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次中心商业街区建设模式研究

城市次中心商业街区建设模式研究

论文摘要

现代商业街区是二战后,西方国家出现城市空心化,城市政府为复兴中心城区而进行的现代化商业改造。它体现的是人文的精神,即以消费者为中心、文化氛围浓、环境优美。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明显加快,城市功能也日渐完善,商业街区作为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日益受到政府的重视,各级城市都在努力打造自己的商业街区。论及商业街区的建设模式问题不能不涉及政府或市场各自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这也是多年来经济学家们争论的焦点之一。传统市场经济理论研究政府与市场、公共品与政府作用;新公共管理理论对管理对象、主体、手段进行了重新定义,对城市政府职能的理解也比传统市场经济理论更深入了一步。目前,有关城市政府在经济活动中应该发挥何种职能以及如何发挥职能的理论论述很多,但对政府介入商业街区建设等具体项目运作的研究尚不多见。商业街区的形成和发展涉及城市规划、土地征用、招商引资、市场营造、街区服务、政策支持、城市形象、文化传承等诸多方面的内容,其运作过程包括了政府、开发商和其他众多市场经济主体并且各利益主体也有着各自的价值取向、利益需求和行为方式。根据政府在商业街区建设过程中扮演的角色以及发挥作用程度大小的不同,可以将商业街区的建设模式分为政府主导模式、市场主导模式和政府市场协调发展模式,这三种模式在投资主体、目标、适用条件、利益范围、决策理性、手段、效率和效果等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已有的商业街区建设研究很少涉及对上述三种模式具体情境的适用问题。由于自身的特殊性,在城市次中心,作为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的提供者——政府,在本地商业街区建设过程中应该发挥什么样的作用以及采取什么模式来推进其建设就成为一个很值得探讨的话题。城市次中心是指那些在生产总值和综合竞争力等方面都接近于主中心并明显超过区内其他地区的较大地区。它不是本地区最大的经济中心或者行政中心,但它具有较强的生产功能、科技功能、交通功能、集散功能、旅游功能和文化功能等,能够对区内其他城市和乡村构成较强的辐射能力、扩散能力和吸引能力。由于城市次中心与主城区相比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经济发展程度要弱于主城区、城市发展及规划理念要落后于主城区、政府介入经济的程度往往较高等,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哪里设店、选择什么商业业态尽管完全是依据市场需要的企业行为,但为了防止市场经济主体的短视及自利行为,政府仍然可以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采取“政府市场互动模式”是城市次中心商业街区运作的一个较好选择。论文最后以南京城市次中心江宁区的“秦淮国际风情街”的建设为例,对城市次中心地区“政府市场互动”的商业街区发展模式进行了实证分析,探讨了市场和政府在其中所起的各自实际作用。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导论
  • 1.1 选题背景及其意义
  • 1.2 文献回顾和简评
  • 1.2.1 文献回顾
  • 1.2.2 文献简评
  • 1.3 技术路线和方法
  • 1.3.1 技术路线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文章结构
  • 2.商业街区建设与城市经济发展
  • 2.1 商业街区的内涵、特征与分类
  • 2.2 商业街区发展的历史
  • 2.3 商业街区在推动城市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 2.3.1 商业街区推动城市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
  • 2.3.2 商业街区在城市经济中的功能
  • 3.市场与政府:传统市场经济理论与新公共管理理论分析
  • 3.1 传统市场经济理论
  • 3.1.1 传统市场经济理论中的市场与政府
  • 3.1.2 公共品与政府作用
  • 3.2 新公共管理理论
  • 3.2.1 新公共管理理论概述
  • 3.2.2 新公共管理理论的启发意义
  • 3.3 转型经济时期中地方政府的企业家职能
  • 4.商业街区建设模式研究
  • 4.1 政府主导型建设模式
  • 4.2 市场主导型建设模式
  • 4.3 政府市场互动型建设模式
  • 4.4 三种模式的比较与分析
  • 5.城市次中心商业街区建设研究——以江宁区"秦淮国际风情街"为例
  • 5.1 城市次中心商业街区建设——政府市场互动模式选择
  • 5.1.1 城市次中心的定义及其特点
  • 5.1.2 政府市场互动模式选择
  • 5.2 案例分析——以江宁区"秦淮商业风情街"建设为例
  • 5.2.1 南京城市次中心—江宁区简介
  • 5.2.2 已有商业街区建设的历史教训
  • 5.2.3 秦淮国际风情街项目
  • 6.结论及研究不足
  • 参考文献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 [1].广州市就业次中心和多中心城市研究[J]. 城市规划学刊 2009(03)
    • [2].经济转型升级中建设四川金融次中心的思考[J]. 西南金融 2015(04)
    • [3].我国大都市区就业次中心的形成机制——上海研究及与北京比较[J]. 城市规划学刊 2014(05)
    • [4].单中心还是多中心:北京城市就业次中心研究[J]. 城市规划学刊 2016(03)
    • [5].广州市就业次中心与CBD动态发展研究[J]. 特区经济 2012(04)
    • [6].奋力打造四川金融次中心的设想[J]. 西南金融 2013(11)
    • [7].构建西江现代物流体系 打造世界加工制造次中心[J]. 西部交通科技 2012(02)
    • [8].浅谈大城市次中心的规划建设[J]. 城市 2019(02)
    • [9].郑州市金水区次中心的规划思路和发展对策[J]. 城乡建设 2014(01)
    • [10].理性回归:城市次中心的抉择考量[J]. 文化月刊 2014(14)
    • [11].中国特大城市人口空间分布与次中心识别研究——以杭州、武汉、西安和沈阳为例[J]. 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05)
    • [12].省会次中心,长沙西大门——湖南宁乡,着力构建商贸发展新格局[J]. 中国报道 2018(08)
    • [13].城市蔓延、多中心集聚与生产率[J]. 中国工业经济 2016(08)
    • [14].渭南打造区域经济次中心经验借鉴[J]. 区域经济评论 2016(05)
    • [15].从多元主体到次中心:市场主体在我国福利供给中的角色转型[J]. 贵州社会科学 2018(09)
    • [16].浅探莫高窟唐代净土经变中观音的“次中心”地位——兼论偶像式绘画中“飞升感”的营造[J]. 大足学刊 2019(00)
    • [17].金砖正在“失色”[J]. 社会观察 2012(11)
    • [18].岑巩:立足黔东次中心谋求发展新跨越[J]. 当代贵州 2010(Z1)
    • [19].保持良好精神状态 推动一流学府建设——学院党委扎实开展2014年第3次中心组学习[J]. 农业部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4(03)

    标签:;  ;  ;  ;  

    城市次中心商业街区建设模式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