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心理护理对治疗高血压病的作用及具体措施

浅议心理护理对治疗高血压病的作用及具体措施

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心血管外科730000

摘要:高血压是一种典型的慢性疾病,由于个体差异,有些人需要终身治疗。长期服药的经济负担和药物的副作用,给患者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困扰,甚至产生了悲观情绪,经常处在一种焦躁、抑郁的心理状态中,这对治疗很是不利,尤其是住院患者有时会产生意外行为。所以转变患者对高血压病的认识,提高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心理护理在治疗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其发挥的作用也不容小觑。

关键词:高血压;心理护理;护理措施

高血压病患者由于发病年龄不同,性别不同,发病的背景不同,故需要我们不断完善和深入心理护理的方法和方式。关注不同病人的个体差异,采取科学的心理护理理念,拓展心理护理的深度。科学地测定病人的心理状况,有目的地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加强心理护理,使病人情绪稳定,积极配合治疗,提高治疗效果。

一、心理护理对治疗高血压病有较好的辅助作用

当一个人长期精神紧张、焦虑或处在被声光污染的环境都会引起高血压。据研究,暴怒、激动时,人的血压可急升30mmHg左右。一旦患上高血压病,在药物治疗的同时,给予正确的心理行为干预,在一定程度上能缓解患者紧张、焦虑等不良心理,对治疗疾病有良好的效果。

1.心理宣教

让患者对高血压病有正确的认识,使其明白疾病已经发生,悲观、焦躁和忧郁都于事无益,相反会影响病情的恶化,与其如此,不如乐观,愉快地接受治疗,良好的心情有助于战胜病魔。同时对治疗过程中出现的症状进行耐心的解释,让患者了解自己的病情以及治疗方案,用药情况和控制状况,以解除由疾病伴随而来的不愉快情绪和各种顾虑,积极配合治疗。

2.患者心理因素对药物的影响

心理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可影响药物的作用,患者不良情绪可使自身机体的免疫机能和代谢发生紊乱,进而影响药物的吸收,导致药物的治疗效果。由于高血压的直接和间接危害,使大多数患者产生紧张恐惧心理,特別是对刚确诊的病人,由于对高血压病缺乏正确认识,患病后整天忧心忡忡,恍恍惚惚,这些都直接影响着药物的疗效。针对此情况,护理人员要认真分析病人心理状态,根据不同心理特征采用不同的心理护理方法,用良好的语言、温和的态度,耐心做好解释工作,使病人鼓起勇气和信心,保持心情愉快,以最佳状态接受治疗。

3.心理治疗与护理对稳定血压具有重要作用

高血压病是种心因性疾病,如果过度忧郁、烦躁、恐惧都会引起血压上升。临床上高血压病患者大多是中老年人,他们生理方面正处于“更年期”,情绪不稳定;社会方面,正是退休、退位等角色转换的时候,会产生极大的失落感。另外,还有丧偶,分居,子女不在身边等情况,这些心理上的压力随时都会导致患者血压发生剧烈变化,甚至造成严重的并发症,因此在高血压病的治疗过程中,心理治疗与护理,包括亲情在内都十分重要,其作用是显而易见的。正确的心理护理方法能让患者平稳情绪,疏导心理压力,保持良好的心态,乐观对待自己的病情,从而达到控制血压,稳定血压的作用。

二、高血压病患者心理反应特点的类型及应对措施

人们面对任何事物时都有所反应,有好也有坏,产生的后果或积极或悲观。而病人的心理反应因为疾病性质的不同表现出的行为应激也不一样,针对高血压病患者的心理活动、日常行为的表现,其心理反应特点可分为以下五种类型。

1.害怕型:这类病人害怕高血压引起的突发脑出血、半身瘫痪,多见于外向型性格的人。此种心理让高血压病人的精神高度紧张,是影响正常治疗和预后的重要障碍。针对这种心理,护理人员应主动热情地与病人多交谈,了解他们的生活习性,兴趣爱好,和病人打成一片,不是亲人胜似亲人地让病人对我们产生亲切、信任及安全感,然后配合医生进行一系列的药物治疗。

2.抑郁型:这类病人性格内向,不轻易表露自己的思想,郁郁寡欢,沉默在病房一角。针对这一点,护士应向其家属了解病人的特点、嗜好、有关情绪的表达方式,然后再慢慢接近病人,耐心细致地为病人服务。交谈时要注意病人的表情变化,根据情绪波动选择适当的话题进行交流。不失时机地向病人解释心理因素对高血压病的影响,从而达到消除心理负担的目的,使之积极配合治疗。

3.急躁型:这类病人情绪波动较大,易激动,爱发脾气,容易受外界因素影响,动不动就暴跳如雷,不容易沟通。面对此情况,护理人员一定要保持冷静,切忌与患者发生冲突,在与其交流时一定要注意谈话方式和方法,最好先取得家属的配合,防止外界的不良刺激,采取“静制动,缓制急”的原则,即当病人情绪激动时,护士用和蔼的态度去化解,然后根据其情绪稳定性再进行心理疗法。

4.焦虑型:凡是焦虑型的病人对治疗高血压病都有粗浅的认识,在一知半解中思前想后,使身心备受煎熬,因为担心会引发中风等并发症,焦虑不安,所以对血压增高或不稳定缺乏承受力。对这类病人应详细讲解引起高血压病的可能原因,告知患者越是紧张、焦虑对控制血压会产生更为不利的影响,从而让其对此病有正确的认识,解开心结,保持良好心态,训练自我控制能力,提高自信心。

5.乐观型:这类病人性格开朗,文化教育程度高,能正确对待自身疾病,自我调节,心态良好。对这类病人应向他介绍高血压病的研究新进展,特别是病因、治疗、保健、康复、新药等,使其进一步认识自己的疾病,调动其能动作用,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小结:.通过对高血压患者心理护理,消除不良情绪等心理障碍确实能起到积极的辅助治疗作用,可有效、显著的控制血压,提高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效果,复发率与住院率。,从而使医疗和护理相互促进,发挥出最佳的生理效应和心理效应,使患者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刘向红.支持性心理治疗及行为干预在社区慢性病管理中的作用[J].中国全科医学.2002,5(1):49

[2]童群芳.心理护理与护患关系的探讨.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6,8(16)

[3]张燕杰,温东红.谈心理护理中心理支持和疏导的言语作用[J].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4,1(2):160-161

[4]心理治疗的方法.《中华护理全书》2005,10(11)

[5]徐立萍,杨文东,贾灵芝.原发性高血压230例心理分析及护理干预.齐鲁护理杂志,2008,14(7):84~85

标签:;  ;  ;  

浅议心理护理对治疗高血压病的作用及具体措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