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职业学校文秘专业教学的改革探讨

中等职业学校文秘专业教学的改革探讨

朱亚君(广州市番禺区农业中等专业学校广东广州511400)

摘要:结合工作手段智能化、服务领域多元化、从业要求“资格化”等现代秘书职业新趋势,番禺区农业中等专业学校将培养目标定位于培养“管理型”“商务型”秘书,从转变教育理念、优化教学团队、调整课程结构、改革教学模式、综合考核形式等方面进行了多年的改革探讨,在教学过程中取得了一定成效。

关键词:中职文秘职业能力教学改革

随着社会的发展,许多行业对从业人员的能力要求都发生了深刻变革,综合素养、从业资格、职业能力等因素越来越受到重视。秘书作为以全面处理信息和事物的方式直接辅助领导者(或雇主)实施管理的人员,其职业具有辅助性和综合性等特点,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秘书职业能力的定位与培养是任何一所拥有文秘专业的职业学校都不容忽视的。

一、现代秘书职业的新趋势

科技的进步、体制的变革、专业领域的拓展与深化等因素促使秘书工作作为一门具有综合性特点的职业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呈现出许多前所未有的新趋势。这里着重谈以下三点:

1、工作手段智能化

我国政府、企业、其他行业的信息化进程都经历三个阶段:一是以WPSMicrosoftOffice等为代表的个人办公工具软件阶段,重点在于利用计算机来提高个人工作效率;二是基于关系型数据库技术,采用C/S体系结构的阶段,实现了部门级的数据处理、公文处理等的自动化;三是基于LotusDomino/Notes等群件系统,通过邮件控制、文档管理来实现公文的自动化处理。目前国内的信息化建设,特别是单位办公自动化项目,应该是完全基于浏览器(B/S)的应用,通过专业的工作流产品,将单位各类业务统一地通过工作流平台进行设计、整合,注入大量的知识管理,使办公自动化真正成为单位办公必不可少的工具。

人类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使秘书工作手段也由手工式向操作智能化转变。秘书工作人员在“办文”“办会”“办事”等各个领域都离不开各种办公自动化设备,因此,秘书应熟练地掌握各种办公自动化设备的操作使用技巧与维护常识,熟悉与本职本岗相关联的智能办公流程。

2、服务领域多元化

依据2003年3月国家原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重新修订的《秘书国家职业标准》,秘书被定义为“从事办公室程序性工作、协助上司处理政务及日常事务并为决策与实施提供服务的人员”。随着每一门社会行业的诞生,都会产生一门新的行业秘书,如政府中有机关秘书,学校有教学秘书,律师事务所有法律秘书,实业界有管理秘书,商业界有经理秘书等,可谓秘书的服务领域多元化。

3、从业要求“资格化”

许多发达国家对秘书从业人员都有严格要求,我国目前也推行秘书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规定凡在企事业单位、涉外机构中从事秘书工作的人员,都必须接受秘书职业资格鉴定,取得职业资格证书,持证上岗。1998年6月,原国家劳动部发布了《秘书职业资格培训方案》,在北京、上海等10个省区实施秘书职业资格培训和鉴定的试点工作,这意味着我国秘书职业化进程迈出了第一步;2000年3月,原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发布的《招用各种从业人员规定》明确指出,凡规定中涉及的各行业的技术种类和有关人员,上岗必须持有该部颁发的职业资格证书,秘书被正式列入其中;2003年起,秘书职业全国统一鉴定试点正式启用新的国家职业标准,新标准共分为四个等级。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分布全国各地的秘书职业资格培训机构越来越多,持有秘书职业资格证书的人越来越多,重视秘书职业资格的用人单位也越来越多。

二、注重秘书职业能力的专业培养

职业能力是人们从事某职业所应具备的能力,即人们运用必备的知识、技能、态度按规定的工作职责和任务的要求,完成职业活动的综合能力,由通用能力和专业能力两大模块组成。与所从事行业相适应的职业能力则是胜任某种职业岗位的必要条件。职业能力发展与提高的最有效途径是接受教育与培训,如职业教育等。我校拥有文秘专业、秘书职业资格培训等教育形式,在秘书职业能力的培养方面进行了多年的探索与实践。

1、转变教育理念,培养“职业能力”意识

由于各种历史原因,传统的文秘专业教学一直存在着如下弊端:培养目标不明确、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学观念落后、教学模式单一、考核方法和考核内容死板等,如此培养出的学生显然已经很难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对秘书人才的要求。虽然每种弊端均有各自的解决途径,但统领于各种问题之首的应是转变教育理念,构立适应社会发展趋势、培养教学双方“职业能力”意识。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及现代高新技术、产业的迅猛发展,传统的在知识结构上的“中文型”,在业务方向上的“党政型”秘书,已经不能满足时代发展的需要,现代秘书必须向“管理型”“商务型”转变。现代秘书教育任务是使受教育者了解现代管理理论,熟悉现代管理过程,明确自己在整个管理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掌握辅助管理所必须具有的方法和技能。我校文秘专业将教育目标定位于为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培养中级、初级等多层次的秘书人才,通过专业学习,掌握秘书职业所必须具有的理论知识,具备秘书职业所要求的实际操作技能与工作素质,满足从业工作的需要。

注重职业能力培养的秘书专业教育应该在传授专业知识技能的同时,重视对学生职业能力意识的培养。如何培养学生的秘书职业能力意识,需要从教师、学生的教育主客体双方入手。教师具有明确的职业能力意识会时刻提醒自己在特定的教学环节、某些知识点上如何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此设置合适的教学场景、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来加强练习,增强学生的执行能力与工作品格;学生拥有强烈的职业能力意识,会利用一切机会练习自己所掌握的专业知识,从坐立行表、待人接物、沟通协调、智能化设备的维护与使用等各个方面进行有意识的练习。如刚给新生上课时,学生们像在中职课堂一样,只在教室坐等授课教师来上课,课堂上教师让做什么才做什么,主动意识不强;经过一段时间的引导后,学生们不再“循规蹈矩”了,上课前会把多媒体设备调试好,课间休息时讨论如何利用电话、投影仪、电脑等现代科技成果做好秘书工作,主动设想出各种办公情景进行探讨。

2、整合教学团队,夯实“职业能力”基础

高水平的专业教师、合理的教学团队是培养与提高学生职业能力的基础。传统的秘书教育多是以中文专业为基础发展起来的,教师也多以中文教师为主。他们文史知识丰富,但没有受过正规、系统的秘书专业训练,对秘书专业理论研究不深,缺乏管理学、经济学以及软件科学知识,缺乏秘书专业的实践经验。因此,教学只停留在理论上,难以在实际操作方面给学生以切实的指导,不利于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还有部分教师由机关行政人员改行,他们虽具有丰富的秘书业务知识和行政管理经验,但理论知识和教学经验相对不足,在培养高层次的“管理型”秘书上力不从心。教师作为培养合格人才的关键因素,自身是否既具有坚实的秘书学科理论,又具有熟练的秘书实践操作能力的“双师型”人才,是秘书专业培养工作的关键。为此,专业教师应不断认真学习和钻研秘书学科理论知识,掌握学科专业技能;找机会深入秘书岗位,熟悉秘书工作环节,积累实际工作经验,真正做到“给学生一碗水,自己要有一桶水”。

我校文秘专业的师资匹配融合了管理学、汉语言文学、电子政务、心理学等多种专业,授课遵循整合资源、扬长避短原则进行,对部分技术性突出的课程,如摄影摄像、演讲、汽车驾驶等课程,聘请有丰富实际工作经验的专业人员做兼职教师进行授课辅导。与此同时,学校采取多种方式加强对师资队伍的建设,注重师资的培养、更新和补充,以保障在专业技能方面的整体水平。

3、优化课程结构,提供“职业能力”保障

传统的文秘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尤其重视学生的文学素养、写作能力、理论水平,课程体系由以现代汉语、中外文学史、文艺理论、写作、秘书学、心理学、行政管理学、文书学、公共关系学、档案管理、办公自动化课程等组成,培养对象为典型的“中文型”“党政型”秘书。为适应社会的需求,我校在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国家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推出的秘书职业资格培训大纲要求,分别于2003年、2005年、2007年、2009年先后四次修订了培养方案与教学大纲,对有些课程的学时进行了调整,增设了企业管理学、人力资源管理、秘书实训、法律与法规、速记、电子档案实训、摄影与摄像、广告实务、商务谈判、秘书礼仪、办公室工作规范、专业英语等课程;与此同时,减少了各门课程的理论学时,增加了相应的实践学时,将培养对象定位于“管理型”“商务型”秘书。重新修订的培养方案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组织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外语水平、办公自动化设备应用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及团队合作能力,并通过实践教学、专业实习等环节切实保障学生提高自己的职业能力。

4、改革教学模式,加强“职业能力”实践

教学过程是形成职业能力的关键环节,对于培养职业能力的教学实践环节,我校力求做到丰富教学内容,强化教学实践。

(1)在教学内容上,把国家职业技能要求和职业资格考证纳入到教学体系中,从而使学生的职业能力显性化

每一门课程都按照专业培养目标和能力要求进行构思和设计,扩广度、挖深度,结合具体章节或专题指出知识目标与能力目标,先引导、再学习、后检验。以秘书商务活动中的“签字仪式”为例:知识目标为了解签字仪式的概念、类型、作用,掌握签字仪式的准备工作和程序;能力目标为能够为各种签字仪式做好准备,正确引导签字仪式成功举行;提前3—7天给出学习提纲,让学生课下查阅资料,课堂讲解时尽可能详细、全面,然后设定具体情形组织学生进行模拟。

(2)在教学形式上,改变传统的教师唱主角的“满堂灌”形式,加大实践教学比例,课内外有机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

具体的做法是:每门课程40%以上学时数必须是实践教学,采取组织活动模拟、实训室实践、实习基地实操等形式强化所学知识;即使是理论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倡导教师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引导学生感知工作场景,训练工作能力,学中做、做中学,达到理论与实践、教与学、学与用三者有机结合。

(3)在教学手段上,应用现代化教学设备进行教学,并让学生尽快掌握适应时代的秘书必备专业技能

未来的秘书职业技能要求秘书既要懂得知识经济和科技知识,又要善于处理以计算机为特征的现代电子信息,还要具有运用通信、摄影、摄像等现代办公手段的能力;既要具有中外语言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又要具有交际公关、组织、协调有关活动的社交能力,还要善于分析宏观调控,具有评估、预测等能力。为了培养学生较强的职业能力,我校多数课程都采用多媒体教学,并建立了秘书设备操作一体化训练室和现场办公模拟实训室。秘书设备操作一体化训练有计算机、电话、传真机、复印机、打印机、一体机、扫描仪、速录机、装订机、冷裱机、碎纸机、摄像机、照相机、投影机、录放机等设备;现场办公模拟实训室由接待区、工作区、会议区、会客区、档案管理区等组成,使学生在学校就能感知到秘书工作的实际场景,尽快意识并掌握知识经济时代秘书的必备专业技能。

(4)在教学方法上,以案例教学法和情景模拟法为主导开展教学

文秘专业的实践性尤其要重视学生运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加强自身的专业水平,专业学习应该起到主导作用。案例教学以具体的案例(问题)为载体,让学生主动参与,分析与解决案例中存在的问题,在分析解决中有效地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合作能力及创新能力,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有效教学方法和手段。情景模拟法运用仿真的情景再现,为学生创设工作中可能预见的各种具体问题,让学生以“某公司秘书”的身份参与学习和训练,训练中学习,在情景中增长才干、积累经验,富有成效地将所学知识系统化、实践化,并转变为专业性的技能技巧,提高学生独立分析、解决和处理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为此,要求教师在授课前或者生活中要不断地积累典型案例,尤其重视专业著作、专业杂志与专业网站上的资料收集与发掘,建立文秘专业案例库,便于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

5、综合考核形式,校验“职业能力”水平

考核作为检验与督促学习的必要手段,在专业培养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传统的以考知识记忆的闭卷试卷与学习实践作业的开卷试卷的考核形式已不能满足既重视通用能力又重视专业能力的时代需要,我校综合各种考核形式来校验学生的“职业能力”水平。具体做法有:专业学习的课程结业考试、专业实习的实习评估与实习报告、国家职业资格鉴定考试、公共英语等级考试、计算机等级考试等形式,采取“一票否决制”,即只有上述各种考核都过关才允许毕业,否则拿不到毕业证书。

三、实效分析

我校职业技能实训中心每年都定期对学生进行培训,参加由广州市人力资源与社会劳动保障局组织的秘书职业资格鉴定,四级秘书初次通过率为83%,学生毕业时持证率为100%。我校每年都定期对毕业生的就业率进行统计,就业率为98%以上,其中有7l%在本专业相应岗位上工作。通过对实习单位和用人单位进行回访,我校文秘专业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扎实的专业基础、较强的专业技能和动手能力,各单位比较满意。通过职业技能鉴定、就业率统计、专业回访等反馈信息分析可以看出,我校文秘专业注重职业能力的专业培养与现时代的市场人才需求相适应,培养成效显著。

参考文献

[1]岳凯华秘书学概论[M].湖南:湖南大学出版社,2005。

[2]范立荣廖金泽国家秘书考试指南[M].深圳:海天出版社,2004。

[3]董继超普通秘书学[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97。

[4]瞿峰未来秘书基本职业技能前瞻[J].秘书杂志,2000(4)。

标签:;  ;  ;  

中等职业学校文秘专业教学的改革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