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芳江西省余干县实验小学335100
作文来源于生活,“真正的学校应当是一个积极思考的王国”。这就告诉我们,在指导学生写作时,引导学生去感受生活、积极思维是十分重要的,大量地背范文、套模式,期待通过模仿提高写作水平,是不能真正提高作文水平的,这是因为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略了生活,忽略了思维,没有开拓思想。只有在生活中获取灵感,进行细致的观察、发现,拓展思维领域,去感受生活,才能做到思如泉涌、下笔有神、笔奕生辉。
下面,我就以个人的一次作文教学经历来谈谈这个看法:
今年的一次习作课上,我给我班的六年级学生布置了一道极为普通的作文题:根据自己的所见所闻(即生活),写一篇能感动人心的作文——要求首先能感动自己。
一节课后,学生们都先后交上了习作初稿。其中,张明同学的习作初稿《喂蚕》引起了我的关注。
《喂蚕》的内容很简单:“我”(指作者张明同学)的弟弟喂养了一些春蚕,它们要吃桑叶,可是时逢春雨连绵,采摘桑叶要跑到五里外的王家村,那村里有几棵桑树;眼见桑叶供应不上时,弟弟的同学王小华冒雨自王家村带来了一大包桑叶,解了燃眉之急……这篇习作初稿写得有生活基础,只可惜它写得不够具体,不够真切,不够感动人心。
于是课间休息时,我走到张明同学的桌边,和他一起讨论修改这篇习作。很快,我们的身边就围满了学生——我通常把这类“1+1+N"的教学场景看作是与学生亲密“沟通”的有效方式,希望能触“一”通“百”。
张明同学说:我已经把所见所闻都写了出来,好像再没有什么可写的了。
我首先肯定张明同学观察了生活,材料来自亲身见闻,选材较好,主题也较好。然后我就“好像再没有什么可写的”问题,启发和引导他“过电影“——即感受“生活”。
开始是我问张明同学答。
我问:春雨怎么个“连绵”法?
张明同学回忆着说:春雨断断续续下了半个多月,有时候雨大一些,有时候雨小一些,有时候雨仿佛停歇了,抬头去望,脸上却沾了似有若无的毛毛细雨……
我说:你感受得很好!还有什么可回忆的吗?你再仔细想想,比如屋檐怎样滴水……
张明同学说:雨大时,屋檐滴水大,连续不断,滴得很快;雨小时,屋檐滴水小,滴得很慢,还时有时无……
我说:通过这么一回忆,春雨就具体化了,如在眼前一样。这个情景如果写得具体、生动、逼真,不但能增强作文的真实感,而且能渲染“弟弟”缺少桑叶喂蚕的焦急心情和“王小华”冒雨自王家村带来一大包桑叶的感人情景。
张明同学听了,若有所悟地问:那么,还要具体地写一写春蚕了?
我肯定地点了点头。于是,不知不觉就变成张明同学问我答了。
张明同学说:我记得那些蚕又可爱又可怜的样子,它们昂着头,一屈一伸地爬来爬去,到处寻找桑叶吃……有一只蚕还爬上我的手指,啃来啃去的,它还以为我的手指是一片桑叶呢!
我说:这些情景尽可细致地描写出来,它既能烘托“弟弟”的焦急心情,又能为“王小华”的出场做必要的铺垫,一举两得啊!
张明同学听后开心地笑了。他接着说:我懂了!原来写连绵的春雨、写待食桑叶的春蚕、写弟弟的焦急心情,都是为写“王小华”做准备的。
我及时地表扬,说:你真聪明!那你再想一下“王小华”冒雨到你家找你弟弟的情景,好吗?
现在,我和张明同学互有问答了。
张明同学为难地说:当时,我正在一边做作业,没有太多地注意他们。我只知道“王小华”到我家了,门楣处留下一些湿漉漉的小脚印……还有,弟弟和他头碰头地说话,声音不太大,好像怕吵了我学习的样子;我还知道自那天以后,我弟弟一个星期内都非常地快乐,老是又唱又跳。
我说:你说的这些都可以写进作文里,特别是他们两人“好像怕吵了我学习的样子”,要着力细写,多用些笔墨,这是表现“王小华”思想品质最关键的地方。
稍后,张明同学又问:“王小华”的外貌也要描写一些?
我说:当然!我认识“王小华”,他的外貌很有特点。我想,你应该能描写好他的。
这时候,张明同学可能联想了“王小华”的外貌特征,他笑得格外开心。
我们身旁围观的同学们也纷纷鼓掌而笑——他们可能各有所“得”吧!
第二节课后,张明同学愉快地交上了作文本。
经过我的批改,张明同学的作文《喂蚕》——最后,放在了全班同学的面前,被当作一篇优秀的习作范文供大家学习。
至今回想起来,我认为这堂习作课成功的关键在于:它成功地打开了张明同学“记忆”的大门,把需要的生活素材“提取”出来,再按照它本来的样子“重演”起来,释放出了张明同学在生活中所见、所闻、所感而得来的“鲜活”的生活印象或者说生活本质;正是有了这“鲜活”起来的生活图画,张明同学心里怎么想的,口里怎么说的,手里就怎么去写。这样,作文便不会感到困难,写起来便容易“上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