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股市泡沫识别与推进机制研究

我国股市泡沫识别与推进机制研究

论文摘要

我国的股票市场在经历了长达四年的熊市之后,终于在2005年底迎来了一轮波澜壮阔的大牛市,上证指数由最低1000点左右上涨到了6124点,上涨幅度超过5倍。那么股市如此大幅度的上涨是否存在着泡沫?如果存在泡沫,又是如何推进的呢?论文研究的目的正是为了对以上两个问题给出回答。论文首先阐述了股市泡沫的定义以及研究这一课题的意义,并对国内外有关股市泡沫的文献进行了梳理。随后运用泡沫的游程持续期依赖模型以及基于合理市盈率的泡沫检验模型两种互补的检验方法,对我国2005年底至2007年三季度的牛市进行了实证研究。其中游程持续期依赖模型最初由McQueen和Thorley(1994)提出,论文在应用时对超额收益以及样本时间长度的选取等方面进行了调整;而针对基于合理市盈率的泡沫检验模型,论文从股利贴现模型出发,对这一模型的理论依据进行了完善。两种模型的实证检验结果基本一致,均显示我国股市在考察期内曾经存在泡沫,且泡沫大约出现在2006年底、2007年上半年。此外,通过考察国内外市盈率、市净率及成交量等指标,也同样反映出我国股市在2007年呈现出明显的泡沫化特征。在识别出我国股市存在泡沫之后,论文又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对我国股市此轮泡沫的推进机制作了分析。从宏观上来看,人民币升值、股权分置改革以及上市公司盈利增速回升等三条主线引领股市出现了一波上涨,并逐渐推动了大反馈环M的形成,我国股市也得以进一步上涨。但由于反馈环存在自我加速的特征,且由于去年年初国内外经济形势发生了重大改变,反馈环M变异成为反馈环M’,股市的上涨也演变成投资者情绪与证券市场内部的自我推动,得不到来自宏观经济反馈环的支持。而在这一过程中,我国股市的泡沫也开始产生并逐渐膨胀。从微观上来看,我国目前独特的人口、社会特点以及证券市场存在的问题等都是推动股市走向泡沫的重要因素。具体来看,这些因素主要包括我国投资者特定的年龄结构、新时代情结、大众传媒、国内机构投资者存在的代理问题、信息不对称、过度的行政干预、套利机制缺失等。最后,论文按照行业及市值分类,研究我国股市泡沫时期的结构特征。按照行业分类,通过均值差检验,我们发现金融、地产等周期性行业股价在整个泡沫过程中的涨幅显著大于其它行业;同时通过回归分析,我们还发现,期初市盈率越低的行业在整个牛市中的期间涨幅就越大,这一点在泡沫产生以后尤其明显。而按照市值分类,尽管不同市值板块在整个泡沫演进过程中涨幅没有显著差别,但在泡沫的不同阶段涨幅却存在显著的差异。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泡沫的定义、特征及分类
  • 1.1.1 泡沫的定义
  • 1.1.2 泡沫的特征
  • 1.1.3 泡沫的分类
  • 1.2 课题意义
  • 1.2.1 从股市泡沫的危害性角度谈研究这一课题的意义
  • 1.2.2 从股市泡沫的复杂性角度谈研究这一课题的意义
  • 1.2.3 我国的股票市场现状要求我们对股市泡沫进行深入研究
  •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3.1 股市泡沫理论与实证的文献
  • 1.3.2 关于股市泡沫如何识别的文献
  • 第二章 我国股市泡沫的识别
  • 2.1 我国股市泡沫的游程持续期依赖检验
  • 2.1.1 游程持续期依赖模型的原理
  • 2.1.2 游程持续期依赖检验的具体方法
  • 2.1.3 检验结果
  • 2.1.4 模型结论
  • 2.2 基于合理市盈率的泡沫检验模型对中国股市泡沫的实证检验
  • 2.2.1 基于合理市盈率的泡沫检验模型的原理
  • 2.2.2 基于合理市盈率的泡沫检验模型的具体方法
  • 2.2.3 实证检验过程与结果
  • 2.2.4 模型结论
  • 2.3 衡量我国股市泡沫的其它指标
  • 2.3.1 其它市场的市盈率及市净率水平
  • 2.3.2 成交量(额)和换手率
  • 2.3.3 其它非定量因素
  • 第三章 我国股市泡沫推进机制研究
  • 3.1 我国股市泡沫的宏观推进机制研究
  • 3.1.1 反身性理论与反馈环理论概述
  • 3.1.2 三因素反馈环模型
  • 3.1.3 股市泡沫的宏观推进
  • 3.1.4 关于我国股市泡沫宏观推进的总结
  • 3.2 我国股市泡沫的微观推进机制研究
  • 3.2.1 我国人口和投资者结构
  • 3.2.2 我国目前的社会、文化背景
  • 3.2.3 我国证券市场存在的问题
  • 第四章 我国股市泡沫时期的结构研究
  • 4.1 研究我国股市泡沫时期结构的原因及对结构的具体划分
  • 4.2 我国股市泡沫时期的结构分析(按行业划分)
  • 4.2.1 不同行业的市场表现及特征分析
  • 4.2.2 不同行业上涨推动力的特征分析
  • 4.3 我国股市泡沫时期的结构分析(按市值划分)
  • 4.3.1 不同市值板块的市场表现及特征分析
  • 4.3.2 不同市值板块上涨推动力的特征分析
  • 第五章 全文总结、进一步思考及研究展望
  • 5.1 全文总结
  • 5.2 对我国股市泡沫问题的进一步思考及研究展望
  • 5.2.1 我国政府是否应该对股市泡沫进行干预
  • 5.2.2 对基于合理市盈率的泡沫检验模型的进一步完善
  • 5.2.3 对我国股市泡沫时期结构的进一步研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相关论文文献

    • [1].关于股市泡沫理论进展的文献综述[J]. 海南金融 2019(08)
    • [2].现今中国股市泡沫的研究[J]. 商 2015(21)
    • [3].股市泡沫形成机制及后续经济恢复研究——基于台湾地区股市的实证分析[J]. 投资研究 2017(12)
    • [4].中国股市泡沫和政府干预的智慧[J]. 清华金融评论 2015(10)
    • [5].浅谈日本股市泡沫破裂前特征及对A股的启示[J]. 商业故事 2015(25)
    • [6].股市泡沫监控研究文献综述[J]. 经济研究导刊 2013(33)
    • [7].基于滚动投资的我国A股股市泡沫研究[J].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13(01)
    • [8].中国股市泡沫问题探讨[J]. 金融教育研究 2012(04)
    • [9].宏观经济与股市泡沫关系的实证分析[J]. 中国证券期货 2010(03)
    • [10].我国股市泡沫状况的实证分析[J]. 东方企业文化 2010(15)
    • [11].从马克思关于虚拟资本的论述谈股市泡沫问题[J]. 商业文化(学术版) 2008(09)
    • [12].股市泡沫的多区制特征及溢出效应研究——来自中国A、B、H股的证据[J]. 金融监管研究 2018(11)
    • [13].中石油有投资价值了?[J]. 卓越理财 2010(04)
    • [14].国外股市泡沫理论文献述评[J]. 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0(04)
    • [15].国外股市泡沫研究文献综述——基于行为金融和市场环境的视角[J]. 甘肃金融 2010(10)
    • [16].股市泡沫对我国股市的危害及应对策略分析[J]. 中国证券期货 2010(11)
    • [17].一种新的股市泡沫计量方法[J]. 经济学家 2008(01)
    • [18].浅析流动性过剩背景下的股市泡沫[J]. 华东经济管理 2008(02)
    • [19].基于行为金融学的视角对中国股市泡沫的分析[J]. 大众商务 2009(08)
    • [20].股市泡沫与个人投资者处置效应——基于2007年中国股票市场泡沫的实证分析[J]. 投资研究 2019(06)
    • [21].广义虚拟经济视角下的股市泡沫研究[J]. 广义虚拟经济研究 2018(04)
    • [22].关于股市泡沫的研究及对策[J]. 科技信息(学术研究) 2008(34)
    • [23].基于预期的股市泡沫度量模型研究[J].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2008(03)
    • [24].基于预期的股市泡沫的度量模型[J]. 统计与决策 2008(16)
    • [25].股票市场泡沫的消极影响[J]. 现代营销(下旬刊) 2015(08)
    • [26].股市泡沫检验研究综述及实证分析[J]. 开放导报 2008(06)
    • [27].房地产调控与股市泡沫的关系探析[J]. 商场现代化 2011(01)
    • [28].我国股市泡沫成因分析及对策[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19)
    • [29].基于内在价值的中国股市泡沫度量[J]. 经济导刊 2010(03)
    • [30].中国股市泡沫与债市泡沫之间的时频联动性研究[J]. 系统工程 2017(08)

    标签:;  ;  ;  ;  

    我国股市泡沫识别与推进机制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