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英语学习者拒绝言语行为的语用发展研究

中国英语学习者拒绝言语行为的语用发展研究

论文摘要

拒绝言语行为是人们日常社交活动中最常用的言语行为之一。此言语行为具有极强的面子威胁性,从而增加了人们对其实施的难度,尤其是对二语或外语学习者来说。随着语际语用学地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内外学者开始注重于二语或外语学习者语用能力发展的研究;然而,语法能力和语用能力的相互关系一直是语际语用学领域一个具有争议且一直没有定论的问题。基于此需求,本研究从中国英语学习者的拒绝言语行为入手,来探讨具有不同英语水平的中国学习者实施这一言语行为的能力,从而尝试阐述语法能力和语用能力之间的关系。本研究主要围绕以下几个议题:第一,具有不同英语水平的中国学习者在实施英语拒绝言语行为时,其语用语言能力有何特征?第二,具有不同英语水平的中国学习者在实施英语拒绝言语行为时,其社会语用能力有何特征?第三,不同英语水平的中国学习者实施拒绝言语行为时是否存有语用负迁移的依据?本研究采用了横向设计的调查方式。调查对象总共有156名,包括83名具有不同英语水平的中国学习者(其中大一非英语专业学生41名、大四英语专业学生42名),35名英语母语者和38名汉语母语者。本研究采用了背景问卷和语篇补全对话形式来收集相关数据,通过分析拒绝策略和内部修饰语来考察中国学习者实施英语拒绝言语行为的语用语言能力,其拒绝策略主要参照Beebe et al.(1990)的分类方式,其内部修饰主要采用中国学者王爱华(2001)的分类模式。通过分析两种社会变数(社会距离和熟悉程度)对拒绝策略的影响来考察中国学习者实施英语拒绝言语行为的社会语用能力;同时,本研究还对部分学习者进行了访谈,便于进一步了解他们对英语拒绝言语行为的掌握程度及其语用学习状态。本研究是在语际语用学,礼貌理论及言语行为的框架下来进行数据分析和讨论。研究结果表明:高水平英语学习者的语用语言能力比低水平英语学习者要强,这表明英语水平对中国学习者实施英语拒绝言语行为的语用语言能力的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然而,就中国学习者实施英语拒绝言语行为的社会语言能力的发展而言,其发展与英语水平不成正相关性(即便高水平学习者比低水平学习者做得好些),原因在于这两组受试很难达到目的语的规范,尤其在社会变数干涉的情况下。在语用迁移方面,英语低水平者更容易把汉语中的表达习惯迁移到目的语中;而语用负迁移现象随着学习者语法能力的不断增强而逐渐减少,尤其是在语用语言方面,这表明此研究结果不支持Takahashi & Beebe (1987)提出的正相关假说。本研究是从语际语用学的视角去研究不同英语水平的中国学习者实施英语拒绝言语行为的语用发展研究。不同语言水平的学习者的语用能力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其拒绝言语行为呈现了不同的特征和规律。因而,本研究对二语或外语学习者实施拒绝言语行为的语用能力发展的研究方面提供了一定的借鉴作用,同时对语用知识的教与学提供一定的启示作用。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Abbreviations
  • Introduction
  • 0.1 Research Background
  • 0.2 Research Purpose
  • 0.3 Significance of the Study
  • 0.4 General Organization
  • Chapter 1 Theoretical Background
  • 1.1 Interlanguage Pragmatics
  • 1.1.1 Definition and Scope of Interlanguage Pragmatics
  • 1.1.2 Pragmatic Transfer
  • 1.1.3 Pragmatic Competence
  • 1.2 Politeness Theory
  • 1.2.1 Brown and Levinson’s Politeness Theory
  • 1.2.2 Chinese Concepts of Face and Politeness
  • 1.3 Speech Act Theory
  • 1.4 Summary
  • Chapter 2 Literature Review
  • 2.1 Definition of Refusals
  • 2.2 Categorization of Refusal Strategies
  • 2.3 Previous Studies on the Speech Act of Refusal
  • 2.3.1 Studies on Refusals Abroad
  • 2.3.2 Studies on Refusals at Home
  • 2.4 Comments on the Previous Studies on Refusals
  • 2.5 Summary
  • Chapter 3 Research Design
  • 3.1 Research Questions
  • 3.2 Subjects
  • 3.3 Research Instruments
  • 3.3.1 Background Questionnaire
  • 3.3.2 Written Discourse Completion Task
  • 3.4 Data Collection
  • 3.5 Coding System
  • 3.5.1 Refusal Strategies
  • 3.5.2 Internal Modifications
  • 3.6 Summary
  • Chapter 4 Data Analysis and Discussion
  • 4.1 Refusal Strategies
  • 4.1.1 Overall Distribution of Strategies
  • 4.1.2 Direct Strategies
  • 4.1.3 Indirect Strategies
  • 4.1.4 Opting out
  • 4.1.5 Summary
  • 4.2 Internal Modifications
  • 4.2.1 Syntactic Downgraders
  • 4.2.2 Lexical and Phrasal Downgraders
  • 4.2.3 Upgraders
  • 4.2.4 Summary
  • 4.3 Social variables in Refusal Strategies
  • 4.3.1 Social Status
  • 4.3.2 Familiarity
  • 4.3.3 Summary
  • 4.4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Development of Pragmatic Competence
  • 4.4.1 L2 Proficiency
  • 4.4.2 L1 Pragmatic Transfer
  • 4.4.3 Instructional Effect
  • 4.5 Summary
  • Chapter 5 Pedagogical Implications
  • 5.1 Necessities of L2 Pragmatic Instruction
  • 5.2 Pedagogical Implications on L2 Pragmatic Development
  • 5.3 Summary
  • Conclusion
  • Works Cited
  • Acknowledgements
  • Appendix A Background Questionnaire for Chinese EFL Learners
  • Appendix B Questionnaire for Native Speaker of English and Chinese EFL Learners
  • Appendix C Questionnaire for Native Speaker of Chinese
  • Appendix D Data Statistics of Refusal Strategies
  • Informative Chinese Abstract
  • Résumé and Publications since Entering the Program
  • 相关论文文献

    • [1].英语句式习语的言语行为特征[J]. 外国语言文学研究 2008(02)
    • [2].俄汉对话语篇中的表态言语行为[J]. 黑河学院学报 2020(01)
    • [3].孤独症儿童言语行为教学研究述评[J]. 中国特殊教育 2020(04)
    • [4].网络批评言语行为研究综述[J]. 海外英语 2020(11)
    • [5].青少年暴力言语行为调查及分析[J].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04)
    • [6].原型范畴理论视角下的赞同言语行为分析[J]. 汉语学习 2020(05)
    • [7].偏离型网络言语行为和国家语言文明建设[J].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学报 2020(04)
    • [8].倾泻式“宣泄”言语行为的模式、类型及其特点[J].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学报 2019(01)
    • [9].英汉虚假拒绝言语行为成因对比研究[J]. 文学教育(下) 2019(05)
    • [10].现代汉语批评言语行为的策略探究[J].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4)
    • [11].言语行为认定模式在双语间的应用研究[J].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9(05)
    • [12].表态言语行为研究概览[J]. 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上旬刊) 2019(10)
    • [13].汉语“语篇支持性”言语行为标记研究[J]. 语言文字应用 2019(04)
    • [14].言语行为构式的界定及分类研究[J].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04)
    • [15].简论塞尔《什么是言语行为》的思想[J]. 现代经济信息 2018(15)
    • [16].表态言语行为的语义与语用[J]. 外语学刊 2016(06)
    • [17].承诺型言语行为研究——以《格林童话》为研究范本[J].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17(01)
    • [18].中美研究生“给予”言语行为对比研究[J].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 2017(01)
    • [19].商务言语行为的转喻研究[J]. 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7(11)
    • [20].是新瓶装旧酒还是创新——论斯金纳《言语行为》中新词的使用[J]. 当代外语研究 2015(12)
    • [21].国内外拒绝言语行为研究综述[J].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2015(12)
    • [22].维护言语行为的顺应认知模式研究[J]. 外语教学 2016(02)
    • [23].论作为“劝导”的文学言语行为[J].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4)
    • [24].试论《傲慢与偏见》中的“礼貌言语行为”[J]. 名作欣赏 2016(20)
    • [25].间接拒绝言语行为浅析[J]. 戏剧之家 2014(17)
    • [26].礼貌理论在安慰言语行为中的体现[J]. 科技资讯 2014(35)
    • [27].汉语道歉言语行为研究——浅析90后道歉言语行为的施为策略[J]. 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 2015(02)
    • [28].对拒绝言语行为中礼貌原则的研究[J]. 现代交际 2015(02)
    • [29].基于语篇发生的叙事言语行为链研究[J].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01)
    • [30].讽刺言语行为的转喻研究[J].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1)

    标签:;  ;  ;  ;  ;  

    中国英语学习者拒绝言语行为的语用发展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