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伟波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罗阳小金小学516100
摘要:语文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影响学生未来发展的重要内容。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对于阅读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既需要达成相应的知识目标,也需要以学生为主体帮助学生建立阅读兴趣、阅读习惯以及阅读能力。基于此,教师要调整教学思路、转变教学方式、给学生更多的交流空间、课内外阅读相结合,实现教学的突破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新课程改革阅读教学
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的基础阶段,此时教学的展开需要以学生的兴趣、能力为基础加以引导。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需要转变传统教学思路,将更多的时间交给学生,使学生的主动权被充分地调动出来。本文即针对新课标理念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发展展开思考,以期为日后教学工作作出启示。
一、新课标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发展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发现新课标对小学语文阅读提出了什么样的新要求。对此加以整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发现:其一,在新课标理念下,课堂的主体发生了转变,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体,学生才是课堂学习的主体。在这个大背景下再具体到阅读教学中,不难发现,阅读作为读者与作者的交流过程,本身就是有着强烈的个性化的活动,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要从小学阶段锻炼学生的阅读态度。其二,阅读教学要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兴趣为主。尽管一再强调课堂是学生的,要将主动权交给学生,但是在小学阶段的学生仍然需要足够的兴趣引导,以及必要的能力锻炼,以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这些正是教师需要完成的任务。其三,阅读教学形式需要拓展。在教学过程中,教学理念发生了转变,就必然意味着教学形式的转变。随着信息化的发展以及更多的教学理念的发展,教师需要不断打开教学思路,寻求新的教学途径。这也是时代赋予教育的与时俱进的要求。
二、从课堂入手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阅读从来不是一项在课堂中可以完成的教学任务,但是在课堂中教师有着明确的教学任务——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以及教学生如何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重点就在于能够“投其所好”,告诉学生什么是阅读,引导学生发现阅读的魅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将基本的知识内容教给学生,更要将其中的人文性传递给学生。学习《富饶的西沙群岛》后对于祖国大好河山的自豪、学习了《金色的脚印》感受到的人与动物之间的温暖等,这些都是应当在教学中传递给学生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让自己读进去,将自己阅读的喜悦传递给学生,才能使学生感受到原来阅读是一件美妙的事情。在阅读过程中,要引入生活,能够与学生发生沟通,使学生产生共鸣,将文字与学生的生活拉近。这些做法都能够使学生对阅读的兴趣逐渐建立起来。
三、教学生如何阅读
在小学阶段,教师需要通过课堂教学工作教学生如何阅读,为学生奠定阅读的基础。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不断对教学内容做出调整。培养学生独立阅读与思考的能力,这是学生持续阅读的一种基础。在课堂中,对于文章的中心思想、表达了什么等,不是教师告诉学生,而是要让学生自主地去思考。必要的时候,可以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引导学生更深入地思考与交流。在课堂中要教给学生阅读的技巧。其实阅读也是有技巧的,包括快速浏览、朗读、细读等的不同分类,都是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提供给学生并且要求学生去尝试的。在阅读过程中关注到读写结合,也是教学的内容。随着学生年级的提高,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做读书笔记等形式,去进行阅读整理,从小学阶段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凡事都需要有一定的计划,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可以要求学生在老师的帮助下制定自己的阅读计划,并且鼓励他们实施这个计划。
四、转变阅读课堂教学形式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转变阅读课堂的教学组织形式,丰富课堂。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在教学过程中实现声、光、音的多方融合,使阅读教学变得更为丰富,增加学生的体验感。在课堂教学中运用许多新的形式,如小组合作学习、将阅读文章改编成舞台剧使学生表演出来等,这些都是既丰富了课堂又让学生充分参与其中的重要内容。除此之外,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可以组织丰富的阅读活动,鼓励学生参与到阅读中。例如班级的读书交流会、讲故事大赛等,这些都是当前小学数学教学发展的关键所在,能够对学生阅读兴趣的提高做出重要影响。
在新课标下,阅读教学的发展需要教师结合新的教学理念,对教学形式作出调整与转变,这也是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发展的关键所在。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兴趣与能力是奠定学生阅读的基础,也是小学阶段的重要发展内容,需要给予更多的关注,而不是针对课文的知识点。
参考文献
[1]黄育民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探索[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2,17,(5),56-57。
[2]李海林创造性阅读的理论性思考与实践分析[J].中国语文教学,2005,18,(4),37-38。
[3]孙伟霞严增晓新课程改革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新探[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09,23,(10),6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