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中国文化期刊的符码研究

当下中国文化期刊的符码研究

论文摘要

本文是用符号学的理论,来探讨当下中国文化期刊。之所以以符号为观察视角,是因为符号机制理论,能让我们看到期刊与社会文化生产机制之间的关联,看到它是如何利用自身语言、图像的特殊性能产生快感,又是如何通过快感来传递和建构意识形态的。这充分体现出本文独特的文化观察视角。鉴于符号学中各符号概念之间的混用情况,并区分期刊符号与其使用的语言、图像等媒介符号之间的差别,笔者拟用符码概念,专门指称在当下社会文化背景中流通的,与媒介符号套合使用的产品(商品)符号。这并非是要提出新的符号学概念,而是为了陈述的方便,并且能更清晰的锁定处于社会结构之中的这个研究对象。前人对符号的研究,首先是解决意何以达的问题。据索绪尔对语言符号的能指/所指的发现,巴尔特描述了二级符号系统,即第一级符号系统的能指/所指构筑第二个符号系统的能指,并形成新的指向文化意义的所指。这带来的结果是:一、如何表意的问题,变成了表何意的问题,从而实现了从符号表意系统向符号代码系统的跨越。符号之“意”不仅在于如何传达,还在于它编码了哪些社会文化信息,传递了哪些意识形态内容。二、一个更深刻的问题是,处于社会文化结构之中的符号是如何与其发生关联的。巴尔特等人都看到了符号既为意识形态所操控,又参与到意识形态的建构过程中去的事实。符号通过一系列生产和消费活动,通过自身的内结构机制和外结构机制的运作,参与到整个社会文化运行机制之中。尤其对消费社会中的符号而言。符号商品化、商品符号化,符号因此具备了文化生产的意义和价值,符号与意义的关联成为了它的文化功能的实现问题了。笔者是正是据此理论,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考察当下文化期刊符码:第一,表意系统。分析期刊符码内结构机制的特点,探明符码实体是如何在表达意义的。也就是社会文化信息到底是通过怎样的内结构机制编码的。这是解决期刊符码怎么在言说的问题。它涉及到期刊符码对媒介符号的使用,以及语言、图像媒介符号的表现形态问题。第二,代码系统。对期刊符码内结构的各层面指向的社会文化信息进行解码。这是解决它言说了什么的问题。即什么被言说了,什么被遮蔽了,目的和影响又是什么。其实,这背后隐含的问题还不仅在于言说内容,而在于通过指出它与其言说内容之间的关联,解读它在文化生产上的意义:它给我们设置了哪些文化的边界,其中哪些改变了我们的意识和行为。第三,分析期刊符码是如何通过生产和消费的外结构机制,实现它的符码文化生产功能,并最终促成整个社会文化机制完成的。首先,占据期刊符码实体层主要位置的是语言媒介符号和图像媒介符号。在期刊符码的内结构中,就语言媒介符号而言,它的审美性并没有得到展现。“诗意”成为包装,审美层基本萎缩。但另一方面,语言形象性和虚构性的特殊性功能却凸显出来。期刊符码正是借此制造出“可视”和“可信”的效果,最终通过快感体验而非审美体验,直达文化层和代码层,传递各种社会文化信息的。从语言审美到语言快感的转变,不是一场简单的审美泛化,或审美趣味转向的问题,而是感性学(美学)基本构架以一种新的独立形态承担着社会意识形态内容。这一方面有助于意识形态更直接而隐蔽的传递,另一方面,富有精神深度的生命体验被屏蔽,也有助于换取人们对仿真世界的沉迷。不仅如此,激发快感,还以欲望的方式牵引着了受众的趣味,有助于期刊再生产循环,并塑造商品社会所需的言行。同样的,以视觉形象和视觉真实介入引发快感的模式,也在期刊符码的图像媒介符号身上体现出来。通过图像和语言之间的互文和拆解,更是在一个“二度”结构下提升了这种快感。由此,我们看到了一个以图文为媒介,以快感传递意识形态、直抵文化层的方式来言说的符码内结构机制。它是期刊符码传递文化最为有效的结构方式,也是整个社会借用期刊符码来操作文化生产的基础机制。其次,因为媒介符号明言传达的信息显而易见,笔者还对期刊符码暗自传递的社会文化信息,潜藏在代码层中我们习焉不察的意识形态进行解码。笔者选取了文类、话语和图像进行解码举隅。事实上,文类/话语/图像本身就是意识形态生产的手段。不同的文类/话语/图像,不仅是一种意识模式,还是一种观察世界的方法。它们在意识形态层面对人的思想及生活方式发生影响。比如,《知音》期刊的文类包含的现代性与传统性信息,能唤起人们与之相应的情感体验。再比如《时尚》期刊话语指向的是中产阶层的身份想象,都市想象,以及女性身份想象等等意识形态。这些文化信息不仅塑造了我们的意识,还能改变我们的行为。而这意识形态之中最核心深层的是权力。权力借助期刊符码的运作机制——内部话语和外部体制——在操作自身。它以新闻监管、现代职业制度、企业管理体制等机制,使期刊符码在受制于权力、展示权力、编织权力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符码功能。理应关注的是,权力在利用期刊符码机制时,也不断变更策略、隐蔽了自己,期刊符码的编码过程,最终充当了权力的谈判场。与此同时,期刊符码诸层面还代码了(后)现代性因子,它给予了我们(后)现代的社会经验,参与了(后)现代化的进程。由此,通过对期刊符码代码层的解码,我们看到,文化是如何利用这样一个编码了各种社会文化信息,实现着权力控制和谈判的符码机制,来生产自身的。期刊的符码意义,不仅在于它生产了什么,改变了我们什么,还在于它被社会文化结构所操纵并服务于它的事实。最后,期刊符码的生产涉及了三个方面:现代化的企业管理制度、职业编辑/记者、媒体技术。职业编辑/记者按照期刊的栏目要求,找寻和策划选题,再按既定模式生产,以投合具有判断市场权力的主编。结果是期刊文本的类型化和文本、图像的拼贴化。从横向上看,期刊符码与期刊符码之间,与其他符码之间,在生产过程中彼此利用,形成文本“引文”,文本类型和选题制作上的“合谋”。符码的合谋生产让我们看到整个社会文化生产网络间的关联,看到整个社会文化生产体系是如何编织在一起共同对“读者”发生作用的。文化由此成为各符码共同制作的更加“自然化”的幻象,文化的边界在符码的生产中形成。而在已经给予的这个边界中,哪些被我们接受,又是怎么样的影响了我们的意识和行为,则都由期刊符码的消费情况决定。消费是期刊符码意义实现的最后环节,它直接影响着新一轮符码的再生产。期刊符码是以促发欲望性的消费方式来完成其功能的。不同种类的期刊符码对欲望有不同的选用,包括快感、“白日梦”、身份、理性需求等等欲望。表面上看,欲望的消费是迎合了读者的欲望,但其实它也激发了读者的欲望,改变了后者的趣味和行为,并使之成为读者市场所需的欲求。另一种是娱乐性消费。娱乐圈本就充满诱惑和欲望,极易成为期刊符码意欲彰显欲望之地。而一旦期刊采用娱乐圈的欲望描述法来描述其他人士,以对待娱乐明星的同样的方式来关注他们的时候,比如文艺圈、体育界、商界、有时甚至是政界的人物,娱乐性便凸现出来。期刊符码有诸多造成娱乐性效果的因素:如对“身体”的关注,“仿真”性的使用,以及由此带来的公共空间和私人空间界限的消融。它正是凭着“欲望”和“娱乐”的消费旗号,和受众一起完成了生产—消费—生产的循环,并使之成为当下期刊符码能为我们所接受的“知识”的边界。通过现代国家市场经济体制结构下的生产和消费特点来运作的期刊符码,最终实现了政治(权力)、经济、文化的建构。通过上述对期刊符码的研究,我们看到了它是何以能,又是如何在将权力意识形态、(后)现代性、传统性因子等等信息编码给我们,而我们又因此有了怎样习焉不察的意识、行为、乃至生活方式上的改变。因此,当我们在更广阔的符码领域,探讨符码与社会文化关系的时候,看到的是文化的完成机制。它是通过驾驭符码的生产和消费,依托符码的内结构来运转的。而这文化生产机制实际上本身又与整个社会结构的运作密切相连,受权力的掌控,从而与整个消费社会动力机制组合前行。

论文目录

  •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当下文化期刊的符码研究意义
  • 第一章 “符码”思维
  • 第一节 符号学与文化研究
  • 一、符号的表意、代码与实践
  • 二、文化研究中的符号学
  • 第二节 符码与符码思维
  • 一、符码对象的界定
  • 二、符码思维及其意义
  • 三、符码运行机制的构成
  • 第三节 期刊符码与文化研究
  • 一、期刊符码的符码构成
  • 二、期刊符码与文化研究
  • 第二章 期刊符码的内机制
  • 第一节 期刊语言的美感与快感
  • 一、审美迷失与诗意包装
  • 二、期刊语言的“视象”形象
  • 三、期刊语言美感与快感
  • 第二节 期刊语言的虚构与真实
  • 一、虚拟的空间
  • 二、期刊语言虚构与编码
  • 三、期刊语言虚构与真实
  • 第三节 期刊图文的互文与拆解
  • 一、图像快感与美感
  • 二、期刊图文互文
  • 三、期刊图文拆解
  • 第三章 期刊符码的解码
  • 第一节 期刊符码解码举隅
  • 一、文类解码举隅
  • 二、话语解码举隅
  • 三、图像解码举隅
  • 第二节 期刊符码与权力
  • 一、期刊符码中的话语权力
  • 二、期刊符码与期刊体制
  • 三、期刊符码中的权力谈判
  • 第三节 期刊符码与现代性
  • 一、期刊符码现代性的历史表征
  • 二、解码当下期刊符码(后)现代性
  • 第四章 期刊符码的外机制
  • 第一节 期刊符码的生产
  • 一、期刊符码生产
  • 二、“符码”间的合谋
  • 第二节 期刊符码的消费
  • 一、期刊符码的欲望性消费
  • 二、期刊符码的娱乐性消费
  • 结语: 符码机制的文化意义
  • 参考文献
  • 相关论文文献

    • [1].试析演说词《我有一个梦想》中修辞格的语义功能[J]. 时代文学(下半月) 2009(11)
    • [2].新教材中的古算题教育价值探析[J]. 教学与管理 2012(18)
    • [3].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资源(节选)[J].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 2008(02)
    • [4].从韩剧的风靡看文化产业的发展[J]. 西部广播电视 2013(11)
    • [5].影响新闻摄像质量的核心要素分析[J]. 记者摇篮 2017(03)
    • [6].修辞格对广告信息的扩充功能[J]. 海外英语 2013(16)
    • [7].略谈蛤蟆歇后语[J]. 鸭绿江(下半月版) 2015(02)
    • [8].《说文解字》木部所载的几种经济林木[J]. 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1(01)
    • [9].文化生态视域中白裤瑶服饰的保护和发展[J]. 轻工科技 2016(10)
    • [10].基于符号文化基因提取在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 芒种 2016(04)
    • [11].论文化与传播的相互影响[J]. 河南社会科学 2008(04)
    • [12].方言在文学作品中的功用[J]. 中国校外教育 2010(24)
    • [13].网络媒体的编辑如何把关[J]. 今传媒 2008(03)
    • [14].《左传》中的劝谏与议论[J]. 现代语文(文学研究版) 2008(06)
    • [15].编辑力即传播影响力[J]. 编辑学刊 2013(06)
    • [16].试论新词新语的文化内涵[J].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1(11)
    • [17].杜诗异文所折射的文化现象[J]. 韶关学院学报 2011(11)
    • [18].汉越跨文化交际称呼语语用研究——以“同志”为核心[J].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3)
    • [19].陕北延长地名的社会文化考察[J]. 文化学刊 2016(12)
    • [20].浅谈如何做具有创新能力的编辑[J]. 传播与版权 2016(09)
    • [21].商务印书馆最新推出《图标带我走中国》[J]. 汉语应用语言学研究 2014(00)
    • [22].《牡丹亭》透出的社会文化信息[J].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09(09)
    • [23].空间变换与追梦历程——《走钢丝的小女孩》的空间解读[J]. 名作欣赏 2015(36)
    • [24].影视传播的形态与叙事系统[J]. 艺海 2015(06)
    • [25].大遗址保护重在和谐共生[J]. 东南文化 2009(03)
    • [26].性别视角下祝寿图像的民俗应用与意蕴探究[J]. 内蒙古艺术学院学报 2019(03)
    • [27].散文翻译中“韵味”再现的层次性[J].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04)
    • [28].浅析中国魏晋南北朝与西方拜占庭服饰的比较[J]. 大众文艺 2016(06)
    • [29].文化语境与语篇理解——“good”意义求解的一点启示[J].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6)
    • [30].方言在文学作品中的主要功用——以汉英文学作品为例[J].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4)

    标签:;  ;  ;  ;  ;  ;  

    当下中国文化期刊的符码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