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在国外,个人理财称之为财务策划,是指财务策划师通过收集整理客户的收入、支出、资产、负债等数据,倾听客户的投资期望、要求、目标等,在律师、会计师、税务师等专家的协助下,为顾客制定储蓄计划、保险投资对策、税金对策、继承、经营策略等方案,并帮助实施。美国最早提供该服务的是20世纪30年代的保险营销人员,当时他们对客户进行一些简单的个人生活规划和综合资产运用咨询,由此成为如今个人财务策划师的前身。目前,我国对个人理财的定义是“如何管理自己的财富”。作为一种金融服务,它指的是根据个人的风险偏好和短期、中期和长期需求或收益目标,对个人的财产进行科学的、有计划的、系统的全方位管理,以实现个人财产的合理安排、消费和使用。无论国内还是国外,金融业开展个人理财业务都是由于其丰厚的收益。个人理财理论的理论基础起源于凯恩斯主义的货币需求理论。凯恩斯从人们持有货币的动机出发,将货币需求分为交易性、预防性、投机性三大需求,这三大需求对应了个人理财中将居民财富分为日常管理、储蓄、投资三大层次。经济人作为市场主体,对理财的需求实质上是对货币需求的满足程度的选择,由此奠定了现代个人理财理论的基础。弗里德曼的持久收入理论主张持久收入是决定货币需求的关键因素。持久收入即一个人预期未来所得到的收入的加权平均,稳定的体现了所拥有的财富量。持久收入概念的提出,使得人们的消费不仅仅局限于现期收入,还包含对未来可获得收入的预期,这就使得消费者的消费水平不断增加,大大推动了经济和金融服务业发展。这一理论对于个人理财理论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尤其是为个人消费信贷理论提供了理论基础。生命周期理论构成了西方国家个人理财业务的理论基础。生命周期理财概念认为消费者会根据一生的收入和支出来安排在各个生命阶段的即期消费和储蓄,而理财安排的目的是获得整个生命周期内的效用最大化。这一理论对于中国目前高经济增长、高储蓄率的实际情况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投资组合理论和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对于个人资产投资的多元化选择策略有很大影响,也对理财产品的重要分支——结构性金融产品的设计具有借鉴意义,即在存在既定的投资风险时,投资者如何进行多元化的分散投资。结构性金融产品将大部分资金投资于固定收益产品,小部分资金投资于具有杠杆效应的高风险资产,以期获得更大收益,或在既定收益下锁定损失,提高投资收益。作为现代金融市场的最新发展,结构性金融产品目前已成为广受全球投资者关注的一类重要投资工具,在欧美市场上已发展的较为成熟,无论发行主体还是产品种类都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可以满足不同投资者的风险收益需要。结构性理财产品在此基础上应运而生,它是将固定收益的特征(如固定利率债券)与衍生交易工具(如期权或期货合约)特征融为一体,在规避风险的同时力求获得最大回报的新型金融理财工具。欧洲作为结构性产品的发源地和主战场,每年投资金额达1000亿欧元,占全球市场的50%以上。“如今资本市场最激动人心和最有活力的部分,就是持续增长的复杂和综合的结构化产品市场。”2006年10月,欧洲杂志《Structured Products》公布了由其组织的欧洲结构化产品销售商调查(European Distributor Survey)的结果,涉及发行商、基础资产指数及其提供商、产品设计、市场发展预期等多类项目,结果显示,80%以上的分销商对结构性产品未来市场前景十分看好,目前结构性金融产品已经成为欧洲的主流投资品种。美国的结构性金融产品市场自2002年加快发展速度,在2005年更是呈现巨额增长,发行量高达480亿美元,2006年的增长率为33%总量达到640亿美元。美国金融市场凭借世界领先的交易平台和创新手段,成为结构性金融产品发展的又一个阵地。结构性金融产品在全球范围的快速发展,对我国国内资本市场发展亦有重要意义。结构性产品可以封装成为基金、存款、保险、信托等多种形式,可以成为良好的储蓄替代品和理财工具,可以为权证等期权类产品提供良好的避险背对产品,有力地促进金融产品创新和衍生产品发展。我国外汇理财产品在2005年之后进入高速发展阶段,这得益于我国中央银行和银监局在2004年之后颁布的一系列外汇政策法规,界定和规范了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和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真正在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史上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事件是2005年9月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颁布了《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和《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风险管理指引》。根据该管理办法,商业银行可以推出保证收益理财计划、保本浮动收益理财计划和非保本浮动收益理财计划等产品。此次《办法》鼓励商业银行推出结构性衍生产品、人民币外币相结合的理财产品。在我国外汇储备和居民储蓄余额居高不下的背景下,2006年中央银行出台的外汇新政鼓励个人和机构投资者购汇用汇,投资于境外固定收益类产品,进一步有力促进了我国外汇理财市场的发展。居民投资理财热情高涨,银行新型产品不断涌现,外资银行也开始慢慢介入外汇理财产品发展的市场。从统计数据显示,目前中资银行仍占据主导地位,四大国有银行及其他13家股份制商业银行占到整个发行总量的90%以上。随着金融开放程度和外资银行在华投资力度的加大,如何借鉴西方先进的理财经营管理理念,在未来尽快建立起与全球金融市场接轨的专业化理财服务体系,是中资银行努力的方向。本文以我国外汇理财市场的发展为题,试图通过对外汇理财中的结构性理财产品的介绍,阐明该类产品的产生背景及理论基础,以及在国内外金融创新背景下的发展历程,并分析了中国外汇理财产品的发展现状和策略。第1章介绍了个人理财的理论基础。首先,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和弗里德曼的持久收入理论给个人理财理论奠定了基础。其次,生命周期理论、资产组合理论也对从不同角度对个人理财理论的发展有所影响。最后是对目前国内外个人理财理论发展的综述。第2章是对我国外汇理财市场发展需求的分析。首先分析近年来我国国民财富的增加和居民理财需求的扩大,为我国个人理财市场发展提供了财富基础。其次,我国央行一系列外汇新政的颁布解除了很多外汇理财市场发展的限制,给商业银行进一步发展外汇理财业务提供了契机。第3章说明了外汇理财产品的发展方向将是结构性外汇理财产品。首先分析理财产品中的一个重要类别——结构性金融产品;凭借灵活多样的投资方式和与其他理财产品的比较优势,结构性金融产品已成为世界金融投资市场的主流产品。其次,结构外汇理财产品是由固定收益产品(如零息债券等)与衍生产品(如期权等)组成的复合型投资理财产品,是结构性金融产品中较小的分支。通过对结构性外汇理财产品定义、种类、面临风险和设计机理的分析,说明它同时具备传统固定收益产品的本金保护功能和由于参与市场上涨的获利潜能,即“下有保底,上不封顶”,因此具有很大的发展优势,将成为个人理财市场未来新的利润增长点。最后引入相关案例即可提前售回债券,分析其概念、特征及定价和应用前景。第4章是我国外汇理财市场的发展思路。首先从我国外汇理财发展历程出发,分析了我国外汇理财市场现状。其次,文中归纳得出了目前我国外汇理财市场发展存在的问题。最后,文章提出中资银行外汇理财产品的发展建议和对规范发展外汇理财市场的政策建议,以期对未来我国外汇理财市场发展的方向有所借鉴。本文的贡献之处本文第4章归纳和分析了我国外汇理财市场发展现状。其中选取了中国国内中外资银行在2005年8月到2007年3月发行的上千个产品数据,分析了我国外汇理财市场上的市场份额、产品类型、收益率和期限状况。文中还提出了中国的商业银行发展外汇理财产品的思路策略,应该是根据不同银行类型,了解不同客户需求来确定产品设计重点。一方面实现本外币结合,以本币产品承接外币产品的相关金融工具;另一方面,在进一步细分客户群体的基础上,增加个性化理财产品,做到根据不同客户的不同需求变化,不断创新产品、技术和服务。把一般理财业务向财富管理进行提升,不同阶层客户都可以借助理财市场的平台达到资金的增值保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