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阿克陶县阿克达拉牧场卫生院845550
【摘要】目的对急性胃炎使用阿托品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将我院2013年3月至2015年4月收入的急性胃炎患者共144例进行分组,分为常规组和联合组各72例,常规组采用消化内科对急性胃炎的常规治疗,使用奥美拉唑进行治疗,联合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联合使用阿托品治疗,观察治疗后两组患者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常规组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70.83%、19.44%;联合组上述数值分别为90.28%、8.33%。联合组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常规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联合组,两组患者上述数值有较大差异,P<0.05。结论阿托品与奥美拉唑联合使用具有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并提高疗效的作用。
【关键词】阿托品;急性胃炎;临床疗效;奥美拉唑
急性胃炎在消化内科中常见且机制复杂,临床有胃部反酸、呕吐、烧灼样疼痛等症状[1]。临床对该疾病使用药物保守治疗,且用药较为多样,目前较为常用的是解痉药物联合抑酸药物治疗急性胃炎。本文使用阿托品联合奥美拉唑治疗急性胃炎,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3年3月至2015年4月,对我院入诊的急性胃炎患者共144例进行研究,根据患者入院先后顺序分组,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常规组和联合组各72例)。所有患者均符合急性胃炎的诊断标准[2],无药物过敏史及肠胃既往严重病史。常规组72例,男34例,女38例,年龄22~75岁,平均(48.4±4.6);病程1~8h,平均(4.2±3.2)h。联合组共72例,其中包括男36例,女36例,年龄均为21~77岁,平均(47.5±4.5)岁,病程1~8h,平均(4.3±3.4)h。两组以上资料无较大差异(P>0.05),可以进行对比。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消化内科有关急性胃炎常规治疗手段,包括补液、调节酸碱平衡、纠正电解质等。常规组采用单一药物治疗,遵医嘱使用奥美拉唑(规格:20mg×14s批号:H10920092南海灵化学制药有限公司)治疗,使用100mL0.9%氯化钠稀释40mg奥美拉唑注射液,对患者进行静脉滴注;联合组对患者使用阿托品(规格:0.3mg×100s批号:H33020086杭州民生药业有限公司),将1mg阿托品推注入患者静脉。所有患者均治疗并观察3d。
1.3观察指标
将两组患者治疗后疗效进行对比,记录不良反应(心率加快、胃肠道不适、口舌发干)发生情况。根据临床表现判定疗效标准[3],显效:治疗2d后患者症状消失;有效:治疗2d后,临床症状减缓;无效:症状未有减缓或进行性加重。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每组总人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两组患者疗效
治疗3d后对比两组治疗效果,联合组总有效率90.28%明显高于常规组70.83%,差异较大,P<0.05。具体见表1。
3讨论
一旦胃粘膜遭受损伤,胃酸就会侵蚀胃壁组织,进而引发急性胃炎患者胃部剧烈疼痛,近年来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食物卫生条件较差原因引起的急性胃炎发病率有所降低,但急性胃炎的总发病率依旧较高。奥美拉唑是质子泵抑制剂,具有不良反应少的优点,由于弱碱性的特点,故可降低胃壁上细胞中的H+-K+-ATP酶活性,降低胃壁中的酸性物质溶于胃液的可能,即平衡了胃内PH值,又保护了胃壁不再受胃酸侵蚀,奥美拉唑可以较好地抑制一般刺激及胃酸分泌[4]。阿托品属于抗胆碱药,治疗胃肠道功能紊乱时具有解痉作用。
有学者研究表明[5],临床中针对急性胃炎将阿托品与奥美拉唑联合使用可提高疗效,且联合使用后可降低奥美拉唑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本文研究表明,联合组总有效率为90.28%,比常规组70.83%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疗效更佳;对比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联合组8.33%低于常规组19.44%,P<0.05,联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本文研究结果与上述学者研究相符。
综上所述,将阿托品联合奥美拉唑使用,不仅可以提高疗效,更可以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吴冀川,龙恩武,陈子洋等.奥美拉唑与替普瑞酮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临床疗效比较研究[J].四川医学,2014,35(3):331-333.
[2]吴娟.白细胞介素-10和白细胞介素-17在急性胃炎患者血清中的水平及临床意义[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2,35(34):32-34.
[3]苑天海.急性胃炎应用奥美拉唑联合阿托品治疗的临床分析[J].中国伤残医学,2015,23(15):102-103.
[4]唐德军.铝碳酸镁咀嚼片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临床研究[J].河北医学,2013,19(9):1402-1404.
[5]罗拾林.阿托品合奥美拉唑治疗急性胃炎48例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3,22(19):5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