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东北地区粗放型经济增长过程中导致了资源的大量消耗和环境的污染。本文在系统构建循环经济理论框架的基础上,论证了通过发展循环经济改造东北地区传统产业,并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对策,对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具有参考意义。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循环经济理论框架的重新构建。本文并未遵循一般的循环经济研究轨迹,而是针对循环经济主流经济学研究基础薄弱的现状,侧重从主流经济学角度作为本研究起点,提出了“资源分工”理论,认为循环经济是劳动分工向资源分工演进的表现形式,循环经济内生演进的动力在于自然资源的完全价格机制,并推导出了“基于循环经济模式的经济增长模型”,为循环经济奠定了主流经济学基础;在理论研究铺垫下,以改进的环境伦理观、自然资源价值计量、生态经济理论、制度经济学为基础为循环经济构建了理论平台,完善了循环经济的理论框架。 (2) 东北地区可持续发展的路径分析与选择。在对东北地区经济发展阶段、产业发展现状及经济增长过程中伴生的资源压力与生态破坏进行系统分析后,本文认为,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是东北地区社会、经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实现手段。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国内外循环经济发展典型地区的比较研究与借鉴参考,本文提出了东北地区循环经济发展的总体思路,即“一个目标、两个核心、三大支撑层面、四大推进领域”的基本发展框架。 (3) 东北地区循环经济发展的策略体系。本文以东北地区循环经济发展框架为基点,从发展模式和空间布局角度探讨了东北地区循环经济发展思路与建议,为东北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增长方式转变和循环经济发展提供了宏观层面的可行设计。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东北地区循环经济发展对策,以推进循环经济模式的有效演进。 (4) 循环经济发展水平测度方法研究。针对循环经济发展水平定量测度研究的不足,本文提出了以资源利用与资源生产率、资源开发与废弃物排放对环境的影响、资源循环利用程度、社会经济发展进步水平等为基本框架的4大类16个指标组成的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突出体现了资源循环性特点,并应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指标体系进行评价,使得评价结果具有较强的解释力,从定量分析的角度提高了循环经济发展程度的可判别性。 本文通过将东北地区与国内外循环经济发展先进地区进行比较分析,结合东北地区经济、社会、生态发展现状分析,提出了具备东北老工业基地特色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空间布局及相关对策,为具备区域特色的循环经济发展探索了可行路径,以期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关于“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东北地区经济模式创新的对策研究——以辽宁省辽阳市为例[J]. 商场现代化 2019(24)
- [2].大学生创新创业对东北地区经济促进作用分析[J]. 教育教学论坛 2020(16)
- [3].僵尸企业分布与东北地区经济低迷关系研究[J]. 科技与管理 2020(01)
- [4].“资源诅咒”理论下东北地区经济的影响研究[J]. 现代商贸工业 2020(31)
- [5].东北地区经济转型升级的战略思考[J]. 全国流通经济 2017(32)
- [6].“一带一路”战略与东北地区经济转型发展研究[J]. 时代金融 2018(05)
- [7].2016年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综述[J]. 辽宁经济 2017(01)
- [8].当前东北地区经济下行成因与对策分析[J]. 中国国情国力 2017(02)
- [9].科技创新对东北地区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J]. 科技与经济 2017(02)
- [10].优化营商环境,促进东北地区经济发展[J]. 大连干部学刊 2017(04)
- [11].“一带一路”战略与东北地区经济转型发展研究[J]. 科技创新与生产力 2017(04)
- [12].浅析当前东北地区经济下行成因与对策[J]. 商 2016(02)
- [13].东北地区经济下行特征与成因分析[J]. 宏观经济管理 2015(08)
- [14].当前东北地区经济下行特征及成因分析[J]. 中国发展观察 2015(10)
- [15].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实施新一轮东北振兴战略加快推动东北地区经济企稳向好若干重要举措的意见[J]. 辽宁省人民政府公报 2016(23)
- [16].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实施新一轮东北振兴战略加快推动东北地区经济企稳向好若干重要举措的意见》实施方案的通知[J]. 辽宁省人民政府公报 2016(24)
- [17].辽宁应如何建设好营商环境[J]. 东北之窗 2016(23)
- [18].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实施新一轮东北振兴战略加快推动东北地区经济企稳向好若干重要举措的意见[J].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 2016(33)
- [19].长春今日再逢“春”[J]. 东北之窗 2017(17)
- [20].东北地区经济下行的体制机制因素分析[J]. 大众投资指南 2017(10)
- [21].东北有望成为全国经济新增长极[J]. 现代焊接 2009(10)
- [22].土地要素对东北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J]. 社会科学辑刊 2020(05)
- [23].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的路径选择[J]. 吉林工商学院学报 2018(06)
- [24].东北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J]. 城市与环境研究 2019(01)
- [25].着力破解东北地区经济转型发展中的体制机制问题[J]. 经济纵横 2017(12)
- [26].东北地区经济技术自主创新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措施[J]. 全国流通经济 2017(07)
- [27].人口因素对东北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J]. 当代经济研究 2016(05)
- [28].长白山文化在东北地区经济发展中的作用[J]. 人民论坛 2012(23)
- [29].满族文化与东北地区经济发展[J]. 人民论坛 2011(32)
- [30].东北地区经济与科技竞争力耦合关系和提升路径研究[J]. 科技与经济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