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历史问题论文-张欣然

社会历史问题论文-张欣然

导读:本文包含了社会历史问题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空间性,苏贾,空间理论,西方马克思主义,资本积累,城市空间,区域分工,时间偏好,城市化过程,马克思思想

社会历史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张欣然[1](2019)在《社会历史的空间性问题》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以及各国城市化过程中有关城乡差距、资源分配和市民权利等问题的日益突出,“空间”逐渐成了大众关注的焦点。在此背景下,西方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率先开启了“空间转向”,其典型就是以爱德华·苏贾(Soja)等人为代表的新马克思主义空间(本文来源于《中国社会科学报》期刊2019-12-26)

毕芙蓉[2](2018)在《意识形态问题首先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实践问题》一文中研究指出意识形态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同马克思主义在不断发展和创新一样,意识形态理论也在不断发展变化。这一发展变化过程甚至在马克思本人那里就已经开始了。马克思是最早使用德语“意识形态”一词的人,发明这一词汇的则是法国人特拉西。特拉西以这(本文来源于《中国社会科学报》期刊2018-02-27)

张立达[3](2017)在《宏观社会历史运动的微观生成问题研究——以布劳和马克思的关系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现实个人的实践活动究竟怎样生成宏观社会历史的辩证运动,是唯物史观仍然需要深入研究的重大问题。布劳的社会交换理论可以为解答这一问题提供方法启示和理论材料。马克思的生产范式和布劳的交换范式是可以互补的。马克思的生产范式更擅长把握宏观历史,布劳的交换范式在把握人的实践活动的社会效应时可以更加具体精细。因此,批判性地借鉴布劳的理论有望为唯物史观加固微观基础。(本文来源于《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7年05期)

孙利天,王丹[4](2017)在《社会历史的辩证法——辩证法的高阶问题与当代处理》一文中研究指出黑格尔和马克思的辩证法是主客统一的概念的发展体系,而只有人的社会历史活动才是主客统一的辩证过程。因此社会历史的辩证法是辩证法理论的核心,其面向事情本身的客观性原则、主客统一的原则,以及自我否定的批判原则和自身发展的理性精神等,是我们概括和总结中国道路、中国经验,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辩证法的指导原则。着力发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那些真正具有中国特色的主客统一的实体性东西,使之成为辩证法的范畴,是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辩证法的重要思路。(本文来源于《社会科学战线》期刊2017年01期)

步慧[5](2016)在《当代中国养老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基于社会历史文化变迁的角度》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中国的养老问题日益严峻,很多老年人老无所依,老无所养。以敬老养老为核心的孝道伦理观念,奠定了古代和谐的社会养老关系。及时追根溯源,古今对比探索一条适合中国现代国情的养老之路,对于弘扬传统孝道文化,建设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来源于《人才资源开发》期刊2016年12期)

房广顺,魏文刚[6](2015)在《探究社会历史问题的四个认识维度——划清历史唯物主义与历史虚无主义的界限》一文中研究指出正确的思想方法是探究历史真相、运用历史经验、启迪未来发展的重要前提。唯物史观提供了正确认识社会历史问题的科学世界观与方法论。毛泽东接受并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唯物史观,提出了研究和对待社会历史问题的实事求是、人民立场、阶级分析、价值导向等认识维度,划清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的界限,是正确认识社会历史问题的根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本文来源于《思想理论教育》期刊2015年06期)

苏日娜[7](2015)在《翁牛特部社会历史变迁若干问题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内蒙古盟旗社会历史变迁是清代蒙古史、内蒙古近现代史研究的重要课题,也是内蒙古地方(区域)历史文化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以研究翁牛特部社会历史变迁的若干问题为主要目的。全文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首先对翁牛特部的历史渊源进行了考证。陈述“翁牛特”部名称相关记载与研究概况,深入考察翁牛特部地理位置和变迁过程。第二部分,探讨翁牛特部先祖哈赤古领地与察罕部落,评价其功勋,考证其领(分)地。然后对翁牛特密切相关的答里台斡赤斤与安赤台的领地、属部及子嗣情况进行了比较深入地探讨。并试图勾勒察罕部落宗教信仰与文化面貌。第叁部分,着重探讨察罕万户的形成与发展过程。考释察罕万户名称之由来,考察其部众及驻牧地具体方位。第四部分,探讨翁牛特部落几个重要姓氏及其属地文化特征。解释孛儿只斤氏与翁牛特台吉之关系,对融入翁牛特部的林木、唐古特、察哈尔等姓氏之来龙去脉予以考察。翁牛特部地名是本章内容所关注的有趣话题。考辨翁牛特部地名,试图还原被农垦侵蚀后的村庄和驿站蒙古语名称等予以细致考察。(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师范大学》期刊2015-06-01)

刘玉涛,卫莉[8](2014)在《社会历史语境中的科学与公众的信任问题》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具体的社会历史语境中,科学知识常常同时具备前沿性和与公众的生命健康密切相关两个特点,这使科学的公众信任问题得以凸显。而利益因素的渗入更是挑战了公众的信任。最后,本文以和一个具体的法律语境和一个经典的案例,说明社会历史语境中对科学的争论使公众的信任问题变得非常困惑和复杂。(本文来源于《黑龙江史志》期刊2014年12期)

罗杨[9](2014)在《历史深度中的“华人问题”——以施坚雅《泰国华人社会:历史的分析》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施坚雅(William Skinner,1925-2008),美国着名人类学家,1954年获美国康奈尔大学人类学博士学位,先后在哥伦比亚大学、康奈尔大学、斯坦福大学、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任教。1950年至1951年他曾到四川考察,1977年考察了中国城市的市场,其着作《中国农村的市场和社会结构》、《中华帝国晚期的城市》等开创了中国研究的范式。《泰国华人社会:历史的分析》~([1])是他1956年完成的着作,该书弥补了西方和泰国的历史学家们对华人的漠视,影响了数代华人华侨和族群研究学者。(本文来源于《海交史研究》期刊2014年01期)

王展飞[10](2014)在《群众路线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根本路线》一文中研究指出群众路线与人民民主在本质上是统一的 群众路线是群众观点在实践中的创造性运用,群众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马克思拨开社会历史的重重迷雾,抹去蒙在社会历史表层的厚厚尘埃,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基本前提出发,认为社会历史从根本上(本文来源于《云南日报》期刊2014-01-03)

社会历史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意识形态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同马克思主义在不断发展和创新一样,意识形态理论也在不断发展变化。这一发展变化过程甚至在马克思本人那里就已经开始了。马克思是最早使用德语“意识形态”一词的人,发明这一词汇的则是法国人特拉西。特拉西以这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社会历史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1].张欣然.社会历史的空间性问题[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

[2].毕芙蓉.意识形态问题首先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实践问题[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

[3].张立达.宏观社会历史运动的微观生成问题研究——以布劳和马克思的关系为例[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

[4].孙利天,王丹.社会历史的辩证法——辩证法的高阶问题与当代处理[J].社会科学战线.2017

[5].步慧.当代中国养老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基于社会历史文化变迁的角度[J].人才资源开发.2016

[6].房广顺,魏文刚.探究社会历史问题的四个认识维度——划清历史唯物主义与历史虚无主义的界限[J].思想理论教育.2015

[7].苏日娜.翁牛特部社会历史变迁若干问题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5

[8].刘玉涛,卫莉.社会历史语境中的科学与公众的信任问题[J].黑龙江史志.2014

[9].罗杨.历史深度中的“华人问题”——以施坚雅《泰国华人社会:历史的分析》为例[J].海交史研究.2014

[10].王展飞.群众路线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根本路线[N].云南日报.2014

标签:;  ;  ;  ;  ;  ;  ;  ;  ;  ;  

社会历史问题论文-张欣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