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背景:自酸蚀粘接剂是目前临床口腔越来越广泛使用的一类新型牙体粘接系统。其主要成分为酸性单体溶液,如羧酸及其衍生物或磷酸酯。研究表明,除了微机械嵌合作用外,自酸蚀预处理剂还可以通过与羟基磷灰石形成离子键化学吸附其上,进而增强两者间的粘接强度。但尚未见比较全面的、临床常用的成品磷酸酯类自酸蚀预处理剂与牙釉质间化学粘接原理的研究报道。目的:为了更好的应用自酸蚀粘接系统,阐明其粘接机理,本实验应用目前临床上常用的含磷酸酯的自酸蚀预处理剂与新鲜制备的牙釉质粉术反应,以探索两者间的化学粘接机理。材料与方法:本实验应用的自酸蚀粘接剂有(主要成分含磷酸酯):Pompt L-Pop,SE Bond,XenoⅢ。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实验:称耿制备好的干燥牙釉质粉末置于三支试管中,每支30mg,将上述三种自酸蚀预处剂分别滴入试管中,以浸没粉末为宜。室温下充分反应48小时后,以去离子水冲洗反应混合物,每次10ml,共冲洗3次,过滤所得的固体反应产物真空干燥。将上述干燥所得的三种反应产物样品和牙釉质粉末分别在玛瑙研钵中研细,制成溴化钾(KBr)压片,做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分析。各自酸蚀预处理剂分别在KBr研片上采用涂膜法做FTIR分析,以做对照。红外图谱处理差谱:将各预处理剂与牙釉质粉末反应后的红外光谱减去牙釉质粉末的红外光谱,以1047 cm-1/1046cm-1处P-OH吸收峰为基准,并与预处理剂的图谱对照。核磁共振(31P NMR)实验:在三支核磁管中各加入10 mg牙釉质粉末,将自酸蚀预处理剂Prompt L-pop,XenoⅢ,SE BOND各自滴入盛有上述牙釉质粉末的核磁管中,并将其浸没,室温下放置48小时使其充分反应。在以上三种反应产物以及三种自酸蚀预处理剂中分别加入0.5 ml D2O,31P NMR分析。将以上三种反应产物以去离子水冲洗,每次10 ml,共冲洗3次。过滤所得的固体反应产物进行真空干燥后,加入0.5 ml CDCl3,31P NMR分析。85%磷酸溶液以做对照。结果:FTIR:三种含磷酸酯的自酸蚀预处理剂与牙釉质粉末反应后的FTIR图谱中,除了牙釉质的特征吸收峰外,还增加了各自预处理剂的特征吸收峰;与牙釉质的图谱差减后,在磷酸盐特征吸收峰范围1200-800 cm-1内变化较大,波数向低频位移。NMR:Prompt L-pop溶解于D2O中有三个较强的峰,分别为1.244 ppm,1.285 ppm,1.361 ppm;与牙釉质粉末反应产物溶于D2O中,其31P NMR的化学位移分别为0.873 ppm,1.115 ppm;与牙釉质粉末的固体反应产物经冲洗,分离,干燥后溶于CDCl3中,其31P NMR的化学位移分别为-1.537 ppm,-0.773 ppm,-0.428ppm,0.168 ppm。XenoⅢ溶解于D2O中,其31P NMR的化学位移分别为-7.165ppm,-2.564ppm,-0.714ppm,0.697 ppm,0.746 ppm,0.887ppm,1.068ppm,1.158ppm;与牙釉质粉末反应产物溶于D2O中,其31P NMR的化学位移分别为-10.767 ppm,-6.150ppm,-1.745 ppm,-1.073 ppm,-0.551 ppm;与牙釉质粉末的固体反应产物经冲洗,分离,干燥后溶于CDCl3中,其31P NMR表现为一个较强的主峰1.119ppm和两个较弱的谱峰0.947 ppm,1.024 ppm。SE Bond溶解于D2O中有两个较强的峰,分别为0.651 ppm,0.775 ppm,还有一个较弱的峰0.488 ppm;与牙釉质粉术反应产物溶于D2O中,其31P NMR的化学位移分别为0.848 ppm,1.326 ppm;与牙釉质粉末的固体反应产物经冲洗,分离,干燥后溶于CDCl3中,其31P NMR的化学位移分别为-10.033 ppm,1.224 ppm。结论含磷酸酯的自酸蚀预处理剂不仅可以使牙釉质表面脱钙,还能通过形成相应的磷酸酯盐而化学吸附于牙釉质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