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山东省小城镇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小城镇,山东省,人口集聚特征,影响因素
山东省小城镇论文文献综述
孙思远[1](2019)在《山东省小城镇人口集聚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当前,在我国城镇化的快速发展进程中,小城镇作为我国行政管理的基层单元,处在城市与乡村之间的过渡地带,在承接乡村转移人口的过程中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省域城镇化的基层力量。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要增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吸纳就业和人口集聚功能”。小城镇的人口集聚水平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呈现明显的区域异质性,这种差距不仅存在于大的地域单元,也深刻体现在省域、县域内。因此,有针对性的探究区域小城镇人口集聚的发展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对科学掌握区域小城镇发展状况、合理确定小城镇发展路径、有效制定小城镇差异化分类发展政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山东省为研究对象,基于《中国建制镇统计年鉴》和《中国县域统计年鉴》数据,多角度分析山东省小城镇人口集聚现状和2004 2015年间小城镇人口集聚变化情况,主体研究主要包括指标测度、特征分析、影响因素叁个部分。指标测度方面,从规模效应、区域贡献、密集程度叁个维度,选取镇区人口规模、城镇化水平、人口密度叁个指标,对山东省小城镇人口集聚水平进行测度,从不同类型小城镇和不同类型县市区两个角度对比分析了山东省小城镇人口集聚现状和变化情况,并划分其人口集聚发展类型。特征分析方面,首先,运用不均衡指数与指标变化程度,通过与其他省份、与镇域人口发展、与城镇人口发展相比较发现山东省小城镇人口集聚呈现人口规模小、集聚水平低、地域差异大的整体特征,镇区人口规模、城镇化水平大幅增长,镇区人口密度下降,经济欠发达和城市化水平较低的地方小城镇人口集聚贡献率更高;其次,运用变异系数、泰尔指数分解等分析方法从差异变化、差异构成和差异比较叁个方面分析山东省小城镇人口集聚的区域差异,研究表明2004-2015年期间山东省小城镇镇区人口规模稳定增加、城镇化水平上升且趋于均衡、镇区人口密度下降且分化发展严重,区域差异以地域内部差异为主,鲁东地区小城镇发展最不均衡;最后,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缓冲区分析、标准差椭圆、区域重心、人口-土地非一致指数等分析方法从空间自相关、空间邻近性、方向性与集聚重心、人口与空间的非均衡性四个方面分析山东省小城镇人口集聚的空间特征,研究发现山东省小城镇人口集聚呈现全局空间正相关,人口集聚的核心热点区位于省域中部淄博市及其周边地区,国道沿线的小城镇人口集聚速度高于其他地区,且国道对小城镇人口集聚的促进作用受地域分布、县市区经济发展水平和小城镇所属行政等级影响,人口集聚呈现西南——东北的主体方向,人口集聚重心向西移动,山东省小城镇人口与土地分布不均衡,东北部地区土地极化严重。影响因素方面,本文基于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从自然资源要素、产业经济要素、社会服务要素、制度要素四个方面选取代表性指标,对山东省小城镇人口集聚影响因素进行实证检验,考察各类影响因素对山东省不同地域和不同人口变化类型小城镇的作用差异并简要解析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产业经济要素和社会服务要素是影响山东省小城镇人口集聚的重要因素,其中,社会就业容量和非农产业发展是影响小城镇人口集聚规模的主导因素,社会就业容量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小城镇人口集聚变化的主导因素。最后总结研究结论,并提出促进山东省小城镇人口集聚发展的对策建议。(本文来源于《山东建筑大学》期刊2019-06-01)
陈有川,王林申,王艳玲,崔志昊[2](2019)在《“十二五”期间山东省小城镇在县(市)域城镇化中的贡献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县(市)将逐渐成为我国城镇化的重要空间载体,促进县(市)域本地城镇化已是新型城镇化规划的重要对策,因此研究小城镇在县(市)域城镇化中的贡献问题十分急切.利用山东省"十二五"期间的建制镇镇区和乡人民政府所在地常住人口的连续统计数据,运用城镇化贡献率和贡献增长率2个指标,从全省、不同类型小城镇和不同类型县(市)3个角度分析了小城镇在县(市)域城镇化中的贡献及其变化,发现提高小城镇的人口吸纳能力是县(市)域城镇化战略的重点,尤其要重视经济欠发达县(市)的大型、特大型小城镇和全国重点镇,以及应继续关注县城偏离型县(市)的最大镇的发展,为山东省及类似省市制定县(市)域新型城镇化推进政策提供依据.(本文来源于《湖南城市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1期)
卢道典,张媛媛,陆嘉[3](2018)在《欠发达地区小城镇特色产业转型与升级研究——以山东省阳谷县阿城镇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培育特色产业是带动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小城镇发展的重要驱动力,而转型和升级是产业发展的总体趋势。通过文献梳理、实地踏勘、企业访谈以及比较分析等研究得知,阿城镇是我国传统阿胶熬制技术发明地和原产地,阿胶产业历史传承悠久、民间文化底蕴深厚,阿胶产值占全镇总产值比重超过30%,其产品也具有较高品质和广泛市场影响力,阿胶产业已成为阿城镇特色产业。同时,阿城镇阿胶产业也面临总体规模小、产品结构单一、附加值不高、集群化程度低、技术创新弱等突出问题。阿城镇可通过挖掘本地阿胶历史文化资源,形成阿胶产业差异化特色,延伸阿胶产业链,提升集群化发展水平,以市场化配置生产要素和资源,并科学编制阿胶产业发展规划,引导相关企业合理布局,完善保障性政策措施,形成阿城镇阿胶产业内生性发展力,从而推动阿城镇阿胶产业转型和升级发展。(本文来源于《经济师》期刊2018年04期)
卢道典,陆嘉[4](2018)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业型小城镇特色化发展的转型策略——以山东省阳谷县高庙王镇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中西部地区广泛分布着数量众多的农业型小城镇,国家新型城镇化战略提出发展专业特色镇。本文以山东省聊城市高庙王镇为研究案例,调研发现该镇具有建成区规模小、城镇化缓慢、产业层次低、镇村均衡布局等典型特征。从小城镇特色化发展来看,高庙王镇面临特色山水及历史文化资源不足、加工制造业基础过于薄弱、公共产品供给不足、乡镇财力较弱等明显不足,制约了城乡社会经济发展。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建议高庙王镇选择立足"本地化、绿色化、智慧化、服务化、精细化"的特色化发展路径,构建多层次、多维度的空间体系,打造全覆盖、多元化、差异化的公共服务体系,延长辣椒特色产业链,激发内生制度动力,促进高庙王镇从依托辣椒种植产业转向全面特色化发展。(本文来源于《小城镇建设》期刊2018年03期)
赵乔[5](2017)在《论小城镇旅游管理现状与对策——以山东省章丘市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山东省章丘市为例,研究了小型城镇旅游业发展现状,包括小城镇的区位优势与竞争力,小城镇旅游业开发、管理存在的问题等,提出了小城镇旅游业的发展措施。(本文来源于《现代城市》期刊2017年03期)
孟凡洁[6](2017)在《以特色小城镇建设助推产业转型发展——以山东省临沂市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全新的市场经济环境当中,特色小城镇建设已经成为助推城市转型发展的基本要素,这些小城镇凭借良好的地方性经济优势、区位优势在诸多城镇当中脱颖而出,成为一个县域副中心,为本地区产业转型与经济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推动地方城镇化建设目标的及早实现。(本文来源于《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期刊2017年04期)
运迎霞,王善超,王克亚,闫厉[7](2017)在《融入综合防灾功能的小城镇景观系统构建——以山东省肥城市安驾庄镇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当前的小城镇总体规划中,每一个系统都是独立设计,这样的设计不利于复合型功能系统的构建,并且重复的设计也会增加后期实施的成本。为了塑造复合型系统,本文介绍了融合了综合防灾功能的景观系统的构建,并且运用地形数据模拟技术,合理确定防灾空间的尺度,做到了"平灾结合",既满足了景观系统塑造的需要,又满足了防灾空间的防护需求。最后结合山东省肥城市安驾庄镇总体规划实践具体阐述了复合型功能景观系统构造的详细过程。(本文来源于《小城镇建设》期刊2017年05期)
运迎霞,闫厉[8](2017)在《城市边缘区小城镇跨区域产业发展战略初探——以山东省肥城南部叁镇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新型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的时代背景下,城市、区域产业的发展进入了协同的时代,任何地区都不能在封闭的环境中发展,区域协同发展是必由之路。位于城市边缘区的小城镇城镇化进程相对滞后,处于产业发展的初期阶段,往往会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洼地"。然而小城镇对于城市的发展越来越重要,国家越来越关注小城镇的城镇化进程与产业发展情况。如何促进城市边缘区小城镇的产业发展,使其在区域发展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成为实现区域协同发展战略的重要前提。文章以山东省肥城市南部叁镇为例,研究其产业发展现状、产业发展问题和需求,探讨城市边缘区小城镇跨区域产业发展,实现跨区域的协调发展战略,并得出结论:城市边缘地区的小城镇发展应当强化不同城镇的产业特点,弱化差异,对其产业发展、生态体系、交通网络、城镇职能等均统一考虑,寻求强调区域联合的特色城镇化发展战略,在资源总量有限的前提下通过城镇体系内个体之间的协调运作使得资源配置达到综合效益最佳,形成小城镇间产业的跨区域协同发展,从而实现区域一体化发展。(本文来源于《小城镇建设》期刊2017年04期)
李少星,张烨,何孝祥,李涵[9](2016)在《小城镇人口承载功能的格局演变及其类型划分研究——以山东省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山东省为例,在乡镇尺度上开展了动态、静态相结合的实证研究,探索了小城镇人口承载功能格局及其演变过程、发展类型识别以及政策区域划分的技术方法,为小城镇基础设施配置提供理论支撑。研究发现,山东省小城镇发展面临严峻的外部挑战,内部分化程度日趋显着,必须采取类型管理与政策区域管理相结合的差异化发展思路。山东省人口集聚以及人口增长的高值区主要集中在济南、青岛、烟台等区域性中心城市周边,低值区主要集中在鲁东南山地丘陵、胶东半岛山地丘陵等区域。人口承载功能可以划分为9种类型,全省被划分为11个政策片区,可以作为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和配置的依据。(本文来源于《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期刊2016年02期)
唐文竹,于建伟,许新宇,许建伟,项兆奎[10](2015)在《GIS支持下的小城镇建设用地扩展及功能区布局——以山东省临沂市上冶镇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以山东省临沂市费县上冶镇为例,从建设性、生态性和刚性叁个方面出发,建立用地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多因子综合迭加分析与主成分分析组合的方法,借助空间信息技术空间分析的优势,开展上冶镇用地适宜性评价。研究结果发现,上冶镇适宜建设的区域主要分布在紫荆河西岸,呈南北向长条状,是未来城镇建设的主要区域。以此为基础,提出"居住用地重点南下、东跨,工业用地重点向西发展,北面控制建设"的上冶镇城镇用地扩展思路,并明确北部宜居老区、南部现代新区、东部滨水新区、西部生态住区、高速北传统产业提升区和高速南新兴产业培育区等功能区布局及发展策略。(本文来源于《规划师》期刊2015年S2期)
山东省小城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县(市)将逐渐成为我国城镇化的重要空间载体,促进县(市)域本地城镇化已是新型城镇化规划的重要对策,因此研究小城镇在县(市)域城镇化中的贡献问题十分急切.利用山东省"十二五"期间的建制镇镇区和乡人民政府所在地常住人口的连续统计数据,运用城镇化贡献率和贡献增长率2个指标,从全省、不同类型小城镇和不同类型县(市)3个角度分析了小城镇在县(市)域城镇化中的贡献及其变化,发现提高小城镇的人口吸纳能力是县(市)域城镇化战略的重点,尤其要重视经济欠发达县(市)的大型、特大型小城镇和全国重点镇,以及应继续关注县城偏离型县(市)的最大镇的发展,为山东省及类似省市制定县(市)域新型城镇化推进政策提供依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山东省小城镇论文参考文献
[1].孙思远.山东省小城镇人口集聚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9
[2].陈有川,王林申,王艳玲,崔志昊.“十二五”期间山东省小城镇在县(市)域城镇化中的贡献研究[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3].卢道典,张媛媛,陆嘉.欠发达地区小城镇特色产业转型与升级研究——以山东省阳谷县阿城镇为例[J].经济师.2018
[4].卢道典,陆嘉.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业型小城镇特色化发展的转型策略——以山东省阳谷县高庙王镇为例[J].小城镇建设.2018
[5].赵乔.论小城镇旅游管理现状与对策——以山东省章丘市为例[J].现代城市.2017
[6].孟凡洁.以特色小城镇建设助推产业转型发展——以山东省临沂市为例[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
[7].运迎霞,王善超,王克亚,闫厉.融入综合防灾功能的小城镇景观系统构建——以山东省肥城市安驾庄镇为例[J].小城镇建设.2017
[8].运迎霞,闫厉.城市边缘区小城镇跨区域产业发展战略初探——以山东省肥城南部叁镇为例[J].小城镇建设.2017
[9].李少星,张烨,何孝祥,李涵.小城镇人口承载功能的格局演变及其类型划分研究——以山东省为例[J].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2016
[10].唐文竹,于建伟,许新宇,许建伟,项兆奎.GIS支持下的小城镇建设用地扩展及功能区布局——以山东省临沂市上冶镇为例[J].规划师.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