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人们对时态的研究历来是从两个角度进行的:一是逻辑学,二是语言学,二者又是相互影响,交叉进行。本文主要是从语言学的角度,具体的讲,是在系统功能语法框架下研究英语时态系统。本文认为与其他流派相比,以Halliday为代表的功能语法时态理论更为合理。它不仅可以解释书面语中的时态,而且可以解释更为复杂的口语中的时态,因此在对时态的解释力方面,远远超过了其他流派。但令人遗憾的是Halliday只研究了独立小句内的时态,并没有深入研究小句与小句之间中的时态现象。因此本文的研究目的是在系统功能语法框架下,在对Halliday时态理论全面分析的基础上,深入研究限制性主从关系小句复合体内的时态,试图推出一个既能解释小句内的时态而且还能解释小句之间时态的理论框架。全文共七章。第一章是介绍,主要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提出本文要达到的目的,并对有关数据资料的收集进行说明。第二章是文献综述,首先阐述了Aristotle和Thrax的时态理论,指出Aristotle的理论是第一个区分了时和体的时态理论,Thrax的理论是第一个综合了时和体的时态理论。之后所有的时态理论都可以在他们二者的理论中找到根源。然后分别阐述了Reichenbach和Comrie的理论。并指出二者理论与Halliday的理论之间的渊源关系。Reichenbach首先提出了“参考时间”的概念,他认为时态中有三种时间E(Event time),S(Speaker time)和R(Reference time)。而时态就是由这三种时间的位置关系确定的。但缺点在于他认为在S与E之间只有一个参考时间R,所以该理论只能解释简单的时态。而Halliday和Comrie认为在S与E之间存在多个参考时间R,因此他们的理论具有更大的解释力。Comrie在此基础上又区分了absolute tense和relative tense,在形式和意义上已经与Halliday的primary tense和secondary tense十分接近。Halliday正是汲取了二者的合理之处,并弥补了二人理论的不足,建立的自己的功能语法时态观。第三章详细阐述了Halliday的时态理论,分别从时态的定义,基本原则,限制规则,内部时态结构等各个方面进行了论述。Halliday虽然没有明确指出时态的定义,但根据他对时态的分析及其相关资料,Matthiessen把Halliday的时态观归纳为:“时态是构建话语发出时间Speaker time( Rt1)和事件时间Event time (Et)之间的时间关系的一种语法结构”。时态实际上就是解释Rt1和Et以及它们之间多个时间参考点(Reference time or Rt)之间的关系。时态属于词组层次,由动词词组表示,其系统建立在三分制和递归性的原则之上。Primary tense和secondary tense都可以分为过去,现在,和将来三种时态,分别表示相对于各自的时间参考点来说,是先时,同时,还是后时的关系。这是它的三分制。并且Secondary tense可以重复使用,一个首要时态之后可以接多个次要时态,于是就形成了一个依次参考,依次递归的连贯的时态序列,这就是时态的递归原则。但递归不是无限的递归,结合三个阻止规则,英语限制性时态系统可递归产生36个具体时态。由于secondary tense总是以在它之前的时态所指示的时间作为自己的参考点,所以每使用一次secondary tense就为下一个即将被使用的secondary tense奠定了一个时间参考点,如此多次递归,在Rt1和Et之间就形成了多个参考时间Rt2-Rtn。因而,Halliday的时态理论描述的就是Rt1-Rt2-Rtn-Et之间的时间关系结构。第四章探讨了小句之间的时态现象。首先介绍了语法学家对小句之间的时态关系的四种假设,并指出了他们的不足。然后指出了Halliday的时态框架虽然对独立小句内的时态有强大的解释力,但在解释小句之间的时态现象时也存在着不足。Halliday采用了Reichenbach的参考时间的概念,在他的时态框架内,根据参考时间的不同,英语时态可分为primary ,secondary和primary-secondary tense三种时态。primary tense以speaker time为时间参考点,secondary tense以它之前的时态所确立的时间为时间参考点。Secondary tense是动词词组逻辑结构中的“modifying element”,因此不能单独使用。必须和它的“Head”,既primary tense结合使用,结合后形成的primary-secondary tense由于以Primary tense做为“Head”,因此整个小句仍然以speaker time为第一时间参考点。所以他认为英语中所有小句都是以sparker time作为第一参考时间点。在解释单个独立小句的时态时,这个理论是正确的,但在解释小句复合体内的时态时,情况就有所不同。在限制主从关系小句复合体内,有时从句时态并不是以speaker time为第一参考点,而是以主句的时间序列中除了speaker time以外的其他的时间点作为自己的参考时间。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是由于从句时态有时会依赖于主句时态。这种现象在英语中大量存在,而被众多的语法学家称之为“时态相关”现象。这时从句的时态的第一时间参考点不是speaker time,不在Halliday的时态框架之内,因而不能被他的理论解释。本章接着分析这种时态的特点,因为它具有与secondary tense相似的功能,但却采用了与primary tense相同的限定的形式,可以独立使用,由此我们称之为secondary-finite tense。就此本章在最后补充并扩展了Halliday的时态理论,试图将他的理论扩展到能够解释小句之间的时态现象。第五章详细举例分析了在主从关系小句复合体中的secondary-finite tense时态现象。从而论证扩展后的理论的正确性。因为本文的宗旨是在功能语法框架下解释时态现象,虽然Halliday的理论在解释小句之间时态关系方面有不足之处,但他的理论核心:三分制和递归原则赋予了该理论强大的解释力,为解释所有复杂的时态提供了有效的分析方法。所以本章试图也用这些原则来解释secondary-finite时态现象。研究表明,secondary-finite tense仍然可分为过去,现在,将来时态,表示的是从句中的事件是先于,同时于,或后于主句中的事件的时间关系,这是它的三分制。并且仍然可以递归。第六章对全文做了总结,指出Halliday时态理论的核心,三分制和递归性,是所有时态的共同本质,是解释所有时态现象的方法论,从而更加证明了系统功能语法时态观强大的解释力和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