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化裂化中元素硫的产生及影响因素

催化裂化中元素硫的产生及影响因素

一、元素硫在催化裂化中的产生及影响因素(论文文献综述)

张维民[1](2021)在《多级孔Beta沸石 ——从小试到中试》文中研究说明Beta沸石是一种具有三维十二元环交叉孔道结构的大孔沸石,其具有优异的性能,如高的强Br?nsted酸浓度、高Si/Al比、良好的(水)热稳定性和高表面积,是石化工业应用中的潜在催化剂,在石油炼制和石油化工工艺中表现出优异的催化性能。然而,传统的Beta沸石作为催化剂时,存在强烈的空间位阻和扩散限制,阻碍大分子通过其内部孔道而形成积炭使催化剂失活,导致沸石催化剂的潜力未能被充分利用。解决该问题的主要策略之一是制备多级孔Beta沸石,以允许大分子转化并缩短扩散路径。目前虽然有多种制备多级孔Beta沸石的方法,但仍然仅限于实验室规模,工业化生产仍未能实现。限制其大规模生产的主要原因是工艺复杂或原料昂贵。因此,为了真正实现多级孔Beta沸石的未来应用,有必要开发一种经济可行的制备方法,该方法既需要保证制备的多级孔沸石性能优异,也需满足合成结构稳定、成本低廉和合成程序简单的要求。本论文在常规Beta沸石的合成凝胶中加入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水热条件下合成多级孔Beta沸石,并探索了预晶化时间和添加乙醇的影响,最终确立了以CTAB为模板制备多级孔Beta沸石的方法,此方法无需预晶化,无需乙醇,操作程序简单;改变合成凝胶中的H2O/(SiO2+Al2O3)、Na2O/(SiO2+Al2O3)及TEAOH/(SiO2+Al2O3)等参数及使用不同链长的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在一定范围内均可合成多级孔Beta沸石,得到的多级孔Beta沸石是由单晶纳米颗粒组成的椭球状聚集体,介孔由丰富的晶间孔构成;通过控制变量,在保持较高微孔比表面积的前提下,外比表面积在80-290 m2·g-1的范围内,介孔体积在0.23-0.54 cm3·g-1的范围内可调变,且单晶纳米粒子的大小和椭球状聚集体的尺寸也可调变,实现了多级孔Beta沸石孔结构和形貌的调控;该合成方法操作简便、成本低廉、产品性质可调,基本满足了工业化生产的前提条件。通过研究多级孔Beta沸石的晶化动力学,改变凝胶Si/Al比和CTAB浓度等,利用表面张力测试、XRD、N2吸附、SEM和TG等技术手段,追踪分析了多级孔Beta沸石晶化过程中CTAB的作用方式。在成核期,带正电的CTA+以球状胶束形式存在于固体中,被吸引在带负电荷的Al(OSi)4-和Si-O-附近,由于空间位阻作用,阻碍四面体间的相互连接,产生更多的晶核。随着晶化进行,Si-O-逐渐生成骨架中不带电的完整硅氧四面体,大量CTAB胶束与固体脱离,剩余的CTAB部分以CTA+形式与沸石外表面Si-O-作用,部分与Al(OSi)4-结合;与沸石外表面Si-O-和Al(OSi)4-结合的CTA+阻碍纳米晶粒的聚集,高温脱除后产生了晶间介孔,介孔来源于沸石纳米颗粒的堆积;另一部分CTA+以单体形式在Beta沸石的直通孔道与内部Al(OSi)4-结合,与TEA+相互竞争,并取代部分TEA+起到模板作用。外比表面积与凝胶Si/Al比和CTAB浓度有关,吸附的CTAB胶束越大,外比表面积越大。因此,可以在一定范围内改变CTAB浓度而实现不同凝胶Si/Al比的沸石孔结构和形貌调变。在凝胶Si/Al比为10-200的范围内,研究了CTAB的调变范围对多级孔Beta沸石性质的影响。在凝胶Si/Al比为10-100的范围内,CTAB/SiO2的调变范围随着凝胶中Si/Al比的增大而逐渐减小,且合成的多级孔Beta沸石可达到的最大外比表面积也减小,形貌由纳米晶粒堆积而成的椭球状聚集体形貌转变为具有清晰晶体边界的立方体结构。凝胶Si/Al比为150时,多级孔Beta沸石变得致密,且出现了片状无定形。凝胶Si/Al比的改变使多级孔Beta沸石的Si/Al比以及Al分布发生变化,进而影响其酸性。凝胶Si/Al比增大,产物体相Si/Al比增大,导致总酸量减少。凝胶Si/Al比为10-50时,骨架Si/Al比逐渐升高,导致总B酸量下降,强B酸占比提高;凝胶Si/Al比为100时,出现了大量提供酸量有限的四配位骨架铝Al(IVb),导致B酸量急剧减少。凝胶Si/Al比为10-100时,非骨架铝含量逐渐下降,尤其是五配位非骨架铝Al(V)的下降趋势明显,导致L酸量逐渐下降。利用三个不同大小的探针分子(均三甲苯、1,2,3,4-四氢萘和1,3,5-三异丙苯)研究多级孔Beta沸石的吸附与扩散性能。在吸附/脱附实验中,与常规Beta沸石相比,三种探针分子在多级孔Beta沸石中均表现出更高的吸附量及更快的扩散速率。利用三个不同大小的探针分子(甲基环己烷,均三甲苯,1,3,5-三异丙苯)反应研究多级孔Beta沸石的酸性。甲基环己烷催化转化是一种表征多级孔Beta沸石酸性的有效手段,均三甲苯催化转化可用来反映多级孔Beta沸石孔内和外表面的酸性分布,1,3,5-三异丙苯裂解可用来反映多级孔Beta沸石可接近酸的酸性质。沸石中介孔的引入,提高了甲基环己烷的转化率,裂解产物的产率以及异丁烷的产率,表明多级孔Beta沸石使可接近的总酸、B酸以及强B酸酸量均提高;提高了均三甲苯的转化率、降低了I/D值及1,2,4/1,2,3-TMB值,表明多级孔Beta沸石使可接近的总酸酸量提高、反应空间和孔内或孔口的酸量与酸密度增大、扩散性能提高;提高了1,3,5-三异丙苯的转化率以及深度裂解产物的选择性,表明多级孔Beta沸石的可接近酸以及可接近的强酸的酸量均提高。在中试规模的反应器中,动态水热体系下制备多级孔Beta沸石,探究多级孔Beta沸石的工业化可行性。所制备的多级孔Beta沸石具有高的外表面积和丰富的中孔体积,且保留了沸石固有的微孔性质,已证实在实验室和中试规模下制备的多级孔Beta沸石具有相似的性质。中试规模的成功制备,证明该制备方法操作简易且合成结构稳定,因此可实现工业化生产。通过扩散实验和9,10-二氢蒽的加氢裂化反应研究了中试规模制备的多级孔Beta沸石的性能。多级孔Beta沸石中介孔的引入,缩短了吸附质分子在沸石中的扩散路径,提高了其扩散速率,因此提高了吸附质分子的传质速率。9,10-二氢蒽在多级孔Beta沸石的加氢裂化反应表明介孔的引入提高了酸性位的可接近性,提高了产物分子传质速率。将中试规模制备的多级孔Beta沸石为载体的催化剂应用于工业模拟的VGO加氢裂化反应中,该催化剂因载体中的介孔提高了酸性位的可接近性,因此比参比剂具有更高的活性,具有较高的中间馏分收率。此外,该催化剂的开环能力提高,致使产品中航空煤油的烟点增加,柴油的凝固点升高和尾油的BMCI值降低。因此,在涉及大分子参与的酸催化反应中,多级孔Beta沸石具有非常大的应用潜力。

张晓亮[2](2021)在《微波作用下载金硫化物中单质硫的释放及其浸金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前,黄金的提取仍以氰化法为主,但氰化物的剧毒性给黄金生产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环保压力。碱性含硫试剂被认为是一类最具希望替代氰化物的环保型浸金药剂,它可通过将单质硫溶于碱性溶液来制备。针对传统氰化浸金工艺环境污染严重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利用载金硫化物微波热分解过程中生成的单质硫来实现非氰自浸金的新思路。考察了载金硫化物释放单质硫的热力学条件和黄铁矿原位加热过程中物相转变的基本规律,深入研究了微波作用下载金硫化物热分解过程中单质硫的释放规律与生成机理,探讨了微波辐射对黄铁矿热分解过程中硫元素转化的促进作用机理;利用耗散型石英晶体微天平原位研究了热分解生成的单质硫在碱性溶液中浸金的作用机制,完善了金精矿微波热分解-自浸出的基础理论体系。主要研究结论如下:载金硫化物热分解过程中生成的单质硫主要来源于黄铁矿。在氮气气氛下,黄铁矿原位加热过程中的相变温度区间为500~600℃,提高温度对黄铁矿中S-S键伸缩振动的影响更为显着。随着温度的升高,黄铁矿晶格发生线性热膨胀,平均体膨胀系数为5.64×10-3 K-1,热分解生成的磁黄铁矿沿着z轴方向的热膨胀明显更快。高硫金精矿的微波吸收性能随着温度的不断升高先增强后减弱,在频率为2.45 GHz的室温下物料复介电常数的虚部值为9.99,当温度达到700℃时,虚部值增大为原来的4.76倍,继续升温至900℃时,虚部值反而减小为27.76,但仍然高于500℃时复介电常数的虚部值11.40。在微波辐射温度为450℃时,黄铁矿热分解产物中已经有磁黄铁矿产生,温度达到900℃时的硫元素转化率为46%。黄铁矿微波热分解过程中生成了不同晶体结构的磁黄铁矿相,矿物晶体由等轴晶系逐渐转变为六方晶系;硫元素化学形态首先从黄铁矿中的S22-向Sn2-转化,随着温度的升高Sn2-将进一步转化为S2-,该过程中Sn2-的出现表明样品中存在S0。在微波辐射作用下,高硫金精矿中的黄铁矿热分解后颗粒内部产生大量空洞和孔道结构,生成了纳米级磁黄铁矿多晶聚合体,晶体结构的对称性降低;在700℃下保温30 min后,物料孔隙率从32.9%增大到48.9%,总孔面积增大为原来的2.16倍,这使得原本被硫化矿物包裹的金裸露出来,增加了金与浸出试剂的接触机会。通过对比研究发现,微波辐射加热降低了黄铁矿热分解过程中的物相转变温度,促进了黄铁矿热分解过程中硫的形态转化,使黄铁矿热分解反应活化能降低了 27.14 kJ·mol-1,提高了单质硫的生成量。黄铁矿在热分解过程中Fe-S键更容易发生断裂,但在高温下S-S键也会出现断裂,[FeS6]八面体随着温度的升高逐渐解体,释放出气态的单质硫。外加电场使黄铁矿晶格中原子电子云发生微小位移,削弱了原子间的相互作用力,而且外加磁场对黄铁矿热分解的化学反应也具有促进作用。利用载金硫化物微波热分解过程中生成的单质硫在碱性溶液中浸出其自身热分解产物中的金,浸出率可以达到90%以上。借助耗散型石英晶体微天平原位研究了单质硫在碱性溶液中浸金的作用机制,发现微波热分解过程中生成的单质硫与升华硫在碱性溶液中的浸金性能几乎相同,金的溶出速率分别为0.59ng·cm-2·s-1和0.68 ng·cm-2·s-1;铜氨络离子可以消除含硫浸金试剂在金表面的吸附过程,从而显着提高金的溶出速率。单质硫在碱性溶液中溶解后形成的含硫组分在金表面发生粘弹性吸附,浓度越高吸附层的柔性越强,金表面钝化越严重,在金与浸出溶液界面发生含硫试剂的浸金反应生成了Au-S配合物并溶出。

姚志松[3](2021)在《NaY改性催化剂催化裂化餐厨废油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能源是人类进步的重要基础,但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对化石燃料的需求日益增加,生物质能的研究已成为研究的热点之一。催化裂化法是将生物油原料在高温以及催化剂的作用下转化为更有经济价值的高辛烷值汽油和高热值烃类物质等实用产品。可用于催化裂化的催化剂种类较多,本文首先将NaY分子筛进行脱铝改性,将其改性后的分子筛应用于餐厨废油催化裂化反应中,并对脱铝改性条件进行优化。选出最佳的脱铝改性条件进一步的制备稀土改性DY催化剂与双功能催化剂,将其应用于餐厨废油催化裂化反应,得到液体产物并进行分析其产物成分。本文的研究结果如下:(1)以液体产物的产率、酸值、皂化值、粘度、密度、产气量与催化剂结焦率为指标,确定了草酸改性NaY分子筛的最佳条件为浓度0.08 mol·L-1、催化剂制备温度为20℃、催化剂合成时间为30 min。柠檬酸改性NaY分子筛最佳的条件为浓度0.08 mol·L-1、反应温度为20℃、催化剂合成时间为30 min。C-NaY分子筛最佳条件下,液体产物的产率为49.97%、酸值为0.42 mg KOH·g-1、皂化值为11.69 mg KOH·g-1、粘度为1.61 mm2·s-1、密度为0.82 g·cm-3、产气量为3252m L、催化剂结焦率为11.6%。N-NaY分子筛最佳条件下,液体产物的产率为54.84%、酸值为3.61 mg KOH·g-1、皂化值为9.75 mg KOH·g-1、粘度为1.63 mm2·s-1、密度为0.80 g·cm-3、产气量为1518 m L、催化剂结焦率为7.8%。C-NaY分子筛催化裂化餐厨废油,所得的液体产物芳香烃相对含量为43.57%,烯烃相对含量为28.24%,烷烃相对含量为12.69%。N-NaY分子筛催化裂化餐厨废油,所得的液体产物芳香烃相对含量为31.48%,烯烃相对含量为32.09%,烷烃相对含量为17.05%。(2)制备出了La/DY、Pr/DY、La-Pr/DY催化剂。以液体产物的产率、酸值、皂化值、粘度、密度、产气量与催化剂结焦率为指标,确定了La改性DY分子筛最佳的负载量为2%,催化剂编号为A1。Pr改性DY分子筛最佳的负载量为4%,催化剂编号为B2。La-Pr改性DY分子筛最佳的负载量比为4:1,催化剂编号为C1。A1催化剂最佳条件下进行的催化裂化反应,液体产物的产率为46.12%、酸值为0.87 mg KOH·g-1、皂化值为16.85 mg KOH·g-1、粘度为1.42mm2·s-1、密度为0.86 g·cm-3、产气量为6150 m L、催化剂结焦率为14.0%。B2催化剂最佳条件下进行的催化裂化反应,液体产物的产率为48.42%、酸值为0.99mg KOH·g-1、皂化值为15.81 mg KOH·g-1、粘度为1.45 mm2·s-1、密度为0.83g·cm-3、产气量为7850 m L、催化剂结焦率为13.2%。C1催化剂最佳条件下进行的催化裂化反应,液体产物的产率为46.05%、酸值为0.59 mg KOH·g-1、皂化值为12.61 mg KOH·g-1、粘度为1.44 mm2·s-1、密度为0.84 g·cm-3、产气量为7350m L、催化剂结焦率为16.6%。A1催化剂催化裂化餐厨废油,所得的液体产物芳香烃相对含量为57.14%,烯烃相对含量为18.48%,烷烃相对含量为11.22%。B2催化剂催化裂化餐厨废油,所得的液体产物芳香烃相对含量为49.57%,烯烃相对含量为11.85%,烷烃相对含量为27.79%。C1催化剂催化裂化餐厨废油,所得的液体产物芳香烃相对含量为45.98%,烯烃相对含量为16.63%,烷烃相对含量为14.49%。C1催化剂的重复使用效果较好,C1催化剂在重复使用第六次时,液体产物的酸值才达到了1.13 mg KOH·g-1。(3)制备出WO3-La2O3/DY、La2O3-WO3/DY双功能催化剂。以液体产物的产率、酸值、皂化值、粘度、密度、产气量与催化剂结焦率为指标,确定了WO3-La2O3改性DY分子筛最佳的负载量比为2:1(催化剂编号D2),La2O3-WO3改性DY分子筛最佳的负载量比为1:1(催化剂编号E3)。D2催化剂最佳条件下进行的催化裂化反应,液体产物的产率为50.80%、酸值为0.79 mg KOH·g-1、皂化值为11.42 mg KOH·g-1、粘度为1.43 mm2·s-1、密度为0.80 g·cm-3、产气量为7250 m L、催化剂结焦率为11.6%。E3催化剂最佳条件下进行的催化裂化反应,液体产物的产率为50.00%、酸值为0.44 mg KOH·g-1、皂化值为11.72mg KOH·g-1、粘度为1.36 mm2·s-1、密度为0.81 g·cm-3、产气量为8250 m L、催化剂结焦率为14.4%。D2催化剂催化裂化餐厨废油,所得的液体产物芳香烃相对含量为19.77%,烯烃相对含量为16.27%,烷烃相对含量为37.38%。E3催化剂催化裂化餐厨废油,所得的液体产物芳香烃相对含量为21.26%,烯烃相对含量为15.80%,烷烃相对含量为44.53%。E3催化剂在重复使用第六次时,液体产物的酸值才达到了0.87 mg KOH·g-1。

王彩薇[4](2021)在《生物碳基复合结构的构建及锂-硫电池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锂-硫电池由于硫的原料丰富、成本低廉、生态友好且理论比容量高(1675 mAh g-1)而被广泛研究。聚硫化物的穿梭效应造成循环过程中容量的大量损失。研究者们采取多种方法缓解穿梭效应,主要包括制备功能化阴极、隔膜改性、电解液优化和设计复合结构负载聚硫化物等。设计复合结构硫负载和聚硫化物被认为是最行之有效的缓解聚硫化物穿梭效应的方法,复合结构通过空间束缚和化学束缚的方法将聚硫化物固定在复合结构中,可以有效提升锂-硫电池的循环稳定性。碳基复合结构的调控包括多级孔径结构、表面功能化、尺寸和维度及导电性等方面,这些因素显着影响锂-硫电池的电化学性能。传统碳材料硫负载能力有限、制备方法复杂且体积容量低限制了它们的发展。生物碳材料原料丰富、制备方法简单、表面含氧官能团丰富有利于硫的负载。金属氧化物(如:二氧化钛和二氧化锡)体积容量高且表面极性强,可以增强对聚硫化物的捕获能力。将二氧化钛和二氧化锡负载到生物碳表面,可以结合碳材料导电性强和氧化物表面极性强的优点,抑制聚硫化物的穿梭效应并加速其转化,提升锂-硫电池的性能。本论文采用蒲公英(纤维植物)作为原料,调控其表面结构,并在蒲公英表面分别负载蒲草(纤维植物)、钴掺杂改性二氧化钛和二氧化锡/硫化亚锡等材料,得到适宜高硫负载的复合结构。测试多种复合结构的锂-硫电池性能并分析复合结构和电化学性能之间的联系。此外还分析了电化学反应机理。研究成果如下:(1)分别通过控制碳化气氛、碳化时间和空气活化过程,对生物碳表面的缺陷进行调控,得到表面含有本征缺陷的碳材料、表面含有含氧缺陷的碳材料和表面本征缺陷和含氧缺陷共同存在的碳材料。对于本征缺陷和含氧缺陷共同存在的碳材料,当电极表面含有较多的本征缺陷和少量的含氧缺陷,可以在高硫负载条件下(80wt%),实现优异的倍率性能(20C 299.4 mAh·g-1)。本征缺陷相比含氧缺陷具有更强的聚硫化物转化能力。(2)将蒲草和蒲公英作为生物碳源,制备了颗粒状结构的生物碳材料(PC)、管状结构的生物碳材料(PGY)和复合结构的生物碳材料。当PC的质量是PGY的3倍时,颗粒状结构和管状结构的结合更紧密,更有利于硫在碳材料内部的均匀负载,从而提升锂-硫电池的循环稳定性。在高硫负载条件下(80 wt%)和1C电流密度测试下,复合电极循环500圈后容量为496.7mAh·g-1。与此同时,复合电极材料也具有良好的倍率性能,在5C的电流密度下容量可以达到524.9 mAh·g-1。复合电极中产生了两种C-S键。硫与PC形成的C-S键具有较强的聚硫化物转化的能力,硫与PGY形成C-S键可以促进锂离子在反应过程中的扩散。(3)将二氧化钛负载在生物碳表面,通过调控二氧化钛负载位置、负载厚度和表面活性分别得到不同结构的二氧化钛/生物碳复合材料。表面活性剂和生物碳质量比为1:1且Co、Ti的摩尔比0.05:1时,复合结构在实现高倍率性能(20C 500.9 mAh·g-1)的同时,保证其循环稳定性。在1C电流密度下循环500圈后可逆容量为375.0 mAh·g-1。钴源的引入有两个作用:一方面在二氧化钛成核过程中产生更多的Ti-O键形成缺陷,增强二氧化钛表面活性;一方面夺取生物碳表面的氧原子,催化生物碳结晶,提升复合材料导电性。良好的表面活性和优异的导电性共同促进聚硫化物在复合结构表面的可逆吸附。(4)调控生物碳的热解工艺,分别得到了不同石墨化度生物碳/二氧化锡复合结构和不同表面预碳化生物碳/二氧化锡复合结构。进一步地,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将二氧化锡硫化直接得到C/SnO2/SnS/S复合结构。部分硫化的C/SnO2/SnS/S复合电极材料具有优异的循环稳定性和倍率性能。在1C电流密度下循环500圈可逆容量为531.4 mAh·g-1。在20C的电流密度下容量保持在552.1 mAh·g-1。C/SnO2/SnS/S复合电极中的全部的硫原子均参与了电化学反应。Sn-S键为硫的快速锂化奠定了基础,C-S键有利于保证结构稳定性,C-O-Sn键使聚硫化物的快速捕获成为可能,在三种化学键的协同作用下,实现了高的P1部分容量(189.2 mAh·g-1 20C)。

玄冠华[5](2020)在《Pseudomonas aeruginosa PAO1中硫烷硫信号分子的调控作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H2S是一种重要的气体信号分子,在动物,包括人体中发挥着重要的生理功能。H2S在真核生物中的作用研究比较多,而在微生物中发挥的功能研究相对较少。迄今为止,关于H2S在细菌中发挥的信号调控功能研究多与硫代谢相关,如调控因子CstR,FisR以及SqrR。但是在细菌中H2S是否参与其它生理功能的调控还有待探究。目前关于H2S与硫烷硫信号分子存在争议,越来越多的证据指明H2S是以硫烷硫的形式参与重要的信号传递功能。硫烷硫在胞内普遍存在,它可以通过H2S的硫氧化途径,或者利用半胱氨酸、N-乙酰半胱氨酸的代谢途径产生等。根据课题组已发表的文章报道,胞内的硫烷硫水平在不同的生长阶段不同,这暗示着硫烷硫可能参与了细胞重要的信号调控。硫烷硫化学性质比较活泼,既具有亲核性也具有亲电性,它通常能够对蛋白上的活性半胱氨酸巯基进行修饰,影响蛋白的活性从而发挥信号传递功能。课题组之前以条件致病菌P.aeruginosa PAO1为研究对象,发现H2S参与了PAO1重要的生理调控。结果显示H2S合成基因cbs、cse、mst以及cysI 的缺失使得PAO1毒力因子的产生和致病性受到显着影响,而H2S代谢基因sqr和pdo的缺失对其表型几乎无影响。但关于H2S是以何种机制参与了 PAO1致病性的调控,且是否还影响了 PAO1其它的生理功能,这些都有待研究。本文以P.aeruginosa PAO1为研究对象,探究了 H2S/硫烷硫在PAO1致病性及耐药性方面发挥作用的机制,以及对色素生成的影响。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硫烷硫信号分子通过调控LasR的活性影响P.aeruginosa PAO1的群体感应与毒力在构建成功的H2S合成基因和代谢基因分别缺失的菌株基础上,分别测定PAO1,Pa△H2S,Pa3K和Pa7K胞内的硫烷硫水平,发现与野生型PAO1相比,Pa3K菌株的硫烷硫水平没有明显变化,而Pa△H2S和Pa7K菌株的硫烷硫水平明显降低。硫烷硫的水平和测得的与致病性相关的表型比较一致,即硫烷硫水平较低的菌株其毒力因子的产生量和致病能力也大大降低。结合转录组数据,发现Pa△H2S菌株相比于PAO1有大量的基因的转录水平都出现的明显的改变,其中与群体感应相关的许多调控蛋白和关键基因的表达出现了下调,包括lasR。LasR蛋白是群体感应系统中关键调控因子,它的缺失会使得群体感应系统几近崩溃。LasR缺失的表型结果和Pa△H2S 比较类似,因此推测硫烷硫通过影响LasR的活性进而调控了 PAO1的毒力和致病性。为验证上述猜测,通过在大肠杆菌BL21中构建mKate荧光蛋白报告系统,发现硫烷硫而非H2S能够激活LasR,且通过在报告质粒上构建LasR半胱氨酸的突变体蛋白,发现LasR蛋白的DNA分子结合结构域(DBD)的三个半胱氨酸对于其活性十分关键。质谱结果发现,这三个半胱氨酸都能够被硫烷硫修饰,其修饰类型主要是形成了过硫化物(Cys188-SSH),三硫化物(Cys188-SSSH)以及五硫键的硫桥(Cys201-S-SSS-S-Cys203)形式。EMSA实验结果显示硫烷硫处理并不会影响LasR与目的DNA的亲和性。体外翻译实验证实硫烷硫对LasR具有直接激活作用,我们推测硫烷硫激活LasR可能会促进招募更多的RNA聚合酶激活下游基因的转录。利用RT-qPCR技术测定不同生长时期受LasR调控的下游基因的转录水平,发现其转录量与硫烷硫的水平息息相关。LasR的活性受群体感应信号分子3O-C12-HSL和硫烷硫的双调控。当硫烷硫浓度低时,即使在高浓度的3O-C12-HSL的条件下也不足以激活LasR。因此,硫烷硫信号分子对于群体感应LasR的自诱导存在“制动”作用,尤其是在生长后期。H2S以硫烷硫形式通过激活LasR参与PAO1群体感应和毒力的调控,这一发现对于细菌的防治感染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2.硫烷硫信号分子通过失活MexR调控P.aeruginosa PAO1的耐药性MexAB-OprM外排泵的过表达是引起PAO1多重耐药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分析转录组数据时发现,Pa△H2S中mexAB-oprM操纵子的转录水平发生了明显的下调,而其转录抑制蛋白基因mexR并无明显变化。利用RT-qPCR进一步验证了硫烷硫水平较低的Pa△H2S菌株中mexA表达水平也较低。我们选取了五种MexAB-OprM的作用药物探究硫烷硫水平与耐药性之间的联系。结果发现额外添加H2S能够显着提高PAO1的耐药性。由于PAO1中的SQR能将外源或内源产生的H2S氧化成硫烷硫,因此初步得出结论硫烷硫参与了外排泵MexAB-OprM的表达调控。体内体外数据均证实硫烷硫而非H2S能够通过直接失活MexR,解除对下游外排泵基因的转录抑制。进一步地,我们确定了 MexR的Cys30和Cys62是其感应硫烷硫的关键活性位点,两者缺一不可。结合非还原SDS/PAGE和质谱数据,确定了硫烷硫对MexR存在部分修饰,主要是在两个单体的Cys30和Cys62之间形成二硫键和少量的三硫键形式,其构象的改变使得与DNA的亲和力降低,外排泵基因得以表达,耐药性增强。为验证硫烷硫是否可以作用于同一 MarR家族中其它转录因子,我们以典型的E.coli MG1655中MarR为研究对象进行了验证。体内体外实验皆证实MarR也能够感应硫烷硫。因此推测硫烷硫可能是一个普遍的信号分子作用于MarR家族蛋白,从而发挥生理功能。针对以上结果,提出了 MexR转录抑制蛋白感应胞内硫烷硫水平变化的动态模型,该模型的核心机制为:mexR和mexAB-oprM共用相同的启动子区域,都能够被MexR蛋白抑制转录。当处于对数生长期,胞内低水平的硫烷硫不足以失活MexR,外排泵系统无法表达;当处于稳定期时,胞内足够高的硫烷硫水平能够失活MexR,开启外排泵的表达。3.硫烷硫信号分子通过OspR影响P.aerugi nosaPAO1色素的生成OspR作为一个氧化压力应激和调控色素产生的转录调控蛋白,它的缺失会导致PAO1对H2O2的敏感性增强。通过构建ospR缺失菌株以及回补菌株进行表型的测定,发现OspR的过表达会导致黑红色色素的产生,且耐药能力也明显增强。额外添加H2S会导致黑红色素产生量减少。OspR是一转录抑制蛋白,它能够抑制下游诸多基因的转录,如PA2826,PA2009,PA1897等。RT-qPCR数据显示H2Sn可以诱导OspR调控的这些基因的转录。通过体外EMSA实验,发现与硫烷硫反应后的OspR降低了与DNA的亲和性,且这种作用主要是与Cys24和Cys134有关。本部分只在表型水平上进行了测定,其硫烷硫通过OspR具体参与色素产生和耐药性的机制还有待研究。综上,本论文对硫烷硫在条件致病菌P.aeruginosa PAO1中的生理功能进行了探究,对其在致病性和耐药性两方面的信号转导途径进行了揭示。此发现丰富了人们对硫烷硫在细菌中参与除硫氧化代谢之外的信号功能研究的认识。

林炳丞[6](2020)在《高含油污泥的定向催化热解研究》文中认为含油污泥是在石油开采、运输、储存、清罐、精炼等过程中产生的一种水、油、渣高度乳化的粘稠状废弃物,其成分复杂,具有有毒、有害、难降解的特点,不妥善处置不仅会占用大量土地资源,还会造成土壤、空气、水体的污染,甚至危害人类健康,已被多个国家列为危险废弃物。含油污泥的含油量为3080%,具有极大的资源化利用潜力,因此含油污泥的资源化处置已经受到了广泛的关注。相比于其他方法,热解法具有更高效的能源回收率和较低的污染物排放水平,而催化热解又能通过催化剂的添加实现热解产物的提质,因此含油污泥的催化热解已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然而,目前对于含油污泥催化热解的反应机理缺乏认识,对热解产物的调控、热解残渣的利用和硫污染物迁移转化特性的研究不足。因此,本文以实现高含油污泥定向催化热解为目标,对油泥热解基本特性、热解油和热解气成分定向调控、常见催化剂和焦炭催化剂的催化机理、硫污染物的迁移转化规律等内容开展了全面深入的研究,并提出了油泥与生物质颗粒混合热解应用基础研究,研究了交互作用对热解产物的影响,为石油化工领域内的含油污泥及其他重油废物的资源化利用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本文首先对油泥的基本热解特性进行了研究。油泥中有机组分的热解可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分别为100180°C、180350°C和350500°C,高温段对应重质组分。通过热解动力学参数拟合计算,油泥的热解反应符合一级反应,且重质组分热解阶段的活化能最高,达67.78 kJ/mol。热解油的产率与油泥中含油量相关,但是不同油泥的热解油回收率却相近,大约在5960%之间。直接热解获得的热解油中仍有15.6%的沥青质含量,平均分子量较大,黏度较高,但是热值高于油泥原样的热值。在添加KOH的情况下,重质组分热解阶段的活化能显着降低,热解油中沥青质含量降至6.9%,平均分子量降低约50%,黏度明显降低,热值增加,达到41.1 MJ/kg,饱和烃中低碳数的链烃也明显增加,热解油品质提升。开展了定向催化热解获得富含链烃轻质油的研究。结果表明热解温度越高,气体产率越高,油产率越低,且油产物中多环芳烃的含量显着增加。在500°C下采用白云石对油泥进行催化热解,发现在停留时间为4.4 s时,油产物中饱和烃含量为56.1%,相比油泥原样提升了43%,且沥青质含量仅为2.0%,相比原样降低了85%,这是因为油泥中的水分可以参与烃类的蒸气重整反应及水煤气反应,促进了芳烃的裂解,与此同时气体产物中的H2含量也有所增加。白云石能抑制H2S的释放,油产物中的硫含量也有所降低。反应后白云石的失活主要是积碳和CaO的碳酸化引起的,白云石能通过煅烧再生,但是再生后白云石的催化性能有所下降。开展了定向催化热解获得富含芳烃热解油的研究。采用HZSM-5分子筛对含油污泥进行催化热解,结果表明,分子筛具有较强的芳构化作用,在500°C下,停留时间3.8 s时,总芳烃产率达到84.8%,萘类化合物的产率达到57.2%,而停留时间越长,油产物中三个环以上的多环芳烃越多。通过在HZSM-5上负载3%的锌,在较短停留时间下(1.9 s),油产物中总芳烃含量从58.7%提高至81.0%,萘类化合物产率也从31.5%提升至67.5%,这是因为锌的负载使分子筛多了一个酸性位,促进了烃类的脱氢和脱氧作用。分子筛上的积碳类型主要为多环芳烃类焦炭,积碳量随着停留时间的增加而增加,而锌的负载略微降低了积碳量。开展了定向催化热解获得富氢气体的研究。利用含油污泥热解焦炭作为催化剂,油泥中的铁氧化物在碳化过程中被还原成二价铁Fe2+和单质铁Fe0,获得的焦炭催化剂具有多孔结构。在600°C下比较了不同温度制备的铁基焦炭对含油污泥的催化效果,发现含有Fe0的焦炭具有更高的催化活性,对油的转化率达到90.2%,更多的多环芳烃裂解为单环芳烃和小分子气体,H2的产量达到0.29 m3/kg sludge。不同催化温度下,含有Fe0的焦炭在800°C下表现出更好的催化效果,油转化率95.8%,同时促进了H2和CO的生成,H2的产量达到0.48 m3/kg sludge,CO的产量比未催化时提升了9.5倍。铁基焦炭不仅为烃类的吸附提供了多孔表面,还为烃类重整反应和水煤气反应提供了催化介质,促进了合成气的生成。反应过程中单质铁能保持单质形态不被氧化,因此在循环使用后仍保持较好催化性能。对油泥热解过程中硫的迁移转化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油泥中的有机硫主要以脂肪族硫和杂环硫形式存在于油相中,无机硫主要以硫酸盐形式存在于固体颗粒中。热解过程中,H2S为气体中的主要含硫气体,来源于硫醇和硫醚的分解,噻吩和硫酸盐为热解残渣中硫的主要存在形式。热解温度升高,促进了H2S的释放,也促进了硫向油产物的迁移。而添加10%KOH能抑制硫向液体和气体产物的转移,降低了油产物的硫含量,H2S的释放降低75%以上,同时促进了噻吩的分解,残渣中噻吩含量降低85%以上,但是产生了大量金属硫化物,含硫总量增加了39.5%。总之,添加KOH后,更多的有机硫被转化为无机硫并固定在了热解残渣中,实现了硫的控制。最后,开展了高含油污泥与稻壳生物质颗粒混合热解应用基础研究。结果表明,油泥与稻壳混合后呈蓬松干燥的颗粒状。混合热解的交互作用来自于生物质中的灰分和碱金属的催化作用,使油产物成分变得更轻质,相比理论值,饱和烃含量增加了1555%,芳香烃含量增加了5586%,而胶质和沥青质的含量分别降低了2531%和1168%,另外,油产物中的含氧化合物含量也比预期降低了4693%。由于二次裂解作用,气体产物产率显着增加,产生了更多的H2、CO和短链烃。另外,硫在气体和油产物中的分布增加了。若按照仅回收热解油计算,混合热解的理论能源回收率可达52.560.9%。研究结果能为高含油污泥热解技术的工业化应用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

刘子嫣[7](2020)在《渣油加氢过程中不同因素对硫化物转化规律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石油主要由碳氢化合物组成,同时含有相当数量的非烃化合物。重质油中的硫、氮、氧等杂原子化合物数量有可能高达10-30%,甚至超越烃类成为主要成分。硫化物作为重油中含量最丰富的一类化合物,硫化物的存在对于重油加工有很大的影响。硫化物会使石油加工过程中的催化剂中毒失活,在燃料燃烧过程中,硫化物会释放对环境和人体有很大危害的二氧化硫类化合物,因此有效的脱除重油中的硫化物是石油行业的重要课题。加氢脱硫是重油硫化物脱除的主要途径,加氢反应的各种条件包括空速、氢油比、温度、压力、催化剂等等对硫化物的加氢深度和转化效率具有重要影响。本文主要通过傅立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FT-ICR MS)详细表征了不同重油不同加氢反应条件下各个加氢反应器产物中硫化物的变化情况,得到了硫化物加氢反应变化规律,期望可以从分子水平上深入认识重油硫化物加氢转化规律,同时获得不同操作条件影响下固定床渣油加氢过程中杂原子化合物的含硫化合物分子层次转化规律的共性和特性规律认识。具体工作如下。确立课题研究用的原料油并进行基本物化性质及精细结构表征,与此同时进行了不同出口产物的基本物化性质及分子层次组成分析。最后利用FT-ICR MS结合+ESI电离,分析了不同重油加氢前后硫化物的变化情况,同时还考察了不同加氢反应条件对硫化物的加氢深度和转化效率的影响,包括空速、氢油比、温度、压力、催化剂等等,得到的主要结果如下:(1)对不同的重油原料而言,其含有的硫化物类型相差不大,化合物相对丰度较高。(2)重油经过四个串联的加氢反应器后,硫化物的脱除有一定的规律性。(3)不同加氢反应条件的变化对硫化物的加氢深度和转化效率会有不同影响。

田小慧[8](2020)在《三维多孔碳基复合材料的设计、制备与储锂性能研究》文中提出随着能源危机与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研究开发可再生清洁能源替代不可再生化石能源成为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二次电池是一类重要的能量储存装置,其中锂离子电池具有能量密度高、循环寿命长等优点而得到广泛应用。正极材料是锂离子电池的核心部件,LiFe PO4和镍钴锰三元正极材料是目前最具应用潜力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然而各自均存在自身的缺点,导致高倍率性能及循环稳定性较差。因此,开发性能优异、价格低廉的正极材料是锂离子电池研究的重点。而锂硫电池具有高理论比能量和理论比容量,被公认为下一代最具前景的锂二次电池,但锂硫电池中存在单质硫和Li2S的电导率低、多硫化物在电解质中的溶解度高和充放电过程中的体积变化大等缺点,导致锂硫电池正极活性物质利用率低、倍率性能差以及循环寿命短,严重制约其商业化发展。因此,如何提高活性物质利用率、循环寿命以及倍率性能成为锂硫电池的研究热点。构建三维多孔碳基复合材料可以显着提高活性物质电导率、增大比表面积并缓解其体积变化,从而促进电子和Li+的快速扩散、降低电极反应的极化、提高电极的反应动力学和稳定性。因此,设计简单可控的方法构造三维多孔碳基复合材料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基于此,本论文主要研究如下:(1)分别采用快速冷冻干燥技术和水热法成功将三维多孔石墨烯气凝胶框架引入到Li FePO4亚微米棒和LiNi0.6Co0.2Mn0.2O2纳米颗粒中,实现三维多孔石墨烯气凝胶增强与微纳结构增强的协同效应。结果表明,当三维多孔石墨烯气凝胶与上述Li FePO4亚微米棒和Li Ni0.6Co0.2Mn0.2O2纳米颗粒结合时,复合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得到显着提高,有望成为高性能锂离子电池的优良正极材料。(2)用于锂硫电池的理想硫载体材料应同时具备大的空间结构、强的多硫化锂亲和力和良好的导电性,本文成功制备三维多孔石墨烯气凝胶负载NiCo2O4或Co9S8纳米颗粒复合材料作为高性能硫载体。由高导电石墨烯相互交织组成的三维多孔石墨烯气凝胶结构可以显着提高活性材料的利用率、抑制充放电过程中多硫化物的流失、缓解充放电过程中的体积变化和加快电子/Li+的转移,提高复合材料的倍率性能和稳定性。同时,NiCo2O4或Co9S8纳米颗粒不仅可化学吸附充放电过程中产生的多硫化物,而且能促进多硫化锂的催化转化,显着抑制“穿梭效应”。结果表明,由于高导电、多孔、强化学吸附和催化转化之间的协同效应,三维多孔石墨烯气凝胶负载NiCo2O4或Co9S8纳米颗粒复合材料有望成为高性能锂硫电池的硫载体。该设计思路为高性能长寿命锂硫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提供了一条新的可行途径。(3)为了实现锂硫电池电极材料的高面积硫载量和低E/S值,采用溶剂热法成功在碳布基底上原位生长出分级多孔极性NiCo2O4纳米片或多孔极性Co9S8纳米片。所得复合材料可以容纳大量硫或多硫化锂,并可直接用作锂硫电池的电极材料。由于三维多孔导电碳布所产生的快速电子传递框架与互连的纳米片构成的多孔结构之间的协同作用,所得三维多孔复合电极直接充当硫载体时,能显着加速电子/Li+的传输速率并有效缓解循环过程中的体积变化。此外,极性的Ni Co2O4或Co9S8纳米片相互交织形成的多孔结构不仅能提供大的空间来物理吸附多硫化锂,而且能通过与多硫化锂之间的化学相互作用捕获多硫化锂,从而有效抑制连续充放电过程中的“穿梭效应”。更重要的是,极性NiCo2O4与Co9S8和多硫化锂之间的化学相互作用也显着增强了多硫化锂转化的氧化还原反应动力学。由于高导电性、强的物理/化学吸附多硫化锂能力、大的三维孔隙结构和高催化活性之间的协同作用,用于锂硫电池的三维多孔复合电极即使在高面硫载量和低E/S值时也表现出高的比容量、优异的倍率性能和良好的循环稳定性,有望用于高性能商用锂硫电池。

申岩峰[9](2020)在《高硫煤配煤炼焦硫分定向调控及成焦过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基于我国高炉冶炼现行状况,焦炭作为炼铁重要原料的地位在可预见的未来不会发生变化。近年来,对优质炼焦煤资源的持续消耗导致其储量日益减少,随煤层开采深度增加高硫煤占比也显着增大,且这些高硫煤中硫的存在形态主要以有机硫为主,很难洗选脱除,严重限制了它的利用范围。基于自身禀赋的特点,为了实现高有机硫炼焦煤在配煤炼焦过程中的合理高效利用,本论文构建了基于炼焦煤种特性及硫热变迁行为的表征分析、高硫煤配煤炼焦硫分定向调控及成焦过程的探究,进行焦炭硫含量与煤质特性相关性及其预测方法的研究思路。主要以变质程度、硫含量、灰分及灰成分组成不同的多种炼焦用煤为研究对象,采用实验用样量从mg级到kg级不等、横式和竖式的四种类型梯级固定床热解装置,对单种炼焦煤及基于工业炼焦基础配煤方案的不同类型配合煤进行炼焦实验,分析探究热转化过程中硫的变迁行为及其定向调控机理、考察配煤中添加高硫煤对成焦过程中煤焦物理化学结构演变的影响机制,并对焦中硫含量与煤质指标进行关联分析,得到以下几方面的研究结果:(1)利用红外,拉曼,热重及X射线吸收近边结构等表征手段关联分析不同变质程度高硫炼焦煤的化学结构、硫赋存形态及其热变迁行为。结果表明,煤阶较低的高硫炼焦煤中不稳定脂肪结构热分解产生大量挥发分,且挥发分释放温区较宽,所含富氢组分与形态硫分解产生的活性硫能够充分接触发生反应,从而促进了含硫气体的释放,提高了热解脱硫率;随煤化程度升高,煤中热稳定性高的噻吩类硫含量增多,挥发分释放量减少,热解脱硫率随之降低。基于高硫炼焦煤自身化学结构与形态硫分布、热变迁的特点,可以在炼焦配煤中可适当增加热解脱硫率较高的低煤阶高硫炼焦煤的比例;在保证满足焦炭其他质量指标的前提下,可以通过向配煤中配入一定比例的低硫气煤、长焰煤等高挥发分煤,调控中高煤阶高硫炼焦煤的硫热变迁行为,使硫更多地释放到气相或转移到焦油中,进而达到降低焦炭硫含量的目的。(2)选取高硫肥煤、高硫焦煤与工业生产用炼焦基础配煤进行配合,利用高挥发分煤对高硫煤配煤硫热变迁行为进行调控。结果表明,高硫煤的引入使得配煤中不稳定有机硫分解产生的活性硫数量增加,其与配煤热解原生焦之间的相互作用使更多的硫滞留于焦的表面,导致焦中硫含量升高。高挥发分煤热解产生大量活性含氢基团,可以抑制活性硫与原生焦的反应,使更多的硫随挥发分释放。具有较宽挥发分(特别是CH4)释放温区的高挥发分煤,与配煤热解H2S释放的温区具有更好的重叠,对硫分的调控作用更为明显。高挥发分煤添加比例过高,所含矿物质会参与到挥发分与原生焦的相互作用中,碱性矿物质与热转化生成的含硫自由基、含硫气体在焦表面的二次反应,可使部分硫滞留于焦中,不利于硫分的定向调控。10 kg焦炉试验表明,高硫煤配煤中添加最优比例的高挥发分煤可使得到焦炭的质量指标满足要求,基于当前高硫炼焦煤和高挥发分煤与低硫炼焦煤的价格差距,炼焦配煤成本明显降低。(3)选取一种富含挥发分的高硫煤(HSC)与优质焦煤进行配煤炼焦,采用显微计算机断层扫描,红外,X射线光电子能谱等仪器对4 kg双炉墙加热式焦炉配煤成层结焦样表征分析,考察不同结焦阶段煤焦物理化学结构的演变及硫分的变迁行为。结果表明,塑性温区宽、流动度大的焦煤(C2)与15%HSC配合后,胶质层厚度比C2单独炼焦时增加。由煤到焦的过程中,芳环缩合程度逐渐增大,芳香CH结构与脂肪CH结构的比值先增大后减小。由煤经过半焦位置到达距离炉墙位置最近的焦炭中,硫含量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变化;半焦到焦炭阶段,硫变迁主要是形态硫之间的相互转化,稳定噻吩硫含量增多,含硫气体与焦表面矿物质的反应也将使部分硫以硫酸盐形式滞留于焦中。相较于C2单独炼焦,C2与15%HSC配合炼焦可以提高焦炭强度。配煤炼焦过程中合理利用富含挥发分高硫煤,首先要求其自身具有一定的最大基式流动度,其次优质炼焦煤的煤阶不宜过高,且需镜质组含量较高、塑性温区较宽。对于硫的调控,在利用高硫煤自身热分解产生挥发分的同时,需基于高硫煤及优质焦煤中的硫含量合理优化调配其在配煤中的比例,以使焦中硫含量满足要求。(4)基于不同特性煤种配煤热解过程中硫含量的变化,考察分析焦中硫含量与煤质指标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表征变质程度的煤质指标中,挥发分与热解脱硫率具有最好的相关性;煤中的硫含量是影响焦中硫含量最直接的因素,同时煤中矿物质对硫变迁也具有一定程度的影响,焦炭质量指标的准确预测需要进行精细化综合考虑。炼焦精煤以有机硫为主,有机硫含量与焦中硫含量的相关性可达0.962,排除其它影响硫变迁的因素后,焦中硫含量与煤中硫含量相关性更强。仅改变配煤的挥发分含量,得到的焦中硫含量预测值与实验值之间的相关系数达到0.980,准确度高于多因素作用下的预测值。煤中碱性矿物质Ca O和Fe2O3含量(m)与碱性指数(AI)共同影响焦中硫的变迁,AI<0.10或m<1.0%时对煤中部分形态硫的分解有催化作用;当其含量超过一定范围(AI>0.10或m>1.0%)时,碱性矿物质与活性硫或含硫气体之间的反应导致滞留于焦中的硫化物增多。

董蕾[10](2020)在《固体碱催化裂化小桐子油制备生物基燃料油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不可再生能源不断消耗的大背景下,探索可替代的再生清洁能源成为能源发展的必经之路。油脂是一类重要的可再生资源,能够通过多种方法转化为适宜碳链长度的生物基燃料油。催化裂化法是制备生物基燃料油研究的主要方向,该方法将油脂在催化剂的作用下经过高温反应,转化为更有经济价值的烃类物质。本文以氧化钙为主要研究对象,首先探索其催化裂化小桐子油制备生物基燃料油的最优工艺条件,然后通过氧化钙负载硝酸铝解决其成型问题,并优化催化裂化工艺条件,最后通过氧化钙与分子筛共催化裂化小桐子油制备生物基燃料油的试验研究,进行液体产物成分对比并探索反应历程。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氧化钙催化裂化小桐子油制备生物基燃料油的试验研究,考察反应温度、催化剂粒径、质量空速、再生煅烧温度和使用次数对液体产率和品质(产物酸值、密度)的影响,得到最优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为480℃、催化剂粒径为2-4mm、质量空速为2.8h-1,最优工艺条件下液体产物的产率为70.75%,酸值为0.92mg KOH·g-1、密度为0.82g·cm-3,再生煅烧温度为800℃、氧化钙使用4次后产率下降明显,且氧化钙多次使用煅烧后难以成型。液体产物主要成分是C5-C15的烯烃、烷烃和醇,约占总产物的87.85%,具有良好的燃烧性能。(2)氧化钙负载硝酸铝催化裂化小桐子油制备生物基燃料油的试验研究,考察钙铝的物质的量之比、反应温度、质量空速和钙铝催化剂使用次数对液体产率和品质(产物酸值、密度)的影响,得到最优工艺条件为:钙铝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反应温度为480℃、质量空速为3.6h-1,最优工艺条件下液体产物的产率为75.31%,酸值为4.62mg KOH·g-1、密度为0.84g·cm-3,钙铝催化剂在使用第6次酸值大于小桐子油。通过产物表征分析可知,氧化钙负载硝酸铝后仍然具有氧化钙的碱性,同时增加了氢氧化钙、铝酸钙等物质,对其结构有一定影响。液体产物的主要成分是C6-C15的烯烃和烷烃,约占总产物的80.63%,具有较好的燃烧性能。(3)CaO(先)—ZSM-5(后)共催化裂化小桐子油制备生物基燃料油,最优工艺条件为裂化温度为460℃,质量空速为4.8h-1,氧化钙:分子筛质量之比为3:1,最优工艺条件下液体产物的产率为45.06%;ZSM-5(先)—CaO(后)共催化裂化小桐子油制备生物基燃料油,最优工艺条件为裂化温度为460℃,质量空速为3.8h-1,氧化钙:分子筛质量之比为3:1,最优工艺条件下液体产物的产率为64.28%。CaO(先)—MCM-22(后)共催化裂化小桐子油制备生物基燃料油,最优工艺条件为裂化温度为480℃,质量空速为3.6h-1,氧化钙:分子筛质量之比为3:1,最优工艺条件下液体产物的产率为38.54%;MCM-22(先)—CaO(后)共催化裂化小桐子油制备生物基燃料油,最优工艺条件为裂化温度为480℃,质量空速为3.6h-1,氧化钙:分子筛质量之比为3:1,最优工艺条件下液体产物的产率为64.5%。酸碱共催化裂化小桐子油制备生物基燃料油的反应中,氧化钙和分子筛在石英裂化管中的放置顺序将改变小桐子油的反应历程。

二、元素硫在催化裂化中的产生及影响因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元素硫在催化裂化中的产生及影响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1)多级孔Beta沸石 ——从小试到中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沸石
        1.1.1 沸石的定义
        1.1.2 沸石的结构及特性
        1.1.3 沸石催化剂的特性及应用
    1.2 多级孔沸石
        1.2.1 多级孔沸石的类型
        1.2.2 多级孔沸石较常规沸石的优势
        1.2.3 多级孔沸石的制备方法
        1.2.4 CTAB在沸石合成中的作用
        1.2.5 多级孔沸石的规模化制备现状
    1.3 Beta沸石
        1.3.1 Beta沸石的结构及特性
        1.3.2 Beta沸石的合成及应用
        1.3.3 Beta沸石在催化反应中的应用
    1.4 多级孔Beta沸石
        1.4.1 多级孔Beta沸石的合成
        1.4.2 多级孔Beta沸石的性能及应用
        1.4.3 多级孔Beta沸石催化剂的特性
    1.5 沸石酸性的表征方法
        1.5.1 程序温度脱附法(TPD)
        1.5.2 红外法(IR)
        1.5.3 固体核磁
        1.5.4 模型分子反应法
    1.6 沸石规模化制备的条件
    1.7 重油加氢裂化沸石催化剂的发展
    1.8 选题目的与意义
    1.9 研究内容
第2章 实验部分
    2.1 实验原料与仪器设备
        2.1.1 原料与试剂
        2.1.2 实验仪器及设备
    2.2 沸石的合成
        2.2.1 Beta沸石的合成
        2.2.2 多级孔Beta沸石的合成
        2.2.3 多级孔Beta沸石的规模化合成
        2.2.4 催化剂的制备
    2.3 材料表征方法
        2.3.1 X-射线粉末衍射
        2.3.2 低温气体吸附/脱附
        2.3.3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2.3.4 扫描电子显微镜
        2.3.5 透射电子显微镜
        2.3.6 热重
        2.3.7 X射线荧光光谱
        2.3.8 表面张力
    2.4 酸性表征
        2.4.1 氨程序升温脱附
        2.4.2 吡啶吸附/脱附红外光谱
        2.4.3 固体核磁共振
        2.4.4 甲基环己烷转化
        2.4.5 均三甲苯催化转化
        2.4.6 三异丙苯裂解反应
    2.5 吸附/脱附实验
        2.5.1 吸附实验
        2.5.2 ZLC脱附
    2.6 催化反应
        2.6.1 9,10-二氢蒽加氢裂化反应
        2.6.2 VGO加氢裂化
第3章 以表面活性剂为模板合成多级孔Beta沸石
    3.1 以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为模板合成Beta沸石
    3.2 以CTAB为模板合成Beta沸石的方法及影响因素
        3.2.1 合成方法建立
        3.2.2 影响因素考察
    3.3 不同链长的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合成Beta沸石
    3.4 小结
第4章 CTAB在多级孔Beta沸石晶化过程中的作用
    4.1 CTAB在溶液中的存在形式探究
    4.2 晶化过程跟踪
        4.2.1 晶化动力学
        4.2.2 CTAB在晶化过程中的存在形式
    4.3 CTAB在多级孔Beta沸石合成中的作用
        4.3.1 XRD分析
        4.3.2 N_2吸附/脱附分析
        4.3.3 SEM分析
        4.3.4 TG分析
    4.4 多级孔Beta沸石晶化机理
    4.5 小结
第5章 CTAB调变不同Si/Al比多级孔Beta沸石的性质
    5.1 低Si/Al比合成多级孔Beta沸石
        5.1.1 CTAB调变对沸石结构和形貌的影响
        5.1.2 CTAB调变对沸石酸性的影响
    5.2 高Si/Al比合成介孔Beta沸石
        5.2.1 CTAB调变对沸石结构和形貌的影响
        5.2.2 CTAB调变对沸石酸性的改变
    5.3 小结
第6章 多级孔Beta沸石的性能研究
    6.1 样品的物化性质
    6.2 Beta沸石的吸附性能
    6.3 Beta沸石的扩散性能
    6.4 探针分子反应表征Beta沸石的酸性
        6.4.1 甲基环己烷催化转化
        6.4.2 均三甲苯催化转化
        6.4.3 三异丙苯裂解
    6.5 小结
第7章 多级孔Beta沸石的规模化制备及催化性能研究
    7.1 多级孔Beta沸石的中试规模制备
    7.2 Beta沸石的扩散性能
    7.3 9,10-二氢蒽加氢裂化
    7.4 VGO加氢裂化反应
    7.5 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研究创新点
    8.3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2)微波作用下载金硫化物中单质硫的释放及其浸金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2 文献综述
    2.1 黄金矿产资源概况
        2.1.1 黄金资源储量分布
        2.1.2 金的赋存状态研究
    2.2 非氰浸金技术的研究进展
        2.2.1 含硫试剂浸金的研究现状
        2.2.2 金精矿预处理方法的概述
    2.3 黄铁矿高温相变的研究进展
    2.4 微波在湿法冶金领域的应用
        2.4.1 微波加热的基本原理及优势
        2.4.2 微波焙烧强化浸出研究现状
    2.5 小结
3 研究内容与方法
    3.1 研究目标
    3.2 研究技术路线
    3.3 研究内容
    3.4 研究方法
        3.4.1 试验研究方法
        3.4.2 分析检测方法
    3.5 试验原料、药剂与设备
        3.5.1 试验原料及性质
        3.5.2 试验药剂与设备
4 载金硫化物热分解的热力学及原位相变过程
    4.1 单质硫生成过程的热力学分析
    4.2 载金硫化物的热分解特性研究
    4.3 黄铁矿热分解相变的原位研究
        4.3.1 高温原位X射线衍射分析
        4.3.2 高温原位Raman光谱分析
        4.3.3 表面微观形貌的演变过程
    4.4 小结
5 微波场中载金硫化物的介电响应及失重行为
    5.1 微波作用下黄铁矿升温行为研究
    5.2 微波场中载金硫化物的介电响应
    5.3 微波场中黄铁矿热分解失重行为
        5.3.1 单因素条件试验研究
        5.3.2 多因素响应曲面研究
    5.4 小结
6 微波作用下单质硫的释放机理及其浸金机制
    6.1 载金黄铁矿微波热分解的相变行为研究
        6.1.1 不同辐射时间下的物相转变规律
        6.1.2 不同加热温度下的物相转变规律
        6.1.3 硫元素赋存状态的变化规律
        6.1.4 微波作用下晶体结构的演变
    6.2 微波热分解对金嵌布特征的影响
    6.3 单质硫的表征及其浸出性能研究
        6.3.1 单质硫晶体结构的表征研究
        6.3.2 单质硫浸金性能的验证试验
    6.4 单质硫在碱性溶液中浸金作用机制研究
        6.4.1 含硫试剂浓度对金溶出的影响
        6.4.2 加热温度对金溶出过程的影响
        6.4.3 铜氨配合物对浸金过程的影响
        6.4.4 单质硫来源对浸金过程的影响
    6.5 小结
7 微波辐射对硫元素转化的促进作用及其机理
    7.1 微波辐射与常规加热下相变过程的对比研究
        7.1.1 加热方式对物相转变行为的影响
        7.1.2 加热方式对产物中硫含量的影响
        7.1.3 加热方式对硫形态转化的影响
        7.1.4 加热方式对颗粒结构形貌的影响
    7.2 微波辐射与常规加热下反应动力学对比研究
    7.3 黄铁矿热分解过程的从头算分子动力学模拟
    7.4 外加电场对黄铁矿电子结构的影响
    7.5 外加磁场对黄铁矿分解反应的影响
    7.6 小结
8 结论与创新点
    8.1 主要结论
    8.2 创新点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3)NaY改性催化剂催化裂化餐厨废油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油脂制备燃料油的研究现状
        1.2.1 酯交换法
        1.2.2 催化裂化法
    1.3 沸石分子筛的概述
        1.3.1 沸石分子筛的简介
        1.3.2 沸石分子筛的结构
    1.4 Y型分子筛的简介及改性
        1.4.1 Y型分子筛的脱铝改性
        1.4.2 Y型分子筛的离子交换改性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1.6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1.6.1 研究内容
        1.6.2 创新点
    1.7 研究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脱铝改性NaY催化剂的制备及催化性能研究
    2.1 试验材料与仪器
        2.1.1 试验原料
        2.1.2 试验试剂及仪器
    2.2 试验装置与方法
        2.2.1 试验装置
        2.2.2 试验方案设计
        2.2.3 脱铝改性催化剂的制备
        2.2.4 改性催化剂的表征
        2.2.5 液体产物理化指标分析方法
        2.2.6 液体成分分析方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改性催化剂的表征
        2.3.2 改性催化剂的性能评价
        2.3.3 液体产物成分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稀土改性DY催化剂的制备及催化性能研究
    3.1 试验材料与仪器
        3.1.1 试验原料
        3.1.2 试验试剂与仪器
    3.2 试验装置与方法
        3.2.1 试验装置
        3.2.2 改性催化剂的制备
        3.2.3 改性催化剂的表征
        3.2.4 液体产物理化指标分析方法
        3.2.5 液体成分分析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改性催化剂的表征
        3.3.2 改性催化剂的性能评价
        3.3.3 分子筛重复性使用性能研究
        3.3.4 液体产物成分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双功能催化剂的制备及催化性能研究
    4.1 试验材料与仪器
        4.1.1 试验原料
        4.1.2 试验试剂仪器
    4.2 试验装置与方法
        4.2.1 试验装置
        4.2.2 双功能催化剂的制备
        4.2.3 双功能催化剂的表征
        4.2.4 液体产物理化指标分析方法
        4.2.5 液体成分分析方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双功能催化剂的表征
        4.3.2 双功能催化剂的性能评价
        4.3.3 分子筛重复性使用性能研究
        4.3.4 液体产物成分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成果)

(4)生物碳基复合结构的构建及锂-硫电池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锂-硫电池研究现状
        1.1.1 研究背景
        1.1.2 电化学反应原理
        1.1.3 存在问题
        1.1.4 解决方案
    1.2 复合结构的构建
        1.2.1 复合材料选择
        1.2.2 复合结构分类
        1.2.3 复合结构的合成方法
    1.3 碳基复合结构的构建
        1.3.1 碳基复合结构分类
        1.3.2 碳基复合结构研究现状
        1.3.3 碳基复合结构存在问题
    1.4 本论文的选题依据、主要内容及创新点
        1.4.1 选题依据
        1.4.2 主要内容
        1.4.3 创新点
2 实验
    2.1 原料和设备选择
        2.1.1 实验原料
        2.1.2 实验设备
    2.2 结构表征
        2.2.1 X射线衍射分析(XRD)
        2.2.2 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SEM)
        2.2.3 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TEM)
        2.2.4 拉曼光谱分析(Raman)
        2.2.5 有机元素分析(EA)
        2.2.6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2.3 电池装配工艺
        2.3.1 电极片制备
        2.3.2 切片与称量
        2.3.3 电解液及隔膜选择
        2.3.4 扣式电池组装
        2.3.5 扣式电池的拆解
    2.4 电化学性能测试
        2.4.1 循环伏安曲线(CV)
        2.4.2 电化学阻抗谱(EIS)
        2.4.3 恒电流充放电测试
        2.4.4 聚硫化物吸附性能测试
3 生物碳表面缺陷调控及锂-硫电池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生物碳表面缺陷种类的调控及锂-硫电池性能研究
        3.2.1 不同生物碳表面缺陷的制备工艺和硫负载工艺
        3.2.2 不同生物碳表面缺陷的结构表征和性能测试
        3.2.3 电化学反应机理
    3.3 生物碳表面含氧缺陷的调控及锂-硫电池性能研究
        3.3.1 不同生物碳表面含氧缺陷的制备工艺和硫负载工艺
        3.3.2 不同生物碳表面含氧缺陷的结构表征和性能测试
        3.3.3 电化学反应机理
    3.4 生物碳表面本征缺陷和含氧缺陷的共同调控及锂-硫电池性能研究
        3.4.1 生物碳表面本征缺陷和含氧缺陷的相对含量调控工艺和硫负载工艺
        3.4.2 生物碳表面本征缺陷和含氧缺陷的结构表征和性能测试
        3.4.3 电化学反应机理
    3.5 本章小结
4 复合生物碳结构的构建及锂-硫电池性能研究
    4.1 引言
    4.2 生物碳颗粒状和管状结构的制备及锂-硫电池性能研究
        4.2.1 颗粒状和管状结构的制备工艺和硫负载工艺
        4.2.2 颗粒状和管状结构的结构表征和性能测试
    4.3 颗粒状和管状结构的相对比例调控及锂-硫电池性能研究
        4.3.1 颗粒状和管状结构的相对比例调控工艺和硫负载工艺
        4.3.2 颗粒状/管状复合结构的结构表征和性能测试
    4.4 颗粒状结构、管状结构和复合结构对比及电化学反应机理
    4.5 本章小结
5 二氧化钛/生物碳复合结构的构建及锂-硫电池性能研究
    5.1 引言
    5.2 不同负载位置二氧化钛/生物碳复合结构的构建及锂-硫电池性能研究
        5.2.1 不同负载位置二氧化钛/生物碳复合结构的制备工艺和硫负载工艺
        5.2.2 不同负载位置二氧化钛/生物碳复合结构的结构表征和性能测试
        5.2.3 电化学反应机理
    5.3 不同负载厚度二氧化钛/生物碳复合结构的构建及锂-硫电池性能研究
        5.3.1 不同负载厚度二氧化钛/生物碳复合结构的制备工艺和硫负载工艺
        5.3.2 不同负载厚度二氧化钛/生物碳复合结构的结构表征和性能测试
        5.3.3 电化学反应机理
    5.4 不同表面活性二氧化钛/生物碳复合结构的调控及锂-硫电池性能研究
        5.4.1 不同表面活性二氧化钛/生物碳复合结构的调控工艺和硫负载工艺
        5.4.2 不同表面活性二氧化钛/生物碳复合结构的结构表征和性能测试
        5.4.3 电化学反应机理
    5.5 本章小结
6 生物碳/二氧化锡复合结构的构建及锂-硫电池性能研究
    6.1 引言
    6.2 不同石墨化度生物碳/二氧化锡复合结构的构建及锂-硫电池性能研究
        6.2.1 不同石墨化度生物碳/二氧化锡复合结构的制备工艺和硫负载工艺
        6.2.2 不同石墨化度生物碳/二氧化锡复合结构的结构表征和性能测试
    6.3 表面预碳化生物碳/二氧化锡复合结构的构建及锂-硫电池性能研究
        6.3.1 不同表面预碳化生物碳/二氧化锡复合结构的制备工艺和硫负载工艺
        6.3.2 不同表面预碳化生物碳/二氧化锡复合结构的结构表征和性能测试
    6.4 生物碳/二氧化锡/硫化亚锡复合结构的构建及锂硫电池性能研究
        6.4.1 生物碳/二氧化锡/硫化亚锡复合结构的制备工艺和硫负载工艺
        6.4.2 生物碳/二氧化锡/硫化亚锡复合结构的结构表征和性能测试
        6.4.3 电化学反应机理
    6.5 本章小结
7 锂-硫电池性能对比
    7.1 本文中生物碳基复合结构性能对比
    7.2 本文最优复合电极和文献中复合电极性能对比
8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专利成果

(5)Pseudomonas aeruginosa PAO1中硫烷硫信号分子的调控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 Abbreviations
第一章 绪论
    1 环境中的含硫化合物简介
    2 H_2S
    3 硫烷硫
    4 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
    5 LasR转录激活子
    6 MarR家族调控因子
    7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硫烷硫通过激活LasR调控P. aeruginosa PAO1的群体感应和毒力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硫烷硫通过失活MexR调控P.aeruginosa PAO1的耐药性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硫烷硫通过OspR影响P. aeruginosa PAO1的色素产生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全文总结及展望
附录A
附录B
附录C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及奖励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6)高含油污泥的定向催化热解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前言
    1.2 含油污泥概述
        1.2.1 含油污泥种类和产量
        1.2.2 含油污泥的理化特性
        1.2.3 含油污泥的危害
    1.3 含油污泥资源化处理技术
        1.3.1 机械分离法
        1.3.2 溶剂萃取法
        1.3.3 表面活性剂提高油回收率法
        1.3.4 冻融法
        1.3.5 超声辐射法
        1.3.6 微波辐射法
        1.3.7 热解法
        1.3.8 含油污泥资源化处理技术比较
    1.4 含油污泥催化热解技术
        1.4.1 金属氧化物类催化剂
        1.4.2 沸石分子筛固体酸催化剂
        1.4.3 焦炭催化剂
        1.4.4 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
    1.5 本文研究内容及方法
第二章 油泥基本热解特性研究及添加剂的影响
    2.1 简介
    2.2 含油污泥样品及理化特性分析
        2.2.1 表观特性分析
        2.2.2 水、油、渣三组分含量分析方法
        2.2.3 油相SARA四组分含量分析方法
    2.3 热解实验装置和测试方法
        2.3.1 热解实验设置
        2.3.2 测量分析方法
    2.4 结果与讨论
        2.4.1 油泥热解动力学特性研究及添加剂的影响
        2.4.2 油泥热解产物分布以及添加剂的影响
        2.4.3 热解油的平均分子量、黏度和热值以及添加剂的影响
        2.4.4 热解油SARA四组分分布以及添加的影响
        2.4.5 热解油饱和烃成分GC-MS分析以及KOH的影响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金属氧化物催化剂催化热解高含油污泥制备富含链烃的轻质油
    3.1 简介
    3.2 实验材料及方法
        3.2.1 实验材料
        3.2.2 实验设置与分析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温度对含油污泥热解产物的影响
        3.3.2 白云石对含油污泥热解油产物的影响
        3.3.3 白云石的失活与再生
        3.3.4 白云石对硫释放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固体酸催化剂催化热解高含油污泥制备富含芳烃的油产物
    4.1 简介
    4.2 实验材料及方法
        4.2.1 实验材料
        4.2.2 HZSM-5 分子筛的改性与表征
        4.2.3 实验设置与分析方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催化剂的特性
        4.3.2 不同停留时间对油产物中芳香烃产率的影响
        4.3.3 锌负载的HZSM-5 分子筛对芳香烃产率的影响
        4.3.4 分子筛上的积碳表征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油泥铁基焦炭催化热解油泥制备富氢气体
    5.1 简介
    5.2 实验材料及方法
        5.2.1 实验材料
        5.2.2 油泥铁基焦炭制备与表征方法
        5.2.3 实验设置与分析方法
    5.3 结果与讨论
        5.3.1 含油污泥样品和铁基焦炭催化剂的表征
        5.3.2 含油污泥在Char600和Char900 上催化效果对比
        5.3.3 不同温度下含油污泥在Char900 上催化热解油转化率和气体产物
        5.3.4 使用过的催化剂的表征
        5.3.5 含油污泥在铁基焦炭催化剂上可能的催化反应机理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油泥热解过程中硫的迁移、转化与控制
    6.1 简介
    6.2 实验材料及方法
        6.2.1 实验材料
        6.2.2 实验设置与分析方法
    6.3 结果与讨论
        6.3.1 含油污泥中硫的分布及存在形式
        6.3.2 温度对含油污泥热解过程中硫迁移转化的影响
        6.3.3 钾化合物对含油污泥热解过程中硫迁移转化的影响
        6.3.4 含油污泥热解过程中硫的分布与质量平衡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油泥与稻壳生物质混合热解应用基础研究
    7.1 简介
    7.2 实验材料及方法
        7.2.1 实验材料分析
        7.2.2 共热解实验设置
    7.3 结果与讨论
        7.3.1 交互作用对热解产物分布的影响
        7.3.2 交互作用对油产物成分的影响
        7.3.3 交互作用对气体成分的影响
        7.3.4 交互作用对硫污染物的影响
        7.3.5 能源回收率分析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8.1 全文小结
    8.2 本文创新点
    8.3 研究内容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7)渣油加氢过程中不同因素对硫化物转化规律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2 渣油加氢的过程简介
        1.2.1 加氢脱硫
        1.2.2 加氢脱氮
        1.2.3 加氢脱金属
    1.3 重油加氢过程的影响因素
        1.3.1 原料性质的影响
        1.3.2 反应温度
        1.3.3 剂油比
        1.3.4 停留时间
    1.4 螯合剂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
        1.4.1 柠檬酸(CA)
        1.4.2 乙二胺(EN)
        1.4.3 硝基三乙酸(NTA)
        1.4.4 乙二胺四乙酸(EDTA)
    1.5 重油加氢分析方法
    1.6 重油加氢过程中硫化物分布及转化规律
        1.6.1 含硫化合物在重油中的分布
        1.6.2 加氢过程中硫化物的转化规律
    1.7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和创新点
2 实验部分
    2.1 实验原料
    2.2 实验设备
    2.3 分析方法
3 结果与讨论
    3.1 不同原料加氢后的变化
    3.2 不同产物加氢后的变化
    3.3 不同重油及各反应器出口产物硫化物表征
    3.4 不同空速条件对硫化物脱除影响
    3.5 不同压力条件对硫化物脱除影响
    3.6 不同氢油比对硫化物脱除影响
    3.7 不同温度变化对硫化物脱除影响
    3.8 不同加氢反应催化剂对硫化物脱除影响
4 结论与展望
    4.1 结论
    4.2 展望
符号说明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8)三维多孔碳基复合材料的设计、制备与储锂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锂离子电池概述
        1.2.1 锂离子电池的工作原理
        1.2.2 锂离子电池的特点
        1.2.3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研究进展
    1.3 锂硫电池概述
        1.3.1 锂硫电池的工作原理
        1.3.2 锂硫电池面临的挑战
        1.3.3 锂硫电池正极材料的研究进展
    1.4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与意义
第2章 三维多孔LFP@GA复合材料的制备与嵌锂性能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
        2.2.1 化学试剂与实验仪器
        2.2.2 LFP@GA复合材料的制备
        2.2.3 材料表征
        2.2.4 电化学测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形貌与结构表征
        2.3.2 电化学性能研究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三维多孔石墨烯气凝胶对LiNi_(0.6)Co_(0.2)Mn_(0.2)O_2 纳米颗粒电化学性能的改性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
        3.2.1 化学试剂与实验仪器
        3.2.2 NCM@GA复合材料的合成
        3.2.3 材料表征
        3.2.4 电化学测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形貌与结构分析
        3.3.2 电化学性能研究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高分散极性NiCo_2O_4纳米粒子对多硫化锂的化学吸附和催化机制
    4.1 引言
    4.2 实验
        4.2.1 化学试剂与实验仪器
        4.2.2 NCO-GA复合材料的制备
        4.2.3 NCO-GA/S复合材料的制备
        4.2.4 材料表征
        4.2.5 电化学测试
        4.2.6 Li_2S_6溶液的吸附实验
        4.2.7 对称电池的组装和电化学测量
        4.2.8 理论计算方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形貌与结构表征
        4.3.2 电化学性能研究
        4.3.3 NiCo_2O_4纳米粒子对多硫化锂的化学吸附
        4.3.4 NiCo_2O_4纳米粒子对多硫化锂的电催化作用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三维多孔Co_9S_(8-)GA/S复合电极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
        5.2.1 化学试剂与实验仪器
        5.2.2 Co_9S_(8-)GA复合材料的合成
        5.2.3 Co_9S_(8-)GA/S复合材料的合成
        5.2.4 材料表征
        5.2.5 电化学测试
        5.2.6 Li_2S_6溶液的吸附实验
        5.2.7 对称电池的组装和电化学测量
    5.3 结果与讨论
        5.3.1 形貌与结构分析
        5.3.2 电化学性能研究
        5.3.3 Co_9S_8纳米粒子对多硫化锂的化学吸附
        5.3.4 Co_9S_8纳米粒子对多硫化锂转化的电催化作用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基于CC的三维分级多孔Ni Co2O4 纳米片对多硫化锂的物理吸附和化学锚固机制
    6.1 引言
    6.2 实验
        6.2.1 化学试剂与实验仪器
        6.2.2 NCO-CC复合材料的制备
        6.2.3 NCO-CC/S复合材料的制备
        6.2.4 材料表征
        6.2.5 电化学性能测试
        6.2.6 Li_2S_6溶液的吸附实验
        6.2.7 对称电池的组装和电化学测量
    6.3 结果与讨论
        6.3.1 形貌与结构表征
        6.3.2 NCO-CC复合材料与硫之间的化学相互作用
        6.3.3 多孔NiCo_2O_4纳米片对多硫化锂的化学吸附
        6.3.4 多孔NiCo_2O_4纳米片对多硫化锂转化反应的电催化作用
        6.3.5 电化学性能研究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高性能锂硫电池用自支撑三维多孔Co_9S_(8-)CC/Li_2S_6 复合正极的设计与性能研究
    7.1 引言
    7.2 实验
        7.2.1 化学试剂与实验仪器
        7.2.2 Co_9S_(8-)CC复合材料的合成
        7.2.3 材料表征
        7.2.4 电化学测试
        7.2.5 Li_2S_6溶液的吸附实验
        7.2.6 对称电池的组装和电化学测量
    7.3 结果与讨论
        7.3.1 形貌与结构分析
        7.3.2 电化学性能研究
        7.3.3 Co_9S_8纳米片对多硫化锂的吸附作用
        7.3.4 Co_9S_8纳米片对多硫化锂的电催化作用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附录2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9)高硫煤配煤炼焦硫分定向调控及成焦过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及选题
    1.1 引言
    1.2 炼焦煤种性质及利用现状
        1.2.1 炼焦煤种性质
        1.2.2 炼焦煤种资源储量及分布
        1.2.3 炼焦煤利用现状及存在问题
    1.3 成焦机理及焦炭质量影响因素
        1.3.1 成焦过程
        1.3.2 成焦机理
        1.3.3 焦炭质量及其影响因素
    1.4 煤中硫的分布及其热变迁行为
        1.4.1 煤中硫的分布及脱硫技术
        1.4.2 煤热解过程中硫变迁行为及影响因素
    1.5 选题意义及研究方案
        1.5.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5.2 拟研究内容及实验方案
第二章 实验部分
    2.1 煤样的选取与制备
    2.2 固定床热解装置
        2.2.1 立式热解实验装置
        2.2.2 横式热解实验装置
        2.2.3 10kg焦炉炼焦试验装置
        2.2.4 4kg双炉墙加热式焦炉炼焦试验装置
    2.3 热解产物的检测与分析
        2.3.1 热解气相产物的检测
        2.3.2 焦中硫含量的测定
    2.4 样品的表征分析
        2.4.1 热重分析
        2.4.2 红外光谱分析
        2.4.3 拉曼光谱分析
        2.4.4 XPS谱图分析
        2.4.5 Micro-CT成像分析
        2.4.6 S-XANES谱图分析
第三章 煤种特性及硫赋存形态对硫热变迁的影响
    3.1 引言
    3.2 实验煤样的选取
    3.3 不同煤阶高硫炼焦煤化学结构分析
        3.3.1 红外光谱结构参数分析
        3.3.2 拉曼光谱结构参数分析
    3.4 不同煤阶高硫炼焦煤热失重行为分析
    3.5 高硫炼焦煤化学结构对形态硫迁移分布的影响
    3.6 主要结论
第四章 挥发分对高硫煤配煤炼焦硫变迁行为的定向调控
    4.1 引言
    4.2 煤样的选取及焦样的制备
    4.3 挥发分对高硫肥煤配煤硫热变迁的影响
        4.3.1 高硫肥煤配煤热解过程中硫变迁行为
        4.3.2 挥发分对高硫肥煤配煤硫热变迁行为的影响
        4.3.3 挥发分与高硫肥煤配煤焦的相互作用解析
    4.4 气煤对高硫焦煤配煤硫热变迁的定向调控
        4.4.1 炼焦煤单独热解特性分析
        4.4.2 气煤对高硫焦煤配煤硫热变迁行为的影响
        4.4.3 添加气煤和高硫焦煤对焦炭质量的影响
    4.5 主要结论
第五章 挥发分对高硫煤配煤炼焦成焦过程的影响
    5.1 引言
    5.2 煤样的选取及焦样的制备
    5.3 单种煤及配合煤成焦过程分析
        5.3.1 不同结焦位置处胶质层厚度分析
        5.3.2 不同结焦位置处胶质层内部气压分析
        5.3.3 不同结焦位置处样品Micro-CT成像分析
        5.3.4 不同结焦位置处样品化学结构演变分析
    5.4 成焦过程中硫含量及形态的变化
    5.5 高硫煤配煤炼焦对焦炭质量的影响
    5.6 主要结论
第六章 焦中硫含量与煤质特性相关性分析研究
    6.1 引言
    6.2 煤样的选取及焦样的制备
    6.3 焦中硫含量与煤中硫含量相关性分析
    6.4 焦中硫含量与变质程度指标相关性分析
    6.5 焦中硫含量与煤中矿物质含量相关性分析
    6.6 主要结论
第七章 结论
    7.1 主要结论
    7.2 创新点
    7.3 下一步工作建议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10)固体碱催化裂化小桐子油制备生物基燃料油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油脂制备生物基燃料油的研究现状
        1.2.1 油脂制备生物基燃料油的原料
        1.2.2 油脂制备生物基燃料油的方法
        1.2.3 油脂裂化制备生物基燃料油
    1.3 催化剂的概述
        1.3.1 固体碱催化剂
        1.3.2 固体酸催化剂
    1.4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5 本文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1.5.1 研究内容
        1.5.2 创新点
    1.6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氧化钙催化裂化小桐子油的试验研究
    2.1 试验材料与仪器
        2.1.1 试验材料
        2.1.2 试验仪器
        2.1.3 试验装置
    2.2 试验方法
        2.2.1 颗粒状氧化钙的成型
        2.2.2 氧化钙催化裂化小桐子油制备生物基燃料油的试验
        2.2.3 液体产物理化指标测定
        2.2.4 液体产物成分分析方法
    2.3 结果与分析
        2.3.1 试验结果与讨论
        2.3.2 液体产物理化指标分析
        2.3.3 液体产物成分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氧化钙负载硝酸铝催化裂化小桐子油的试验研究
    3.1 试验材料与仪器
        3.1.1 试验材料
        3.1.2 试验仪器
        3.1.3 试验装置
    3.2 试验方法
        3.2.1 氧化钙负载硝酸铝的制备
        3.2.2 氧化钙负载硝酸铝催化裂化小桐子油制备生物基燃料油的试验
        3.2.3 催化剂的表征
        3.2.4 液体产物理化指标测定
        3.2.5 液体产物成分分析方法
    3.3 结果与分析
        3.3.1 催化剂的表征
        3.3.2 试验结果与讨论
        3.3.3 液体产物理化指标分析
        3.3.4 液体产物成分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酸碱共催化裂化小桐子油的试验研究
    4.1 试验材料与仪器
        4.1.1 试验材料
        4.1.2 试验仪器
        4.1.3 试验装置
    4.2 试验方法
        4.2.1 催化剂的成型
        4.2.2 酸碱共催化裂化小桐子油制备生物基燃料油的试验
        4.2.3 液体产物产率测定
        4.2.4 液体产物成分分析方法
    4.3 结果与分析
        4.3.1 试验结果与讨论
        4.3.2 反应历程推理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四、元素硫在催化裂化中的产生及影响因素(论文参考文献)

  • [1]多级孔Beta沸石 ——从小试到中试[D]. 张维民. 太原理工大学, 2021(01)
  • [2]微波作用下载金硫化物中单质硫的释放及其浸金机制研究[D]. 张晓亮.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8)
  • [3]NaY改性催化剂催化裂化餐厨废油的应用研究[D]. 姚志松.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2)
  • [4]生物碳基复合结构的构建及锂-硫电池性能研究[D]. 王彩薇. 陕西科技大学, 2021(01)
  • [5]Pseudomonas aeruginosa PAO1中硫烷硫信号分子的调控作用研究[D]. 玄冠华. 山东大学, 2020(04)
  • [6]高含油污泥的定向催化热解研究[D]. 林炳丞. 浙江大学, 2020(07)
  • [7]渣油加氢过程中不同因素对硫化物转化规律的影响[D]. 刘子嫣.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2020(04)
  • [8]三维多孔碳基复合材料的设计、制备与储锂性能研究[D]. 田小慧. 武汉科技大学, 2020(01)
  • [9]高硫煤配煤炼焦硫分定向调控及成焦过程研究[D]. 申岩峰. 太原理工大学, 2020
  • [10]固体碱催化裂化小桐子油制备生物基燃料油的研究[D]. 董蕾.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5)

标签:;  ;  ;  ;  ;  

催化裂化中元素硫的产生及影响因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