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近代人道主义的价值观是在“天人之辩”价值变革中逐渐确立的。随着近代“天命”的式微,人的价值及主体性在对天命史观和道德宿命论批判中得以凸显。近代中国人道主义价值观的确立面临着双重背景,一方面是民族的苦难,战争不断,民不聊生,芸芸众生苦难重重;另一方面是伴随着“天命”的没落所导致的价值危机,在人摆脱封建道德纲常束缚后,人应该如何存在成为问题。康有为的人道主义思想是在民族的苦难和时代的危机中孕育而成的,康有为从哲学的高度对人的存在问题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对人类的未来进行了展望。对于人存在的追问,康德曾经提出如下问题:我能知道什么?我应当做什么?我可以期待什么?人是什么?。和康德不同的是,作为儒家的康有为,其人道主义思想是以“天人之辩”为背景,开始于对何为人的追问,然后循着何为人道、人道如何实现、人可以期待什么样的未来而展开的。在这里,康有为所反思的“人”并非是单个的个体,而主要是指群体而言。通过对这一系列问题的追问,从形上到形下、从现实到理想、从中国到世界,康有为设想了人类的最终归宿,也就是人道世界的最终实现,即大同理想社会。因此,人类如何过上幸福的生活是康有为人道主义关注的焦点。 就康有为整个人道主义思想体系的构架而言,首先,关于何为人的探讨,从形而上的角度来看,康有为从天道观那里寻找依据,人首先和自然界的其它万物一样,根源于“元”,“元”和人是全神分神的关系;从形而下的层面来看,对于高等动物的人来说,康有为肯定了人和禽兽一样有先天的“仁”性,因此道德属性必然成为人的根本属性,所以人是伦理的存在。而人和禽兽不同的是在于人有“智”,人能“以智弘仁”,从而彰显了人的理性存在。就人性而言,从本源意义上讲,作为自然物之一的人首先是自然的存在,因而康有为肯定了欲望等感性需求的合理性。在康有为那里,人的感性存在是伦理存在的基础,因此,对于何为人的追问康有为阐明了人的感性、理性、德性的多重存在维度。其次,康有为在以仁、智、性三重维度对何为人作了界定后,那么什么样的“道”才可称为人道呢?何为人道是建立在何为人的基础上的,何为人相对于何为人道而言有着更为本源的性质。在康有为看来,所谓人道就是依人为道。从人作为生物而言,人和其他动物一样,有着去苦求乐的本性,不断追求欲望的满足,因此真正的人道就是满足人们避苦求乐的本性。同时,康有为引入了西方近代的价值观,肯定人的自由、平等、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楼宇烈作品[J]. 国际汉学 2018(03)
- [2].收拾精神 自作主宰——楼宇烈《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读后[J]. 博览群书 2017(04)
- [3].对课是中国宝贵的教育资源——对话文化大家楼宇烈先生[J]. 对联 2020(01)
- [4].应对楼宇烈先生出句[J]. 对联 2020(01)
- [5].人物:楼宇烈[J]. 对联 2020(01)
- [6].体悟力:楼宇烈的北大哲学课[J]. 文史知识 2020(09)
- [7].中华书局新书推介[J].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16(12)
- [8].大道至简 大爱无疆——感受楼宇烈先生和他的著作[J]. 新课程评论 2017(04)
- [9].体悟力:楼宇烈的北大哲学课[J]. 月读 2020(11)
- [10].楼宇烈:现代人不应抛弃自然合理的思维方式[J]. 人民教育 2015(20)
- [11].佛学大师楼宇烈接受本刊专访时说 “现代人怀揣珠宝,却沿街乞讨”[J]. 环球人物 2014(05)
- [12].楼宇烈 笑眼中的养生智慧[J]. 中医健康养生 2015(01)
- [13].找回中国文化的自信——从楼宇烈的《中国文化根本精神》说开去[J]. 南风窗 2016(20)
- [14].楼宇烈眼中的明星信佛潮 “最根本的虔诚还是担当社会责任”[J]. 环球人物 2015(05)
- [15].2013,超越六大困惑的深层智慧——北京大学宗教文化研究院名誉院长楼宇烈先生答问[J]. 人民论坛 2014(01)
- [16].楼宇烈:自信心缺失,会让我们丢掉文化主体性[J]. 文化月刊 2019(08)
- [17].国艺雅乐 历久弥新——访楼宇烈教授[J]. 中关村 2019(10)
- [18].楼宇烈:“以道统艺”的君子典范[J]. 教育传媒研究 2017(06)
- [19].《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读后感[J]. 中国图书评论 2017(01)
- [20].传统文化:不求轰轰烈烈 但愿不绝如缕[J]. 教育传媒研究 2018(03)
- [21].传统文化的误读与重建——楼宇烈教授访谈录[J]. 社会科学论坛 2010(10)
- [22].文化是心灵的金子——访北大教授楼宇烈[J]. 走向世界 2015(22)
- [23].听楼宇烈谈“乐”[J]. 中华文化画报 2011(02)
- [24].书架[J]. 教育 2010(20)
- [25].楼宇烈说人文宗教[J]. 中国宗教 2012(07)
- [26].楼宇烈佛教书法欣赏[J]. 佛教文化 2010(02)
- [27].要懂得珍惜我们的优秀传统教育文化——访著名哲学家、国学家楼宇烈教授[J]. 教育家 2016(05)
- [28].9月28日,一个内涵丰富的象征——专访北京大学楼宇烈教授[J]. 社会观察 2010(09)
- [29].跟世界交流要有自己文化的主体[J]. 大庆社会科学 2020(02)
- [30].教之以爱 育之以礼 启之以智 导之以行[J]. 教育文化论坛 201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