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本论文从比较文学形象学角度,对泰戈尔笔下的中国形象进行主题研究。泰戈尔笔下中国形象的生成和演变,可概括为想象中国、阅读中国、展望中国几个大的过程。来中国之前,泰戈尔根据对中国的间接了解,既对想象中“富丽的天朝”之古代中国形象寄予了热切向往,又对近代以来“含泪的中国”的命运寄予了深切同情。以来华后的所见所闻为基础,泰戈尔对中国这一巨大文本进行了现实阅读和接受,这其中有针对自然风物较为客观的描述,又有对包括中国人民、中国文化在内的这一人文乌托邦的钦羡和赞美,也有对处于现代转型期中国的洞见与误读。在欣喜与落寞的双重心境下,泰戈尔对中国的未来进行了倾情展望,显示了他对中国的殷殷期望和巨大信心。最后,本论文结合泰戈尔笔下的中国形象,对文学形象与文化交流、文化误读与文化利用的话题进行了阐发,并着重指出泰戈尔眼中的中国这一“他者”只是基于中印文化差异的另一参照系,而非基于文化不平等心态下的变形“他者”,这既是泰戈尔对中国之友好情缘的表现,也是对相异文化间非此即彼、二元对立之固有模式和观念的一种解构。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罗宾德拉纳特泰戈尔论文; 中国论文; 形象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