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脉冲调制中频电疗法的上肢功能重建与评价研究

基于脉冲调制中频电疗法的上肢功能重建与评价研究

论文摘要

目的①通过对sEMG信号特征分析,客观地评价脑卒中病人上肢运动功能状况;②观察脉冲调制中频电刺激星状神经节、臂丛神经、手三阳经腧穴、肩肘部肌肉运动点,对脑卒中后上肢肩肘功能重建的影响,优化治疗方案。方法①应用sEMG采集系统,采集30例脑卒中病人肩肘部活动时主动肌与协动肌的sEMG信号;②提取sEMG特征值,对病人健、患侧肩肘关节运动的sEMG进行对比研究。③根据随机原则将病例分为3组,应用脉冲调制中频电刺激星状神经节、臂丛神经、手三阳经腧穴、肩肘部肌肉运动点。治疗1次/日,6次/周,连续治疗两个月;④治疗前、后分别采用sEMG和FMA、ADL Barthel指数量表评价各组的临床疗效。结果①在安静状态下,没有肌肉的主动收缩,则sEMG信号无变化;②脑卒中后病人肩肘关节不同动作,健侧主动肌和协动肌sEMG特征值iEMG、AVE、MAX较患侧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③脑卒中后病人三角肌不同动作,sEMG特征值iEMG、AVE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MAX无显著性差异P>0.05;④脉冲调制中频电治疗后,三组脑卒中病人肩肘关节不同动作,sEMG特征值iEMG、MAX较治疗前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⑤脉冲调制中频电治疗后,三组间脑卒中病人sEMG评价,肌肉功能重建各不相同,A组对冈上肌、胸大肌功能重建疗效优于其它两组,B组对三角肌、肱三头肌、肘后肌功能重建疗效优于其它两组;⑥脉冲调制中频电治疗后,三组脑卒中病人量表评价较治疗前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⑦脉冲调制中频电治疗后,三组间脑卒中病人量表评价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B组、C组优于A组。结论①脑卒中病人患侧sEMG与健侧差异显著,sEMG能客观灵敏地评价脑卒中后病人的肌肉功能状态和活动状态;②sEMG与量表评价相辅相成,能更客观地反映脑卒中病人的状况;③脉冲调制中频电刺激星状神经节、臂丛神经对肩关节功能重建疗效显著;④脉冲调制中频电刺激星状神经节、臂丛神经、手三阳经腧穴对肩肘关节功能重建疗效更佳。

论文目录

  • 缩略语表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综述
  • 1 现代医学对脑卒中的认识
  • 1.1 脑卒中的流行病学
  • 1.2 脑卒中的主要功能障碍
  • 1.3 脑卒中的恢复机制
  • 2 脑卒中的康复治疗研究进展
  • 2.1 早期康复的方法
  • 2.2 中期康复的方法
  • 2.3 目前常用的康复治疗技术
  • 2.4 目前康复治疗过程中尚需解决的问题
  • 3 上肢功能重建的康复研究
  • 3.1 躯体运动的机理研究
  • 3.2 臂丛神经的解剖学基础
  • 3.3 上肢的主要功能
  • 3.4 上肢的运动
  • 3.5 上肢功能重建的研究进展
  • 4 上肢功能康复评价的研究进展
  • 4.1 评价与治疗相结合的观点
  • 4.2 临床常用的上肢功能评价
  • 5 表面肌电图在肌肉功能评价中的应用
  • 5.1 sEMG与针式肌电图的区别
  • 5.2 sEMG常用分析指标
  • 5.3 基于sEMG时频分析的力—电关系研究
  • 5.4 sEMG在肌肉功能评价中的研究现状
  • 6 中频电疗法在脑卒中康复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 6.1 中频电流的特点
  • 6.2 中频电的作用
  • 6.3 中频电疗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 6.4 中频电疗在脑卒中康复中的应用
  • 7 星状神经节的应用研究进展
  • 7.1 星状神经节的解剖学基础
  • 7.2 星状神经节阻滞的机制及应用
  • 7.3 物理方法作用于星状神经节的应用
  • 7.4 星状神经节阻滞与Horner综合征
  • 临床研究
  • 试验一 sEMG在脑卒中后肩、肘关节运动功能评价中的研究
  • 1 临床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病例诊断标准、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sEMG信号采集
  • 2.2 sEMG测量
  • 2.3 数据处理
  • 2.4 统计方法
  • 3 研究结果
  • 3.1 基于sEMG的脑卒中后肩部运动功能评价
  • 3.2 基于sEMG的脑卒中后肘部运动功能评价
  • 3.3 基于sEMG的脑卒中后病人健侧同一肌肉不同动作评价
  • 试验二 基于脉冲调制中频电疗的脑卒中后肩肘关节功能重建的研究
  • 1 临床资料
  • 2 研究方法
  • 2.1 病例分组
  • 2.2 中频电刺激部位
  • 2.3 治疗操作
  • 2.4 观察指标
  • 2.5 sEMG评价方法
  • 2.6 统计学分析及方法
  • 3 研究结果
  • 3.1 基于sEMG的脑卒中病人治疗前、后肩部运动功能评价
  • 3.2 基于sEMG的脑卒中病人治疗前、后肘部运动功能评价
  • 3.3 量表评价
  • 讨论
  • 1 sEMG对脑卒中病人肌肉功能状态的评价
  • 1.1 sEMG对脑卒中病人肌肉的收缩性能和收缩强度的评价
  • 1.2 sEMG对脑卒中病人肌肉协调程度的评价
  • 1.3 sEMG对脑卒中病人肌肉反应时、运动时和电机械延迟测定的评价
  • 2 星状神经节、臂丛神经的应用解剖在本试验电极放置位置上的应用
  • 3 中频电刺激星状神经节、臂丛神经对脑卒中病人肩肘关节功能重建的影响
  • 3.1 中频电作用的深度
  • 3.2 中频电刺激星状神经节、臂丛神经对肌肉功能重建的疗效分析
  • 4 中频电刺激手三阳经络腧穴对脑卒中病人肩肘关节功能重建的影响
  • 4.1 历代医家针灸治疗中风病运动功能障碍的经验
  • 4.2 经穴能量系统的本质及其途径
  • 4.3 所选腧穴的生理解剖依据
  • 4.4 中频电作用于腧穴上的特点
  • 5 中频电刺激肌肉的运动点对脑卒中病人肩肘关节功能重建的影响
  • 6 脑卒中上肢功能评价的探讨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历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基于脉冲调制中频电疗法的上肢功能重建与评价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