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性半暗带论文-张茹,王天乐

缺血性半暗带论文-张茹,王天乐

导读:本文包含了缺血性半暗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缺血半暗带,影像学

缺血性半暗带论文文献综述

张茹,王天乐[1](2019)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缺血半暗带的影像学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是临床最常见的脑血管病,具有较高的致死率和致残率。缺血半暗带的存在及对其及时、精准的影像学判断,对于临床治疗方案及时间的合理选择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不同的影像学技术中,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缺血半暗带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期为缺血半暗带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中的应用提供依据,进而提高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断准确率。(本文来源于《中国临床医学》期刊2019年05期)

布茂振[2](2019)在《丁苯酞对缺血性脑卒中缺血半暗带细胞因子及神经功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丁苯酞对缺血性脑卒中缺血半暗带细胞因子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1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n=55)接受血栓通治疗,观察组(n=55)再对照组基础上接受丁苯酞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血中心区和缺血低灌注区面积、炎性细胞因子表达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CSS评分均明显下降,观察组改善更为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缺血中心区和缺血低灌注区面积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后观察组缺血中心区和缺血低灌注区面积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IL-1β、CRP、TNF-α、IL-6水平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后观察组IL-1β、CRP、TNF-α、IL-6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9.09%稍高于对照组5.45%,但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苯酞可有效降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炎性因子表达,保护缺血半暗带,并且安全性高,有利于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本文来源于《中国医药指南》期刊2019年24期)

何浩然,俎中良,刘勇[3](2019)在《多模态磁共振成像评估急性缺血性卒中缺血半暗带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急性缺血性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的缺血半暗带(ischemic penumbra,IP)一直是急性血管内介入治疗中影像评估关注的重点和热点问题。由于多模态MRI可以提供丰富的病理生理学参数,在IP临床评估中具有良好前景。本文对各类MRI成像策略对于IP评估的特点与局限进行介绍,重点介绍了新型技术酰胺质子转移成像(amide proton transfer,APT)。APT通过对脑缺血区域细胞内pH值的精确判断,能够准确评估IP。虽然目前APT临床应用尚少,但随着其成像技术的不断改进,有望成为辅助决策AIS患者治疗的重要影像学检查手段。(本文来源于《中国卒中杂志》期刊2019年08期)

于晓云[4](2019)在《丁苯酞对缺血性脑卒中缺血半暗带细胞因子及神经功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丁苯酞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影像学、血液生化指标及神经功能的相关影响。方法 2016-01—2017-12至许昌市中心医院就诊的98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就诊的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内给予常规及血栓通静滴,观察组内则相同基础上给予丁苯酞治疗,比较组间患者治疗前后的缺血带变化、炎症细胞因子的表达及神经功能。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缺血低灌注区域及缺血中心区的面积均显着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内低灌注区分别占44例及45例,其中存在缺血半暗带分别为33例(75.0%)、16例(35.6%)(P=0.025);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外周血炎症细胞因子表达水平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CSS评分结果比较显示干预前患者的神经功能损害水平基本一致(P=0.47),治疗后1周组内比较均明显好转,对照组内治疗后1周及2周相比无显着性差异,观察组内治疗后2周患者的神经功能水平显着优于1周时。结论对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使用丁苯酞能够对缺血半暗带进行有效保护,降低炎症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有利于患者的临床预后。(本文来源于《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期刊2019年01期)

李启,原小军,谢瑞明,孔建忠,王增[5](2018)在《1.5T光纤磁共振ASL、DTI、DWI及MRS评价急性缺血性脑梗死缺血半暗带的应用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对1.5T光纤磁共振叁维动脉自旋标记(ASL)、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弥散加权成像(DWI)及氢质子波谱(MRS)评价急性缺血性脑梗死缺血半暗带(IP)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和比较。方法:以我院2016年4月—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30例初诊为急性脑梗死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行1.5T光纤磁共振常规扫描及DWI、ASL、DTI及MRS扫描,对比分析不同方法的检测结果。结果:在DWI图像上,患者中心梗死区与IP区、对侧镜像区的ADC值存在显着差异(P <0.05),IP区与对侧镜像区之间ADC值无显着性差异(P> 0.05);在ASL图像上中心梗死区与IP区、对侧镜像区两两之间CBF值均有显着性差异(P <0.05);DTI检测中心梗死区、IP区与镜面对侧区两两之间的FA值均具有显着差异(P <0.05);1H-MRS检测,脑梗死病灶NAA值由正常组织至核心区逐步下降,与此同时Lac逐步增高。结论:1.5T光纤磁共振ASL、DTI、DWI及MRS的联合应用是评价急性缺血性脑梗死缺血半暗带的有效途径,能够在判断患者缺血半暗带是否存在的基础上,准确界定患者缺血半暗带范围,临床应用价值显着。(本文来源于《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期刊2018年21期)

方琪,王希明,李子惠[6](2018)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缺血半暗带影像评估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是最常见的脑血管病,具有发病率高、致死率高、致残率高的特点。缺血半暗带的影像学研究对于患者早期诊断及再灌注治疗具有重要临床意义。本文就国内外计算机断层扫描(CT)和磁共振成像缺血半暗带的评估方法及其优劣进行综述,并探讨一站式多模态CT临床应用的优势。(本文来源于《第二军医大学学报》期刊2018年09期)

谭月发[7](2018)在《旋转坐标系下时间常数(T1ρ)和表观扩散系数(ADC)在评估缺血性脑卒中演变进程中的对比应用&酰胺质子转移成像(APT)和动脉自旋标记(ASL)联合评价亚急性脑梗中缺血半暗带的初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第一部分 旋转坐标系下的弛豫时间常数(T1ρ)和表观扩散系数(ADC)在评估缺血性脑卒中演变进程中的对比应用目的:影响脑梗患者选择适当的治疗策略的关键因素是脑梗持续时间。利用旋转坐标系下弛豫时间常数(T1ρ)及表观扩散系数(ADC)来探讨评估脑梗病程,同时评估患者的旋转坐标系下弛豫时间(T1ρ)及ADC与脑梗持续时间的相关关系,以期找到快速估算脑梗持续时间的方法。材料与方法:1.研究对象入选病例为2015年5月至2017年2月在我院住院确诊的脑梗患者,纳入标准如下:临床怀疑脑梗并确诊脑梗。排除标准如下:CT确诊脑出血,有神经系统疾病,包括:多发性硬化、脑肿瘤、脑血管炎、早产缺血缺氧脑病、癫痫、外伤性脑损伤、颅内感染;接受过任何颅内手术或脑梗治疗。2、MRI数据的采集在飞利浦Philips Achieva TX 3.0T扫描仪上采用8通道头部线圈,怀疑脑梗的患者进行了磁共振扫描。嘱患者检查过程中尽量保持清醒,闭眼,平静呼吸,尽可能地不做任何动作以及意向性思维活动。T1ρ及DWI数据采集之前均进行全脑轴位T1WI、T2WI及FLAIR扫描,以排除脑部疾患。T1ρ数据采用全脑水抑制3D快速自旋回波(TSE)序列采集,进行横断位扫描,扫描基线平行于大脑前一后联合水平,自旋锁频率为500HZ,自旋锁时间分别为Oms,20ms,40ms,60ms,80ms,100ms。另外,扩散加权图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采用SE-EPI序列行横断位成像,数据采用双梯度多方位自旋回波echo-planar-imaging序列采集。获得叁个梯度方向的不同扩散系数(b值为分别选取0和1000 s/mm2)数据。在不同的角度上施加扩散梯度场,从而减轻各向异性对DWI信号造成的影响。3、MRI数据的后处理3.1 T1ρ成像后处理主要步骤:(1)格式转换;(2)校正、标准化;(3)被试脑梗区的感兴趣区的选择及提取T1ρ值。T1ρ弛豫时间mapping是由拟合不同自旋锁数据生成的mono-exponential衰减函数。3.2 DWI成像后处理主要步骤:(1)格式转换;(2)被试脑梗区感兴趣区选择及提取ADC值。ADC mapping通过 mono-exponential model后处理软件获得。4.统计学分析所有统计使用SPSS 20.0统计软件包或MATLAB 2015工作站,检验水准a =0.05,以p<0.05判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计量资料用均数士标准差表示。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的统计学方法评价病变侧及对侧所有参数结果之间的差异。采用ANOVA及重复测量数据方差分析的统计学方法评价所有参数结果(△Tlρ,△ADC,TlρipSi和ADCipsi脑梗五期之间两两间的差异。为了描述和比较脑梗不同时期所有参数结果的特点,采用相关性分析的统计方法定量分析所有参数结果与脑梗持续时间之间的相关性,并采用线性回归的统计学方法统计出线性方程。结果:1、本研究纳入107名脑脑梗患者,其中66名男性(年龄29-78岁之间,平均年龄及标准差:56.8±12.2岁),41名女性(年龄22-94岁之间,平均年龄及标准差:59.8 士 14.4岁)。临床上,按照脑梗发生时间分为五期,其中:超急性期15名,急性期16名,亚急性早期41名,亚急性晚期20名,慢性期15名。2、所有参数结果病变侧与对侧都有统计学差异。在脑梗病变处,随着时间延长,△T1ρ(ipsilateral-contralateral differences in T1ρ)(R2=0.955,F=357.087)和T1ρipsi(ipsilateral ischemia T1ρ values)(R2=0.941,F=339.155)持续升高,两者与脑梗持续时间呈正线性相关;而△ADC(ipsilateral-contralateral differences in ADC)(R2=0.440)和 ADCipSi(ipsilateral ischemia ADC values)(R2=0.471)不具备线性相关。AT1ρ和T1Pipsi脑梗五期之间两两比较中,几乎所有两期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除了超急性期及急性期((p=0.103for △Tlρ,p=0.010 for Tlρipsi)。AADC和ADCipsi仅在亚急性晚期及亚急性早期之间及亚急性晚期及慢性期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1、与ADC MRI相比,T1ρ MRI可以提供更精确的脑梗持续时间估计方法(如方程(2》。2、在单次MR扫描检查中,T1ρ MRI 比扩散磁共振成像(ADC)更有潜力成为脑梗诊断及预测脑梗持续时间的一个有效工具,因为T1ρ与梗持续时间呈正线性相关关系。3、此外,T1ρ可以显示急性和亚急性早期之间的统计学差异,这是急性中风临床选择治疗方案的关键点。4、本研究结果有助于T1ρMRI在急性中风的应用,并指导临床预测脑梗持续时间及制定脑梗塞治疗方案。第二部分 酰胺质子转移成像(APT)和动脉自旋标记(ASL)联合评价亚急性脑梗中缺血半暗带的初步研究目的:当前,很多临床医生要求影像识别脑梗晚期(>24h,亚急性脑梗)或不能提供确切发病时间的脑梗是否存在缺血半暗带,由于缺血性组织的损伤存在异质性,这部分患者的缺血半暗带组织或许在传统rt-PA治疗时间窗之外仍有可能恢复功能。PWI(perfusion-weighted imaging)和 DWI(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可以识别低灌注区和梗死核心区,但PWI-DWI不匹配区仍不能明确界定缺血半暗带(ischemic penumbra,IP)。本研究目的是探讨APT(amide proton transfer)成像在临床识别和定义亚急性脑梗缺血半暗带的可行性。研究对象与方法:本研究纳入40例确诊亚急性期(脑梗持续时间1d-14d)缺血性脑卒中(subacute ischemic stroke)患者(脑梗持续时间5.9±3.2d)和40例健康志愿者。亚急性脑梗患者,其中男性28例,女性12例,年龄界于37—87岁之间,平均年龄(58.3±13.7)岁。健康志愿者性别及年龄分布与脑梗组类似。所有受试者均在行头部MRI扫描(3TPhilips Achieva 3TX),均行常规T2加权成像(T2-weighted imaging,T2WI)、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T1 加权成像(T1-weighted imaging,T1WI)、FLAIR(fluid-attenuated-inversion-recovery)、动脉自旋标记(arterial spin labeling,ASL)成像以及APTW(amide proton transfer-weighted)成像。25例亚急性脑梗患者10-14天后随访复查FLAIR-MRI,用以评估最后梗死灶范围。把DWI、ASL-CBF图、APTW图、follow-up FLAIR导入飞利浦后处理工作站改良版brain perfusion组件比较两两之间的最大面积比。亚急性脑梗组测量各病变区域及对侧正常脑白质区的APTW值。健康志愿者组选择基底节层面测量其两侧颞叶正常脑白质区的APTW值。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检测脑梗组对侧正常白质与健康志愿组颞叶白质APTW值之间的差异。采用配对t检验检测各脑梗区域与对侧正常白质APTW值之间的差异。采用ANOVA及重复测量数据方差分析检测各脑梗区域APTW值组间差异。结果:APTWI低信号区往往大于或等于DWI高信号区,小于或等于CBF灌注减低区。组间分析显示APTWI低信号区与最后梗死灶面积一致,最终梗死灶小于CBF低灌注区而大于或等于DWI高信号区。这些结果表明IP可能对应于APT-DWI不匹配区,而良性缺血区对应于APT-CBF不匹配区。结论:1、亚急性脑梗缺血核心区周围仍然存在缺血半暗带。2、APT能对CBF-DWI不匹配区进行细分,CBF低灌注区中出现APTW值下降而DWI信号无异常的区域,可能对应于缺血半暗带区域,同时CBF低灌注而APTW正常的区域对应于良性缺血区。3、研究结果初步表明,在亚急性脑梗中,APT技术能够预测缺血半暗带存在,可能提供ASL或DWI所没有的细胞代谢方面的补充信息。4、在临床治疗中,无论处于脑梗什么时期(超急性期、急性期,亚急性期),只要影像确认缺血组织中缺血半暗带的存在,即缺血但仍有活性并且经过治疗能恢复功能的组织,都应该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本文来源于《南方医科大学》期刊2018-09-20)

周泽冀[8](2018)在《缺血性脑卒中及半暗带演变的数值模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脑卒中作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发病率高、致死率高、致残率高。对于脑卒中的预防和治疗一直是临床研究的热点问题。缺血性脑卒中约占所有脑卒中发病的87%,主要由于脑组织局部或全局血流灌注减少,供氧不足导致一系列缺血级联反应,部分组织细胞死亡,脑功能受限。在这一过程中,有一部分细胞由于侧支循环的存在,保持了一定程度的血液灌注,处在功能丧失、但损伤可逆的状态,被称为半暗带。半暗带是缺血性脑卒中治疗中所要挽救的关键靶点,但通常认为半暗带只存在于一个3~4.5小时的较短时间窗内,因此更好地理解半暗带动态演变过程对于缺血性脑卒中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生物力学建模方法,建立了一个包括脑微循环模型和脑组织离子活动模型的耦合模型,对缺血性脑卒中及再灌注治疗过程中的脑组织生理活动和半暗带的动态演变过程进行数值模拟研究。模型在一个基于解剖显微图像的脑微血管网模型上进行计算;脑微循环模型由血管内血流-跨壁渗透-间质液渗流的血液动力学模型和基于对流-扩散方程的氧输运模型组成;脑组织离子活动模型是一个通过离子通道电流、离子浓度、细胞体积变化间耦合关系计算的反应-扩散模型,通过氧浓度与微循环模型相关联。通过模型的仿真计算可以获得脑微循环血压、血液流速及脑组织氧浓度、离子浓度等各项参数的分布,根据离子浓度将模拟区域划分为半暗带和坏死核心区域,能够直观展示半暗带的动态演变过程。通过设定小动脉入口压强,本文分别模拟了小动脉入口堵塞导致的缺血性脑卒中和在缺血后不同时间进行的再灌注治疗,对这两种情况下的生理病理参数及半暗带演变的动态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在缺血过程中,半暗带区域会逐渐扩大,如果没有治疗最终会转变为坏死核心;而再灌注治疗的时间越早,治疗的效果也越好,表明了“时间就是大脑”。模型为一系列生理病理现象如侧支循环的存在、治疗时间窗等提供了理论依据,对于进一步的临床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本文来源于《东南大学》期刊2018-05-18)

张夏[9](2018)在《多模态CT评估缺血性卒中缺血半暗带及侧支循环的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评价多模态CT对缺血性卒中诊断、指导治疗及推测预后的价值。1、以DSA检查结果为标准参照,探讨多时相CTA评价侧支循环的价值。2、评价CTP各灌注参数评价缺血半暗带及侧支循环的价值。3、探讨治疗后病灶体积、mRS评分与侧支循环的关系。[方法]收集我院2016年9月~2018年3月经临床确诊为缺血性卒中41例患者,所有病例均多模态一站式一次扫描(NCCT+CTP15cm)或多模态一站式二次扫描(NCCT+CTP10cm+头颈CTA),第二种扫描方式CTP与头颈CTA之间需间隔10分钟。德国西门子第二代炫速双源CT,常规平扫、CTP采用摇篮床低剂量技术,80kV、80mAs,间隔1.5秒,共采集33个动态容积数据。头颈CTA采用Neuro-DSA扫描模式。后处理工作站Siemens MMWP运行VP Neuro软件,获得共4个灌注参数和灌注图及时间-密度曲线(TDC),并根据TDC曲线得到对比剂自动脉流入到静脉流出的动态CTA图像,即多时相CTA图像。治疗后头颅CT或MR复查。根据临床分为超急性期、急性期、亚急性期、慢性期四组。评价的侧支循环包括一级和二级、分为不良、一般、良好。多时相CTA与DSA结果比较,分析多时相CTA显示侧支循环的价值,并评价各时相侧支循环的显示情况。CTP CBF-CBV不匹配,且CBF/CBV>1.2区分半暗带与梗死核心。治疗前及治疗后30-90天的临床mRS评分及复查CT、MRI计算最终梗死体积=梗死的最大长径X宽径X梗死层面数×层厚×π/6,与多时相CTA的侧支循环对照分析,评价多时相CTA侧支循环对预后的评估作用。[结果]1、一般情况:41例中超急性期2例、急性期7例、亚急性期13例、慢性期19例。2、超急性期梗塞CT平扫阴性;急性期CT平扫与CTP发现病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亚急性期、慢性期CT平扫与CTP显示病灶无差异(P>0.05)。3、CTP对不同时期IP的诊断:超急性2/2例、急性期6/7例、亚急性期10/13例、慢性期13/19例。4、多时相CTA与DSA二级侧支循环显示一致:循环不良9/10例、一般18/19例、良好14/12例(P<0.05)。表明DSA与CTA对二级侧支的显示具有较高的一致性。5、多时相CTA对二级侧支循环显示的时相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多时相CTA较常规单期CTA能更好评价二级侧支循环。6、CTP各参数与DSA一级侧支循环完整性比较,两组间CBF、CBV、TTP、MTT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7、CTP各参数与DSA二侧支循环的关系:CBV、CBF、MTT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 P<0.05)。8、最终梗死体积、mRS评分的变化与多时相CTA二级侧支循环的关系:比较侧支循环不良、侧支循环一般、良好叁组之间的最终梗死体积、mRS评分的变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侧支循环良好者疗效好占83%(10/12),侧支循环不良疗效差占70%(7/10)。[结论]1、缺血性脑卒多模态CT检查能发现早期病灶确定诊断,通过CTP判断低灌注区是否存在缺血半暗带,颅内外大血管否有狭窄、闭塞,并较准确评估病变区二级侧支循环代偿情况,特别对于急性缺血性脑卒是一种快速、无创的检查方法。2、超急性期及急性期缺血性脑卒的CT检查必须CT平扫加CTP。3、临床不同时期的缺血性脑卒中均存在缺血半暗带,超过治疗时间窗的患者仍然存在缺血半暗带。4、多时相CTA对评价缺血性脑卒二级侧支循环非常必要。多时相CTA能较准确评价的二级侧支循环代偿情况。5、CTP可较准确间接评价一级侧支循环、二级侧支循环,但不能确定侧支循环的位置和程度。6、多时相CTA对的二级侧支循环代偿的评估与预后呈正相关。(本文来源于《昆明医科大学》期刊2018-05-01)

朱建彬[10](2018)在《多模式CT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缺血半暗带、侧支循环与预后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第一部分多模式CT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缺血半暗带和侧支循环的研究研究目的探讨多模式CT检查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脑梗死核心区、缺血半暗带的应用价值以及对侧支循环的评估价值。材料与方法1、研究对象前瞻性收集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间神经内科收治的符合下述标准的患者共32例。入选标准如下:(1)发病在7天内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其包括脑梗死和TIA的患者;(2)年龄18-80岁,性别不限;(3)至少有一侧责任大脑中动脉存在显着狭窄或闭塞(由CTA、DSA或MRA诊断),狭窄率≥50%,临床怀疑或确诊由动脉粥样硬化所致。所有病例需同时满足以上3点。所有检查均得到患者及伦理委员会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2、方法对32例入组的患者行多模式CT检查,包括标准的非增强CT扫描(NCCT)、CT灌注成像(CTP)及多时相CT血管成像(mCTA)。利用后处理软件重建并分析CTP及多时相CTA图像。分析CTP图得到全脑脑血容量(CBV)、脑血流量(CBF)、平均通过时间(MTT)及达峰时间(TTP)的彩色灌注图像并对脑梗死核心区及梗死核心周围区进行测值,用以评价梗死核心区和缺血半暗带,并以rMTT>150%为缺血半暗带界定标准,评价CBV-MTT不匹配区判断缺血半暗带的准确性。分析多时相CTA图得到颅内血管情况和评估侧支循环,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多时相CTA侧支评分与CBV-MTT、CBV TTP的不匹配区的相关性。结果1、32例患者成功完成多模式CT,临床诊断脑梗死31例,TIA1例。所有患者均存在责任大脑中动脉中度以上狭窄至闭塞的病变,其中中度狭窄6例(18.8%),重度狭窄12例(37.5%),闭塞14例(43.8%)。基于多时相CTA侧支评分得出侧支循环不良组(2~3分)12例,侧支循环良好组(4~5分)20例。2、患侧梗死核心区CBV和CBF明显下降,MTT和TTP明显延长(P<0.05);梗死周围区CBV与对侧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16),而CBF下降以及TTP、MTT延长(P<0.05);与梗死核心周围区相比,患侧梗死核心区CBV和CBF下降,TTP和MTT延长(P<0.05);患侧梗死周围区的rMTT为2.4±1.19,以CBV-MTT不匹配方式定义缺血半暗带,并以rMTT>l 50%为缺血半暗带界定标准时,23例ROI的rMTT>150%,诊断为缺血半暗带的准确性率为71.88%。3、侧支循环良好组患者的各CTP灌注参数异常区面积较小(P<0.05);侧支循环良好组与侧支循环不良组的CBV-MTT不匹配面积及CBV-TTP不匹配面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28例(87.5%)患者存在CBV-MTT不匹配及CBV-TTP不匹配,多时相CTA侧支评分预测CBV-MTT不匹配及CBV-TTP不匹配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50和0.754。结论1、多时相CTA能充分显示血管狭窄或闭塞情况及评估侧支循环;2、CTP各参数图像可准确评价梗死核心区和缺血半暗带;相对参数rMTT结果与目前普遍观点rMTT>150%一致,能对缺血半暗带界作出评价,CBV-MTT不匹配区可视为缺血半暗带;3、侧支循环良好患者具有较小的CTP各参数灌注面积;4、基于多时相CTA侧支评分对于CBV-MTT不匹配及CBV-TTP不匹配的发生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及预测能力;5、多模式CT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侧支循环、脑梗死核心区及缺血半暗带的诊断有很高的应用价值。第二部分基于多时相CTA及CTP预测急性大脑中动脉脑卒中患者侧支循环及预后的初步研究研究目的探讨CTP各参数和侧支循环的关系,以及评估多时相CTA侧支评分及CTP各参数ASPECTS评分在急性大脑中动脉脑卒中患者预后中的价值。材料与方法1、研究对象前瞻性收集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间神经内科收治的符合下述标准的患者共32例,入选标准同第一部分,所有患者均于发病后90±7天进行随访。2、方法所有患者行多模式CT检查即包括标准的非增强CT扫描(NCCT)、CT灌注成像(CTP)及多时相CT血管成像(mCTA),分别评估NCCT、CBV、CBF、MTT和TTP的ASPECTS评分;基于多时相CTA侧支评分将患者分为侧支循环良好组及侧支不良组,比较两组间基线临床资料、神经功能评分及影像学参数,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法分析CTP各参数ASPECTS评分与侧支循环的关系并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其在预测侧支循环的价值;依据90天后mRS评分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采用泊松(Poisson)回归分析临床和放射学特征变量与预后不良之间的关系,建立多个Logistic回归模型并计算对应ROC曲线下面积(AUC)分析CTP、侧支循环对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1、与侧支循环良好患者相比,侧支循环不良患者入院时的NIHSS评分更高(11vs.4.5,P=0.015)、入院时mRS评分更高(4vs.3.5,P=0.011)、出院时的NIHSS评分更高(5.5vs.l,P=0.003)、出院时mRS评分更高(4vs.l,P=0.001)、预后更差(P<0.001)、最初梗死体积更大(28.73vs.3.25,P=0.032)及最终梗死体积更大(16.95vs.1.21,P=0.06);CBVASPECTS(9vs.7.5,P=0.044)、CBF ASPECTS(8vs.6,P=0.013)、MTT ASPECTS(6vs.2.5,P=0.025)及 TTP ASPECTS(6.5vs.2.5,P=0.018)在侧支循环良好患者中评分更高。在多因素分析中,基准模型显示入院时NIHSS评分(P=0.017,OR 0.8 per point,95%CI 0.67-0.96)可以预测良好的CC;在添加CTP参数后的多变量模型中显示CBF ASPECTS(P=0.032,OR 2.46 per point,95%CI1.08-5.62)、MTT ASPECTS(P=0.041,OR 1.6 per point,95%CI 0.65-2.26)和TTP ASPECTS(P=0.027,OR 1.83 per point,95%CI 1.07-3.12)可预测良好的CC;良好CC的ROC曲线下的CBF ASPECTS(0.763)具有比TTP ASPECTS(0.750)、MTT ASPECTS(0.738)、CBV ASPECTS(0.710)或NCCT ASPECTS(0.640)更大的面积。2、预后良好患者19例(59.4%),预后不良13例(40.6%)。入院时NIHSS评分≥15分(RR3.1,95%CI1.5-2.3)、出院时NIHSS评分≥10分(RR3.4,95%CI 1.9-6.0)、NCCTASPECTS<7分(RR2.6,95%CI1.2-5.4)、CBVASPECTS<7分(RR3.7,95%CI2.0-7.0)、不良的侧支循环(RR20,95%CI3.0-135.1)、最初梗死体积(≥25cm3)(RR2.7,95%CIl.1-6.3)和最终梗死体积(≥15cm3)(RR 3.1,95%CI1.3-7.1)的患者预后不良的风险增加;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通过CTP校正来预测预后不良上,综合所有CTP参数ASPECTS评分的AUC(0.879)比各自参数的ASPECTS评分的AUC都大;侧支循环能独立预测患者预后不良(AUC:0.984)。结论1、较好的CBV、CBF、MTT和TTPASPECTS评分与良好的侧支循环相关,并可作为急性大脑中动脉脑卒中患者侧支循环状态的独立预测因子;当CC无法确定时,CBF ASPECTS可首先被用作评估侧支循环,综合其他灌注参数一起评估会有更高的价诊断值;2、侧支循环不良的患者有更大的梗死体积及更差的预后;3、较差的CBV、CBF、MTT、TTPASPECTS评分是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能使患者不良预后风险增加,并且其对预测临床预后具有附加价值,在评估及预测患者临床预后可作为除一般影像及临床检查外的强力补充;4、侧支循环是急性缺血性卒中预后的强预测因子;5、多时相CTA及CTP对预测急性大脑中动脉脑卒中患者侧支循环及预后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南方医科大学》期刊2018-04-25)

缺血性半暗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丁苯酞对缺血性脑卒中缺血半暗带细胞因子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1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n=55)接受血栓通治疗,观察组(n=55)再对照组基础上接受丁苯酞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血中心区和缺血低灌注区面积、炎性细胞因子表达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CSS评分均明显下降,观察组改善更为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缺血中心区和缺血低灌注区面积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后观察组缺血中心区和缺血低灌注区面积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IL-1β、CRP、TNF-α、IL-6水平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后观察组IL-1β、CRP、TNF-α、IL-6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9.09%稍高于对照组5.45%,但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苯酞可有效降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炎性因子表达,保护缺血半暗带,并且安全性高,有利于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缺血性半暗带论文参考文献

[1].张茹,王天乐.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缺血半暗带的影像学研究进展[J].中国临床医学.2019

[2].布茂振.丁苯酞对缺血性脑卒中缺血半暗带细胞因子及神经功能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19

[3].何浩然,俎中良,刘勇.多模态磁共振成像评估急性缺血性卒中缺血半暗带的研究进展[J].中国卒中杂志.2019

[4].于晓云.丁苯酞对缺血性脑卒中缺血半暗带细胞因子及神经功能的影响[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9

[5].李启,原小军,谢瑞明,孔建忠,王增.1.5T光纤磁共振ASL、DTI、DWI及MRS评价急性缺血性脑梗死缺血半暗带的应用价值[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8

[6].方琪,王希明,李子惠.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缺血半暗带影像评估研究进展[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18

[7].谭月发.旋转坐标系下时间常数(T1ρ)和表观扩散系数(ADC)在评估缺血性脑卒中演变进程中的对比应用&酰胺质子转移成像(APT)和动脉自旋标记(ASL)联合评价亚急性脑梗中缺血半暗带的初步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8

[8].周泽冀.缺血性脑卒中及半暗带演变的数值模拟研究[D].东南大学.2018

[9].张夏.多模态CT评估缺血性卒中缺血半暗带及侧支循环的价值[D].昆明医科大学.2018

[10].朱建彬.多模式CT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缺血半暗带、侧支循环与预后的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8

标签:;  ;  ;  

缺血性半暗带论文-张茹,王天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