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题目: 乳腺癌组织和外周血淋巴细胞MHC分子表达与临床病理联系及干预的研究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内科学
作者: 黎莉
导师: 徐从高
关键词: 乳腺癌,淋巴细胞,细胞因子,免疫组织化学
文献来源: 山东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目的 肿瘤细胞无论是原位生长还是远处转移,始终受机体免疫系统的监视,肿瘤的发生发展及预后与肿瘤和宿主之间复杂的免疫学关系已成为肿瘤生物治疗的切入点。MHC是机体免疫应答的核心,在免疫应答中最重要的环节是效应细胞对抗原的识别。虽然肿瘤来源于自身组织,但当其发生癌变时会产生独特的“肿瘤抗原”。理论上肿瘤得以生长必须成功地免疫逃逸。在复杂的免疫逃逸机制中,重要环节之一即肿瘤细胞缺乏激发机体免疫系统所必需的成分。在肿瘤免疫中,T细胞的免疫功能起关键作用。可溶性肿瘤抗原经抗原递呈细胞(APC)摄入后加工成短肽,然后,经MHCⅡ类分子递呈而激活CD4+T细胞,通过分泌细胞因子促进CD8+细胞的特异杀伤作用。而肿瘤细胞表面的肿瘤抗原在肿瘤细胞内加工为小肽后递呈于表面的MHCⅠ类分子可直接激活CD8+T细胞。 由此可见,成功激活CD4+和CD8+T细胞实现肿瘤免疫,依赖完整的MHCⅠ/Ⅱ类分子表达。MHCⅠ/Ⅱ类分子表达减少或丢失,致使CTL对肿瘤细胞的抗原不能识别,从而肿瘤细胞得以逃避宿主的免疫攻击,特别是那些维持某种肿瘤恶性表型的肿瘤抗原。许多肿瘤细胞系中已检测出异常MHC分子表达,国外也有学者发现包括乳腺癌在内的许多恶性肿瘤MHC分子减少或消失。然而,有关我国乳腺癌患者MHC分子表达情况的报道甚少,检测多种MHCⅠ/Ⅱ类分子并分析其与肿瘤表型的关系、干预治疗对表达的影响尚未见报道。而了解乳腺癌患者MHC分子表达状况对分析其机体的免疫功能状态、针对性给予细胞因子等免疫调节治疗、开展针对MHC分子的基因治疗、设计以产生肿瘤特异性CTL为目的的肿瘤疫苗、配合肿瘤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的联合免疫治疗均具有重要意
论文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符号说明
论文正文
前言
第一部分
材料与方法
结果
第二部分
材料与方法
结果
第三部分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发布时间: 2005-10-17
参考文献
- [1].miR-568抑制乳腺癌细胞体内外转移机制的研究[D]. 李俊堂.第四军医大学2014
- [2].葡萄糖对乳腺癌细胞内质网应激及增殖转移能力的影响及其调节机制[D]. 张懿敏.武汉大学2015
- [3].游离核酸作为乳腺癌诊断标志物的应用研究[D]. 黎四维.武汉大学2015
- [4].MUC1适配子修饰壳聚糖/羟磷灰石纳米薄膜芯片捕获乳腺癌循环肿瘤细胞[D]. 方远.武汉大学2015
- [5].肿瘤微环境中癌相关成纤维细胞分泌的SDF-1α促进乳腺癌的发生发展[D]. 欧阳理权.华中科技大学2017
- [6].乳腺癌中AKT激活和PTEN失活与多药耐药的关系[D]. 孙丽梅.中国医科大学2004
- [7].c-erbB2基因反义寡核苷酸探针研制联合EGF乳腺癌显象[D]. 谢娟.重庆医科大学2004
- [8].CDA-Ⅱ诱导分化乳腺癌细胞的实验研究[D]. 郑伟.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4
- [9].ERβ在乳腺癌细胞中的功能及其活性调节[D]. 朱建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4
- [10].候选抑癌基因Syk抑制乳腺癌的生长和转移[D]. 丁永斌.南京医科大学2004
相关论文
- [1].淋巴细胞MHC-I在乳腺癌患者中的表达变化及其对CTL功能的影响[D]. 赵胜梅.山东大学2010
- [2].乳腺癌中β-连环素和APC基因的研究[D]. 刘臻.中国医科大学2005
- [3].肿瘤抑制基因PTEN调控Pleiotrophin的表达及与乳腺癌关系的研究[D]. 张宏艳.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5
- [4].靶向HER-2的siRNA治疗乳腺癌的实验研究[D]. 吴峰.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5
- [5].ERα和Her-2受体在人乳腺癌细胞株作用通路的实验研究及基质金属蛋白酶在淋巴结阴性乳腺癌的预后意义[D]. 李鹤成.复旦大学2005
- [6].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及骨髓播散肿瘤细胞的检测[D]. 张杰.复旦大学2005
- [7].乳腺癌患者微转移的检测及骨髓微转移与其它预后指标的相关性研究[D]. 张丽丽.山东大学2005
- [8].乳腺癌淋巴转移与淋巴管生成的临床基础研究[D]. 马榕.山东大学2005
- [9].外周血单个核细胞MHC基因表达与早期急性移植排斥的研究[D]. 李向东.山东大学2007
- [10].外周血淋巴细胞MHC-I在急性移植排斥反应中的变化规律[D]. 万芙荣.山东大学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