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现代主义与反阐释理论

后现代主义与反阐释理论

论文摘要

论文由学术史、导论和六个章节构成。学术史主要回顾了国内外关于反阐释理论的研究状况及尚存在的问题,并指出论文的创新之处和理论意义。导论部分是对论题的总体论证和概说。首先对“阐释”与“反对阐释”的基本概念作了简要描述和界定,然后从历时的角度考察了阐释与反对阐释在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时期的具体体现。论文认为“阐释”原本是《圣经》研究的一种方法,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兴起以后,转变为人文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论,成为接触和理解人文科学各类文本的基本观念,至今仍在人文科学领域起着非同小可的支配作用。20世纪60年代之后,后现代主义对深度和意义的消解,使旨在追求文本意义的阐释学方法受到了挑战,于是“反对阐释”的口号便被提了出来。根据苏珊·桑塔格的观点,反对阐释就是主张冲破一切既有的文化观念,尤其要抛弃历史感的重负,削平深度以达到对生活的直接体验。对于桑塔格等人而言,反对阐释实际上只是一种姿态或一种策略,他们并非反对阐释本身,而是反对专制的一元论;他们倡导的是一种主体间性,即一种平等对话、多元共存在的和谐状态。在这种意义上,反对阐释内涵着一种后现代的生态意识或生存伦理。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文化范式的发展演变,实际上是审美学话语的构成规则和意义方式的转变,而阐释与反对阐释正是对这种变化的最佳描述。第一章是全文的概述。主要从20世纪后半叶西方的社会、政治、文化语境中对反阐释理论的缘起和发展进行了总体分析,指出其社会根源和思想根源。论文首先对反阐释理论产生的哲学背景作了辨析,认为现象学和存在主义哲学思潮在某种程度上对反阐释理论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再从60年代之后,后现代主义对现代性的批判与美国的“反文化”潮流两方面追寻反阐释理论产生与发展的内在逻辑;然后又概括介绍了阿兰·罗伯—格里耶、罗兰·巴尔特、苏珊·桑塔格、米歇尔·福科、雅克·德里达、吉尔·德勒兹、让·博德里亚等几位对反阐释理论发生过重要影响的后现代大家,指出“反对阐释”不只是一种文学批评主张,还是一种文化批判理论,它对传统的颠覆与反叛姿态使它不可避免地走向了“解构主义”的逻辑。第二、三、四章具体剖析了罗伯—格里耶、桑塔格与博德里亚的思想,通过对他们的比较研究,系统探讨了反阐释理论的美学诉求及文化意义。第二章“罗伯—格里耶:抛弃关于深度的古老神话”从格里耶对“巴尔扎克式”传统小说观念的质询与批判入手,总结出格里耶反对阐释的艺术主张:瓦解故事,消解人物,削平深度,解构意义;并以其小说《嫉妒》为例,对其所倡导的未来小说——一种反对阐释的表面小说——的主要文化特征作出了理论表述。第三章“苏珊·桑塔格:反对阐释与新感受力”主要从“唯美主义气质”、“艺术色情学”、“疾病的隐喻”三个方面论述桑塔格独特的先锋文艺思想和对传统文化的反叛精神,并指出其反对阐释的理论主张具有的文化内涵。第四章“博德里亚:意义的阙如”首先分析了博德里亚的后现代媒介理论与仿真、超现实、内爆理论,以揭示后现代“反对阐释”的时代特征;接着讨论了博德里亚关于电子媒介时代的艺术观念:由符号构建的“超真实”文本完全终结了主体性、终结了意义、终结了历史,因而也就终结了阐释。第五章“反对阐释的理论特征”在以上章节的基础上对反阐释理论作了进一步的分析和评议,指出其语言学转向和结构主义的理论背景。基于论者对文学的独特看法——文学虚构现实、文学是一种不及物的语言行为——而否定文学是意义的载体,从而反对阐释,认为应该把它理解为一种形式主义美学或诗学;同时,认为反阐释理论作为对阐释问题的思考与研究应该归并在阐释学的理论体系中讨论,即视其为阐释学发展的一个阶段——一种后现代阐释学。第六章“反对阐释之后:走向文本的社会学”是对反阐释理论作出的辨证思考和总结。认为反阐释理论的基本诉求是文本社会学,而20世纪现代社会学的形式转向和当代批判理论的文化转向两方面也预示着这样一种理论走向。

论文目录

  • 内容提要
  • Abstract
  • 学术史回顾
  • 导论 阐释与反对阐释: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
  • 第一节 关于阐释与反对阐释
  • 第二节 从阐释到反对阐释的文化范式
  • 一 现代主义的范式:阐释
  • 二 后现代主义的范式:反对阐释
  • 第一章 反阐释理论的缘起与发展
  • 第一节 现象学、存在主义哲学的影响
  • 第二节 20世纪60年代之后的欧美文化语境
  • 一 后现代主义对现代性的批判
  • 二 后现代主义与美国的“反文化”
  • 第三节 与解构主义的合流
  • 第二章 罗伯—格里耶:抛弃关于“深度”的古老神话
  • 第一节 革新“巴尔扎克式”的小说观念
  • 一 瓦解故事 消解人物
  • 二 解构意义 反对阐释
  • 第二节 表面小说:《嫉妒》
  • 一 缺项的运用
  • 二 非主题化写作
  • 三 非人化的写实
  • 四 现在时的叙述时态
  • 第三章 苏珊·桑塔格:反对阐释与新感受力
  • 第一节 唯美主义气质
  • 第二节 艺术色情学
  • 第三节 关于《疾病的隐喻》
  • 第四章 博德里亚:意义的阙如
  • 第一节 后现代媒介理论
  • 第二节 仿真、超真实与内爆
  • 第三节 艺术:从反映到表现到符号
  • 第五章 反对阐释的理论特征
  • 第一节 一种独特的形式美学
  • 一 文学虚构现实
  • 二 文学是一种不及物的语言行为
  • 三 形式主义诗学
  • 第二节 一种后现代阐释学
  • 一 后现代的思想范式
  • 二 后现代的读者身份
  • 第六章 反对阐释之后:走向文本的社会学
  • 第一节 现代社会学理论的形式转向
  • 第二节 当代批评理论的文化转向
  • 第三节 结语:走向形式的社会学
  • 参考文献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 [1].重读苏珊·桑塔格《疾病的隐喻》[J]. 新阅读 2020(04)
    • [2].苏珊·桑塔格“反对阐释”思想中的艺术与道德[J]. 深圳社会科学 2020(04)
    • [3].困境与维护:苏珊·桑塔格疾病隐喻下个体社会生命健康研究[J]. 宜宾学院学报 2020(08)
    • [4].桑塔格研究“新浪潮”中的特点与走向——芭芭拉·秦访谈录[J].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2020(04)
    • [5].苏珊·桑塔格作品的艺术、风格及现代性意识:利兰·伯格访谈录(英文)[J]. 外国文学研究 2018(03)
    • [6].从自由观念到美国批判:论苏珊·桑塔格的《美国魂》[J]. 外国文学研究 2018(04)
    • [7].桑塔格美学理念中“拒绝”艺术之阐释[J].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8(05)
    • [8].苏珊·桑塔格论“迷影”理论[J]. 电影文学 2017(04)
    • [9].苏珊·桑塔格《反对阐释》之阐释[J]. 湖北文理学院学报 2017(04)
    • [10].苏珊·桑塔格早期美学思想形成路径研究[J].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17(04)
    • [11].苏珊·桑塔格美学思想研究[J].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17(09)
    • [12].《火山恋人》中桑塔格思想的叙述视角表达艺术探析[J]. 海外英语 2016(19)
    • [13].从《反对阐释》看苏珊·桑塔格的新感受力美学[J]. 视听 2017(04)
    • [14].苏珊·桑塔格小说创作的美学特点解读[J]. 出版广角 2015(Z1)
    • [15].走进中文世界的苏珊·桑塔格——苏珊·桑塔格在中国的译介[J]. 新文学史料 2008(03)
    • [16].历史与现在——苏珊·桑塔格后期两部小说中的旅行隐喻研究[J]. 出版广角 2016(02)
    • [17].瓦解深刻 反对阐释——浅析苏珊·桑塔格《反对阐释》[J]. 美与时代(下) 2016(04)
    • [18].呜咽的乳房——苏珊·桑塔格及其《疾病的隐喻》[J]. 上海文化 2016(04)
    • [19].论苏珊·桑塔格的“风格说”[J]. 美与时代(下) 2016(08)
    • [20].见见“美国文库”新成员——《桑塔格》[J]. 外国文学动态 2014(03)
    • [21].追忆桑塔格在法国的逐梦年华——读爱丽斯·开普兰的《用法语做梦》[J]. 外国文学动态 2014(05)
    • [22].写在灵肉交错间——评桑塔格第二卷日记《恰似意识系于身》[J]. 外国文学动态 2012(06)
    • [23].苏珊·桑塔格在中国的译介综述[J].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5(02)
    • [24].景观社会中的摄影式观看:桑塔格摄影观研究[J].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2)
    • [25].中国对苏珊·桑塔格研究现状之论析——纪念桑塔格逝世10周年[J].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5(06)
    • [26].桑塔格的朝圣意识与思想的旅行[J].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5)
    • [27].外国苏珊·桑塔格研究动态及前景[J]. 外国文学动态研究 2015(05)
    • [28].自由[J]. 作文与考试 2020(14)
    • [29].想象的胜利仍嫌不够——从《床上的爱丽斯》看苏珊·桑塔格的女性自我救赎观[J]. 疯狂英语(教师版) 2009(01)
    • [30].苏珊·桑塔格研究——主持人语[J]. 语言教育 2015(01)

    标签:;  ;  ;  ;  ;  ;  ;  

    后现代主义与反阐释理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