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钱穆是20世纪中国不可多得的一位国学大师、著名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钱穆的一生有两条主线,一是学术研究,二是从事教育。钱穆自我评价一生以教书为正业,读书著书为副业。他执教讲堂达七十五年之久,对于教育事业鞠躬尽瘁,一生无悔。钱穆对于教育又多有论述,对中国教育传统与现代更生有极为精辟的见解,他在语文教育理念、教育宗旨、教育方法上的真知灼见,对中国语文教育改革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参考意义。钱穆教育实践丰富,教育思想独到,他的语文教育思想可概括为以素质教育为本,以文化传承为心,对当今语文教育如何寻找失落的精神家园,有着重要的意义和甚多启示。钱穆在小学中学任教近二十年,教书自有一套办法,不因循守旧,不固守,往往别出心裁,能取到更佳的效用。美国学者邓尔麟总结为“活动教室法”。(《钱穆和七房桥世界》)“活”的核心是智慧,基础是广博的知识。钱穆语文教育的目的不仅是培养语文的所谓“显性能力”——听、说、读、写能力,更加注重培养语文的所谓“隐性能力”——文化认同能力、人格、修养、品位等。钱穆在长期的历史文化研究和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形成了以认识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内在价值为途径,以培育学生独立精神和人生理想为归宿的教育理念。当前,高中语文新课程注重语文综合性学习并致力于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特别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只有改变旧的模式,进行新的教学模式,语文课才能充满生机,学生的综合能力也就得到不断的提高,学生才能真正成为有素养的人才。语文老师要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重新给语文教学定位,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底蕴,引领学生心沉书海,志存高远,观察生活,发现亮点,产生心灵碰撞。而钱穆的语文教育思想,正可以给这种语文改革有益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