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自然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前提和基本动力。对自然资源不适当地开发利用,会造成资源枯竭及生态环境恶化,反过来会阻碍地区经济发展。过去,西部地区实施的是资源导向战略,哪里有资源哪里就开发,开发到哪里是哪里,这种对自然资源粗放式的开发、掠夺式经营,导致西部自然资源的巨大浪费和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而自然资源开发企业凭借对自然资源环境的低价或近乎无偿的占有获得了超额利润,阻碍了自然资源产权在市场上的自由流转,违背了价值规律,自然资源价值难以通过市场价格反映出来,从而形成“资源无价、原料低价、产品高价”扭曲的价格体系。由于西部地区自然资源丰富,已成为重要的资源受让地,为其它地区贡献了廉价资源,但同时还承载着严重的生态环境恶果的不公平现象,产生了自然资源成本效益空间异置问题。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更应该建立并完善与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相关的一系列经济政策,以此促进西部地区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对西部现有的自然资源利用制度进行分析,存在如下问题:1、资源有偿使用制度不完善;2、补偿制度主体目标不明确;3、产权制度不合理及产权虚置;4、多头管理及缺乏统一规划;5、资源税费标准;6、中央与西部地方各相关利益主体存在长期利益博弈。以自然资源价值论、自然资源配置论、外部性理论与可持续发展论为理论依据,深入研究自然资源价值的特点和构成,构建自然资源价值计量模型,为产权的市场交易奠定理论基础。依据自然资源价值论,自然资源的价值包含着本身的价值和再生产价值,即自然资源价值P=P1+P2。依据自然资源配置论,对于西部自然资源的不同特点,分别对其采用综合配置、交换配置或自由配置的管理方式。依据外部性理论,对自然资源开发产生的外部不经济性,通过实现外部性内部化,让开采者承担对资源耗费、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等进行修复、弥补或替换的一部分费用,实现合理利用资源的目的。依据可持续发展论,提倡对自然资源实行综合管理,实现西部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和代际公平。为提高西部地区自然资源的利用率,改变资源成本效益空间异置问题,改善西部生态环境,实现西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建立西部地区自然资源有偿使用与补偿机制是一种有效的管理手段。结合我国当前自然资源利用制度情况,对国外的自然资源有偿使用制度进行研究,提出建立与西部地区实际情况相符合的自然资源利用制度,即西部自然资源有偿使用与补偿机制。作为一种经济机制和利益杠杆的自然资源利用制度,它将反映自然资源价值,约束和调整所有者、生产者的经济行为,实现自然资源高效配置和良性循环,减少和防止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的问题。西部地区自然资源利用有偿使用与补偿机制形式,是以税费等形式实现国家所有资源的有偿使用,对开发、利用资源的生产者征收资源费,所征收税费以补偿或恢复开发利用过程中产生的资源和生态环境破坏。西部地区自然资源的有偿使用与补偿机制原则,坚持“谁开发谁保护,谁投资谁受益,谁污染谁治理,谁破坏谁恢复,谁使用谁补偿”的方针,综合运用行政、法律、经济和科技手段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促进社会、经济、资源、环境协调稳定发展。西部地区自然资源的有偿使用与补偿机制的主要内容,一是确立有偿使用与补偿机制的主体,即资源的受益者、受损者及公共主体的利益分享者;二是确定税费标准和补偿标准,以自然资源的价值为基础,确定税费标准和补偿标准;三是确立补偿路径,即资金来源及资金管理方式;四是确定补偿方式,即通过国家补偿或社会补偿等方式实现对资源及生态环境的价值补偿或实物补偿;五是注重补偿手段的运用。建立资源保护的技术支持或资金支持体系,或探索多渠道的补偿方式,如补贴或项目支持等西部地区自然资源的有偿使用与补偿机制框架,以自然资源价值为依据,建立以权利金制度、资源税制度、优质资源出让金制度及自然资源许可证制度等为主体框架的制度模式。在政策工具上,加强行政手段的管制。如在产权制度安排上,建立混合型、多样化、有限制的高效产权结构;在管理模式上,构建自然资源管理目标体系。同时在新的制度安排中还强调了法律制度、财政制度、金融制度的作用。为了检测制度安排是否达到预期目标,提出建立自然资源综合评价体系,该体系包含经济指标、生态指标和社会指标,通过量定的指标来评定地区自然资源开发是否合理,是否符合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生态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保障西部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实现自然资源短期效益与长期效益相互对接,单纯的市场机制并不能达到政府的预期目标;如果体制或政策不完善,管制的结果有可能偏离政府的预期目标。由于西部地区具有天然的自然资源优势,建立西部地区综合自然资源管理机构,划分各职能部门的具体责任,对西部地区自然资源进行综合管理、统筹配置,发挥西部地区自然资源优势,促进地区的经济发展。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关于本市加快西部地区转型发展情况报告审议意见书研究处理情况的报告(书面)[J]. 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公报 2012(07)
- [2].西部地区高等教育发展:机遇、挑战与对策[J]. 中国高教研究 2019(12)
- [3].“一带一路”框架下中国西部地区的发展机遇与路径[J]. 东北亚经济研究 2019(06)
- [4].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与环境质量的实证分析[J]. 中外企业家 2020(03)
- [5].创新驱动视角下西部地区科研院所管理改革研究[J]. 科技创业月刊 2019(11)
- [6].可实施导向下的西部地区特色小镇发展实践及对策分析——以云南省为例[J]. 中国名城 2020(01)
- [7].多措并举推进西部地区产业高质量发展[J]. 人民论坛 2019(35)
- [8].西部地区精准扶贫机制的优化思考——以西部A市F区为例[J].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6)
- [9].乡村振兴背景下关于西部地区农牧业发展对策的思考[J]. 区域治理 2019(38)
- [10].新形势下西部地区大气环境保护与治理探析[J]. 低碳世界 2020(01)
- [11].西部地区扶贫历程:1999—2019[J]. 开发研究 2019(06)
- [12].大数据背景下西部地区城乡规划探析[J]. 住宅与房地产 2020(06)
- [13].西部地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的融合之路——基于10省85村1143户的微观调查数据[J].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2)
- [14].新时代西部地区的乡村:在开发开放中探寻振兴之路[J]. 中国西部 2019(05)
- [15].西部地区现代农业与旅游业的耦合协调关系分析[J]. 南方农业学报 2020(03)
- [16].关于西部地区构建开放型经济新格局的思考[J]. 海关与经贸研究 2019(06)
- [17].西部地区乡村振兴制约因素及对策探讨[J]. 全国流通经济 2020(07)
- [18].“一带一路”背景下西部地区跨境电商发展趋势分析[J]. 全国流通经济 2020(06)
- [19].西部地区易地扶贫搬迁进程中的现实难点与未来重点[J].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2)
- [20].西部地区小城镇建设中的规划问题探讨[J]. 住宅与房地产 2020(12)
- [21].我国西部地区城投公司发展SWOT分析[J]. 现代经济信息 2020(05)
- [22].关于西部地区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思考[J]. 商场现代化 2020(12)
- [23].我国西部地区上市公司参与精准扶贫对的影响因素研究[J]. 西部皮革 2020(14)
- [24].西部地区畜禽育种方法及发展趋势探析[J]. 吉林畜牧兽医 2020(08)
- [25].新时代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人才支撑策略[J]. 宏观经济管理 2020(08)
- [26].西部地区经济与生态互动发展方式探讨[J]. 时代金融 2018(36)
- [27].“西部地区书法艺术人才培养”项目学员作品选[J]. 中国书法 2019(04)
- [28].基于数据比较的西部地区国防特色学院学生就业分析[J]. 教育教学论坛 2019(30)
- [29].社会资本对西部地区创新产出与创业水平影响的研究[J]. 管理学刊 2019(03)
- [30].中国西部地区标准化联盟2019年度工作会议在西安召开[J]. 中国标准化 201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