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救与自救——鲁迅启蒙小说思想的二重性

自救与自救——鲁迅启蒙小说思想的二重性

一、救他与救己——鲁迅启蒙主义小说思想的二重性(论文文献综述)

郭盈[1](2016)在《徐訏与法国浪漫主义文学》文中指出本文试以徐訏与法国浪漫主义文学作为研究核心,全面分析徐訏的创作与法国浪漫主义文学之间的内在精神关联、视域融合以及徐訏在中西文化的汲取中所形成的独到的浪漫主义艺术品格。绪论部分梳理了徐訏研究现状,并提出了本文的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第一章主要分析“法国浪漫主义文化与徐訏创作的内在精神关联”,介绍法国浪漫派的发展脉络及基本特点、文化心理以及对徐訏的深度影响,探讨徐訏文化心理的基本架构与浪漫精神中注重精神性、内心性和想象传奇的特点。法国浪漫主义文学中构筑了陌生化的异域爱情,具有神秘唯美等特质,反映了作家形而上的抑郁等心智特点。徐訏小说总体来看,呈现出雾里看花般的艺术魅力,注重异质性想象、神秘诡谲的荒诞性,渗透其中的是天才般的悲剧意识。第二章重在论析“徐訏小说创作与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视域融合”,重点围绕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美学谱系,探讨其艺术精神中超验、诡异和神秘特点,受到这种艺术精神的影响,徐訏小说中也呈现了死亡冥思与自由乌托邦等精神,这显然是神性与人性的融合。无论是梦幻海岛、阿拉伯海或者丰富多姿的吉普赛世界,皆是想象力穿越有限,构筑了纯意识的超越性,反映了于“梦”中求真的价值观。第三章探讨“徐訏小说与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存在主义’性向”,主要分析法国浪漫美学中“存在”基质,包含了诸如抑郁的世纪末情绪,以及焦虑悲哀的心灵镜像。在徐訏的艺术创作中,无论是描摹虚无的存在、还是罪性担荷、还是爱的道德选择,都反映了存在者的本体论之爱。第四章具体论析“徐訏小说与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救赎’主题”,通过反思法国浪漫主义文学中对自然暴力和心灵冒险的艺术呈现,审视其审美救赎和自我拯救的深层诉求。徐訏孤独的个性气质,在艺术中构塑了奇情奇恋的爱情故事,反映了性灵之爱的神学奥义,表达了漂泊灵魂对救赎的渴望。第五章探讨“徐訏浪漫艺术风格的博取杂糅”,主要分析徐訏的浪漫主义笔法及域外和本土渊源。他不仅借鉴柏格森直觉主义手法,描摹感性本体的生命美学,而且具有现代派的符码特质。比如弗洛伊德的潜意识与人性变态、意识流手法等等。徐訏还从深层承传了中国本土的诸多艺术手法,诸如通俗文学的技巧,从而成为出色的文体家。余论总结徐訏和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接受与创新关系,对徐訏融汇中西文化而形成的独特艺术观作出概括和分析。

董威里[2](2016)在《论“先驱者”视角下鲁迅的启蒙困境 ——以《呐喊》《彷徨》为例》文中指出启蒙主义思想贯穿鲁迅一生,从早期对启蒙的坚信,到五四时期对启蒙的怀疑,再到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对启蒙的绝望与反抗,他所坚持的启蒙之路艰难曲折,却并未放弃所坚守的信仰。鲁迅在二十世纪初西方启蒙主义思潮传入中国并得到迅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带着《呐喊》《彷徨》两部现代小说奠基之作,参与到新文化运动中,作品中一以贯之的是他的启蒙思想,其中有对启蒙理想的怀疑,也有对启蒙之路的审视与探索,这两部小说集是他自身启蒙思想得以展现的最佳载体。鲁迅一边进行着启蒙,坚持启发大众走出蒙昧,不否定启蒙实现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却又以自己清醒的洞察,看到了启蒙的艰难,又质疑着启蒙的有效性,鲁迅所坚持的是困境重重的启蒙之路,始终面临着坚持与怀疑的两难困境。但在鲁迅这里,只有启蒙之路的艰难,而非对启蒙进行彻底的否定,他在自己深刻的思想世界里,从提倡启蒙,到超越启蒙,最终仍又回归启蒙,具有哲学意义上否定之否定的超越性。《呐喊》《彷徨》两部小说集中,“先驱者”形象是鲁迅笔下的重要角色塑造,也是承载着鲁迅超越性启蒙思想的重要借鉴与依托。本文拟从“先驱者”这一视角出发,通过对鲁迅自身生命体验与其笔下“先驱者”人物形象系列的经历与体验的分析,体悟鲁迅的启蒙困境,与此同时,也从“先驱者”这一“他者启蒙”视角的局限出发,尝试挖掘探析造成鲁迅启蒙困境的深层原因,也为现当代启蒙思想的艰难历程的原因提供某些借鉴性线索。

朱骅[3](2010)在《赛珍珠与何巴特的中美跨国写作 ——论来华新教女传教士的“边疆意识”》文中指出美国新教在华传教运动持续了一个多世纪,在中国社会从传统向现代转型的过程中发挥了一定的影响。目前学界从传教史和文化交流史角度对这一运动有了比较深入的研究,但对占传教士主体的女传教士的微观研究却很不足,屈指可数的研究仅局限于美国“妇女研究”领域。女传教士研究面临的最主要困难是差会正式记录的匮乏,这是女传教士在传教界遭受性别歧视的历史结果。由此,本课题从新历史主义的文本观,探索女传教士研究的另一种可能性,即从女传教士的跨国书写切入相关的主题研究。在这一目的指引下,本课题选择了赛珍珠和何巴特这两位着述颇丰的女传教士作家,以她们的跨国写作为蓝本,力图揭示身处中美两种文化交汇的边疆带上的这一特殊群体所具有的“边疆意识”。本课题在新历史主义和后殖民主义的理论视域下展开研究,综合使用女性主义批评、东方主义批评和揭示中产阶级女性与帝国共谋关系的“天定齐家”理论,以此建立研究的基本学理框架。在文本解读方法上借鉴赛义德提出并证明行之有效的权威分析法,即“策略性定位”和“策略性建构”,尽可能全面展示女传教士在协调国家身份、宗教文化身份、种族身份和性别身份过程中产生的“边疆意识”。全文以女传教士的性别身份为中心,以性别身份与其它三个强势身份的协调与对抗为脉络,展开下述七个方面的研究:第一章探讨“天定齐家”与“天定使命”的关系,为后续研究提供理论框架和历史语境。首先,分析“天定使命”话语内含的宗教激情与扩张主义指向,由此揭示新教来华传教的政治与宗教本质;其次,介绍特纳“边疆学说”的文化内涵;第三,探讨将女性束缚于居家空间的“纯正女性风范”话语和将女性送往海外的“天定使命”话语之间的逻辑矛盾,指出正是“家”与“国”概念在帝国主义思维中的可互换性,促成女传教士以“帝国的齐家者”身份奔赴海外,履行帝国进程中女性的“天定齐家”职责,同时又不挑战故国父权制的社会结构。第二章探讨美国在华传教边疆的女性空间。首先讨论“纯正女性风范”内含的虔诚、贞洁、温顺和齐家这几个主要参数在殖民语境中的变化,并以传记《流亡者》为蓝本,展示女传教士在华“帝国齐家”的文化策略;接着分析女传教士“双性同体”殖民身份的产生过程,仍然以凯丽的心路历程,分析不同女传教士对自然性属被帝国主义“异化”的态度;最后结合具体文本指出女传教士的“边疆意识”有助于她们形成文化相对主义观念。第三章集中于何巴特特殊的跨界经历以及相关书写,探讨美国在华帝国事业的另一支——商业边疆,以及其中的两性空间分野,揭示个体拓疆者和国家意志之间欲拒还迎的复杂关系。首先揭示为商界“齐家”的“公司伴妻”们不得不附和帝国话语以证明自身在华“齐家”的合理性;接着分析美国商界男性在拓疆主体公司化后,个人主义边疆精神的凋零;最后分析男女两性在海外边疆中打破性别空间分野的可能性。第四章重点讨论女传教士与国家意志共谋的思想表现之一“恩扶主义”。首先,结合美国新教在华传教史,讨论赛珍珠和何巴特的跨国文本所不断倡导的,以基督教社会福音主义拯救中国的改良主义思想;其次,讨论二人设想的,以具有美国民主思想的留美学生走向群众,间接拯救中国的思想,最后讨论“恩扶主义”思想面对中国革命兴起而产生的情感和意识形态困境。第五章主要讨论国家身份对审美活动的影响,分析赛珍珠和何巴特如何以或隐喻或直白的方式,通过文本的审美建构,将中国边疆化为美国的海外领土。首先分析了《大地》的“西部边疆”隐喻和赛珍珠思想中内化的杰斐逊主义边疆观;,继而分析何巴特的《满洲札记》如何通过不断与美国的拓殖史互文,直白地将中国看成等待美国征服的边疆;最后,讨论中国被边疆化而产生的唯美主义暴虐和帝国主义的怀旧。第六章主要讨论女性身份在获取他者知识方面的优势,以及这种优势对中国形象书写的影响。首先展示赛珍珠如何使用民族志写作手法重写中国形象,继而梳理赛珍珠为解构既有的华人刻板形象所做的学术努力,如中国小说译介和述评,最后补充指出像何巴特那样困守于“文化飞地”的美国女性,在创新“他者”形象方面的知识局限。第七章主要以赛珍珠为案例,研究女传教士回国后的身份定位。首先从后殖民理论视角展示赛珍珠如何利用白人种族身份的优势,以及公共言说空间华人知识分子的结构性空缺,确立自己的中国通权威身份,打破两性空间的藩篱;在此基础上,通过赛珍珠的非叙事类写作和社会活动,如建立“东西协会”开展国际文化交流,主持《亚洲》杂志的区域研究等,力图简要地勾勒出赛珍珠为种族平等、两性平等和世界和平所做的努力;最后,归纳指出赛珍珠代言中国所无法摆脱的东方主义视域局限。以上七个方面的综合研究显示,来华新教女传教士的“边疆”,既是地理实体,也是心理隐喻,她们的“边疆意识”产生于性别身份和强势的国家身份、宗教文化身份、种族身份间不断协调的过程,每一个女传教士都在性别与其它三种身份形成的张力场中为自己定位,努力在成就感与异化感之间寻求平衡。

常琳[4](2007)在《困惑的启蒙 ——启蒙思想与鲁迅小说创作》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五四新文学运动中国精英知识分子的启蒙运动为写作背景,以中西方“启蒙”概念的明确区分为理论前提,在特定的理论框限内对鲁迅小说创作中表现出来的启蒙思想进行阐述分析,从而探讨鲁迅启蒙走向困惑的原因,揭露个体鲁迅对西方启蒙思想的主观误读,揭示其启蒙的内在实质。全文主要从四个方面展开分析论述:一、引言及文献综述。阐述这一课题的理论实际意义和选择这一课题的根由。根据不同研究者在对待鲁迅启蒙思想上持有的不同态度进行归类阐述,引出本文的写作主旨。二、主观的误读:启蒙与启蒙运动。从“启蒙”这一词语的中西方原词汇解释入手,归纳出“启蒙”与“启蒙运动”在中西方不同的历史与文化背景下内涵本质的相异,对以往盲目将两者等同的观点进行否定,为后文分析鲁迅启蒙的困惑提供有力证据。三、困惑的启蒙。从鲁迅小说文本中详细解读鲁迅启蒙的困惑体现及艰难走向,呈现鲁迅最终放弃茫然无绪的“西化”追求,并在无产阶级革命阵营中寻找到最终的精神归宿的事实。四、困惑的原因与实质。鲁迅以知识分子启蒙主体的身份自居,选取的是“个体”对“群体”的教育与言说,最直接导致了“他者启蒙”而远离了“自我启蒙"。通过对“启蒙”概念的深层分析与对鲁迅小说创作的详细解读,探讨鲁迅启蒙困境的真正原因,从而揭示鲁迅启蒙的实质。

李静[5](2006)在《试论鲁迅用医学研究方法对“国民劣根性”的探索 ——医学背景对鲁迅小说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从医学对鲁迅的影响的角度来考察鲁迅小说,认为鲁迅在小说中对“国民的劣根性”的探索,可以视为医生诊治病人,着重于身体的痼疾、精神的杂症,并致力于发现和观察病人的症状,辅以实验室检查和病理剖析,找出病根,从而为防病治病提供必要的依据。鲁迅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内容中的“审丑”,就是一个接受了医学科学教育的知识分子对“国民劣根性”进行的深入研究和准确诊断。他始终直面社会、人生、心理、道德的病态,用冷峻、辛辣、“解剖刀式”的笔,塑造了阿Q、祥林嫂、孔乙己等让中国的读者痛彻心肺地自我反省、感到羞愧而激发积极自救的勇气的典型形象。 本文第一部分是对“鲁迅审丑的医学背景”的介绍。鲁迅小说之所以能有划时代的意义,其青年时代主动接受的西方科学教育功不可没。鲁迅在1898年—1906年间的八年科学求索时光中,系统地学习了医学科学等西方科学知识,接受了西方先进文化,其中包括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研究方法,为他以后用医学科学的研究方法来探索“国民劣根性”奠定了基础。他在小说中自觉地使用了解剖、实验、个案调查、临床观察等医学研究方法,对“国民劣根性”进行深入的剖析。 本文第二部分“冷静犀利的解剖:‘诚’、‘爱’、“独立意识”的缺失。”论述鲁迅小说借用医学的“解剖”方法,将“国民劣根性”解剖为以下形态:缺乏“诚”和“爱”,“独立意识”的丧失。由于“诚”的缺席,导致了重名轻实,做人如做戏,“要面子”等同于“不要脸”,自轻自贱、以丑骄人的“精神胜利法”,以及用“都一样”、“差不多”、“说不清”等来“说谎”;由于“爱”的匮乏,革命者与群众之间没有“沟通”,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始终处于任人宰割、没有反抗的悲惨境地;由于“独立意识”的丧失,在封建礼教和宗法制度的压制下国人依赖性强、懦弱可欺,独立意识并没有真正地萌芽过。 本文第三部分“极致的人性试验:对爱恨、善恶的拷问。”鲁迅小说采用极致的人性实验的方法,暴露了国民劣根性的种种形态。其全部小说就是他考察“国民劣根性”的“实

段江波[6](2006)在《危机·革命·重建 ——梁启超论“过渡时代”的中国道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近代中国道德变革史上,梁启超是一个关键思想环节。作为处于“过渡时代”的启蒙思想家,梁启超的道德思想表现出强烈的“过渡”色彩,新旧杂糅、反复多变是其思想性格特点。在某种意义上说,作为个体的梁启超,其道德思想演变的轨迹以及思想特征是近代中国道德变革史的浓缩。本论文以四个关键词,即“过渡时代”、“危机”、“革命”、“重建”来勾勒梁启超道德思想的演变,“过渡时代之中国”在本质层面是传统性与现代性的冲突与转化,在现象层面却是国族存亡与中西文明之间的冲突、融合之际,在思想层面则体现为“救亡”与“启蒙”的“重叠共识”。这一时代特点使得近代中国出现三重变调的“道德危机”,一是传统道德在西方现代道德冲击下陷入危机;二是因“过渡时代”青黄不接而导致道德虚无主义出现;三是因“道德救国论”与“国家目的论”的影响下导致道德的工具理性压倒价值理性。危机转化即是变革,梁启超倡导“道德革命”本意是为了消除道德危机。但是,道德革命仍然受制于时代特征,这样使得道德革命事实上承担了为中国现代化释放动力的功能,因此,无论是以“采补所本无”的批判性引进西方现代道德,建立公德价值谱系的尝试,还是“淬厉所固有”以拓展道德资源,发扬传统道德精神的努力,都无一例外促使传统道德的现代性转向,但传统道德的现代性转向仍未能解除道德危机。“道德革命”同时指向了“道德重建”,梁启超的“道德重建”因受时代环境和个性的影响而呈现出明显的过渡阶段,表现出“国家主义”和“世界主义”不同阶段,但统制于现代化视野,梁启超在反思欧洲现代道德的病态以及批判检讨传统中国传统道德的前提下,提出以“传统性与现代性”互补的道德重建方向,其要建设的理想社会是“个性中心之‘仁的社会’”。就此,梁启超道德思想的演变逻辑地构成一个完整的系统。本论文基本是以思想演变为主线,以历史社会的变迁为伏线,两者交织以呈现研究对象的思想轨迹及其思想特征。研究方法上强调历史与逻辑的统一,史与论相结合,思想和社会的互动,通过梁启超带有个人色彩的道德思想演变来呈现近代中国道德演变中的丰富的复杂性,并以此检讨中国道德建设的困境与出路。

谷鹏飞,耿承雄[7](2004)在《救他与救己——鲁迅启蒙主义小说思想的二重性》文中研究指明在现代性视野内,鲁迅启蒙主义小说呈现出"救他"与"救己"的双重意蕴。这种意蕴根源于中国思想启蒙的独特困境。《狂人日记》的意义在于它第一次从历史和现实两个方面标示了这种困境。

谷鹏飞[8](2004)在《艺术何为 ——海德格尔审美现代性思想道路》文中认为艺术与真理的关系自古以来就是一个聚讼纷纭的话题。在此问题上,海德格尔与前人的不同在于:他以诗性“道路”探索而非实在直观认识的方式,对“艺术”与“真理”两度问的路途进行了修葺疏通。这种疏通因始终围绕并靠近“存在”的路标而在事实上犁划出一条非逻辑的审美现代性之路。分析并疏通这条道路,就是本文的工作。 论文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概述海德格尔审美现代性思想研究现状。分析认为,当前以艺术为端口对海德格尔审美现代性的思想研究中,存在着如下问题: 其一,举海德格尔的艺术思想为当然审美现代性思想而不作彼此题域的界清,结果直接肢解了海德格尔艺术思想本身。 其二,执于海德格尔艺术思想的某个判词而作概念定性理解,由此导致海德格尔艺术思想诗性气质的错失且游离于其思想整体之外。 其三,对海德格尔艺术思想担当审美现代性角色可能性问题的探讨付诸阙如。 其四,有将海德格尔艺术思想作审美本质主义理解之嫌。 第二部分:正面疏通海德格尔以“艺术”为核心的审美现代性道路。具体分为四小部分: (一) 论证将海德格尔艺术思想放在审美现代性题域中审理的合法性问题。分析认为,“审美现代性”一般是指在现代性的张力结构中产生并与启蒙现代性缘构而在的行动性,其核心是反思,其基本功能是补救与纠偏。海德格尔艺术思想产生于他处身于其中的技术时代、图像时代,其一开始就是要重新唤回艺术与真理的天然肉身联系,成就艺术的真正本质,为身处于技术时代无“思”的我们寻求一条“诗意栖居”的可行之路,因而其总体上具有与审美现代性相似的气质与倾向。 (二)论证“艺术”成为海德格尔审美现代性思想核心道路的必然性。具体分析了艺术问题在海德格尔思想中的位序,认为“艺术”先天地具有通向“存在”的真理路途的优越性。如果说“存在”的“真理”是海氏一生矢志不渝的最根本目的,那么“艺术”便是通达这一目的的最佳入口。为此,海德格尔诉诸两条途径:其一,揭示传统性形而上学真理观的虚无主义本质;其二,用“艺术”作为祛形而上学真理观虚无主义本质之魅的工具,从而赋予“真理”以存在论内涵。 (三)论证“艺术”成为海德格尔审美现代性思想核心道路的必要性。主要分析了西方艺术理论因后天营养不良而难以肩负通向“存在”真理的光荣使命,迫使海德格尔与之决裂。海德格尔认为,西方传统艺术理论存在诸多缺陷,但比较起来,尼采对艺术的把握不但构成了对以往一切艺术观的批判,而且在很大程度上认清了艺术的真理本质。但尼采的这种认清并未从根本上完成艺术对形而上学真理观的倒转,而仍然停留在虚无主义真理观的百折不挠中。因此,当海德格尔回到尼采甚至柏拉图再要往前走时,就不得不与之决裂。 (四)论证“艺术”作为海德格尔审美现代性思想道路的独特性。详细分疏了“艺术”通向“真理”的三条道路: 其一,存在存在者一艺术作品真理一艺术 在这条路向里,海德格尔以“艺术”的先验“存在”和艺术作品的本然“存在”为理论公设,通过追问艺术作品的构成要素而开启“艺术”通往“真理”之途,并在艺术作品中完成了“存在之真理”向“存在者之真理”的融通与回渗,最后回归到“艺术”的“存在”这一根基和出发点。 其二,艺术家一艺术作品一作品的作品存在一真理一美 在这条路向里,海德格尔以艺术家(人)创造作品存在为理论公设,通过探讨作品之作品因素,即作品之所以是作品的决定因素,揭示了艺术作品自身因素的张力之于真理生成的重要性和艺术家之于艺术作品自立生发真理的关键性。 其三,诗人一诗一语言一真理 如果说,前两条路向是描绘艺术通达真理的具体路径和可能性,而第三条路向则回答在这样一个形而上学之“贫困时代”,艺术通达真理和“诗人创建持存”如何可能的问题。在这一路程中,海德格尔不仅揭示了形而上学时代的“贫困”本质,而且详细开列了这一“贫困时代”的具体拯救方案。那就是二第一,艺术家或诗人的“创造”本质的源始显霉;第二,诗人潜入贫困时代的“深渊”成就诗人之本质与诗之本质。 第三部分:省察。对海德格尔审美现代性思想道路中的“艺术”做出回省,勾画出其思想的上限与下限。一方面,海德格尔以否定美的本质的方式肯定了美的本质的存在去追思“艺术”的审美现代性道路,构成了西方自现代直至后现代以来对美的本质进行探讨或悬隔的最值得庆幸的成果。另方面,海德格尔悬艺术的“存在”为将至之鸿鹤给后人(特别是一些后现代思想家)一味解构主体、张扬感性留下简单择一的取向。

周燕芬[9](2002)在《执守·反拨·超越 ——七月派史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在“20世纪中国文学”这一整体、开放的大文学史观的导引下,探讨20世纪中国文学的现代化历史进程中,一个重要的文学流派——七月派的发生、演变、消隐的动态过程及其成因,通过分析和研究七月派在理论批评、诗歌和小说创作方面的成就及风格特色,昭示它在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的特殊位置及价值意义。 文学流派是在诸多因素及其复杂关系中构成的。相同或相近的思想观念和艺术风格是其基本必备条件。组织形式和相应的流派活动是流派公式中的一个变量,但它作为外部显性特征往往是人们识别文学流派的关键。七月派是一个完备性与典型性程度很高的文学流派,它在存在形式上集中又开放的双重特征,说明了流派巨大的包容量和影响力,是流派高质量的一个标志。七月派表现出众多艺术个性的气脉相通,在作家个性与流派共性的对立统一关系方面,七月派为文学流派能够发展和得以成功提供了可资借鉴的重要经验。 “主观战斗精神”是胡风主体性现实主义的理论核心,也是胡风文艺思想的独特性和深刻性所在。胡风文艺思想的多元构成包括:以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为基础,对苏联文学思想的吸收,西方现代主义的潜性影响,对鲁迅文艺思想的继承以及文艺实践的印证几个方面。胡风虽然不可避免地受到中国特定的时代和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和限定,但秉持相对开放多元的影响视野和吸收姿态,并坚持与文坛不良倾向作斗争,使得胡风在执守现实主义文学立场的同时,进而在发展中求得思想的突破,并表现出超越性的现代意识。胡风和群体成员思想理论的交相辉映,构成七月派坚实的理论基础。 七月派的文学创作以崇高与悲怆为主调。抗战发生后,文学遵循一个方向,围绕一个主题,倡导一种文风,五四以来自由多样的创作景观受到阻抑,出现了单一化的崇高风格一统文坛的趋势。七月派执守五四启蒙主义立场,他们坚持个性主义,坚持重新发现和重新铸造民族灵魂的斗争,延续和拓新着五四以来文学的现代性探索,其美学风格显得相当的丰富和卓越。七月派的创作重在渲染深沉的悲剧气氛,但同时贯穿激昂的时代精神,它与20世纪初始开创的崇高与悲剧交织互动的总体时代风格是相吻合的。表现在作家创作的题材内容和思想情感方面,七月派相对来讲更多地认同于时代社会走向,更多地靠近现实生活本身。这种主客体之间的整合性与同一性,得自于时代的特殊要求和作家的自觉追求,固然从中国革命的特殊情势看,“潮流化”别无选抒,“政治化”不可避免,但能够兼颐时代的特殊要求,又竭力保全更为深厚复杂的文学精神者,当是更可取和更难能可贵的。七月派的文学创作即是如此,除了题材上尽可能摄取蕴涵丰富深刻的生活内容,七月派主要的突破在于面对同样的社会生活样貌,作家们却能够挖掘出更为深刻和独特的思想意蕴和情感含量,在文学思想和情感的表现上,既顺应时代又超越了时代,显示出文学对现实人生的批判改造力量,显示出文学创造永恒意义的价值取向。 七月派作家的思维轴心显然在于作家主观一方,他们不同意那种只用现实客观性来裁决和衡量现实主义的观点。突出主体的现实主义文学观,导致一种特殊的审美方式、形象思维方式乃至叙述方式。表现在:七月派更强调作家的亲身体验和主观感受;依据作家的热悉及理解程度来决定题材和人物的选择;作家不会有意识地掩饰自己的情感态度,而是放开笔墨 I.L回回囚二I 问工子1x比义 M DOCTORAL D旧SERTATION KU自我倩怀,介入作品的议论禾I评判:七月派庄重写人,4主重探询和把握人的心灵世界, 更多地在精神层面上刻画人物性格;作家善于调动自己的感觉和情绪,在情节和结构的经营 上,越出了理性布局利规则章法,川看似不和谐不规整的心理结构去表现时代的动荡特征和 丰富而强烈的心灵变化;他们多川主观化视角,语言倾向于舀叙性。感受性和情绪化。由此 也造成七月派创什的普遍不足:即情感节制不够,人物性格的逻辑性不强。 战争所引起的7+会动荡和人fi J生活及心理状态的复杂多样,使40年代的文学一度出现 多元探索的势头利恕合天叠的特正。在七U派独特而鲜明的整体面貌卜活跃着一群充满艺 示 术创造活力的作家个体。衍一个仆家个体与时代社会、与流派都构成一种“梯状”的隶属和 夹破的关系。相1卜联系起米后,访丫匠的兴问性是明显的,而分别来石,每一个艺术神倩又绝 然下问。流派中的个体都坚侍着白己的独立迫求.营造着囱己的独立个性,往个体化的艺术 创造中穿越时代也穿越流派,使乡乏典作品得以产生或有了产生的可能。在这一层意义上说, 七月派中没有两个诗人或作家是十弓似的,具至个人文风或诗风相差很远。这种独灯的个人化 追求,义使七月派又备厂创作的异质化与风格的另类性特怔,导致流派自身创造的繁复多样, 构成40年代文。尖多元探索中强有力的一脉,它的融合主流与*:上流的复合性特征,本身就 丰帛和深化了时什文学风格。七月派“听命于时代”,又执着于个人:其创作带有浓厚的政 治意识形态色彩,又坚守艺术阵地:其风格既是高昂雄宏的,又是悲

二、救他与救己——鲁迅启蒙主义小说思想的二重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救他与救己——鲁迅启蒙主义小说思想的二重性(论文提纲范文)

(1)徐訏与法国浪漫主义文学(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缘起
    二、本课题研究现状
    三、本论文的基本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法国浪漫主义文化与徐訏创作的内在精神关联
    第一节 法国浪漫主义文化的内质特征
        一、法国浪漫主义文化的心理面向
        二、徐訏浪漫主义的生成基质
    第二节 法国浪漫主义小说与徐訏小说的共通特性
        一、法国十九世纪浪漫派小说的特性
        二、徐訏小说的总体特质
第二章 徐訏小说创作与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视域融合
    第一节 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美学谱系及特征
        一、从《阿达拉》《勒内》到《柯丽娜》
        二、超验·诡异·唯美
    第二节 徐訏对法国浪漫主义美学精神的接受
        一、死亡威胁与自由乌托邦
        二、神性与人性的融合:梦幻海岛、阿拉伯海、吉普赛世界
        三、异质性想象
        四、“梦”中的真实人生
第三章 徐訏小说与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存在主义”性向
    第一节 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存在主义”基质
        一、“存在者”的心灵镜像
        二、“抑郁”的“世纪末”情绪
    第二节 徐訏小说的“存在主义”特征
        一、遭遇“虚无”的存在
        二、罪性渊薮与荒诞
        三、《彼岸》《江湖行》:无根基的惶惑与流浪
        四、善恶与主体选择:“存在者”的本体论之爱
第四章 徐訏小说与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救赎”主题
    第一节 法国浪漫小说的“救赎”特征
        一、自然暴力与心灵冒险
        二、审美救赎
    第二节 徐訏小说的“救赎”特征
        一、生死追问与孤独叙事
        二、奇情奇恋的精致哲理
        三、性灵之爱的神学奥义
        四、主体“介入”:漂泊灵魂的救赎
第五章 徐訏浪漫艺术风格的博取杂揉
    第一节 浪漫艺术形式的承继及创新
    第二节 柏格森直觉主义手法的借鉴
    第三节 现代派艺术手法的汲取
    第四节 其它艺术手法的吸纳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致谢

(2)论“先驱者”视角下鲁迅的启蒙困境 ——以《呐喊》《彷徨》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缘起与意义
    二、研究历史与现状
    三、主要内容及思路
第一章 “铁屋中的呐喊”:“先驱者”与民众的距离
    一、“狂人”形象系列的生存体验
        1. “狂人”形象系列的精神特征
        2. “狂人”形象系列的遭遇和命运
    二、“他者启蒙”模式的局限
        1. 理性与蒙昧之对立
        2. 先驱者与民众的距离
        3. “狂人”的自我独语
第二章 “梦醒了无路可走”:“先驱者”自身的精神困惑
    一、觉醒的知识分子的生存体验
        1. 娜拉走后怎样
        2. 不过绕了一点小圈子
        3. 自我放逐与堕落
    二、“先驱者”启蒙身份的失落
        1. 社会现实的压迫
        2. 自我意志的消沉
        3. 自我启蒙的消解
第三章 “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先驱者”对启蒙之路的审视与超越
    一、第一人称叙事者形象的精神特征
        1. 启蒙者与被启蒙者之间的失语状态
        2. 觉醒者与觉醒者之间的失语状态
        3. 生命孤独存在的隐喻
    二、自我体验及其自我超越
        1. 鲁迅自我形象的投影
        2. 鲁迅对启蒙的自我超越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3)赛珍珠与何巴特的中美跨国写作 ——论来华新教女传教士的“边疆意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女传教士写作研究的必要性
    第二节 女传教士"边疆意识"的形成
    第三节 研究对象的选择依据
    第四节 相关课题研究现状
    第五节 课题理论框架的建构和分析法的选用
第一章 "天定使命"与"天定齐家":美国来华女传教士的多重身份
    第一节 "天定使命"话语与美国新教的海外边疆开拓
        一、"天定使命"话语的扩张主义指向与"边疆学说"的形成
        二、"天定使命"话语的宗教激情与传教士在华的拓疆使命
    第二节 "天定齐家"话语与女传教士的拓疆者身份定位
        一、"纯正女性风范"与女传教士来华的逻辑关联
        二、"天定齐家":女传教士的"天定使命"
        三、"妇女工作为妇女":帝国边疆带中的女传教士
        四、性别化边疆意识与跨国写作
    第三节 赛珍珠与何巴特的生平创作简介
        一、赛珍珠:拓疆者女儿与永远的"边疆人"
        二、何巴特:传教边疆与商业边疆的跋涉者
第二章 美国在华传教边疆的女性空间
    第一节 "天定齐家"与帝国文化的共谋
        一、"纯正女性风范"与"女性空间"的产生
        二、"纯正女性风范"在中国语境中的参数变化
        三、女传教士在华齐家的内容与策略
        四、"帝国齐家者"凯丽:美国家庭的海外移植与维护
    第二节 女传教士的社会性属与自然性属
        一、双性同体:女传教士自然性属的帝国主义异化
        二、灵魂流亡者凯丽:自然性属对神性的质疑
    第三节 边疆的文化对话与女传教士的视域突破
        一、传教运动与贬抑的中国话语传统
        二、赛珍珠对基督教文化偏执的批评
        三、何巴特对宗教间求同互补的展望
第三章 美国在华商业边疆的两性空间分野
    第一节 公司伴妻的"天定齐家"空间
        一、《满洲札记》的安家之难
        二、《长沙城边》的齐家之累
        三、《南京城内》的弃家之痛
        四、《不羁之江》的守家之苦
    第二节 男性拓疆者的"天定使命"空间
        一、埃本:长江上萦回的个人主义哀歌
        二、斯蒂芬:拓疆主体公司化的牺牲品
    第三节 文化理念的两性视域共融
        一、"黄祸"隐喻中的两性话语共谋
        二、女性视域下文化互识的阶段推进
第四章 边疆意识中的恩扶主义中国话语
    第一节 "天定使命"与恩扶主义
        一、恩扶主义的话语内涵
        二、恩扶主体的双性同体视域
    第二节 社会福音救中国论
        一、《青年革命者》:为革命疗伤的救世"耶稣"
        二、《阳与阴》:启蒙中国的基督奉献精神
    第三节 留美学生救中国论
        一、中国的希望:走向群众的知识分子
        二、《分家》:成长小说的国家隐喻
        三、《同胞》:海归知识分子与战后重建
    第四节 中国革命与恩扶主义的话语困境
        一、改良思想与革命暴力的对立
        二、殖民者视域中的暴民革命
        三、《天真梦想者》:冷战视野中的中国革命史
第五章 国家身份与中国图景的边疆化呈现
    第一节 赛珍珠思想中的杰斐逊主义边疆观
        一、美国重农主义传统在赛珍珠跨国书写中的呈现
        二、《大地》的"农业中国"原型和"边疆"隐喻
    第二节 何巴特思想中拓疆精神的中国再现
        一、国家意志驱动的来华拓疆者
        二、《满洲札记》的西部边疆投影
    第三节 唯美化中国图景与帝国主义的怀旧
        一、美国文学传统中的异域情调化中国
        二、边疆化"农业中国"的唯美主义暴虐
        三、现代性危机与帝国主义的怀旧
第六章 女性身份与中国人形象的跨国呈现
    第一节 1930年代前美国文学呈现的中国人形象
        一、排华运动与"黄祸"语境中的华人形象
        二、华人形象刻板化的话语策略
    第二节 赛珍珠的田野经验与中国形象创新
        一、性别优势与"民族志"写作手法
        二、美国女性小说与中国家族演义的跨国融合
    第三节 反中国形象刻板化的学术努力:译介与评述中国文学
        一、《水浒传》的翻译与雄性中国形象传递
        二、《中国小说》对诗化中国形象的颠覆
        三、中国白话小说对赛珍珠创作的影响
    第四节 何巴特的伴妻局限与中国形象的互文性
        一、象征中国国民性的仆人性格
        二、作为中国文化符号的氤氲鸦片
        三、中国形象的互文性沿袭
第七章 女性身份与"回身"传教士的新边疆
    第一节 知识体系中的性别越界
        一、"中国通"身份的策略性定位
        二、"东西协会"的大众定位与文化交流
        三、《亚洲》杂志的区域研究
    第二节 女性公共知识分子的社会良知
        一、两性空间分野的抨击者
        二、人权、种族平等与世界和平的扞卫者
    第三节 言说空间最大化与东方主义视域局限
        一、华人在美国知识体系中的"结构性空缺"
        二、"中国通"的东方主义局限
结论:实体边疆与隐喻边疆的两位一体
    一、基督教文化身份与女性身份的张力
    二、国家身份与女性身份的张力
    三、种族身份和女性身份的张力
参考书目
    参考书目一:赛珍珠出版物
        长篇小说书目
        戏剧书目
        青少年读物书目
        翻译作品
        短篇小说集书目
        传记与自传书目
        评论合集书目
        期刊文章要目
    参考书目二:何巴特出版物
    参考书目三:英文参考书目
    参考书目四:中文专着与编着
    参考书目五:中文译着
    参考书目六:中文期刊论文
后记

(4)困惑的启蒙 ——启蒙思想与鲁迅小说创作(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第一章 主观的误读:启蒙与启蒙运动
第二章 困惑的启蒙
第三章 困惑的原因与实质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5)试论鲁迅用医学研究方法对“国民劣根性”的探索 ——医学背景对鲁迅小说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导论
一、“别国窃得火”:鲁迅“审丑”的医学背景
    (一) 八年科学求索的人生经历
    (二) “弃医从文”的人生转折
二、冷静犀利的解剖:“诚”与“爱”的缺失
    (一) 国民性中“诚”的缺席
    (二) 国民性中“爱”的匮乏
    (三) 国民性中“独立意识”的丧失
三、极致的人性实验:对爱恨、善恶的拷问
    (一) 爱恨深处的绝望
    (二) 善恶交锋的虚无
四、深入的个案调查:典型人物的精神阵痛
    (一) 偏执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对狂人的个案分析
    (二) 情感性精神病患者——对祥林嫂的个案分析
    (三) 癔症型人格障碍者——阿Q的个案分析
五、深刻的病理剖析:解剖刀式的语言
    (一) 语言技巧的灵活运用
    (二) 精神病症的准确描述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6)危机·革命·重建 ——梁启超论“过渡时代”的中国道德(论文提纲范文)

导论
第一章 思考道德问题的时代视域
    一、“过渡时代”:进化中的社会转型
    二、“过渡时代”中国的历史困境
第二章 “二相重叠”的道德危机
    一、作为“理想类型”的中国传统道德
    二、道德危机在“过渡时代”的演变
    三、“过渡时代”主题与道德价值嬗变
第三章 趋于现代性的道德革命
    一、“道德革命”:传统中国向现代中国转型的精神动力
    二、“采补所本无”:西方现代道德的批评性引进
    三、“淬厉其固有”:中国传统道德资源的现代性转化
    四、道德革命的实质:趋于现代性的发展方向
第四章 传统与现代互补的道德重建
    一、梁启超道德重建思想的演进
    二、“国家主义”视野下的道德重建
    三、“世界主义”视野下的道德重建
    四、道德重建的方向:传统性与现代性的互补
余论:现代中国的道德困境及其出路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7)救他与救己——鲁迅启蒙主义小说思想的二重性(论文提纲范文)

一、《狂人日记》:启蒙主义小说的首次提案
二、肯定推崇到反思批判:启蒙主义小说思想的二重变奏
三、鲁迅启蒙主义小说二重性探源

(8)艺术何为 ——海德格尔审美现代性思想道路(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第一部分 海德格尔审美现代性思想研究现状
    一、 存在论真理观的揭橥方面
    二、 人的存在本质的标举方面
    三、 对技术理性持批判态度方面
    四、 美与艺术问题方面
    五、 对海德格尔审美现代性思想研究的总体评价
第二部分 海德格尔以艺术为核心的审美现代性思想道路
    一、 对基本问题的厘清
        1 、 审美现代性的一般意指
        2 、 海德格尔的审美现代性思想
    二、 海德格尔审美现代性思想的核心道路——艺术何为
        1 、 艺术问题是否内在地构成审美现代性的视野
        ① 艺术问题在海德格尔整个思想体系中的位序
        ② 艺术问题是海德格尔审美现代性的核心
        2 、 海德格尔艺术思想与西方传统艺术思想的渊源
        3 、 海德格尔对传统艺术观的批判
        ① 批判的原因
        ② 批判的中介:尼采
        4 、 海德格尔的艺术观
        5 、 海德格尔审美现代性思想二重性与艺术思想发生路向的耦合性
第三部分 审美现代性题阈中海德格尔艺术观之回省
    1 、 艺术问题在审美现代性上的二分性
    2 、 对艺术功能的限界
    3 、 海德格尔审美现代性思想的历史性与现实性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9)执守·反拨·超越 ——七月派史论(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七月派综论
    一、 “文学流派”的界定
    二、 七月派的构成形式与特点
    三、 七月派的发轫、演变及消隐
    四、 七月派与“胡风集团”
第二章 七月派的发生
    一、 新文学的路向
    二、 抗战的现实需求
    三、 西风东渐的影响
    四、 生成与存在的必然与偶然
第三章 七月派思想理论基础
    一、 胡风的主体性现实主义文艺观
    二、 胡风文艺思想的多元构成
    三、 胡风文艺思想的动态发展
    四、 胡风现实主义理论的独特性
    五、 群体思想理论的交相辉映
    六、 在现实主义的流变中
第四章 七月派流派风格
    一、 体现时代风格——崇高与悲剧的互动
    二、 抒写时代的激情与痛苦
    三、 突出主体的现实主义审美方式
    四、 “七月”式的文学叙述
    五、 流派风格:在纵向演变和横向比较中
第五章 七月派作家个性的张扬
    一、 七月诗派的现实主义导向——艾青与田间
    二、 个体诗风的同与异
    三、 天才的小说家——路翎
    四、 现实主义小说的多种新实验
    五、 个体化与文学经典的营构
第六章 在20世纪中国文学发展史上——七月派的价值意义
主要参考文献

四、救他与救己——鲁迅启蒙主义小说思想的二重性(论文参考文献)

  • [1]徐訏与法国浪漫主义文学[D]. 郭盈. 吉林大学, 2016(03)
  • [2]论“先驱者”视角下鲁迅的启蒙困境 ——以《呐喊》《彷徨》为例[D]. 董威里. 四川外国语大学, 2016(03)
  • [3]赛珍珠与何巴特的中美跨国写作 ——论来华新教女传教士的“边疆意识”[D]. 朱骅. 复旦大学, 2010(12)
  • [4]困惑的启蒙 ——启蒙思想与鲁迅小说创作[D]. 常琳. 湖南师范大学, 2007(06)
  • [5]试论鲁迅用医学研究方法对“国民劣根性”的探索 ——医学背景对鲁迅小说的影响[D]. 李静. 西南大学, 2006(10)
  • [6]危机·革命·重建 ——梁启超论“过渡时代”的中国道德[D]. 段江波. 华东师范大学, 2006(11)
  • [7]救他与救己——鲁迅启蒙主义小说思想的二重性[J]. 谷鹏飞,耿承雄.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06)
  • [8]艺术何为 ——海德格尔审美现代性思想道路[D]. 谷鹏飞. 陕西师范大学, 2004(04)
  • [9]执守·反拨·超越 ——七月派史论[D]. 周燕芬. 华中师范大学, 2002(02)

标签:;  ;  ;  ;  ;  

自救与自救——鲁迅启蒙小说思想的二重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