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题目: 西菲律宾海有机悬浮颗粒分布变化及其光衰减研究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海洋地质学
作者: 魏建伟
导师: 石学法
关键词: 光衰减,颗粒有机碳,散射系数,漫衰减系数,西菲律宾海
文献来源: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论文以2004年在西菲律宾海获取的光学剖面资料为基础,首次将光学衰减系数作为悬浮有机颗粒的替代指标,对西菲律宾海上层水体悬浮颗粒及颗粒有机碳的时空分布和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光衰减系数c_p同颗粒有机碳浓度具有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这对于海洋初级生产力估算和碳循环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断面WE和SN上的浮游植物现存量与颗粒有机碳现存量变化趋势完全一致。上层水体中的颗粒有机碳主要来源于有机碎屑颗粒。西菲律宾海混合层的昼夜变化对于表层水体光学变异以及颗粒输出作用具有重要影响。表层水温、光衰减系数c_p和混合水深都与海面光合有效辐射同相变化。表层水体中的颗粒有机碳现存量同混合水深同步变化,受混合层控制作用显著;而对于深层水体,推测主要受生物垂向迁移和颗粒聚集沉降的影响。根据表层水体中微微型自养颗粒的计数分析结果,原绿球藻的丰度最高,其次为聚球藻,自养真核细胞的丰度最低。首次估算了三种微微型颗粒的散射系数,并与光衰减系数c_p做了对比分析。研究表明,菲律宾海三种微微型颗粒的散射作用仅占光衰减系数c_p的5%,其中原绿球藻、自养真核细胞和聚球藻分别占2.17%、2.85%和0.33%。根据微微型颗粒的散射特征,可大致将研究海区划分为三个生物水文学区域。对菲律宾海上层水体的光场特征作了分析,结果表明水下辐照度Ed按照指数规律衰减。通过对漫衰减系数Kd的研究,首次证实了西菲律宾海非藻组分的光衰减作用占主要地位。表层水体中非藻组分与浮游植物的光衰减作用大小相近,随着水深增大,非藻组分的光衰减作用逐渐占据主导地位。此外,西菲律宾海离水辐亮度Lwn(555)和海面遥感反射率Rsr(555)同生物地球化学核心变量POC之间存在显著的指数相关关系,这对于海洋初级生产力的遥感估算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论文目录:
摘要
摘要(英文)
引言
第一章 研究现状及区域背景
1.1 海洋光学参数及属性
1.2 相关问题的研究进展
1.3 国内研究现状及主要问题
1.4 研究海区概况
第二章 西菲律宾海有机悬浮颗粒的分布特征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1.1 CTDX 观测与取样
2.1.2 光衰减资料的推导
2.1.3 颗粒有机碳分析
2.1.4 叶绿素a 分析
2.2 结果与讨论
2.2.1 颗粒光衰减系数c_p及其典型剖面
2.2.2 颗粒有机碳分析与估算结果
2.2.3 断面SN的典型特征
2.2.4 断面WE的典型特征
2.2.5 POC/Chla 断面分布
2.2.6 关于生物颗粒现存量的分析
2.2.7 菲律宾海POC 剖面分布的物理控制
2.3 小结
第三章 西菲律宾海生物-光学变异性及颗粒输出
3.1 材料与方法
3.1.1 光衰减与荧光
3.1.2 混合水深的推导
3.2 分析结果
3.2.1 太阳辐射、SST 与混合水深的连续变化
3.2.2 菲律宾海M145 剖面连续变化
3.2.3 颗粒现存量及昼夜变化
3.2.4 浮游植物C:Chla比
3.3 讨论
3.3.1 生物-光学变异性及相关关系
3.3.2 悬浮体昼夜累积与碳输出
3.3.3 混合层变化对颗粒输出作用的贡献
3.3.4 关于混合层动力作用的探讨
3.4 小结
第四章 西菲律宾海微微型颗粒及其光衰减作用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样品采集与流式细胞术分析
4.1.2 CTDX剖面
4.1.3 颗粒散射系数
4.2 分析结果
4.2.1 典型光衰减剖面
4.2.2 微微型颗粒丰度剖面变化
4.2.3 颗粒散射作用
4.3 讨论
4.3.1 粒子散射与生物水文特征分区
4.3.2 粒子光衰减作用
4.3.3 生物颗粒组分对荧光的贡献
4.3.4 原绿球藻的重要性
4.3.5 关于昼夜变化效应的思考
4.4 小结
第五章 菲律宾海真光层漫衰减系数分析及其指示意义
5.1 材料与方法
5.1.1 水下光谱分析
5.1.2 CTDX剖面推导
5.2 分析结果
5.2.1 辐照度Ed的分布变化
5.2.2 漫衰减系数的变化特征
5.2.3 水柱叶绿素a 估算分析
5.2.4 海面光学参数估算
5.3 讨论
5.3.1 关于漫衰减作用的思考
5.3.2 海面光学性质在海洋碳估算中的应用
5.4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问题
参考文献
符号与术语一览表
博士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发布时间: 2007-04-12
相关论文
- [1].海洋悬浮粒子的米氏散射特性及布里渊散射特性研究[D]. 林宏.华中科技大学2007
- [2].南海北部颗粒有机碳输出通量、季节变化及其调控过程[D]. 陈蔚芳.厦门大学2008
- [3].海水近表层弱光辐射的光谱测量研究[D]. 徐中民.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05
- [4].东海赤潮高发区水色遥感算法及赤潮遥感监测研究[D]. 丘仲锋.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06
- [5].海洋叶绿素遥感反演及海洋初级生产力估算研究[D]. 丛丕福.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遥感应用研究所)2006
- [6].高光谱水质遥感监测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 胡兴堂.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遥感应用研究所)2006
- [7].渤海和胶州湾海域溶解有机物荧光及其在环境溯源中的应用[D]. 蒋凤华.中国海洋大学2006
- [8].真光层辐射特性及其对海洋初级生产力遥感的影响[D]. 檀赛春.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大气物理研究所)2007
- [9].中国近海高浊度水体中光传输特征的数值模拟研究[D]. 林绍迎.中国海洋大学2007
- [10].河口水体悬浮物固有光学性质及浓度遥感反演模式研究[D]. 王繁.浙江大学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