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活性剂TPGS的合成及其在辛伐他汀微乳制剂中的应用

表面活性剂TPGS的合成及其在辛伐他汀微乳制剂中的应用

论文题目: 表面活性剂TPGS的合成及其在辛伐他汀微乳制剂中的应用

论文类型: 硕士论文

论文专业: 药物化学

作者: 俞红凯

导师: 莫凤奎,王中彦

关键词: 微乳,假三元相图,辛伐他汀,辛伐他汀羟基酸

文献来源: 沈阳药科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聚乙二醇1000维生素E琥珀酸酯(TPGS)是维生素E的水溶性衍生物,在国外现已广泛应用于制剂研究中,作为增溶剂、吸收促进剂、乳化剂、增塑剂以及脂溶性药物传递系统的载体。由于TPGS无毒性且具有较高的HLB值,故其可作为表面活性剂应用到口服O/W微乳制剂中。本文首先通过合成TPGS及对其结构进行表征,并以难溶性药物辛伐他汀(SV)为模型药物,制备热力学稳定的微乳口服制剂,以达到促进SV在体内快速吸收、提高其生物利用度的目的。 以维生素E琥珀酸酯(VES)和PEG 1000为合成原料,用DCC/DMAP酯化法合成TPGS,考察了反应时间、催化剂配比、原料配比等因素对收率的影响,并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优化合成工艺,最终得TPGS收率为86.7%。通过TLC和HPLC鉴别、IR和1H-NMR光谱分析对TPGS的结构进行了确证。 考察了TPGS的溶解性、酸值、浊点和粘度等理化性质,测得室温下TPGS的HLB值为14.28、CMC为0.0225%(w/w)。研究还表明TPGS有一定的抗氧化作用。 采用HPLC法分别建立了辛伐他汀微乳的含量测定方法和其体外释药的分析方法。初步考察了辛伐他汀原料药的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SV在露置空气试验和高温60℃不稳定,并在高湿条件下会吸潮。 通过绘制假三元相图,考察了不同油相、不同助表面活性剂、TPGS与助表面活性剂的不同质量比Km、添加剂及制备温度等因素对微乳形成的影响,并对前3种影响因素进行正交试验设计,以相图中微乳区域的面积大小为主要评价指标,对微乳处方进行优化,最后确定了辛伐他汀微乳的最终处方及制备工艺。并采用总体液平衡反向透析法初步考察了辛伐他汀微乳的体外释药过程。 考察了辛伐他汀微乳的各种理化性质,结果表明微乳的粘度为12.96cp,表面张力为41.97×10-3N·m-1,相转变温度为85℃,粒径为23.8±4.2nm,提示微乳较稳定。还初步考察了辛伐他汀微乳的稳定性,通过低温试验、加速试验、留样试验等1个月的考察,SV微乳的外观性状、粒径、含量等均未见明显变化。 以市售辛伐他汀片为参比制剂,对SV微乳进行了Beagle犬体内药物动力学研究。用

论文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TPGS的合成及结构确证

1 仪器与试药

2 反应物与产物TLC分析方法

2.1 VES的TLC鉴别

2.2 PEG 1000与TPGS的TLC鉴别

3 TPGS合成方法的选择

3.1 合成方法1

3.2 合成方法2

3.3 合成方法3

3.4 合成方法4

3.5 最终合成方法

4 合成条件的影响因素考察

4.1 反应温度的影响

4.2 反应溶媒的影响

4.3 反应时间的影响

4.4 催化剂用量的影响

4.5 原料配比的影响

5 合成条件的优化

5.1 采用正交设计优化合成条件

5.2 最佳合成条件的验证

6 TPGS结构的确证

6.1 TLC鉴别

6.2 HPLC鉴别

6.3 熔点的测定

6.4 红外吸收光谱(IR)

6.5 核磁共振氢谱(~1H-NMR)

7 本章小结

第二章 TPGS理化性质及抗氧化作用的研究

1 TPGS理化性质

1.1 外观性状

1.2 溶解性

1.3 酸值的测定

1.4 浊点的测定

1.5 HLB值的测定

1.6 CMC的测定

1.7 粘度的测定

2 TPGS抗氧化作用的研究

2.1 仪器与试药

2.2 方法原理

2.3 TBAR最大吸收波长的确定

2.4 实验方法

2.5 结果与分析

2.6 讨论

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辛伐他汀微乳体外分析方法的建立及原料药的初步稳定性考察

1 仪器与试药

2 辛伐他汀微乳的含量测定

2.1 色谱条件

2.2 检测波长的选择

2.3 系统适用性试验

2.4 专属性试验

2.5 线性关系考察

2.6 精密度试验

2.7 回收率试验

2.8 不同溶媒中的稳定性

2.9 含量测定

3 辛伐他汀微乳体外释药的测定方法

3.1 色谱条件

3.2 线性关系考察

3.3 精密度试验

3.4 溶液稳定性试验

3.5 回收率试验

4 辛伐他汀原料药的初步稳定性考察

4.1 露置空气试验

4.2 高温试验

4.3 高湿试验

5 讨论

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辛伐他汀微乳的制备及其体外释药

1 仪器与试药

2 微乳处方的初步筛选

2.1 油相的选择

2.2 助乳化剂的选择

3 假三元相图的绘制

4 影响微乳形成的主要因素

4.1 油相对微乳形成的影响

4.2 助表面活性剂对微乳形成的影响

4.3 K_m对微乳形成的影响

4.4 添加剂对微乳形成的影响

4.5 制备温度对微乳形成的影响

4.6 药物对微乳形成的影响

5 微乳处方的优化

6 最终处方及制备工艺

6.1 最终处方

6.2 制备工艺

6.3 处方工艺的重现性考察

7 辛伐他汀微乳的体外释药

7.1 仪器与试药

7.2 辛伐他汀微乳的体外释药

7.3 辛伐他汀微乳释药的影响因素

8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辛伐他汀微乳的理化性质研究及稳定性考察

1 仪器与试药

2 SV微乳的理化性质研究

2.1 微乳类型的鉴别

2.2 粘度的测定

2.3 相转变温度

2.4 表面张力的测定

2.5 粒径的测定

2.6 Zate电位的测定

3 SV微乳的含量测定

4 SV微乳的有关物质检查

5 SV微乳的初步稳定性考察

5.1 考察项目

5.2 低温试验

5.3 冷热循环试验

5.4 加速试验

5.5 留样试验

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辛伐他汀微乳在Beagle犬体内药物动力学研究

1 仪器与试药

2 体内分析方法的建立

2.1 色谱条件

2.2 检测波长的选择

2.3 溶液的配制

2.4 血浆样品的处理

2.5 分离度与专属性

2.6 标准曲线的绘制

2.7 回收率试验

2.8 日内与日间精密度

2.9 血浆样品的稳定性

3 辛伐他汀微乳在Beagle犬体内药物动力学研究

3.1 实验动物

3.2 服药方案及样品采集

3.3 样品血药浓度的测定

3.4 实验结果

3.5 药动学参数计算

4 讨论

5 本章小结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发布时间: 2006-11-27

参考文献

  • [1].TPGS修饰的多西他赛脂质体抗肿瘤多药耐药的研究[D]. 李娜.宁夏医科大学2018
  • [2].TPGS乳化的尼美舒利纳米结构脂质载体的研究[D]. 杜广盛.天津大学2013
  • [3].基于维生素E聚乙二醇1000琥珀酸酯(TPGS)的前药的制备及其用于克服肿瘤耐药性的研究[D]. 鲍宇玲.华中科技大学2016
  • [4].载多西他赛胶束在克服多药耐药及靶向给药方面的研究[D]. 师春焕.山东大学2016
  • [5].聚乙二醇1000维生素E琥珀酸酯修饰脂质体作为阿霉素载体的研究[D]. 张楠.浙江工业大学2011
  • [6].TPGS对含叶酸靶向的Pluronic/PLA共聚物药物包埋的影响研究[D]. 陶龙.江西科技师范大学2016
  • [7].聚乙二醇1000维生素E琥珀酸酯(TPGS)修饰壳聚糖纳米粒作为抗肿瘤药物传递载体的研究[D]. 储敏.华中科技大学2012

相关论文

  • [1].环孢素A眼用微乳的研究[D]. 蒋文娟.南京医科大学2007
  • [2].利多卡因微乳的制备工艺及体外经皮渗透的研究[D]. 黄亮.第一军医大学2006
  • [3].中药微乳给药体系丹参酮和丹酚酸复合微乳给药体系的研究[D]. 李红磊.第一军医大学2006
  • [4].柴胡挥发油亚微乳注射液和柴黄微丸研究[D]. 马宏达.沈阳药科大学2005
  • [5].氟比洛芬微乳制剂的研究[D]. 吴顺芹.沈阳药科大学2004
  • [6].槲皮素微乳的研究[D]. 王玉强.山东大学2006
  • [7].依托泊苷微乳及自微乳的研制[D]. 张桂侠.河北医科大学2007
  • [8].注射用葫芦素B自乳化微乳制剂的研究[D]. 李墨.沈阳药科大学2007
  • [9].辛伐他汀自微乳化胶囊的研究[D]. 田大丰.沈阳药科大学2006
  • [10].微乳给药系统法莫替丁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微乳的研究[D]. 叶海英.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2003

标签:;  ;  ;  ;  

表面活性剂TPGS的合成及其在辛伐他汀微乳制剂中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