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区开放度均衡策略研究

住区开放度均衡策略研究

论文摘要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中国兴起了住宅小区的建设热湖。在许多新建成的小区中,大多数都采用了封闭式管理的模式,造成了住区与城市关系的弱化,传统街道生活的缺失以及对城市交通的影响。这些矛盾因市郊大型封闭居住区建设而达到高潮,引发了许多专家学者对于住区开放的呼吁。论文从这个角度切入,通过对住区开放度的调查分析,提出了住区开放度均衡的观点,并结合调查资料和实际案例从四个方面提出了达到住区开放度均衡的策略。论文总共分为六章,根据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顺序展开。论文提出住区开放度过低会给城市带来一系列的负面影响,包括道路交通、街道界面、资源配置以及城市交往等。而住区开放度过高又会给住区带来一系列的负面影响,包括安全问题、环境问题、私密性和邻里交往的问题。因此一个好的住区应该把握开放度的均衡点,达到住区和城市利益的平衡。住区的开放度受到多方面的影响,包括规划理论、时代格局、街廓划分、文化心理、物权以及物业管理、相关群体的利益制衡以及区域地理特征等等。这些因素从历史、政治、文化、社会、经济等方面影响了当今住区的开发模式,并间接影响到住区的开放度。根据中国当前的状况,论文从四个方面提出了达到住区开放度均衡的策略,包括控制住区规模,创造合理的道路形态,发挥边界的活力效应,通过增加混合度增强开放度等等。这四个方面从宏观到微观,在不同层级上提出了相应的策略,希望通过各方面因素的综合作用创造开放度均衡的住区,并通过上海安亭新镇、上海“海上海”新城这两个住区的实际案例论述了策略的操作方法和可行性。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论文研究的前提、当前本课题研究的现状
  • 1.1.2 研究的目的:论文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和达到的目标
  • 1.1.3 研究的内容:论文概念的界定以及研究范围的把握
  • 1.2 相关研究
  • 1.2.1 国外的研究成果
  • 1.2.2 国内的研究成果
  • 1.3 研究的方法
  • 1.4 论文的结构
  • 第2章 住区开放度均衡的重要性
  • 2.1 住区开放度过低带来的问题
  • 2.1.1 道路交通
  • 2.1.2 街道界面
  • 2.1.3 资源配置
  • 2.1.4 城市交往
  • 2.2 住区开放度过高带来的问题
  • 2.2.1 住区安全
  • 2.2.2 住区环境
  • 2.2.3 住户私密性
  • 2.2.4 邻里交往
  • 2.3 住区开放度均衡的意义
  • 2.3.1 从城市的角度
  • 2.3.2 从开发商的角度
  • 2.3.3 从居住者的角度
  • 2.4 住区开放度均衡研究的必要性与迫切性
  • 第3章 住区开放度的影响因素
  • 3.1 住区规划理论的引导与发展
  • 3.1.1 现代主义功能分区理论
  • 3.1.2 邻里单位理论
  • 3.1.3 小区理论
  • 3.1.4 新都市主义理论
  • 3.2 社会转型的时代格局
  • 3.2.1 社会财富的重新分配
  • 3.2.2 社会体制的重新建构
  • 3.3 街廓划分与城市肌理的形成机制
  • 3.3.1 历史城区的街廓形成
  • 3.3.2 非历史城区的街廓形成
  • 3.4 传统文化心理的积淀与延传
  • 3.4.1 “墙”文化体现的封闭心理
  • 3.4.2 “园”文化体现的自安心理
  • 3.5 物权归属及物业管理模式
  • 3.5.1 住区物权归属
  • 3.5.2 住区物业管理模式
  • 3.6 相关群体的利益制衡
  • 3.6.1 相关群体的利益关系
  • 3.6.2 相关群体的博弈关系
  • 3.7 相关区域的地理特征
  • 3.7.1 中心城区的地理特征
  • 3.7.2 边缘城区的地理特征
  • 第4章 住区开放度均衡的控制策略
  • 4.1 住区规模的控制
  • 4.1.1 街廓尺度的宏观性操作
  • 4.1.2 开放层级与空间领域的基本建构
  • 4.1.3 适宜规模的量化探索
  • 4.2 道路结构的设计
  • 4.2.1 与开放空间相结合的道路体系设计
  • 4.2.2 “通而不畅”的道路稳静化设计
  • 4.2.3 “顺而不穿”的道路稳静化设计
  • 4.3 边界特性的把握
  • 4.3.1 边界的两面性
  • 4.3.2 边界的封闭性与渗透性
  • 4.3.3 边界的活力效应
  • 4.4 功能混合的平衡
  • 4.4.1 地块功能的混合
  • 4.4.2 建筑功能的混合
  • 4.4.3 住宅单元功能的混合
  • 第5章 案例分析
  • 5.1 上海安亭新镇
  • 5.1.1 概况
  • 5.1.2 开放度策略
  • 5.1.2.1 周边式街坊布局
  • 5.1.2.2 曲线形格网道路
  • 5.1.2.3 多功能的混合
  • 5.1.3 小结
  • 5.2 上海大连路海上海
  • 5.2.1 概况
  • 5.2.2 开放度策略
  • 5.2.2.1 层次化的开放度布局
  • 5.2.2.2 渗透性的边界策略
  • 5.2.2.3 区域功能的混合
  • 5.2.3 小结
  • 5.3 两个案例的比较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住区开放度均衡研究的结论
  • 6.2 住区开放度的发展趋势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中文原著
  • 中文译著
  • 英文原著
  • 期刊文章
  • 学位论文
  • 相关网站
  • 图片来源
  • 表格来源
  • 致谢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相关论文文献

    • [1].讯问中问话的开放度问题[J]. 中国社会语言学 2015(02)
    • [2].湾区经济开放度研究对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启示[J]. 珠海潮 2018(02)
    • [3].区域开放度度量方法研究[J]. 当代经济 2011(09)
    • [4].江苏省服务业的开放度研究[J]. 对外经贸 2017(06)
    • [5].推进湖北对外跨越式发展的对策[J]. 统计与决策 2011(18)
    • [6].课堂开放度决定了教学的高度——观看郑坛老师执教的《学会宽容》录像有感[J]. 教育教学论坛 2010(07)
    • [7].浅析我国服务贸易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知识经济 2009(12)
    • [8].我国银行业开放水平的比较研究[J]. 生产力研究 2008(18)
    • [9].开放环境下界面功能对企业绩效的实证研究[J]. 科研管理 2015(09)
    • [10].关于提高数学教学开放度的探索和思考[J]. 高中生学习(师者) 2014(01)
    • [11].开放度和环境重视度对污染的影响:基于中国地级城市的分析[J]. 上海经济研究 2012(12)
    • [12].对外开放与经济发展关系研究新进展[J]. 经济学动态 2010(04)
    • [13].探究教学中“放”与“不放”的智慧[J]. 上海教育科研 2017(04)
    • [14].城市设计视角下住区开放“度”的思考[J]. 城市建筑 2016(22)
    • [15].关于提高数学教学开放度的探索和思考[J]. 考试周刊 2010(25)
    • [16].开放度、关系网络及知识共享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J]. 工业工程与管理 2015(02)
    • [17].朝鲜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与外生变量研究[J]. 中国周边外交学刊 2016(01)
    • [18].“一带一路”背景下经济开放度如何影响农产品国际竞争力:来自RCEP成员国的证据[J]. 世界经济研究 2018(03)
    • [19].我国省际之间的开放度与服务业发展的相关性研究[J]. 商场现代化 2011(03)
    • [20].我国海运业发展的国际比较[J]. 综合运输 2008(05)
    • [21].关于提高数学教学开放度的探索和思考[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9(02)
    • [22].开放度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J]. 科学学研究 2008(02)
    • [23].地理邻近性影响合作网络及区域创新绩效的机理研究[J]. 管理学报 2020(07)
    • [24].开放式创新视角下传统产业转型的仿真模型——以制造业为例[J]. 科学经济社会 2017(03)
    • [25].中国对外贸易成本的测度方法与决定因素——一个基于面板数据的衡量[J]. 世界经济文汇 2010(06)
    • [26].开放度水平提升是否促进了区域经济增长?——基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 经济经纬 2019(05)
    • [27].人寿保险行业市场开放度效率研究[J]. 财经理论与实践 2017(06)
    • [28].宁夏内陆区域经济增长与开放度的比较分析——基于1982~2009年地区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 中国商论 2015(31)
    • [29].基于安全性量化评估的信任模型[J]. 计算机应用 2013(S2)
    • [30].外商直接投资影响因素计量分析[J]. 东方企业文化 2012(04)

    标签:;  ;  ;  

    住区开放度均衡策略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