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菌体饲料以生产快速,生产原料来源广泛,培养方式简单,营养丰富的优点受到关注,本文将一株具有耐低温特性的丝状真菌作为菌体饲料生产新菌种,在北方地区低温条件下菌体饲料生产和实现含糖有机废水等廉价生物质的资源化利用上具有现实意义。对菌体饲料的资源化生产进行了探索性试验,探讨了利用糖蜜生产菌体的效能。利用糖蜜经过稀释能够满足培养菌体的要求。讨论了同步实现培养菌体饲料和含糖有机废水水质预处理的可行性,以SBR反应器进行小试,运行后期生物量为2g/L左右。但菌体去除COD的效能不高。在优化的培养条件,由碳源、蛋白胨和KH2PO4按照50:5:1的比例配制模拟有机废水,初始pH值为5.0,温度为35℃,溶解氧为6.5mg/L,培养时间为24h。经过30天的运行中菌体收量为3.8g/L左右,培养菌体反应器反应后COD出水300 mg/L去除率80%;NH3-N出水20mg/L去除率76%;TN出水47mg/L去除率45%和TOC出水200mg/L去除率85%。出水没有达到排放要求,再接入下一级反应器后出水达到二级排放标准以上。探讨了在北方低温气候下,耐低温微生物在废水低温处理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对本课题所研究的菌种在低温下生长特性的考查,可为后续研究中寒冷气候下利用有机废水培养菌体,回收菌体饲料,同时去除部分COD的实验构想奠定理论基础。研究了在常温条件下,溶解氧为5.5~6.5mg/L,反应器经菌体反应后菌体收量为2.02g/L左右, COD出水400 mg/L,去除率75%;NH3-N出水17mg/L去除率68%;TN出水50mg/L,去除率在37%和TOC出水350mg/L去除率75%。再接入下一级反应器后出水达到三级排放标准以上。研究了从含糖有机废水中获得的菌体饲料的营养成分,Z02菌体干物质中总糖含量高,占干物质的77.40%,其中粗纤维类动物不易利用的糖类物质较少,占干物质的9.21%,粗脂肪占干物质的13.71%,粗蛋白占干物质的6.33%,含有作为菌体饲料的营养成分。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废菌体对水体中重金属的吸附特性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 2008(35)
- [2].发酵过程造成菌体衰老的原因有哪些?[J]. 发酵科技通讯 2011(03)
- [3].金属离子对蒙古口蘑菌体及胞外多糖的影响[J]. 中国食用菌 2011(06)
- [4].基于菌体部分回流法提高光合细菌产氢活性的实验研究[J]. 太阳能学报 2013(05)
- [5].菌体对提取有什么影响?[J]. 发酵科技通讯 2012(04)
- [6].番茄红素菌体粉的安全毒理学评价[J]. 食品工业科技 2011(04)
- [7].我国已上市治疗用提取分离类和菌体制剂类产品分析[J]. 中国药事 2019(09)
- [8].三孢布拉氏霉菌体中辅酶Q_(10)测定方法的条件优化[J]. 食品工业科技 2009(09)
- [9].化学改性对BA-3活菌体去除Cr(Ⅵ)的影响作用[J].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13(02)
- [10].乳酸菌洗涤菌体合成共轭亚油酸的研究[J]. 食品科技 2011(08)
- [11].酿酒酵母菌体中辅酶Q_(10)的提取及测定方法[J]. 酿酒科技 2008(11)
- [12].锌对嗜酸乳杆菌生长及菌体内元素含量影响研究[J].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20(05)
- [13].STERRAD100S灭菌体在应用中常见问题分析及对策[J]. 继续医学教育 2017(11)
- [14].甲型副伤寒沙门菌菌体标准物质制备工艺初探[J]. 黑龙江畜牧兽医 2014(13)
- [15].纤维素降解过程中链霉菌菌体及其碱提取物组分研究[J].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4(12)
- [16].不同食源微生物生物被膜形成特征及亚致死浓度消毒剂对菌体成膜的影响[J].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2011(05)
- [17].葡萄糖基质对光合细菌光合产氢过程中菌体活性的影响[J]. 农业工程学报 2010(S2)
- [18].伴放线放线杆菌形态变化对菌体表面疏水性影响的研究[J]. 北京口腔医学 2008(01)
- [19].预处理烟束曲霉死菌体与Cr的相互作用及机理[J]. 环境科学学报 2008(09)
- [20].大丽轮枝菌菌体对链霉菌胞外蛋白酶活性及抑菌效果的影响[J]. 棉花学报 2012(01)
- [21].壳寡糖对扩展青霉菌体生长和毒素分泌量的影响[J]. 食品科学技术学报 2015(05)
- [22].利用富硒菌体制备富硒酸乳[J]. 食品工业 2020(03)
- [23].有机介质中包衣菌体催化合成c9,t11-共轭亚油酸[J]. 精细化工 2019(09)
- [24].甲型副伤寒沙门菌培养条件的优化[J]. 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 2014(04)
- [25].胞外物在YSQ-2菌体去除Cr(Ⅵ)过程中的作用[J]. 中国给水排水 2012(21)
- [26].成团泛菌YS19 symplasmata结构对菌体抵抗逆境的作用[J]. 微生物学杂志 2009(01)
- [27].金精矿生物氧化过程中菌体吸附的重要性研究[J]. 金属矿山 2012(01)
- [28].YSQ-2活菌体及死菌体对溶液中Cr(Ⅵ)的去除过程及机理解析[J]. 环境工程 2010(S1)
- [29].多聚磷酸盐:菌体内多功能调控子和环境压力守护者[J]. 微生物学通报 2017(07)
- [30].双菌混合发酵中温度对菌体生长及产纤维素酶的影响研究[J].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