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髓头端腹外侧部论文-孙嫘,郑婕,徐建超,孟智宏,申鹏飞

延髓头端腹外侧部论文-孙嫘,郑婕,徐建超,孟智宏,申鹏飞

导读:本文包含了延髓头端腹外侧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针刺,人迎穴,延髓头端腹外侧区,氧化应激反应

延髓头端腹外侧部论文文献综述

孙嫘,郑婕,徐建超,孟智宏,申鹏飞[1](2019)在《针刺人迎穴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压及延髓头端腹外侧区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针刺人迎穴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压及延髓头端腹外侧区(RVLM)氧化酶丙二醛(MDA)、抗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蛋白表达和外周血清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去甲肾上腺素(NE)含量的影响。方法:将16周龄雄性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30只随机分为3组:模型组、针刺组及电针组,每组10只,以10只16周龄雄性京都Wsitar大鼠(WKY)作为空白组。电针组和针刺组连续针刺人迎穴28 d,1次/d;模型组和空白组进行与实验组同等时间、同等程度的抓取。监测干预前后大鼠的收缩压与舒张压,并计算平均动脉压(MAP)。实验结束后,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测定RVLM的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蛋白表达;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测定血清丙二醇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去甲肾上腺素(NE)含量。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平均动脉压MAP明显升高(P<0.05);针刺干预后,针刺组、电针组MAP显着低于模型组(P<0.05)。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RVLM的MDA蛋白表达水平与血清含量显着升高(P<0.05),模型组RVLM的SOD蛋白表达水平与血清含量显着降低(P<0.05),同时模型组血清NE含量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组与电针组RVLM的MDA蛋白表达水平与血清含量下降(P<0.05),针刺组与电针组RVLM的SOD蛋白表达与血清含量升高(P<0.05),针刺组与电针组血清NE含量明显降低(P<0.05)。结论:针刺人迎穴可以通过提高RVLM抗氧化能力降低交感神经活性从而缓解自发性高血压大鼠高血压反应。(本文来源于《中医药导报》期刊2019年02期)

张谦,姜磊,冯兆海,石鑫,买买提江·卡斯木[2](2018)在《原发性面肌痉挛患者原发性高血压病与左侧延髓头端腹外侧区血管压迫的相关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究原发性面肌痉挛(HFS)患者原发性高血压病与左侧延髓头端腹外侧区(RVLM)血管压迫(NVC)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7年10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就诊的符合研究标准原发性HFS患者205例作为原发性HFS组,其中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80例。原发性HFS组患者再分为左侧HFS亚组(n=110)和右侧HFS亚组(n=95),其中分别包含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35、45例。按照性别、年龄匹配的原则,另选取同期在本科室就诊的颅神经疾病患者205例作为对照组,其中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60例。患者均行头颅内听道核磁共振(MRI)3D薄层扫描成像,通过MRI扫描成像对RVLM NVC情况进行评估。比较对照组、左侧HFS亚组、右侧HFS亚组有无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RVLM NVC情况,以及对照组与左、右侧HFS亚组有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左侧RVLM NVC情况。结果对照组中有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左侧、双侧RVLM NVC率高于无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右侧RVLM NVC率低于无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P<0.05);对照组中有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RVLM NVC率为71.7%(43/60),高于无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的35.9%(52/145)(χ~2=21.879,P<0.001)。左侧HFS亚组中有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左侧RVLM NVC率高于无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P<0.05);左侧HFS亚组中有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RVLM NVC率为91.4%(32/35),高于无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的46.7%(35/75)(χ~2=20.081,P<0.001)。右侧HFS亚组中有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左侧RVLM NVC率高于无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P<0.05);右侧HFS亚组中有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RVLM NVC率为77.8%(35/45),高于无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的46.0%(23/50)(χ~2=10.058,P=0.002)。左侧HFS亚组有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左侧RVLM NVC率高于对照组(χ~2=10.140,P=0.001)。对照组与右侧HFS亚组有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左侧RVLM NVC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917,P=0.088)。结论左侧RVLM NVC在左侧原发性HFS伴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中更为常见,且其与原发性HFS患者发生原发性高血压病存在一定关系。(本文来源于《中国全科医学》期刊2018年36期)

王雪蕊,杨静雯,姬彩硕,马思明,刘存志[3](2018)在《针刺太冲穴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延髓头端腹外侧区中NOX家族表达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针刺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延髓头端腹外侧区(RVLM)中NADPH氧化酶同源物家族(NOX家族)表达的影响。方法:12只WKY大鼠为正常组,36只SHR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针刺组和非穴组,每组12只。针刺组取太冲穴直刺,非穴组取非穴位浅刺,每天治疗1次,共14d。采用遥测技术检测血压;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RVLM中NADPH氧化酶活性;采用Real-time PCR检测RVLM中NOX家族同源物NOX1、NOX2(gp91phox)、NOX4的表达;采用Western Blot检测RVLM中NADPH氧化酶催化亚基gp91phox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平均动脉压显着增高(P<0.05);RVLM中NADPH氧化酶活性显着增高(P<0.05);NOX2(gp91phox)基因及蛋白表达水平显着增高(P<0.05)。与模型组和非穴组比较,针刺第8天可显着下调SHR大鼠的平均动脉压(P<0.05),针刺14d可下调RVLM中NADPH氧化酶活性(P<0.05),下调NOX2(gp91phox)基因及蛋白表达水平(P<0.05)。结论:针刺可显着改善SHR大鼠血压,其机制可能与下调RVLM中NOX2表达水平相关。(本文来源于《中华中医药杂志》期刊2018年11期)

周冰,詹丽洁,杨贺旻,南军,兰艳[4](2018)在《延髓头端腹外侧区谷氨酸和门冬氨酸在前庭性血压调控中的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双侧迷路破坏和压力感受器去除对硝普钠诱发急性低血压时延髓头端腹外侧区(RVLM)谷氨酸(Glu)和门冬氨酸(ASP)含量变化的影响。方法清洁级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 group)、双侧迷路破坏组(BL)、压力感受器去除(SAD)组和同时破坏双侧迷路和压力感受器组(SAD+BL)。观察静脉注入硝普钠(SNP),延髓头端腹外侧区Glu和ASP含量的变化。结果 (1)静脉注入SNP降低Sham组、BL组、SAD组和SAD+BL组平均动脉压,灌注结束后血压恢复正常。(2)4个实验组基础状态下RVLM区Glu和ASP的含量无变化。(3)SNP引起的急性低血压在给药10min时Glu和ASP的含量变化达最大值,与Sham组相比,BL组、SAD组和SAD+BL组Glu和ASP含量明显降低。结论 RVLM区兴奋性氨基酸Glu和ASP可能在前庭器官参与的血压调节中起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国实验诊断学》期刊2018年05期)

吴加祥[5](2018)在《中枢延髓头端腹外侧区VGSCs亚型Nav1.6参与应激性高血压的调控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背景: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主要是由遗传,自身生活习惯和环境等多种因素异常所诱发。高血压的特征为动脉血压升高,发病初期并无明显异常,中期出现动脉硬化等病理特征,晚期可引起重要器官过度损伤诱发多种并发症,严重时易导致病患者死亡。现代生活节奏不断加快,工作压力骤然升高,心理应激加剧,机体做出的非特异性反应称为应激,当人类身心长期处于应激状态所导致的高血压,称之为应激性高血压(stress-induced hypertension,SIH)。中枢神经系统在应激介导的心血管疾病中发挥着关键性作用,应激性高血压及其并发症的发生发展与交感神经活动亢进关系密切。延髓头端腹外侧区(rostral ventrolateral medulla,RVLM)是调控心血管活动的关键中枢核团之一,是重要的整合中枢。高血压发生时,RVLM内交感兴奋性神经元过度兴奋导致脊髓中间外侧柱交感节前神经元兴奋性增强,进而参与血压调控和压力反射活动。电压门控钠离子通道(voltage-gate sodium channels,VGSCs)作为可兴奋细胞的分子特征,在动作电位的产生和传导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Nav1.6大量分布并表达在中枢神经系统神经元的郎飞节和轴突始端,对于控制神经元兴奋性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血压的中枢调控方面的研究不乏,但中枢RVLM区神经元VGSCs亚型Nav1.6如何参与SIH调控方面的研究“匮乏”。故,本课题主要研究延髓头端腹外侧区神经元钠离子通道亚型Nav1.6表达上调介导下游交感神经亢进,进一步调节应激性高血压的机制。目的:本课题在课题组已有研究基础上,制备应激性高血压大鼠模型,通过整体、电生理、蛋白质印迹、免疫荧光等实验方法研究:1)在应激性高血压大鼠RVLM内Nav1.6区域性表达上调;2)应激性高血压大鼠RVLM内Nav1.6在何种细胞上高表达;3)在应激性高血压大鼠RVLM内Nav1.6与血压心率间的关联及调控血压心率的机理。方法:应激性高血压大鼠模型是通过持续性噪声刺激同时伴随间歇性足底电击(electrical foot-shocks)正常成年SD雄性大鼠,连续刺激15天来制备。将雄性SD大鼠(230 g)随机分为四组:正常对照组(Control)、应激性高血压大鼠组(SIHR)、应激+慢病毒GFP组(Stress+Lv-CRISPR-eGFP)、应激+慢病毒gRNA组(Stress+Lv-CRISPR-gRNA)。清醒和麻醉状态下分别监测收缩压(SBP)、心率(HR)和体重(weight);麻醉状态下在体记录肾交感神经活动(RSNA);蛋白印迹和免疫荧光实验法监测VGSCs亚型Nav1.6表达变化。结果:1)应激组大鼠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收缩压(SBP)和心率(HR)在应激第5天出现明显的上升,在应激第10天,收缩压达到最高值,体重(weight)增加率在应激前6天明显降低,在第12天后开始高于正常对照组,应激组交感神经活动(RSNA)较空白对照组显着增强;2)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大鼠RVLM内Nav1.6蛋白水平在应激发生第10天和第15天显着增加,并且在第10天达到顶峰,应激第10天大鼠RVLM内Nav1.6阳性细胞数显着增多;3)与空白对照相比,应激组大鼠RVLM内Nav1.6与神经元蛋白标记物NeuN大量共标,与小胶质细胞蛋白标记物(Iba1)和星形胶质细胞蛋白标记物(GFAP)不共标。另外,应激性高血压大鼠RVLM内Nav1.6阳性和NeuN阳性共标率显着高于邻近RVLM区域;4)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应激第10天时大鼠收缩压达到最大值,大鼠RVLM内神经元特异性标志物NeuN与Nav1.6共标率达到最大;5)应激组大鼠RVLM内给予慢病毒沉默Nav1.6表达,较应激组显着改善应激性高血压大鼠心血管功能。结论:应激诱导大鼠RVLM神经元VGSCs亚型Nav1.6表达上调,肾交感神经活动显着增强,收缩压和心率明显升高,参与应激性高血压病理生理的发生。通过慢病毒沉默RVLM区Nav1.6表达能够显着改善应激性高血压大鼠心血管功能。(本文来源于《上海大学》期刊2018-05-01)

张谦[6](2018)在《原发性面肌痉挛伴原发性高血压与左侧延髓头端腹外侧区血管压迫的相关性》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本研究是阐述延髓头端腹外侧区(RVLM)神经血管压迫(NVC)与原发性面肌痉挛(HFS)伴原发性高血压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纳入了我科自2014年10月至2017年10月期间205例原发性面肌痉挛患者进行年龄和性别匹配及头颅内听道核磁共振(MRI)3D薄层扫描成像,通过MRI扫描成像对延髓头端腹外侧区神经血管压迫进行评估,与原发性高血压的的关联性进行了求证。结果:在原发性HFS患者组和对照组(39.0vs.29.3%,P=0.19)之间原发性高血压的患病率没有统计学意义。左侧原发性HFS患者(n=110)中54%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和右侧原发性面肌痉挛的患者(n=95)中47%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侧原发性HFS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n=35)中有83%存在左侧RVLM区神经血管压迫,而其中左侧原发性HFS无高血压患者(n=75)中有33%未伴有同侧的RVLM区神经血管压迫。在左侧HFS患者中左侧RVLM神经血管压迫和原发性高血压(P<0.05)有统计学意义,但在右侧RVLM区神经血管压迫的患者中(P=0.33)无统计学意义。结论:RVLM区神经血管压迫在左侧原发性HFS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更为常见,并且与上诉患者的原发性高血压有关。本研究结果可确定RVLM区的NVC与原发性高血压之间的关联性,为手术治疗原发性HFS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提供重要依据。(本文来源于《新疆医科大学》期刊2018-03-01)

王雪蕊,杨静雯,姬彩硕,马思明,刘存志[7](2017)在《针刺太冲穴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延髓头端腹外侧区中NOX家族表达影响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针刺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延髓头端腹外侧区(RVLM)中NADPH氧化酶同源物家族(NOX family)表达的影响。方法:12只Wistar(WKY)大鼠为正常组,36只SHR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针刺组和非穴组。针刺组取"太冲穴"直刺,非穴组取非穴位浅刺,每天治疗1次,共14天。采用遥测技术检测针刺对血压影响;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针刺对RVLM中NADPH氧化酶活性变化的影响;采用realtime PCR检测针刺对RVLM中NOX家族同源物NOX1、NOX2、NOX4表达的影响;采用Western Blot检测针刺对RVLM中NADPH氧化酶催化亚基gp91phox(NOX2)表达的影响。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平均动脉压显着增高(p<0.05)。与模型组和非穴组相比,针刺14天可显着下调SHR大鼠的平均动脉压(p<0.05)。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RVLM中NOX2基因表达水平显着增高(P>0.05),与模型组和非穴组相比,针刺显着下调NOX2基因表达水平(P<0.05),而NOX1、NOX4基因表达水平在各组中无显着差异。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RVLM中NADPH氧化酶亚基gp91phox(NOX2)蛋白表达水平显着增高(p<0.05):与模型组和非穴组相比,针刺显着下调gp91phox(NOX2)蛋白表达水平(p<0.05)。结论:针刺可显着改善SHR大鼠血压,其机制可能与下调RVLM中NOX2表达水平相关。(本文来源于《2017世界针灸学术大会暨2017中国针灸学会年会论文集》期刊2017-12-01)

苟伟[8](2017)在《α-硫辛酸对高盐诱发的高血压大鼠头端延髓腹外侧区内氧化应激的抑制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α硫辛酸可否在高盐诱导的高血压的发生发展中通过降低延髓头端腹外侧(RVLM)线粒体中活性氧(ROS)的过量产生来缓解高血压反应。方法按照体重将雄性大鼠随机分到2组:正常盐饮食(0.3%NaCl)8周和高盐饮食8周(以8%NaCl诱导高血压模型)(均n=14)。分别再分2个亚组:实验组(高血压模型+α硫辛酸)、模型组(高血压模型+0.9%NaCl)、对照组(正常盐饮食+α硫辛酸)和空白对照组(正常盐饮食+0.9%NaCl,均n=7)。在实验结束时,监测各组大鼠动脉压的变化;用ELISA测定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以及谷胱甘肽(GSH)等含量或活性。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血清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结果给与α硫辛酸9周后,模型组与实验组的平均动脉压(MAP)分别为(160.2±10.9),(128.2±9.6)mm 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与实验组的MDA分别为(6.1±3.0),(9.8±3.2)μmol·g~(-1),实验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2组的SOD水平分别为(16.2±1.3),(31.9±2.8)U·mg~(-1);这2组的GSH分别为(2.0±0.4),(4.9±0.8)μmol·g~(-1),实验组均明显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模型组与实验组的血清去甲肾上腺素分别为(458.9±6.1),(322.8±7.2)pg·mL~(-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期补充α硫辛酸可通过提高抗氧化能力来缓解高血压反应。(本文来源于《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期刊2017年14期)

沈攀攀,陈月婷,肖双凯,姚问,杨雅媛[9](2017)在《“太冲”配“内关”针刺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压及延髓头端腹外侧区天冬氨酸及谷氨酸水平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针刺"太冲"配"内关"穴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血压及延髓头端腹外侧区(RVLM)中天冬氨酸(Asp)、谷氨酸(Glu)的影响,探讨同名经配穴针刺对SHR的降压效应及其作用机制。方法:SHR随机分为模型组、太冲组、内关组、太冲配非穴组、太冲配内关组,每组15只,另取正常血压Wistar大鼠15只作为正常对照组。各治疗组针刺相应双侧穴位,每次30min,每天1次,共15次。分别于治疗第1、3、7、15天针刺结束后测量各组大鼠尾动脉血压。治疗结束后,用高效液相紫外法测定各组大鼠RVLM中Asp、Glu含量。结果:针刺1、3、7、15d时,内关组、太冲组、太冲配非穴组、太冲配内关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BP)较模型组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15d后,太冲配内关组SBP、DBP、MBP降压百分比均大于内关组、太冲组、太冲配非穴组(P<0.05);与针刺前比较,太冲配内关组在针刺1、3、7、15d时SBP、DBP、MBP降压百分比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太冲配内关组在针刺1、3、7、15d的SBP、DBP、MBP降压百分比呈递增趋势,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RVLM中Asp、Glu含量明显升高(P<0.05);各治疗组Asp、Glu含量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太冲配内关组RVLM中Asp含量明显低于内关组、太冲组(P<0.05),Glu含量明显低于太冲组、内关组、太冲配非穴组(P<0.05)。结论:不同穴位针刺降压效应有差异,同名经配穴针刺可有效地降低SHR血压和RVLM中Asp、Glu的含量,针刺对血压的调节与中枢Asp、Glu含量变化有关。(本文来源于《针刺研究》期刊2017年02期)

陶宜楠[10](2017)在《大鼠视上核与延髓头端腹外侧区心血管相关神经元间的功能联系》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在麻醉大鼠,观察刺激视上核(supraoptic nucleus,SON)前后,延髓头端腹外侧区(rostral ventrolateral medulla,RVLM)神经元单位放电以及外周生理指标的变化,探讨SON和RVLM神经元之间是否存在直接或间接的功能联系,再进一步分析SON与RVLM间血管升压素(vasopressin,VP)联系的可能性,为阐明心血管功能的中枢调节机制提供新的理论依据。方法:取250~300g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腹腔注射氨基甲酸乙酯(700mg/kg)和α-氯醛糖(35 mg/kg)混合麻药麻醉后,固定于脑立体定位仪,采用Powerlab多通道记录系统以及A-M Systems的刺激器和放大器系统,进行大鼠RVLM神经元单位放电、股动脉血压、心电图、呼吸肌肌电以及体温的同步记录。然后将金属刺激电极置于SON核团处,观察电刺激SON前后RVLM神经元单位放电以及其它外周指标的变化,分析SON与RVLM间是否存在功能联系。在RVLM核团微量注射VP受体(V1a受体)阻断剂SR49059,观察注射SR49059前后,电刺激SON,RVLM神经元单位放电及外周指标的改变,以进一步分析SON与RVLM间VP联系的可能性。结果:1.心血管中枢与心血管功能的同步记录技术:在18只大鼠共记录到23个RVLM神经元自发单位放电,其中有16个是连续性放电型式,7个是周期性簇状放电型式。两种类型放电分别对应的同步记录指标进行组间比较,RVLM放电频率、RVLM放电幅值、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LF/HF)、心率、体温、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以及呼吸肌肌电频率均无统计学差异,仅呼吸肌肌电幅值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压升高时,观察到RVLM神经元单位放电明显被抑制;针刺大鼠尾部引起RVLM神经元放电活动出现变化,从而使外周各指标也发生相应改变。2.电刺激SON对RVLM神经元单位放电及外周指标的影响:在18只SD大鼠共记录到19个RVLM神经元单位放电。刺激(200μA,0.2ms,100Hz,0.2s)SON后,观察到10个RVLM神经元单位放电频率显着下降(P<0.05),放电幅值下降,相应的平均动脉压上升(P<0.05),心率、呼吸频率均有下降趋势;9个神经元单位放电频率显着升高(P<0.05),其它指标变化不显着。3.RVLM核团微量注射SR49059的作用:在RVLM注射SR49059预处理前,对SON的200μA电刺激在9个RVLM神经元观察到单位放电频率显着下降(P<0.05),单位放电幅值下降,心率呈下降趋势。在SR49059预处理后,观察到RVLM神经元单位放电频率和幅值均呈上升趋势,其它外周指标分析均无统计学差异;在注入SR49059立即电刺激SON,观察到各项指标无显着变化;在注入SR49059稳定10min后电刺激SON,观察到RVLM神经元单位放电频率和幅值无明显下降,其他指标亦未见显着变化。对SON进行400μA电刺激后,也观察到RVLM神经元单位放电频率和幅值呈下降趋势;心率、LF/HF呈下降趋势。同样,RVLM注射SR49059预处理后,RVLM神经元单位放电频率和幅值均呈上升趋势,其它外周指标分析均无统计学差异;在注入SR49059后立即电刺激SON,各项指标分析均无统计学差异;在注入SR49059稳定10min后电刺激SON,RVLM神经元单位放电频率和幅值呈下降趋势,其他指标未见显着变化。结论:(1)所建立的心血管中枢神经元单位放电和外周生理指标的同步记录技术,适用于观察心血管各级中枢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心血管中枢与心血管外周活动之间的相互影响。(2)电刺激SON,对RVLM不同心血管相关神经元作用不同,表现为抑制或兴奋作用,并伴有外周指标的相应改变,提示SON与RVLM间存在直接或间接功能联系的可能性,且对心血管活动有一定的调节作用。(3)RVLM核团微量注射VP受体阻断剂SR49059后,电刺激SON后RVLM神经元放电活动抑制作用减弱,提示VP可能参与该通路功能联系。(本文来源于《皖南医学院》期刊2017-03-01)

延髓头端腹外侧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究原发性面肌痉挛(HFS)患者原发性高血压病与左侧延髓头端腹外侧区(RVLM)血管压迫(NVC)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7年10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就诊的符合研究标准原发性HFS患者205例作为原发性HFS组,其中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80例。原发性HFS组患者再分为左侧HFS亚组(n=110)和右侧HFS亚组(n=95),其中分别包含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35、45例。按照性别、年龄匹配的原则,另选取同期在本科室就诊的颅神经疾病患者205例作为对照组,其中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60例。患者均行头颅内听道核磁共振(MRI)3D薄层扫描成像,通过MRI扫描成像对RVLM NVC情况进行评估。比较对照组、左侧HFS亚组、右侧HFS亚组有无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RVLM NVC情况,以及对照组与左、右侧HFS亚组有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左侧RVLM NVC情况。结果对照组中有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左侧、双侧RVLM NVC率高于无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右侧RVLM NVC率低于无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P<0.05);对照组中有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RVLM NVC率为71.7%(43/60),高于无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的35.9%(52/145)(χ~2=21.879,P<0.001)。左侧HFS亚组中有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左侧RVLM NVC率高于无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P<0.05);左侧HFS亚组中有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RVLM NVC率为91.4%(32/35),高于无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的46.7%(35/75)(χ~2=20.081,P<0.001)。右侧HFS亚组中有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左侧RVLM NVC率高于无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P<0.05);右侧HFS亚组中有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RVLM NVC率为77.8%(35/45),高于无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的46.0%(23/50)(χ~2=10.058,P=0.002)。左侧HFS亚组有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左侧RVLM NVC率高于对照组(χ~2=10.140,P=0.001)。对照组与右侧HFS亚组有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左侧RVLM NVC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917,P=0.088)。结论左侧RVLM NVC在左侧原发性HFS伴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中更为常见,且其与原发性HFS患者发生原发性高血压病存在一定关系。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延髓头端腹外侧部论文参考文献

[1].孙嫘,郑婕,徐建超,孟智宏,申鹏飞.针刺人迎穴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压及延髓头端腹外侧区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J].中医药导报.2019

[2].张谦,姜磊,冯兆海,石鑫,买买提江·卡斯木.原发性面肌痉挛患者原发性高血压病与左侧延髓头端腹外侧区血管压迫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8

[3].王雪蕊,杨静雯,姬彩硕,马思明,刘存志.针刺太冲穴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延髓头端腹外侧区中NOX家族表达的影响[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8

[4].周冰,詹丽洁,杨贺旻,南军,兰艳.延髓头端腹外侧区谷氨酸和门冬氨酸在前庭性血压调控中的作用[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8

[5].吴加祥.中枢延髓头端腹外侧区VGSCs亚型Nav1.6参与应激性高血压的调控机制[D].上海大学.2018

[6].张谦.原发性面肌痉挛伴原发性高血压与左侧延髓头端腹外侧区血管压迫的相关性[D].新疆医科大学.2018

[7].王雪蕊,杨静雯,姬彩硕,马思明,刘存志.针刺太冲穴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延髓头端腹外侧区中NOX家族表达影响的研究[C].2017世界针灸学术大会暨2017中国针灸学会年会论文集.2017

[8].苟伟.α-硫辛酸对高盐诱发的高血压大鼠头端延髓腹外侧区内氧化应激的抑制作用[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7

[9].沈攀攀,陈月婷,肖双凯,姚问,杨雅媛.“太冲”配“内关”针刺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压及延髓头端腹外侧区天冬氨酸及谷氨酸水平的影响[J].针刺研究.2017

[10].陶宜楠.大鼠视上核与延髓头端腹外侧区心血管相关神经元间的功能联系[D].皖南医学院.2017

标签:;  ;  ;  ;  

延髓头端腹外侧部论文-孙嫘,郑婕,徐建超,孟智宏,申鹏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