。手术及化疗后复发率高、易出现耐药,因而患者的5年生存率长期停留在30%左右。基质酶类通过降解细胞外基质(ECM)在肿瘤的侵袭和转移中起了关键性的作用。因此,本课题探讨MMP-9, Hpa, CL与卵巢恶性肿瘤发生、发展、转移及其预后价值,构建了三种酶类联合诊断卵巢癌浸润转移诊断模型并对模型进行验证。最后,对已发表的基质酶类组织含量表达相关研究内容的文献进行META分析,用循证医学的观点对有争议的问题进行分析,从中找到解决问题的线索,以期更好、更快地解决上述卵巢巢癌酶学诊断中的主要问题。血清MMP-9、Hpa、CL的检测对卵巢癌浸润转移判断的临床价值目的:探讨卵巢肿瘤患者外周血基质酶类的表达及与其临床病理的相关性。方法:采用ELISA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了217例卵巢恶性肿瘤、101例卵巢良性肿瘤及101例正常对照的血清中几种基质酶含量的表达,将结果与临床及病理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恶性卵巢肿瘤患者血中基质酶含量的表达均显着高于良性组及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着性(P<0.05);在恶性卵巢肿瘤患者血清中,基质酶类的表达与病理类型无关,与临床分期、组织分化程度有关;CL表达与腹腔转移有关,Hpa表达与远处转移有关,MMP-9表达与腹腔转移有关。相关分析显示血清CL与CA125的相关系数为0.051,P=0.434。P>0.05,二者无明显相关性。血清Hpa与CA125的相关系数为0.183,P=0.005。两者呈正相关,即Hpa含量越高患者,CA125含量也越高;血清mmp9与CA125的相关系数为0.131,P=0.044,两者呈正相关,即MMP-9含量越高患者,CA125含量也越高。结论:基质酶类的表达与卵巢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有关,并与恶性肿瘤的浸润转移有关。认为几种基质酶类有望在临床上成为判断侵袭、转移的指标之一。血清基质酶类含量联合检测判断卵巢恶性肿瘤浸润转移诊断模型的建立及验证目的:构建了三种酶类联合诊断卵巢癌浸润转移诊断模型并对模型进行验证。方法:采用SAS8.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模型建立方法采用logistic回归。以250例血清样本三种酶类含量来建立回归模型,168例血清样本三种酶类含量用于验证所得到模型,并与CA125检测结果进行对比。结果:最终所建诊断模型为:Logit(P)=14.90-43.24xCL-33.12xhl-43.80xml+71.08x(CLxhl)+55.83x(CLxml)1.模型对于肿瘤性质判断的灵敏度为86.4%,特异度为82.1%,ROC曲线下面积为0.935,P值为0.000,灵敏度及特异度均高于任一种标志物单一检测,故本模型用于判断卵巢恶性肿瘤有显着意义。2.模型对于肿瘤浸润转移判断的灵敏度为70.4%,特异度为63.9%,ROC曲线下面积为0.732, P值为0.000,灵敏度及特异度均高,故本模型用于判断卵巢恶性肿瘤浸润转移有显着意义。结论:本研究所建模型具有较好的诊断效能,在判断肿瘤性质及进展程度时的灵敏度特异度均较高。本实验尽可能收集多的血清样本,但样本量毕竟有限。如能更加大量增加样本量,对模型进行调试及完善,使其更加接近肿瘤实际演进情况,则以诊断模型协助诊断恶性肿瘤有望成为新的辅助诊断模式。液态芯片检测血清MMP-9、Hpa、CL的临床验证试验目的:探讨液态芯片卵巢肿瘤患者外周血基质酶类的表达及与其临床病理的相关性。方法:运用流式荧光法检测了96例卵巢恶性肿瘤、79例卵巢良性肿瘤及55例正常对照的血清中几种基质酶含量的表达,将结果与临床及病理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恶性卵巢肿瘤患者血中基质酶含量的表达均显着高于良性组及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着性(P<0.05);在恶性卵巢肿瘤患者血清中,基质酶类的表达与病理类型无关。2.液态芯片法检测基质酶对于判断卵巢肿瘤性质的判断灵敏度分别为:CL84.3%,Hpa 72.3%,MMP-973.5%;特异度分别为:CL76.0%,Hpa 84.0%,MMP-988.0%。3.液态芯片法检测基质酶对于判断卵巢肿瘤转移的判断灵敏度分别为:CL867.9%,Hpa 62.5%,MMP-975.0%;特异度分别为:CL66.7%,Hpa 63.0%,MMP-963.0%。4.液态芯片法检测基质酶含量,判断卵巢恶性肿瘤性质的检验效能总体上优于ELISA法,尤其在判断肿瘤良恶性时的特异度明显高于ELISA法。5.液态芯片法与ELISA法检测卵巢恶性肿瘤转移与否的检验效能相差不多。结论:液态芯片是可同时、快速、准确检测多种肿瘤标志物的综合技术,其灵敏度和特异度均高,有望用于肿瘤标志物检测。基质酶类在卵巢恶性肿瘤组织中表达的Meta分析目的:评价基质酶类在卵巢组织中的含量对肿瘤性质的判断。方法:检索CBMdisc光盘数据库、EMBASE数据库MEDLINE数据库,确定纳入标准,筛选符合纳入标准的2000年1月至2009年12月公开国内外发表的文献16篇。通过各研究间的异质性分析及固定效应、随机效应两种模型的综合分析得出生存结果,统计学方法采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软件包RevMan 4.2.10。结果:在MMP-9表达的研究中,纳入的7个研究,OR=11.43,OR95%C1为6.78,19.27,P<0.00001。基质金属蛋白酶在恶性及非恶性卵巢肿瘤组织中含量有统计学差异;研究间无异质性。2.在Hpa表达的研究中,纳入的6个研究,OR=8.62,OR95%CI为4.57,15.28,P<0.00001。乙酰肝素酶在恶性及非恶性卵巢肿瘤组织中含量有统计学差异;研究间无异质性。3.在CL表达的研究中,纳入的3个研究,OR=2.70,OR95%CI为0.26,27.97,P=0.41。组织蛋白酶在恶性及非恶性卵巢肿瘤组织中含量无统计学差异;研究间存在异质性。结论:Meta分析的结果说明恶性组基质蛋白酶及乙酰肝素酶的表达显着高于非恶性组,组织蛋白酶未见差异。由于目前的循证医学证据均是一些分散的小样本病例,基质酶类在恶性卵巢中的表达作用,尚需要大规模多中心的研究。根据现有研究结果,基质酶类有望成为最新的卵巢肿瘤标志物。
周杰[5](2008)在《金属基质蛋白酶及其组织抑制物与卵巢癌浸润转移关系的相关研究》文中提出卵巢癌是最常见的女性恶性肿瘤之一,它的5年存活率低。侵袭和转移是卵巢癌重要的生物学特征,是引起卵巢癌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metalloproteinase-9,MMP-9)通过降解细胞外基质在肿瘤的侵袭和转移中起了关键性的作用。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物-1(Tissue inhibitors of metalloproteinase-1,TIMP-1)是MMP-9的天然抑制物,它可与MMP-9形成复合物从而限制MMP-9的功能。因此,本课题探讨MMP-9及TIMP-1在卵巢恶性肿瘤发生、发展、转移及其预后中的价值。卵巢肿瘤患者血清金属基质蛋白酶-9测定及临床价值目的:探讨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测定对卵巢恶性肿瘤诊断、病情监测和转移预后的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15例健康妇女(对照组)、15例卵巢良性肿瘤(良性组)及55例卵巢恶性肿瘤(恶性组)进行血清MMP-9含量分析。结果:恶性组治疗前血清MMP-9含量472.95±169.48ng/ml显着高于良性组的230.99±91.81ng/ml及对照组的72.99±2.57ng/ml(P<0.05)。恶性术后组血清MMP-9含量424.11±175.66ng/ml和复发组血清MMP-9含量478.13±183.90ng/ml也明显高于良性组和对照组,差异有显着性(P<0.05)。恶性配对组中治疗前血清含量513.82±133.18ng/ml高于术后组437.15±144.41ng/ml(P<0.05)。结论:血清MMP-9含量在卵巢恶性肿瘤中异常升高,可作为卵巢恶性肿瘤有价值的诊断、评价手术效果以及判断复发的指标。卵巢恶性肿瘤组织中MMP-9抑制物TIMP-1基因突变与其临床病理的关系研究目的:探讨TIMP-1基因突变与卵巢恶性肿瘤临床病理的关系及在卵巢恶性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SSCP)检测39例卵巢恶性肿瘤患者,10例卵巢良性肿瘤患者,18例正常卵巢组织中TIMP-1基因突变情况。结果:TIMP-1基因第一、第二和第三编码外显子及其周边区域序列未检测到突变。TIMP-1基因第四编码外显子及其周边区域序列在我们检测的67例卵巢组织中,除了检测到的1例错义突变及1例内含子突变外,检测到具有NCBI中SNPsID为rs4898的SNP位点(TIMP-1基因第3296位)的共48例,其中突变纯合子为17例,突变杂合子为31例,在此SNP位点上,等位基因为T的占50%,为C占50%。Ⅰ~Ⅱ期患者该SNP位点突变为C的比例明显大于Ⅲ~Ⅳ期患者,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TIMP-1基因第五编码外显子除了检测到的2例错义突变及一例位于非编码外显子的外显子区域突变外,检测到具有NCBI中SNPsID为rs11551797的SNP位点(TIMP-1基因第4251位)的共29例,其中突变纯合子为6例,突变杂合子为23例。在此SNP位点上,等位基因为C的占72.7%,为T占27.3%。结论:恶性卵巢肿瘤组织能检测到错义突变,正常卵巢组织及良性卵巢肿瘤组织未能检测出错义突变,错义突变可能影响TIMP-1在恶性卵巢肿瘤组织中的功能;位于第四编码外显子的一SNP位点(TIMP-1基因第3296位)可能是卵巢恶性肿瘤发生、发展的早期事件。卵巢恶性肿瘤组织中MMP-9抑制物TIMP-1基因启动子区域CpG岛甲基化与其临床病理关系的初步研究目的:探讨TIMP-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与卵巢恶性肿瘤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应用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式反应(Methylation-specific PCR,MS-PCR)检测39例卵巢恶性肿瘤患者,10例卵巢良性肿瘤患者,18例正常卵巢组织中TIMP-1基因启动子区域CpG岛甲基化情况。结果:正常卵巢组织中TIMP-1启动子区域CpG岛甲基化程度为83.33%(10/12),良性卵巢肿瘤组织为100%(5/5),恶性卵巢肿瘤组织为100%(10/10),TIMP-1启动子区域CpG岛总甲基化率高达92.6%。结论:MSP法不能区分正常女性Xi染色体上TIMP-1启动子区域CpG岛甲基化及能导致肿瘤细胞TIMP-1基因表达下降的另一条X染色体(Xa染色体)启动子区域CpG岛甲基化。
王素梅[6](2008)在《组织蛋白酶及其组织抑制剂与卵巢癌浸润转移关系的研究》文中认为卵巢恶性肿瘤是最常见的女性恶性肿瘤之一,5年存活率低,侵袭和转移是卵巢恶性肿瘤重要的生物学特征,是引起卵巢恶性肿瘤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组织蛋白酶通过降解细胞外基质(ECM),从而在肿瘤的侵袭和转移中起关键性的作用。组织蛋白酶抑制剂可抑制组织蛋白酶的活性,组织蛋白酶及其抑制剂的平衡失调可促进肿瘤的侵袭和转移。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组织蛋白酶及其抑制剂在卵巢恶性肿瘤中的表达及与卵巢恶性肿瘤侵袭转移的关系,探讨血清中组织蛋白酶L(CTSL)及其组织抑制剂(CC)对卵巢恶性肿瘤的诊断意义,并通过体外实验进一步探讨CTSL与卵巢恶性肿瘤侵袭转移的关系,从而寻找卵巢恶性肿瘤基因治疗的方法。组织蛋白酶及其组织抑制剂在卵巢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价值目的:探讨组织蛋白酶及其组织抑制剂在卵巢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价值。方法:应用RT-PCR方法检测47例卵巢恶性肿瘤患者,20例卵巢良性肿瘤患者,21例正常卵巢组织中CTSB、CTSL、CTSD、CC的mRNA表达,进行阳性率和半定量的比较,并分析其与卵巢恶性肿瘤临床病理的关系。结果:CTSB、CTSL、CC在卵巢恶性肿瘤组织中的半定量明显高于卵巢良性肿瘤和正常卵巢组织(p<0.05);CTSD在三组之间的表达无统计学意义(p>0.05);CTSB的表达与腹水量和组织学类型有关(p<0.05);CTSL的表达与临床分期、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CC的表达与病理分级、肝转移和大网膜转移有关(p<0.05);CTSD的表达与肝转移和腹水量的多少有关(p<0.05);单因素生存分析CTSL阳性率与患者的预后相关(p<0.05),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CTSL阳性率是卵巢恶性肿瘤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卵巢恶性肿瘤中CTSB、CTSL、CC表达增高,并与卵巢恶性肿瘤转移有关,有可能成为卵巢恶性肿瘤预测转移和预后的指标。血清CTSL及CC含量测定在卵巢恶性肿瘤中的临床价值目的:探讨CTSL及CC在卵巢恶性肿瘤患者血清中的含量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方法检测64例卵巢恶性肿瘤、23例卵巢良性肿瘤及20例正常对照血清中CTSL及CC的含量,并对其中17例初诊卵巢恶性肿瘤手术患者进行术前、术后血清CTSL和CC含量的动态观察,将结果与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并进行单因素生存分析及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结果:卵巢恶性肿瘤患者血清中CTSL及CC的含量显着高于良性组及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一患者术前、术后血清CTSL的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患者的血清中CTSL及CC含量高于未复发患者(p<0.05);在卵巢恶性肿瘤患者术前血清中,CTSL的含量与肿瘤的临床分期、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及残余灶的大小有关(p<0.05);CC的含量与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血清CTSL、CC与卵巢恶性肿瘤的侵袭转移有关。血清CTSL对卵巢恶性肿瘤诊断的敏感性为72.7%,特异性为76.7%,阳性预测值为70.58%和阴性预测值为76.7%,准确率75.0%。单因素生存分析CTSL的含量与患者的预后相关(p<0.05),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显示残余灶大小是卵巢恶性肿瘤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血清CTSL含量在卵巢恶性肿瘤中异常升高,血清CTSL水平有可能作为诊断卵巢恶性肿瘤,判断有无复发及转移的生物学指标。CTSL基因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与鉴定目的:构建CTSL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并进行表达鉴定。方法:采用RT-PCR技术从人卵巢恶性肿瘤组织总RNA中逆转录CTSL基因的ORF全长,克隆到PMD18-T载体上;亚克隆至pcDNA3.1质粒,重组阳性克隆进行酶切及测序鉴定,重组质粒瞬时转染HO8910细胞,RT-PCR和Western-blot检测CTSL基因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RT-PCR扩增CTSL ORF全长,成功克隆入PMD18-T载体,亚克隆至pcDNA3.1质粒,重组阳性克隆经双酶切及测序鉴定证实CTSL基因已正向插入pcDNA3.1质粒。RT-PCR和Western-blot结果证实CTSL基因能够在HO8910细胞中正确表达。结论:成功构建了CTSL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为下一步探讨CTSL基因在卵巢癌细胞中的作用提供了实验基础。CTSL基因介导的卵巢上皮癌细胞系侵袭转移的体外实验研究目的:通过体外实验研究CTSL基因与卵巢恶性肿瘤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CTSL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转染卵巢癌细胞HO8910,G418筛选,获得稳定转染细胞克隆,采用RT-PCR和Western-blot技术证实CTSL基因转染成功。通过测定细胞生长曲线、克隆形成实验、细胞生长周期、细胞侵袭实验、细胞迁移实验和细胞黏附实验等了解CTSL基因转染后对卵巢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结果:通过筛选建立了稳定转染细胞系HO8910-CTSL和HO8910-pcDNA3.1。细胞生物学实验显示:CTSL基因可促进卵巢癌细胞的侵袭转移,但是对卵巢癌细胞的增殖、细胞周期和黏附性影响不大。结论:体外实验进一步证明CTSL基因与卵巢恶性肿瘤的侵袭转移有关。CTSL基因siRNA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与鉴定目的:构建CTSL基因的siRNA真核表达载体并鉴定。方法:根据GenBank数据库提供的CTSL基因核苷酸序列,设计并化学合成4对双链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瞬时转染卵巢癌细胞系A2780细胞,通过RT-PCR检测其对CTSL基因的沉默效果,从中筛选一对沉默效果最好的siRNA序列。并根据psilencer4.1载体插入片段设计要求,设计带有BamH1、HindⅢ粘性末端且能表达shRNA的寡核苷酸碱基对序列,退火后与psilencer4.1-CMV neo载体定向连接,测序进行鉴定,并通过RT-PCR验证其干扰效果。结果:成功构建CTSL的siRNA表达载体psilencer4.1-CMV neo-CTSL,经DNA测序证实与设计完全一致,并通过RT-PCR证明psilencer4.1-CMV neo-CTSL载体可沉默该基因。结论:成功构建了CTSL基因的siRNA真核表达载体,为下一步探讨CTSL基因对肿瘤细胞的作用奠定了基础。RNAi抑制CTSL介导的卵巢上皮癌细胞系侵袭转移的体外实验研究目的:研究RNA干扰CTSL基因对卵巢癌细胞侵袭转移的影响。方法:CTSL基因的siRNA表达载体转染卵巢癌细胞A2780,G418筛选,获得稳定转染细胞克隆,采用RT-PCR和Western-blot技术证实CTSL基因干扰成功。通过测定转染细胞的生长曲线、克隆形成实验、细胞生长周期、细胞侵袭实验、细胞迁移实验和细胞黏附实验等了解CTSL基因干扰对卵巢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结果:通过筛选建立了稳定转染细胞系A2780-CTSL、A2780-Control、A2780-psilencer,RT-PCR和Western-blot技术证实其能够沉默CTSL基因表达。细胞生物学实验显示:沉默CTSL基因后可以抑制卵巢癌细胞的侵袭转移,但对卵巢癌细胞的增殖、细胞周期和黏附性影响不大。结论:RNA干扰CTSL基因可以抑制卵巢癌细胞的侵袭转移,有可能成为卵巢恶性肿瘤基因治疗的新方法。
杨杰斌[7](2008)在《WT-1、P53、MMP-9和TIMP-2在卵巢浆液性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研究WT-1、P53、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2(TIMP-2)在卵巢浆液性乳头状癌中的表达。探讨这些免疫标记物在卵巢浆液性乳头状癌的表达与分化程度和转移的关系,并比较其在卵巢浆液性乳头状癌、腹膜浆液性乳头状癌和子宫浆液性乳头状癌中表达的差异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染色显示WT-1、P53、MMP-9和TIMP-2在52例卵巢浆液性乳头状癌(高分化18例,中分化8例,低分化26例),15例腹膜浆液性乳头状癌和11例子宫浆液性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并用计数阳性率与图像分析技术检测并分析了各组肿瘤表达WT-1、P53、MMP-9以及TIMP-2的差异。结果:1.WT-1蛋白在52例卵巢浆液性乳头状癌中有50例表达WT-1,阳性率为96.2%,其中46例为强阳性。15例腹膜浆液性乳头状癌中,14例阳性表达,阳性率为93.3%,其中11例为强阳性。11例子宫浆液性乳头状癌中仅4例阳性有弱阳性表达,阳性率为36.4%。卵巢浆液性乳头状癌和腹膜浆液性乳头状癌阳性表达率分别与子宫浆液性乳头状癌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显着有统计学意义(P<0.05)。图像分析显示卵巢浆液性乳头状癌和腹膜浆液性乳头状癌表达WT-1的面积积分光密度(Area integrated optical density,AIOD)明显高于子宫浆液性乳头状癌(P<0.01)。2. P53蛋白在52例卵巢浆液性乳头状癌中有41例为阳性表达,阳性率为78.8%,其中强阳性25例,中度阳性5例,弱阳性11例。15例腹膜浆液性乳头状癌中,有12例阳性表达,阳性率为80.0%,其中强阳性6例,弱阳性6例。11例子宫浆液性乳头状癌,有8例阳性表达,阳性率为72.7%,其中强阳性4例,中度阳性1例,弱阳性3例。各组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 MMP-9在52例卵巢浆液性乳头状癌中的阳性表达有47例,阳性率为90.4%,强阳性30例,中等阳性6例,弱阳性11例。在15例腹膜浆液性乳头状癌中的阳性表达为14例,阳性率为93.3%,强阳性8例,中等阳性3例,弱阳性3例。在11例子宫浆液性乳头状癌中均为阳性,阳性率为100%,强阳性7例,弱阳性4例。各组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TIMP-2在52例卵巢浆液性乳头状癌中的阳性表达有50例,阳性率为96.2%,其中强阳性38例,中等阳性4例,弱阳性8例。在15例腹膜浆液性乳头状癌中的阳性表达14例,阳性率为93.3%,其中强阳性11例,中等阳性1例,弱阳性2例。在11例子宫浆液性乳头状癌均为阳性表达,阳性率为100%,其中强阳性9例,中等阳性2例。各组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图像分析显示卵巢浆液性乳头状癌低分化组表达WT-1、P53、MMP-9和TIMP-2的AIOD值均明显高于高分化组(P<0.01)。结论:1.卵巢浆液性乳头状癌和腹膜浆液性乳头状癌表达WT-1的AIOD值明显高于子宫浆液性乳头状癌(P<0.01)。表明WT-1蛋白检测可作为鉴别卵巢浆液性乳头状癌与子宫浆液性乳头状癌的一种标记物。2. P53,MMP-9和TIMP-2过表达于大多数卵巢浆液性乳头状癌、腹膜浆液性乳头状癌和子宫浆液性乳头状癌,其阳性率以及AIOD值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53,MMP-9和TIMP-2在卵巢浆液性乳头状癌过表达提示与卵巢浆液性癌的发生、发展有关3.图像分析结果显示卵巢浆液性乳头状癌低分化组表达WT-1、P53、MMP-9和TIMP-2的AIOD值均明显高于高分化组(P<0.01)。这提示WT-1、P53、MMP-9和TIMP-2的过表达与卵巢浆液性乳头状癌的分化程度有关。
李洁[8](2008)在《E-cad及基质金属蛋白酶在上皮性卵巢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上皮粘附分子E钙粘素(E-cadherin, E—cad)及基质金属蛋白酶7(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7, MMP7)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9, MMP9)在正常卵巢组织、良性上皮性卵巢肿瘤、上皮性卵巢癌中的表达,以及其在上皮性卵巢癌中的表达与血管生成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了18例正常卵巢组织、30例良性上皮性卵巢肿瘤和40例上皮性卵巢癌中E-cad、MMP7、MMP9的表达水平,应用计算机病理图像分析系统分析E-cad、MMP7、MMP9表达水平,并分析与卵巢癌血管生成、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1. E-cad在卵巢癌肿瘤细胞表达部位在胞膜及/或胞浆。正常卵巢表面上皮未发现有E-cad的表达,E-cad在上皮性卵巢癌中表达强弱不等,范围不一,与良性组相比,恶性组中E-cad表达明显减弱或缺失,差异有显着性(t=4.576.P<0.05).2. MMP-7、MMP-9在上皮性卵巢癌肿瘤细胞的表达部位位于胞浆。上皮性卵巢癌中MMP-7、MMP-9表达阳性率显着高于正常卵巢组织(X2mmp7=30.793, P<0.05; X2mmp9=13.781, P<0.05)。上皮性卵巢癌中MMP-7、MMP-9的强表达与良性肿瘤的表达相比,差异有显着(t=5.829,P<0.05;t=8.034,P<0.05)。3.在粘液性卵巢癌中E-cad的表达水平高于其他类型的肿瘤;E-cad的表达与病理分级有负相关关系(r=-0.551,P<0.05);早期卵巢癌中E-cad的表达水平高于晚期卵巢癌(t=2.151,P<0.05),表达与分期呈负相关关系(r=-0.388,P<0.05);腹水细胞学检查阴性者其E-cad的表达水平高于腹水细胞学检查阳性者,差异有显着性(t=2.246,P<0.05)。4.不同病理分级和不同临床分期的上皮性卵巢癌MMP-7、MMP-9表达有显着性差异(F值分别为F=3.662,P<0.05;F=4.887,P<0.05;F=11.353,P<0.05;F=4.334,P<0.05);不同组织学类型的上皮性卵巢癌MMP-7、MMP-9表达水平,无显着性差异。腹水细胞学检查阳性者其MMP7和MMP9的表达水平高于腹水细胞学检查阴性者,差异有显着性(t=3.623,P<0.05;t=3.520,P<0.05)。5.上皮性卵巢癌中E-cad与MMP7, E-cad与MMP9, MMP7与MMP9均存在显着相关关系,其中E-cad与MMP7和E-cad与MMP9呈负相关,MMP7与MMP9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r=—0.285,P<0.05:r=—0.394,P<0.05;r=0.921,P<0.05)。6.E-cad表达强阳性者的生存预后好于表达阴性与弱阳性者,差异无显着性(Long-rank检验值为1.39,P>0.5);MMP7和MMP9表达阴性与弱阳性者的生存预后好于表达强阳性者,差异有显着性(Long-rank检验值为3.96,P<0.5:4.12,P<0.5)。结论:在上皮性卵巢癌中,E-cad的表达随临床分期、病理分级的增高而降低;MMP-7、MMP-9表达却随临床分期、病理分级增高而增强。E-cad表达与腹水量及腹水细胞学检查阴性/弱阳性相关,证实E-cad表达降低是肿瘤侵润、转移的标志之一;MMP-7、MMP-9表达与腹水量及腹水细胞学检查阳性相关,证实MMP-7、MMP-9通过促血管渗透作用促进腹水的形成。E-cad与MMP7, E-cad与MMP9, MMP7与MMP9存在显着相关关系,提示E-cad和MMP-7、MMP-9在上皮性卵巢癌的发生、进展中可能起协同作用,可联合作为卵巢癌的诊断、治疗指标。
朱丽业[9](2008)在《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RECK在卵巢上皮性肿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文中认为目的:通过检测RECK和基质金属蛋白酶( MMP) 2、9及微血管密度(MVD)在恶性卵巢上皮性肿瘤中的表达,了解其在卵巢恶性上皮性肿瘤中表达的特点,探讨卵巢癌中RECK与MMP- 2、MMP- 9及MVD表达的相关性。方法:应用链霉亲和素-生物素-辣根过氧化物酶法(SP法)对36例恶性卵巢上皮性肿瘤组织, 34例良性卵巢上皮性肿瘤组织中RECK和MMP-2、MMP-9及MVD的表达情况进行检测。结果: RECK在恶性卵巢上皮性肿瘤中的表达较良性卵巢上皮性肿瘤及正常卵巢组织明显减少,卵巢恶性上皮性肿瘤中的RECK表达与卵巢癌的临床分期、组织学类型、组织学分级及年龄无关。且在卵巢上皮性肿瘤中RECK的表达与MMP-2、MMP-9及MVD呈显着负相关。结论:RECK在卵巢恶性上皮性肿瘤中表达明显减少,MMP-2、MMP-9的表达增加可能与RECK在卵巢恶性上皮性肿瘤中的表达量减少有关。
李秀兰[10](2008)在《MMP-2和TIMP-2基因启动子区多态性与卵巢上皮性癌关系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卵巢癌是妇科常见的恶性肿瘤,由于发病隐匿,进展迅速,缺乏有效的早期诊断方法,70%~80%的患者发现时已为晚期,5年生存率仍徘徊在25%~30%。目前卵巢癌的病因尚不清楚,但研究发现,约10%的卵巢恶性肿瘤患者具有遗传异常,因此,寻找易感基因,确立高危人群,实现早期诊断是提高卵巢癌生存率的有效途径。基质金属蛋白酶因其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已被作为一组重要的遗传候选基因,近年来成为研究的热点。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MMPs)是降解细胞外基质成分的一类重要的Zn2+依赖性蛋白水解酶,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剂(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s,TIMPs)是其天然抑制物,二者的表达失衡在肿瘤发生和侵袭转移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其中明胶酶MMP-2和其特异性抑制因子TIMP-2与肿瘤的关系倍受关注。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发现在MMP-2和TIMP-2基因启动子区有一些多态性位点,可以影响基因的转录水平和蛋白质表达,进而与某些肿瘤的发病相关。本研究旨在探讨MMP-2和TIMP-2基因启动子区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与卵巢上皮性癌发病风险的关系,从分子水平为卵巢癌的预防和诊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基于医院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以246例卵巢癌患者和324例健康对照妇女为研究对象,采集外周静脉血5 ml,以蛋白酶K消化-饱和氯化钠盐析法提取基因组DNA,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 ,PCR-RFLP)方法对MMP-2基因启动子区C-1306T、C-735T和TIMP-2基因启动子区G-418C 3个SNPs位点进行基因分型。数据统计分析采用SPSS11.5版软件包(SPSS Company, Chicago,Illinois,USA)进行处理。正常对照组基因型频率分布行χ2检验做Hardy-Weinberg平衡分析。病例组与对照组的年龄、初潮年龄差异采用t检验,孕次、产次差异比较采用χ2检验。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比较采用χ2检验,以非条件logistic回归方法计算表示相对风险度的比值比(odds ratio,OR)及其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采用EH软件分析MMP-2 C-1306T和C-735T基因单体型频率,2ld软件分析连锁不平衡状态。采用似然比检验(likelihood ratio test)分析MMP-2和TIMP-2基因之间的交互作用。P<0.05作为差异有显着性的标准。结果1对照组MMP-2 C-1306T、C-735T SNPs位点和TIMP-2 G-418C SNP位点的基因型频率分布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P=0.87,P=0.75和P=0.81)。2 MMP-2 C-1306T多态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在卵巢癌组和对照组中分布无显着性差异(P=0.42和P=0.55)。与T/T+C/T基因型比较,C/C基因型可能与卵巢癌的发病风险无关,OR值为1.07(95%CI=0.72~1.58)。以病理类型、临床分期或确诊时年龄分层分析,MMP-2 C-1306T多态的基因型频率在各组间分布也均未发现显着性差异(P值均大于0.05)。3 MMP-2 C-735T多态3种基因型频率(C/C、C/T、T/T)在卵巢癌组和对照组中分别是66.7%、28.0%、5.3%和55.9%、39.2%、4.9%,两组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2);卵巢癌组的C等位基因频率(80.7%)明显高于对照组(75.5%),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4)。与T/T+C/T基因型比较,携带C/C基因型可显着增加卵巢癌的发病风险,OR值为1.58(95%CI=1.12~2.23)。以病理类型分层分析发现,C/C基因型与宫内膜样癌的发病风险明显相关( OR=1.69 ,95%CI=1.03~2.79),且有增加浆液性癌发病风险的趋势(OR=1.58,95%CI=0.97~2.56);以临床分期分层分析显示,C/C基因型与早期卵巢癌的发病风险明显相关(OR=1.88,95%CI=1.11~3.17),有增加晚期卵巢癌发病风险的趋势(OR=1.46,95%CI=0.99~2.15);以年龄分层分析显示,携带C/C基因型明显增加年龄≥50岁妇女患卵巢癌的风险,OR值为1.71(95%CI=1.14~2.57)。4 TIMP-2 G-418C多态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在卵巢癌组与对照组中分布无显着性差异(P=0.47和P=0.33),与C/C+G/C基因型相比,G/G基因型可能与卵巢癌的发病风险无关(OR=1.13,95%CI=0.80~1.62)。但进一步分层分析发现,携带G/G基因型有增加宫内膜样癌发病风险的趋势,OR值为1.62(95%CI=0.94~2.78),而与临床分期及发病年龄无显着关联。5对MMP-2 C-1306T和C-735T两位点SNPs进行联合分析显示,C-1306-C-735单体型正常对照组中最常见的,占65.7%,但4种单体型(T-1306-T-735、T-1306-C-735、C-1306-T-735和C-1306-C-735)频率在卵巢癌组与对照组中分布无显着性差异(P=0.24)。另外发现,MMP-2 -1306C等位基因和-735C等位基因存在连锁不平衡现象(D’=0.78,P=0.00)。6采用似然比检验分析TIMP-2 G-418C SNP与MMP-2 C-1306T、C-735T 2个SNPs之间的基因-基因交互作用。结果显示,TIMP-2 G-418C与MMP-2 C-1306T或TIMP-2 G-418C与MMP-2 C-735T之间无明显交互作用存在(P=0.74和P=0.41)。但对不同基因型组合分析显示,卵巢癌组的C/CMMP-2 C-735T-G/GTIMP-2 G-418C频率(46.3%)明显高于对照组(36.4%),差异有显着性(P=0.02),且携带C/CMMP-2 C-735T- G/GTIMP-2 G-418C基因型个体的卵巢癌发病风险是携带C/T+T/TMMP-2 C-735T-G/GTIMP-2 G-418C基因型的1.67倍(95%CI= 1.10~2.54)。结论1 MMP-2 C-1306T的基因多态性可能与上皮性卵巢癌遗传易感性无关。2携带MMP-2 -735C/C基因型可能显着增加卵巢癌的发病风险,并与卵巢癌的病理类型、临床分期及年龄有显着关联,因此,该基因型可能为卵巢上皮性癌发病的潜在危险因素。3 MMP-2 C-1306T和C-735T多态间存在连锁不平衡现象,但4种单体型与卵巢癌的发病风险无显着关联。4 TIMP-2 G-418C单核苷酸多态性可能与不同病理类型的卵巢上皮性癌发病风险有关。5 TIMP-2 G-418C SNP与MMP-2 C-1306T、C-735T 2个SNPs之间,虽然未发现有明显交互作用存在,但同时携带具有强启动子活性的MMP-2 -735C/C和TIMP-2 -418G/G基因型,可以显着增加卵巢癌发病风险,可能有一定的累加效应。
二、MMPs和TIMPs在卵巢上皮性肿瘤中表达的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MMPs和TIMPs在卵巢上皮性肿瘤中表达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华蟾素注射液治疗结肠癌腹水的优效人群分析及对VM的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恶性腹水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
1. 恶性腹水的西医研究进展 |
1.1 恶性腹水的形成机制 |
1.2 恶性腹水的西医诊断 |
1.3 恶性腹水的西医治疗 |
2. 恶性腹水的中医研究进展 |
2.1 恶性腹水的中医病因病机 |
2.2 恶性腹水的中医辨证 |
2.3 恶性腹水的中医治疗 |
3. 结语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血管生成拟态(VM)在结肠癌中的研究进展 |
1. 结肠癌VM的发现及生物学特性 |
2. VM的形成机制 |
2.1 肿瘤缺氧微环境与VM |
2.2 肿瘤干细胞与VM |
2.3 上皮间质转化与VM |
2.4 促血管生成相关因子与VM |
2.5 VM形成相关信号通路 |
3. VM与结肠癌不良预后的相关性 |
4. VM与结肠癌的治疗 |
5. 结语 |
参考文献 |
综述三 华蟾素注射液干预肿瘤血管生成作用的研究进展 |
1. 肿瘤血管生成的病理机制 |
2. 华蟾素注射液的主要化学成分及其抗肿瘤作用 |
3. 华蟾素注射液干预肿瘤血管生成的机制 |
3.1 VEGF/VEGFR通路抑制作用 |
3.2 MMPs/TIMPs通路抑制作用 |
3.3 肿瘤血管内皮细胞诱导凋亡作用 |
3.4 其他潜在靶点 |
4. 结语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华蟾素注射液腹腔灌注治疗结肠癌恶性腹水的疗效评价及优效人群分析 |
1. 资料与方法 |
1.1 研究方法 |
1.2 研究对象 |
1.3 病例筛选方法 |
1.4 治疗方法 |
1.5 提取指标 |
1.6 疗效评价 |
1.7 安全性评价 |
1.8 统计方法 |
1.9 技术路线图 |
2. 研究结果 |
2.1 总体资料分析 |
2.2 疗效评价 |
2.3 安全性评价 |
2.4 优效人群特征筛选 |
3. 讨论 |
3.1 结肠癌恶性腹水的治疗现状 |
3.2 优效人群研究的必要性 |
3.3 华蟾素注射液治疗结肠癌恶性腹水的潜在机制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实验研究 基于血管生成拟态(VM)研究华蟾素注射液抑制结肠癌血性腹水的机制 |
实验一: 华蟾素注射液抑制裸鼠结肠癌血性腹水生成的研究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讨论 |
实验二: 华蟾素注射液体外抑制结肠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的研究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讨论 |
实验三: 华蟾素注射液体内、体外抑制结肠癌细胞VM形成的研究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讨论 |
实验四: 华蟾素注射液抑制结肠癌VM形成的机制研究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讨论 |
参考文献 |
结语 |
1. 研究结论 |
2. 研究创新性 |
3. 不足与展望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2)AKT/mTOR/STAT3信号通路在稽留流产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稽留流产概述 |
1.2 滋养细胞侵袭能力在胚胎发育中的作用 |
1.3 MMPs和 TIMPs在胚胎发育中的作用 |
1.4 AKT/m TOR信号通路 |
1.5 STAT3 信号通路 |
1.6 MMPs和 TIMPs与 AKT/m TOR/STAT3 信号通路的关系 |
1.7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设计 |
2.1.1 研究对象和分组 |
2.1.2 技术路线图 |
2.2 实验材料 |
2.2.1 主要试剂及仪器 |
2.2.2 主要溶液配制 |
2.3 实验方法 |
2.3.1 绒毛组织HE染色病理切片制备 |
2.3.2 qRT-PCR检测步骤 |
2.3.3 Wes~(TM)全自动蛋白质表达定量分析系统检测步骤 |
2.3.4 免疫组化染色方法 |
2.4 统计分析 |
第三章 结果 |
3.1 一般临床资料分析 |
3.2 绒毛组织病理形态观察 |
3.3 绒毛组织AKT/m TOR信号通路相关因子的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 |
3.3.1 相关基因m RNA表达水平 |
3.3.2 相关蛋白表达水平 |
3.4 绒毛组织STAT3 信号通路相关因子的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 |
3.4.1 相关基因m RNA表达水平 |
3.4.2 相关蛋白表达水平 |
3.5 两组胚胎组织中p-STAT3 蛋白的表达定位 |
3.5.1 绒毛组织中表达定位 |
3.5.2 蜕膜组织中表达定位 |
3.6 绒毛组织MMPs、TIMPs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 |
3.6.1 基因m RNA表达水平 |
3.6.2 蛋白表达水平 |
第四章 讨论 |
4.1 绒毛组织结构病理形态改变分析 |
4.2 AKT/m TOR信号通路与稽留流产的关系 |
4.3 STAT3 信号通路与稽留流产的关系 |
4.4 基质金属蛋白酶及其抑制剂与稽留流产的关系 |
第五章 结论 |
5.1 结论 |
5.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缩略词表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3)PRR11基因在卵巢癌中的生物学功能及其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语表 |
Abstract |
摘要 |
前言 |
第一部分 PRR11在卵巢癌临床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
1.1 引言 |
1.2 材料和方法 |
1.3 结果 |
1.4 讨论 |
1.5 小结 |
第二部分 PRR11在卵巢癌细胞中的表达及对其卵巢癌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3 结果 |
2.4 讨论 |
2.5 小结 |
第三部分 PRR11对卵巢癌细胞侵袭及迁移能力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材料和方法 |
3.3 结果 |
3.4 讨论 |
3.5 小结 |
第四部分 PRR11促进卵巢癌细胞增殖和转移的分子机制研究 |
4.1 引言 |
4.2 材料和方法 |
4.3 结果 |
4.4 讨论 |
4.5 小结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一 浆液性卵巢肿瘤的细胞起源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二 信号通路在卵巢癌中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工作情况 |
致谢 |
(4)基质金属蛋白酶等几种酶类与卵巢恶性肿瘤浸润转移关系的研究及诊断模型的建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主要英文缩写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卵巢恶性肿瘤浸润转移发生机制及诊断治疗进展(文献综述) |
1. 卵巢恶性肿瘤浸润转移主要分子机理 |
1.1 关于肿瘤转移存在的两种学说 |
1.2 基因调控与卵巢恶性肿瘤侵袭转移 |
1.2.1 癌基因 |
1.2.2 抑癌基因 |
1.2.3 肿瘤转移促进基因与肿瘤转移抑制基因 |
1.3 糖类复合物在肿瘤转移中的作用 |
1.4 凝集素在肿瘤细胞转移中的作用 |
1.5 细胞黏附分子及其在肿瘤细胞转移中的作用 |
2. 卵巢恶性肿瘤浸润转移的主要生物行为 |
2.1 细胞外基质 |
2.2 细胞黏附 |
2.3 蛋白酶分泌 |
2.3.1 基质金属蛋白酶家族 |
2.3.2 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系统 |
2.3.3 组织蛋白酶 |
2.3.4 乙酰肝素酶 |
2.4 细胞运动 |
3. 卵巢癌浸润转移的主要步骤 |
3.1 肿瘤血管生成 |
3.2 肿瘤细胞从原发瘤进入循环系统 |
3.3 肿瘤细胞逸出循环系统 |
3.4 肿瘤细胞定位生长,转移灶形成 |
3.5 转移的休眠 |
3.6 肿瘤转移的器官特异性 |
4. 卵巢恶性肿瘤浸润转移的主要途径 |
4.1 局部蔓延 |
4.2 盆腹腔种植 |
4.3 淋巴转移 |
4.4 血行转移 |
5. 卵巢恶性肿瘤浸润转移的临床表现及特点 |
6. 卵巢恶性肿瘤浸润转移的诊断 |
6.1 影像学诊断 |
6.1.1 超声检查在卵巢恶性肿瘤浸润转移诊断中的价值 |
6.1.2 CT在卵巢恶性肿瘤浸润转移诊断中的价值 |
6.1.3 MRI在卵巢恶性肿瘤浸润转移诊断中的价值 |
6.1.4 PET-CT在卵巢恶性肿瘤浸润转移诊断中的价值 |
6.2 肿瘤标志物检测 |
6.3 基因标志物 |
7. 卵巢恶性肿瘤的治疗 |
7.1 手术治疗 |
7.1.1 肿瘤细胞减灭术的范围 |
7.1.2 肿瘤细胞减灭术的注意事项 |
7.1.3 中间型肿瘤细胞减灭术 |
7.1.4 二探术 |
7.1.5 大网膜切除在卵巢癌治疗中的价值 |
7.1.6 腹后淋巴结清扫术与卵巢癌预后的关系 |
7.1.7 阑尾切除在卵巢癌治疗中的价值 |
7.1.8 脾切除在卵巢癌治疗评价 |
7.1.9 肠道切除在卵巢癌治疗评价 |
7.1.10 手术并发症 |
7.2 化学治疗 |
7.2.1 新辅助化疗 |
7.2.2 晚期卵巢癌的术后化疗 |
7.2.3 化疗药物、方案及途径 |
7.3 介入治疗 |
7.4 卵巢恶性肿瘤的生物治疗 |
7.5 卵巢恶性肿瘤基因治疗 |
7.5.1 自杀基因疗法 |
7.5.2 抗肿瘤多重耐药(MDR)基因治疗 |
7.5.3 抗肿瘤血管生成基因治疗 |
7.6 卵巢恶性肿瘤的免疫治疗 |
7.6.1 主动免疫治疗 |
7.6.2 被动免疫治疗 |
8. 目前有关有关肿瘤基质酶类与卵巢恶性肿瘤浸润转移关系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本研究的目的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血清MMP-9、Hpa、CL的检测对卵巢癌浸润转移判断的临床价值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血清标本来源 |
2.2 主要仪器及器材 |
2.3 主要试剂 |
2.4 试剂配制 |
3. 实验方法与步骤 |
3.1 血清收集 |
3.2 ELISA法检测患者血清中上述蛋白酶浓度 |
3.2.1 实验原理 |
3.2.2 实验步骤 |
4. 统计学方法 |
5. 结果 |
5.1 各类卵巢肿瘤血清酶蛋白浓度的比较 |
5.1.1 对照组、良性组与恶性组血清酶蛋白的含量 |
5.1.2 卵巢恶性肿瘤患者血清CL、Hpa、MMP-9含量与其临床病理的关系 |
5.1.3 上皮性卵巢恶性肿瘤患者血清CL、Hpa、MMP-9含量与其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 |
5.1.3.1 不同病理类型上皮性卵巢恶性肿瘤几种基质酶含量比较 |
5.1.3.2 上皮性卵巢恶性肿瘤不同临床分期与组织分化程度几种基质酶含量比较 |
5.1.3.3 上皮性卵巢恶性肿瘤淋巴结及大网膜转移情况与几种基质酶含量关系 |
5.1.3.4 上皮性卵巢恶性肿瘤盆、腹腔及远处转移情况与几种基质酶含量关系 |
5.2 术前血清基质酶类的含量在卵巢恶性肿瘤临床诊断及判断浸润转移的价值分析 |
5.2.1 卵巢肿瘤患者血清CA125的含量在临床诊断及判断浸润转移的价值 |
5.2.2 卵巢肿瘤患者血清基质酶类含量与CA125含量的临床诊断价值比较 |
5.2.3 卵巢肿瘤患者血清基质酶类与CA125对于卵巢恶性肿瘤浸润转移的临床诊断价值比较 |
5.3 卵巢肿瘤患者血清基质酶含量与CA125的关系 |
6.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血清基质酶类含量联合检测判断卵巢恶性肿瘤浸润转移数学模型的建立及验证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血清标本来源 |
2.2 统计学方法 |
2.3 模型建立的原理及方法 |
2.3.1 原理 |
2.3.2 模型建立方法及步骤 |
3. 结果 |
3.1 模型建立过程 |
3.2 CA125与CL、Hpa和MMP-9判断结果的差异性比较结果 |
3.3 建立联合诊断模型 |
3.4 血清CL、Hpa和MMP-9含量联合检测模型的数学验证 |
3.5 血清CL、Hpa和MMP-9含量联合检测模型的临床应用验证 |
3.5.1 模型及非模型术前判断肿瘤性质的ROC曲线比较 |
3.5.2 模型及非模型术前判断肿瘤浸润转移的ROC曲线比较 |
4.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液态芯片检测血清MMP-9、Hpa、CL的临床验证试验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血清标本来源 |
2.2 主要仪器及器材 |
2.3 主要试剂 |
2.4 血清收集 |
2.5 芯片制备方法 |
2.6 数据处理 |
3. 结果 |
3.1 CL,MMP-9,Hap抗体-微球交联结果 |
3.2 液态芯片检测对照组、良性组与恶性组血清酶蛋白的含量 |
3.3 液态芯片法检测卵巢肿瘤患者血清基质酶含量判断肿瘤性质的价值 |
3.4 液态芯片法检测卵巢肿瘤患者血清基质酶含量判断肿瘤转移的价值 |
3.5 液态芯片与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卵巢恶性肿瘤的效能比较 |
4.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几种基质酶类在卵巢恶性肿瘤组织中表达的Meta分析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检索)方法 |
2.2 资料选择标准 |
2.3 资料的收集和方法学质量评估 |
2.4 统计方法 |
3. Meta分析结果 |
3.1 入选研究资料的特征性描述 |
3.2 分析结果 |
3.2.1 基质金属蛋白酶在卵巢肿瘤表达的Meta分析 |
3.2.2 乙酰肝素酶在卵巢肿瘤表达的Meta分析 |
3.2.3 组织蛋白酶在卵巢肿瘤表达的Meta分析 |
3.3 偏倚分析 |
3.3.1 基质金属蛋白酶在卵巢肿瘤表达的Funnel plot图 |
3.3.2 乙酰肝素酶在卵巢肿瘤表达的Funnel plot图 |
3.3.3 组织蛋白酶在卵巢肿瘤表达的Funnel plot图 |
3.4 异质性分析及模型的选择 |
3.5 敏感性分析 |
4. 讨论 |
参考文献 |
小结 |
(5)金属基质蛋白酶及其组织抑制物与卵巢癌浸润转移关系的相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英文缩略词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卵巢恶性肿瘤浸润转移诊断治疗进展(文献综述) |
1.1 卵巢恶性肿瘤浸润转移的主要步骤 |
1.1.1 肿瘤细胞的增殖和扩展 |
1.1.2 血管发生 |
1.1.3 恶性肿瘤细胞的运动性和趋化性 |
1.1.4 肿瘤细胞栓塞、循环、锚定与粘附 |
1.1.5 肿瘤转移的器官选择性 |
1.1.6 肿瘤细胞逸出循环系统 |
1.1.7 肿瘤细胞定位生长 |
1.1.8 转移的休眠 |
1.2 卵巢恶性肿瘤浸润转移的主要途径 |
1.2.1 直接种植播散至盆腹腔 |
1.2.2 淋巴道转移 |
1.2.3 远处转移 |
1.3 卵巢恶性肿瘤浸润转移的主要分子机理 |
1.3.1 与卵巢癌转移相关的黏附分子 |
1.3.1.1 整合素 |
1.3.1.2 钙离子依赖的细胞粘附素 |
1.3.1.3 免疫球蛋白超家族的粘附分子 |
1.3.1.4 选择素 |
1.3.1.5 其它未归类的粘附分子 |
1.3.2 基因调控制与卵巢癌转移 |
1.3.2.1 肿瘤转移基因 |
1.3.2.2 肿瘤转移抑制基因 |
1.3.3 趋化因子对癌细胞迁移的影响 |
1.3.4 血管生成与卵巢恶性肿瘤的侵袭转移 |
1.3.4.1 肿瘤的血管生成的经典理论 |
1.3.4.2 血管生成拟态 |
1.3.5 血管生成调节因子 |
1.3.5.1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
1.3.5.2 内皮抑素 |
1.4 卵巢恶性肿瘤浸润转移的基质因素 |
1.4.1 基膜 |
1.4.2 间隙结缔组织 |
1.4.3 ECM降解系统 |
1.4.3.1 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系统 |
1.4.3.2 乙酰肝素酶 |
1.4.3.3 组织蛋白酶 |
1.5 卵巢恶性肿瘤的微转移 |
1.5.1 检测肿瘤微转移 |
1.5.1.1 获得用来检测肿瘤微转移的标本 |
1.5.1.2 肿瘤微转移的检测方法 |
1.5.1.3 卵巢恶性肿瘤的微转移检测 |
1.6 卵巢恶性肿瘤浸润转移的临床表现及特点 |
1.6.1 直接蔓延 |
1.6.2 腹腔种植 |
1.6.3 淋巴转移 |
1.6.4 血道转移 |
1.6.5 胸腔转移 |
1.7 卵巢恶性肿瘤浸润转移的物理诊断 |
1.7.1 B超 |
1.7.2 计算机控制体层摄影 |
1.7.3 (核)磁共振影像 |
1.7.4 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计算机断层扫描显像 |
1.8 卵巢恶性肿瘤浸润转移的分子诊断 |
1.8.1 CA125 |
1.8.2 细胞表面分子CD24 |
1.8.3 骨桥蛋白 |
1.9 卵巢恶性肿瘤浸润转移的手术治疗 |
1.9.1 大网膜切除在卵巢癌治疗中的价值 |
1.9.2 腹后腔淋巴结清扫在卵巢癌治疗中价值 |
1.9.3 阑尾切除在卵巢癌治疗中的价值 |
1.9.4 腹腔内其他脏器肿瘤细胞减灭在卵巢癌治疗中的价值 |
1.9.4.1 脾脏切除术在卵巢癌治疗中的价值 |
1.9.4.2 肠道切除在卵巢癌治疗评价 |
1.10 卵巢恶性肿瘤浸润转移的化学治疗 |
1.10.1 晚期卵巢癌化疗的适应症 |
1.10.1.1 新辅助化疗 |
1.10.1.2 维持或巩固化疗 |
1.10.2 化疗注意事项 |
1.10.3 化疗的药物、方案及途径 |
1.10.3.1 化疗药物 |
1.10.3.2 晚期卵巢癌一线化疗方案 |
1.10.3.3 化疗的途径 |
1.10.4 晚期卵巢癌化疗前瞻性多中心随机的临床验证 |
1.10.4.1 铂类+紫杉醇 |
1.10.4.2 多西紫杉醇与紫杉醇 |
1.10.4.3 拓扑替肯 |
1.10.4.4 晚期非上皮性卵巢恶性肿瘤化疗 |
1.11 晚期卵巢癌的靶向治疗 |
1.11.1 单克隆抗体 |
1.11.1.1 针对CA125的单克隆抗体 |
1.11.1.2 针对HER-2的单克隆抗体 |
1.11.2 信号传导通路抑制剂 |
1.11.2.1 RAS/RAF/MAP通路抑制剂 |
1.11.2.2 PBK-AKT通路抑制剂 |
1.11.2.3 PKC通路抑制剂 |
1.11.3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
1.11.3.1 EGFR抑制剂 |
1.11.3.2 其他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
1.11.4 针对细胞周期的靶向治疗 |
1.11.5 抑制血管生成的靶向治疗 |
1.11.6 基因治疗 |
1.11.6.1 分子化疗—自杀疗法 |
1.11.6.2 基因表达封闭—RNA干扰(RNAi) |
1.11.6.3 多重耐药基因 |
1.11.6.4 抑癌基因 |
1.11.6.5 联合基因治疗 |
1.11.7 光动力学治疗 |
1.11.8 卵巢恶性肿瘤的免疫治疗 |
1.11.8.1 细胞因子治疗 |
1.11.8.2 过继免疫治疗 |
1.11.8.3 淋巴因子活化的杀伤细胞 |
1.11.8.4 肿瘤浸润的淋巴细胞 |
1.11.8.5 细胞毒T细胞 |
1.12 金属基质蛋白酶及抑制物在恶性肿瘤浸润转移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
1.12.1 MMP家族及抑制物的分子结构 |
1.12.1.1 MMP家族的分子结构 |
1.12.1.2 MMP抑制物的分子结构 |
1.12.2 MMP家族及抑制物的主要生物学作用 |
1.12.2.1 MMP家族的主要生物学作用 |
1.12.2.2 MMP抑制物的主要生物学作用 |
1.12.3 MMP家族及抑制物的分子调节机制 |
1.12.3.1 MMP家族的分子调节机制 |
1.12.3.2 TIMP家族的分子调节机制 |
1.12.4 MMP家族及抑制物在恶性肿瘤浸润转移中的生物学作用 |
1.12.4.1 MMP破坏肿瘤细胞侵袭的组织学屏障 |
1.12.4.2 MMP通过重塑细胞间黏附力,使肿瘤细胞向周围生长 |
1.12.4.3 MMP参与肿瘤的免疫过程 |
1.12.4.4 MMP调节肿瘤细胞凋亡 |
1.12.4.5 MMP通过对ECM的改建,促进肿瘤新血管的形成 |
1.12.4.6 TIMPs在恶性肿瘤浸润转移中的生物学作用 |
1.12.4.7 在恶性肿瘤浸润转移中MMP及TIMP家族各成员的生物学作用 |
1.12.5 MMP家族及抑制物在卵巢癌浸润转移中的作用 |
1.12.6 MMP抑制物/MMP失衡 |
1.13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卵巢肿瘤患者血清金属基质蛋白酶-9测定及临床价值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病例来源 |
2.2 标本采集 |
2.3 试剂及试剂的配制和仪器 |
2.4 ELISA法检测 |
2.4.1 主要原理 |
2.4.2 主要步骤 |
2.4.3 标准曲线的建立及结果判断 |
2.4.4 统计学方法 |
3 结果 |
3.1 各类卵巢肿瘤血清MMP-9浓度的比较 |
3.1.1 对照组、良性组与恶性治疗前组血清MMP-9的含量 |
3.1.2 恶性卵巢癌治疗前、术后配对资料血清MMP-9的含量变化 |
3.1.3 复发组与对照组、良性组及恶性术后组血清MMP-9含量 |
3.1.4 不同临床病理指标的卵巢恶性肿瘤患者治疗前血清MMP-9的含量 |
3.2 治疗前血清MMP-9的含量在卵巢恶性肿瘤临床诊断及判断浸润转移的价值分析 |
3.2.1 灵敏度 |
3.2.2 特异度 |
3.2.3 假阴性率 |
3.2.4 假阳性率 |
3.2.5 卵巢肿瘤患者血清CA125的含量在临床诊断及判断浸润转移的价值 |
3.2.6 治疗前血清MMP-9含量ROC曲线 |
3.3 卵巢肿瘤患者血清MMP-9含量与CA125的关系 |
3.4 在卵巢恶性肿瘤患者血清中MMP-9的表达与预后的关系 |
3.4.1 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 |
3.4.2 Cox比例风险模型预后分析 |
4 讨论 |
4.1 MMP-9在恶性肿瘤中的作用 |
4.2 血清MMP-9水平与卵巢恶性肿瘤的诊断 |
4.3 血清MMP-9水平与卵巢恶性肿瘤的预后 |
4.4 MMP-9的肿瘤标志物特性 |
第三章 卵巢恶性肿瘤组织中MMP-9抑制物TIMP-1基因突变与其临床病理的关系研究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病例来源 |
2.2 标本采集 |
2.3 试剂及试剂的配制和仪器 |
2.4 实验方法 |
2.4.1 提取卵巢组织基因组DNA |
2.4.2 聚合酶链式反应(PCR) |
2.4.3 单链构象多态性(SSCP)分析 |
2.4.3.1 SSCP分析技术的基本原理 |
2.4.3.2 SSCP分析技术的实验操作步骤 |
2.4.4 结果判定 |
2.4.5 SSCP分析结果的验证 |
2.4.6 统计学方法 |
3 结果 |
3.1 TIMP-1第一编码外显子突变情况测定 |
3.2 TIMP-1第二编码外显子突变情况测定 |
3.3 TIMP-1第三编码外显子突变情况测定 |
3.4 TIMP-1第四编码外显子突变情况测定 |
3.5 TIMP-1第五编码外显子突变情况测定 |
3.6 TIMP-1基因突变与其临床病理的关系 |
3.6.1 各编码外显子SNP位点与其临床病理的关系 |
3.6.2 其他部位突变检出情况 |
4 讨论 |
4.1 TIMP-1在卵巢恶性肿瘤中的作用 |
4.2 基因突变与恶性肿瘤的关系 |
4.3 TIMP-1基因突变率与卵巢恶性肿瘤的关系 |
4.4 TIMP-1基因突变类型与卵巢恶性肿瘤的关系 |
4.5 检测卵巢恶性肿瘤组织中TIMP-1基因突变情况的展望 |
第四章 卵巢恶性肿瘤组织中MMP-9抑制物TIMP-1基因启动子区域CpG岛甲基化与其临床病理关系的初步研究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病例来源 |
2.2 标本采集 |
2.3 试剂及试剂的配制和仪器 |
2.4 实验方法 |
2.4.1 提取卵巢组织DNA |
2.4.2 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式反应 |
2.4.2.1 原理 |
2.4.2.2 步骤 |
2.4.3 统计学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4.1 CpG岛甲基化 |
4.2 基因甲基化与卵巢肿瘤 |
4.3 TIMP-1基因甲基化与卵巢肿瘤 |
小结 |
参考文献 |
学习期间发表论文 |
(6)组织蛋白酶及其组织抑制剂与卵巢癌浸润转移关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英文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卵巢癌浸润转移与临床研究现况(文献综述) |
1. 卵巢癌浸润转移的临床特点 |
1.1 局部蔓延 |
1.2 腹腔种植 |
1.3 淋巴转移 |
1.4 血行转移 |
2. 卵巢癌浸润转移的主要途径与预后 |
2.1 腹腔种植转移 |
2.2 腹膜后淋巴结转移 |
2.3 血行转移 |
2.4 卵巢癌转移的预后 |
3. 卵巢癌浸润转移的主要步骤及分子机理 |
3.1 卵巢癌浸润转移的主要步骤 |
3.2 卵巢癌浸润转移的分子机理 |
4. 卵巢癌浸润转移与临床病理的关系 |
4.1 与临床分期的关系 |
4.2 与组织学类型的关系 |
4.3 与病理分级的关系 |
5. 卵巢癌浸润转移的诊断现况 |
5.1 影像学诊断 |
5.2 分子生物学诊断 |
6. 卵巢癌浸润转移的治疗现况 |
6.1 卵巢癌浸润转移的手术治疗 |
6.2 卵巢癌浸润转移的化学治疗 |
6.3 卵巢癌浸润转移的生物治疗 |
7 组织蛋白酶及抑制物与卵巢癌浸润转移关系研究现况 |
7.1 组织蛋白酶及抑制物的结构 |
7.2 组织蛋白酶及其抑制剂的生物学特性 |
7.3 组织蛋白酶及其抑制剂与肿瘤浸润转移的关系 |
7.4 卵巢肿瘤组织中组织蛋白酶及抑制物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
7.5 卵巢肿瘤患者外周组织蛋白酶及抑制物的含量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
7.6 蛋白酶及抑制物在卵巢癌浸润转移中的作用机理 |
7.7 针对蛋白酶及抑制物的靶向治疗研究 |
8. 组织蛋白酶及其抑制剂与卵巢癌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本研究的目的 |
第二章 组织蛋白酶及其组织抑制剂在卵巢组织中的mRNA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
前言 |
1. 材料和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第三章 血清CTSL及CC含量测定在卵巢恶性肿瘤中的临床价值 |
前言 |
1. 材料和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第四章 CTSL基因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与鉴定 |
前言 |
1. CTSL基因的克隆及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与鉴定 |
1.1 材料和方法 |
1.2 结果 |
2. CTSL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与鉴定 |
2.1 材料和方法 |
2.2 结果 |
3. 讨论 |
第五章 CTSL基因介导的卵巢上皮癌细胞系浸润转移的体外实验研究 |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第六章 CTSL基因RNA干扰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
前言 |
1. 材料和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第七章 RNAi抑制CTSL介导的卵巢上皮癌细胞系浸润转移的体外实验研究 |
前言 |
1. 材料和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全文小结 |
参考文献 |
学习期间发表论文 |
(7)WT-1、P53、MMP-9和TIMP-2在卵巢浆液性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1.实验材料与方法 |
2.结果 |
3.讨论 |
全文结论 |
附图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8)E-cad及基质金属蛋白酶在上皮性卵巢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前言 |
研究现状、成果 |
研究目的、方法 |
E-cad及基质金属蛋白酶在上皮性卵巢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附录 |
综述 |
MMPS和TIMPS在妇产科的研究进展 |
综述参考文献 |
致谢 |
(9)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RECK在卵巢上皮性肿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英文缩略词 |
引言 |
材料及方法 |
一.材料 |
二.药品、试剂、器材 |
三.方法 |
(一)实验步骤 |
(二)结果判定 |
(三)统计学处理 |
实验结果 |
一. RECK蛋白在卵巢上皮性肿瘤组织中的表达 |
二. MMP-2蛋白在卵巢上皮性肿瘤组织中的表达 |
三. MMP-9蛋白在卵巢上皮性肿瘤组织中的表达 |
四. MVD在卵巢上皮性肿瘤组织中的表达 |
五.RECK与MMP-2、MMP-9、MVD在恶性卵巢上皮性肿瘤中表达的相关性 |
讨论 |
一.MMPs与卵巢癌的关系 |
二.血管密度在卵巢上皮性肿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
三. RECK与卵巢上皮性肿瘤的关系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致谢 |
导师简介 |
作者简介 |
(10)MMP-2和TIMP-2基因启动子区多态性与卵巢上皮性癌关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研究论文 MMP-2 和TIMP-2 基因启动子区多态性与卵巢上皮性癌关系的研究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附图 |
附表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基质金属蛋白酶及其组织抑制因子与卵巢癌关系的研究进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MMPs和TIMPs在卵巢上皮性肿瘤中表达的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华蟾素注射液治疗结肠癌腹水的优效人群分析及对VM的作用机制研究[D]. 王一同.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2]AKT/mTOR/STAT3信号通路在稽留流产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 白清丽. 兰州大学, 2021(09)
- [3]PRR11基因在卵巢癌中的生物学功能及其机制研究[D]. 朱静.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 2020(07)
- [4]基质金属蛋白酶等几种酶类与卵巢恶性肿瘤浸润转移关系的研究及诊断模型的建立[D]. 杨幸子. 广西医科大学, 2010(08)
- [5]金属基质蛋白酶及其组织抑制物与卵巢癌浸润转移关系的相关研究[D]. 周杰. 广西医科大学, 2008(10)
- [6]组织蛋白酶及其组织抑制剂与卵巢癌浸润转移关系的研究[D]. 王素梅. 广西医科大学, 2008(10)
- [7]WT-1、P53、MMP-9和TIMP-2在卵巢浆液性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及意义[D]. 杨杰斌. 重庆医科大学, 2008(01)
- [8]E-cad及基质金属蛋白酶在上皮性卵巢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D]. 李洁. 天津医科大学, 2008(03)
- [9]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RECK在卵巢上皮性肿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D]. 朱丽业. 吉林大学, 2008(10)
- [10]MMP-2和TIMP-2基因启动子区多态性与卵巢上皮性癌关系的研究[D]. 李秀兰. 河北医科大学, 20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