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绿色建筑设计原则和内容的探讨张辉

对绿色建筑设计原则和内容的探讨张辉

杭州铁路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浙江杭州310000

摘要:绿色建筑一直是现阶段建筑设计人员最想尝试的设计,虽然我国完整的绿色建筑设计案例并不多,但是各类建筑中融入绿色理念已经十分常见,为了达到最佳的设计效果,还应该遵循相应的设计原则。本文对绿色建筑设计原则和内容进行探讨。

关键词:绿色建筑;设计;原则;内容

我国对于绿色建筑设计也给予了高度的重视,中国绿色建筑进入规模化发展时代,“十二五”期间,计划完成新建绿色建筑10亿平方米;到2015年末,20%的城镇新建建筑达到绿色建筑标准要求。那么,绿色建筑设计的基本原则和内容都有哪些,下面让我们共同来探索。

一、绿色建筑设计原则

(1)系统协同性。绿色建筑指的是和外界自然环境一同组成的系统,具有其自身的功能与特性,组成系统的不同要素要求具有关联性与协同作用,以此推动整个系统高效、稳定运营。从整体上讲,绿色建筑是在建筑运行的全生命周期过程中、多学科领域交叉、跨越多层级尺度范畴、涉及众多相关主体、硬科学与软科学共同支撑的系统工程。

(2)自然性。设计工作中应注重环境设计及生态系统保护,防止或减少对原有生态系统造成的破坏,尽量保持系统现状,强调生态系统连续性。针对已经造成破坏的生态系统,应视破坏程度采取有效措施进行修复或重建。针对无法避免的破坏行为,应在满足建筑建设需求的基础上,采取相应补偿措施。除此之外,在对建筑内部环境进行调控设计时,应尽量引入自然要素。

(3)健康性。绿色建筑的根本目的在于通过适宜、有效的调控与规划,创建一个有益于人们身心健康的高质量居住、生活环境,从而提供优质的空间场所,并具备现代化功能,满足当前建筑业发展需求。

(4)地域性。在对绿色建筑进行设计时,应充分考虑所在地区的自然环境、气候特点以及人文特征,分析研究建筑设计策略,按照因地制宜的基本原则编制相关评价体系,并选取最佳的技术措施,以促进绿色建筑施工有序进行。

(5)高效性。对于绿色建筑而言,应提升各项资源的实际利用率,减少对不可再生资源的使用和消耗,避免资源浪费的情况,同时降低污染与垃圾排放,以最大程度减小对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实现“绿色”目标。

(6)进化性。在绿色建筑的设计工作中,应对技术措施更新、可持续化发展等给予充分的考虑,通过分析确定其可行性与必要性,同时采用具有一定弹性特征和对后续发展有积极作用的策略,为未来的技术升级预留操作的端口和载体,以达到保障系统和谐发展的目的。

(7)经济性。对建筑的全生命周期成本进行准确估算,评估方案的实际投入与产出。对于绿色建筑而言,应制定有利于施工成本控制,且可操作性强的优化方案,从而根据建筑实际经济情况选取最佳的技术措施,在优先选用被动技术的基础上,实现主动、被动技术的良好结合与相互补偿,达到提升绿色建筑经济效益的目的。

二、绿色建筑设计主要内容探究

对于建筑绿色设计来说,在充分遵循一些基本设计原则的基础上,还涵盖了诸多内容,例如不能只考虑局部,需从整体设计层面考虑;又比如需要融入建筑节能新技术,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节能”。具体内容如下:

2.1全面考虑基地环境

绿色建筑在规划设计过程中,需与当地的生态环境、人文环境及地理环境紧密联系在一起,做好相关土地应用、基础设施、能源系统以及水资源情况的收集工作,使人与自然能够有机融合在一起,以此使居民的舒适度得到有效增强,同时为居民营造一个健康的居住环境,并且使材料及能源实现最大限度利用。

2.2对整体设计加以重视

对于绿色建筑而言,整体设计的好坏将会对绿色建筑的性能及成本造成直接性的影响。在设计过程中,需要结合多因素进行整体分析,这些因素涵盖了当地气候条件、风俗文化及经济实力等,杜绝抄袭、一成不变地模仿他人的设计,同时避免考虑局部而忽视整体的设计思路。以热带地区为例,采用保温材料及蓄热墙体的价值作用便不明显,墙体保温材料再昂贵,也无法实现节能,主要是由于热量会以窗户为渠道,然后快速向外散失。因此,需要在控制成本的基础上,把部分保温材料安装在有必要的位置,这样既节约了成本,又起到了保温的作用。

2.3改善建筑结构

从生态建筑学的角度来看,作为人“第三层皮”的建筑自产生之初就是为了庇护各种气候条件下人们的生活环境,但这种关系却往往受到人们思想观念和滥用技术的影响而被忽视,“顺天应人”的良性循环受到破坏。所以形态的构成必须符合整体与城区环境,“外包式”绿色屏障即在建筑外围采取保温与隔热措施,形成建筑外部气候的屏障。这种构成方式对改善建筑室内环境有明显作用,对高寒与炎热地区更是难能可贵。

2.4着重强调因地制宜

绿色建筑在设计过程中,尤为重视因地制宜,而非盲目设计。主要是因为不同的地区,气候条件及地域条件均存在较大的差异,这样设计的准则及内容便有所不同。因此,便需要着重强调因地制宜,对自然采光、自然通风及被动式集热等进行最大限度地应用,进而使由于采光。供暖及通风而引发的能耗及污染大大降低。基于整体层面分析,便需要重视因地制宜,这样才能够使绿色建筑设计得到有效完善。

2.5建筑节能新技术的融入使用

节能也是绿色建筑设计的一大要求,因此在绿色建筑设计过程中,便需要对建筑节能新技术融入使用。这些新技术涵盖了:

(1)以日照强度为依据,进而实现室内照面系统的自动调节,同时实现局域空间及节水系统的自动调节等。

(2)使能源实现循环适用,如二次能源的利用以及排热回收技术等。

(3)地耐久性良好的建筑材料加以利用。

(4)做好建筑维修保养工作,并融入维修保养设计等,对设备竖井、面积、层面及荷载等方面的设计加以完善,从而使绿色建筑更具实效性及科学性。

2.6营造舒适、健康的室内环境

建筑离不开人的活动,因此在绿色建筑设计过程中,便需要营造舒适、健康的室内环境,这样才能够满足人类的需求。对于舒适、健康的室内环境来说,主要涵盖了对人体健康无害的材料、防止对人类产生危害的电波及气体等、能够与人体工程学相关设计保持高度一致性、拥有优质的空气质量及光环境等。

三、我国绿色建筑评估体系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适用于评价住宅建筑和公共建筑中的办公建筑、商场建筑及旅馆建筑。我国绿色建筑评价表示主要包括绿色建筑设计标识和绿色建筑标识。评价指标体系主要有节地与室外环境、节能与能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室内环境质量、施工管理、运营管理、提高与创新等八大指标。其评价实施方式包括绿色建筑星级评定意见标识的申请、授予、管理等工作。管理机构上主要由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开展工作,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绿色建筑与节能专业委员会作为绿色建筑评价的技术依托单位。申报主体由业主单位或房地产开发单位提出。申报方式采用网上申报形式,申报单位登录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网,进入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网,进入申报系统,按要求进行申报。

结束语

总之,新时期,绿色建筑的概念已经深入人心,只要我们不断改进与创新绿色建筑的设计方法,加之一系列良好的推广策略,绿色建筑一定会为社会和人民带来更多的益处,真正做到保护自然生态环境,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海民.绿色建筑设计的原则与目标[J].建筑建材装饰,2017(13).

[2]许健荣.探讨绿色建筑设计原则及应用[J].中华民居旬刊,2011(5).

[3]章莉莉,薛一驰.对绿色建筑设计的探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4(12).

[4]王江.绿色建筑设计的原则和目标解析[J].江西建材,2016,7(06):50-53.

[5]张素萍.试论绿色建筑设计[J].低碳世界,2016,20(1):144-146

标签:;  ;  ;  

对绿色建筑设计原则和内容的探讨张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