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sAg定量检测的意义及拉米夫定和苦参素治疗对其影响的对照研究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sAg定量检测的意义及拉米夫定和苦参素治疗对其影响的对照研究

论文摘要

背景与目的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对判断乙肝病毒复制情况均有一定的意义,但也均有一定的局限性,尤其是HBVDNA这个金标准在接受核苷类药治疗后很快降至现有的检测技术的检测水平以下,丧失了对进一步判断疗效观察的作用;而近年来血清HBsAg定量监测显示血清HBsAg水平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反映HBV复制水平,更重要的是初步研究显示其与肝细胞内cccDNA这一乙肝病毒复制的模板有一定的相关性。本研究旨在探讨HBsAg定量的临床意义,以及拉米夫定和苦参素治疗过程中的变化规律,进而探讨血清HBsAg水平在抗HBV治疗中的意义和两种药物不同的抗HBV的机制。方法以随机对照的方法将63例未接受过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分为拉米夫定治疗组和苦参素治疗组,使用Abbot试剂以全自动化学发光法半定量法(>2为阳性)测定治疗前、治疗开始后4周、12周、24周时的血清HBsAg滴度,观察治疗前HBsAg与ALT、HBVDNA及患者年龄的相关性,并探讨HBsAg在接受治疗后的变化规律,以及对治疗应答反应的预测价值,观察两种药物对HBsAg影响的差异。结果苦参素组完全应答率为19.4%高于拉米夫定组的6.25%,但无统计学意义;拉米夫定组HBV DNA阴转30例,阴转率93.75%,苦参索组HBVDNA阴转9例,阴转率29.0%,其差异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意义(x2=27.9655,P=0.0000)。苦参素组HBeAg阴转率为38.7%(13/31),血清转换率19.4%(6/31);拉米夫定组HBeAg阴转率18.8%(6/32),血清转换率6.25%(2/32),二者HBeAg阴转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x2=4.0186,P=0.0450);拉米夫定组ALT复常率均为68.8%(22/32)和苦参素组ALT复常率均为58.1%(18/3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7756,P=0.3785);治疗前血清HBsAg滴度与血清HBVDNA呈正相关(r=0.34848578,P=0.0051),与患者年龄呈负相关(r=-0.356,P=0.0042),与血清ALT水平无相关(r=1.1861,P=0.2402);治疗后苦参素组HBsAg迅速显著的下降,而拉米夫定组有64.5%患者血清HBsAg先稍有升高尔后再缓慢下降(治疗前与治疗4周相比,拉米夫定组317.1±74.6(32)vs333.7±37.5(6),苦参素组315.5±49.1(31)vs237.9±43.3(6)),治疗终点时苦参素组HBsAg下降的幅度远大于拉米夫定组,HBsAg降低大于100的患者苦参素组占77.42%,拉米夫定组仅占12.5%,差异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001);治疗前HBsAg在<200、200-300、>300的患者完全应答率分别为50%、15%和7.7%,总体来说完全应答的患者治疗前HBsAg水平低于非完全应答者(271.81±43.62vs320.66±55.67,P<0.05),这种差异在拉米夫定组尤为显著;治疗早期(4周)完全应答者HBsAg下降的幅度大于非完全应答者(-50.61±40.88vs-22.17±43.11,P=0.0327),尤其是苦参素组治疗后HBsAg的快速下降可能与获得更高的应答反应有关。结论治疗前HBsAg定量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HBV的复制水平,并对治疗应答反应有一定的预测价值;苦参素和拉米夫定治疗后HBsAg水平变化的不同提示二者抗HBV的机制不同,苦参素抗HBV作用位点可能高于拉米夫定的作用位点。

论文目录

  • 英文略缩词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前言
  • 2 资料与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综述及参考文献
  • 相关论文文献

    • [1].软肝冲剂治疗乙型肝炎硬化的30例临床观察[J]. 吉林医学信息 2009(Z1)
    • [2].慢性乙型肝炎传染病预防护理措施分析[J]. 人人健康 2019(24)
    • [3].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分析[J]. 人人健康 2020(14)
    • [4].慢性乙型肝炎以及肝硬化患者肠道微生物研究[J]. 人人健康 2016(22)
    • [5].你了解乙型肝炎吗?[J]. 抗癌之窗 2016(06)
    • [6].得了乙型肝炎怎么治疗?[J]. 健康生活 2016(11)
    • [7].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的方法及效果观察[J]. 健康之路 2017(03)
    • [8].乙型肝炎治疗应依症而定[J]. 现代养生 2017(05)
    • [9].聚乙二醇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及其对骨髓抑制的影响[J]. 现代养生 2017(06)
    • [10].妊娠合并乙型肝炎综合护理干预[J]. 健康之路 2017(04)
    • [11].连续护理在乙型肝炎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J]. 健康之路 2017(04)
    • [12].乙肝防治有办法[J]. 现代养生 2017(12)
    • [13].优质护理服务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治疗的影响[J]. 现代养生 2017(16)
    • [14].医用三氧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护理[J]. 健康之路 2015(10)
    • [15].乙型肝炎孕妇该如何保护新生儿?[J]. 健康生活 2016(02)
    • [16].水飞蓟宾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观察[J]. 中国实用医药 2013(32)
    • [17].浅谈慢性乙型肝炎的中医认识[J]. 中医临床研究 2013(23)
    • [18].α-酮酸联合低蛋白饮食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并发慢性肾脏病的效果观察[J]. 中国医药指南 2013(26)
    • [19].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的变化及临床意义[J]. 中国医学创新 2013(36)
    • [20].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生活质量影响因素分析[J].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3(17)
    • [21].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综合护理措施与效果分析[J].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13(11)
    • [22].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疗效的研究[J]. 医药论坛杂志 2013(12)
    • [23].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40例临床观察[J].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10(S4)
    • [24].全程优质护理在39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的实施体会[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3(23)
    • [25].丹参酮联合异甘草酸镁治疗42例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分析[J].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3(20)
    • [26].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之辩证观[J].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 2013(06)
    • [27].健康教育对门诊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 中国保健营养 2012(08)
    • [28].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58例的疗效观察[J]. 中国保健营养 2012(10)
    • [29].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健康教育指导的护理效果[J]. 中国保健营养 2013(02)
    • [30].慢性乙型肝炎的血生化指标观察[J]. 中国保健营养 2013(01)

    标签:;  ;  ;  ;  ;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sAg定量检测的意义及拉米夫定和苦参素治疗对其影响的对照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