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认阈值论文-张琳娜

确认阈值论文-张琳娜

导读:本文包含了确认阈值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定位,自旋阈值,区域自递归

确认阈值论文文献综述

张琳娜[1](2016)在《基于节点自旋阈值确认机制的无线传感网节点定位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解决无线传感网链路定位过程中定位阈值确定困难,数据链路随定位精度存在迁移过度等问题。论文提出了基于节点自旋阈值确认机制的无线传感网节点定位算法。首先,采取区域自递归方式,构建节点定位自旋阈值,并根据该阈值进行节点定位,从而实现簇区域内节点的稳定搜寻,然后针对数据传输过程的特点,采取流量稳定机制实现对数据传输的优化选择,从而实现数据的高效汇聚传输。仿真实验表明:与SWF算法相比,论文算法的链路稳定代价更低,可实现数据的优化传输和节点的精确定位。(本文来源于《计算机与数字工程》期刊2016年08期)

司海龙,秦勤,陈刚,路雅茹,寇璐[2](2016)在《以起搏除极积分刺激除极波检测法确认夺获与否的心室自动阈值管理的临床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对植入Zephyr5826起搏器患者的随访,观察以起搏除极积分刺激除极波检测法(PDI)测算刺激除极波下面积方式确认夺获与否的心室自动阈值管理(VCM)的临床观察。方法:选取植入Zephyr5826起搏器患者102例,术后即刻将心室电极设置为双极感知、双极起搏以满足PDI测算刺激除极波下面积的设置需要,观察患者术后第1 d、7 d及1、3、6、12个月时VCM功能的开启情况及工作情况,并将VCM阈值与手动测定阈值进行比较。观察随访患者有无胸大肌刺激、膈肌刺激及心悸感。结果:1例术后1个月时因急性心肌梗死去世,余101例均随访12个月。随访期内102例均于术后即刻成功开启VCM功能。101例患者随访期内均无胸大肌刺激、膈肌刺激等症状出现,6例(5.9%)因不能耐受每日阈值自动测试过程引起的心悸感于术后7 d时关闭VCM功能,之后随访时临时测试并记录VCM阈值。VCM阈值与手动测定阈值临床符合率100%(临床符合定义为VCM阈值与手动测定阈值相差-0.125~+0.125 V)。VCM功能对其中1例患者术后第1d时阈值升高至2.125 V的情况亦能准确识别并自动调整输出为2.375 V。VCM功能开启时的心室起搏输出电压为(0.99±0.48)V(n=608),依焦耳定律算得,与普通电压起搏(2.5 V,0.4 ms)相比,VCM功能在心室起搏输出方面可节省84%的能量消耗,与高电压起搏(3.5 V,0.4 ms)相比,可节省92%的心室起搏能量消耗。随访期间心电图及24小时动态心电图均未见心室失夺获及感知不良。结论:Zephyr5826双腔起搏器通过新测算方法实现双极起搏模式下的VCM功能,可以安全有效的应用低能量起搏心脏,少数患者因无法耐受自动测试过程中的心悸感无法开启VCM功能。(本文来源于《中国循环杂志》期刊2016年04期)

孙春晖,原儒建,康丽坤,赵燕冰[3](2015)在《利用群测阈值模型确认运动员违禁物质》一文中研究指出依据国际反兴奋剂实验室委员会最新发布的技术文件,利用群测阈值模型给出了确认运动员体内含有违禁物质的检测与判定方法.这一方法对于药物学检测、化学分析检测以及临床医学检验实验室都有实际应用意义.(本文来源于《数学的实践与认识》期刊2015年12期)

花城,李辉[4](2014)在《使用阈值提升基频特征对话者确认的补偿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传统的话者确认评分级融合中,基频辅助系统会劣化主系统下表现较好的测试评分.针对此问题,给出一种利用阈值改进基频特征补偿性能的方法.在使用MFCC特征参数的主系统外构建使用短时基频特征的话者确认辅助系统,主系统下测试评分绝对值低于阈值时需要进行评分融合,否则直接采用主系统评分.采用本文方法保护了主系统下的优质测试结果,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的方法有效提高了基频特征对说话人确认主系统的补偿性能.(本文来源于《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期刊2014年04期)

张明霞,陈霞,郑华荣,李云巧,刘军[5](2013)在《确认违禁物质阈值的阳性决定限WADA技术文件—TD2013DL》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是国际反兴奋剂实验室委员会最新发布的技术文件,明确规定了在此类检测实验室中对于检测阳性结果定量检测与判定方法,在其附录中推荐3种测量不确定度的评估,以及实验方法程序研发过程的确认要求,是目前国际国内测量不确定度评估在检测领域用于结果判定和方法确认中具有权威性、实用性的技术指导性规范,对于在药物学检测、化学分析检测以及临床医学检验实验室都有借鉴和指导的意义。(本文来源于《现代测量与实验室管理》期刊2013年05期)

陈亮,丁国辉,郭雷[6](2011)在《基于直方图互确认的图像阈值化分割》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图像阈值化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分割结果的有效性以及分割数目的确定,本文提出一种新颖并且原理简单的图像阈值化算法.根据图像在直方图上的直观分布,提出一种新的阈值判断机制,该机制基于峰谷对阈值的影响,累积所有直方图对阈值的认可程度,并结合一些加速策略,使得算法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适用性.算法结合最终的认可程度的百分比确定取值数目,进而确定分割数目.在实验中,引入两种较新的阈值化方法,本文算法的分割效果在实验比较中表现良好,也很稳定.该方法在红外图像处理中也得到较为显着的分割效果.(本文来源于《红外与毫米波学报》期刊2011年01期)

陈明义,周昆湘,余伶俐[7](2007)在《一种基于VQ的说话人确认的阈值设计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矢量量化的说话人确认系统的阈值的选取是影响系统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而传统的采用固定的经验值作为阈值的方法鲁棒性差,且需要进行大量的实验。提出了用训练语音得到的码本以及平均失真作为表征说话人的模型,并基于此模型对说话人确认系统中阈值的确定提出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法,实验结果表明由该方法得出的阈值比传统的经验值具有更好的鲁棒性,系统的识别率也有了显着的改善。(本文来源于《计算机工程与应用》期刊2007年13期)

刘明辉,陈继旭,戴蓓蒨,李辉[8](2005)在《基于TZ Normalization规整的话者确认阈值选取》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说话人确认中,各目标话者模型输出评分分布不一致而导致系统确认阈值设置的困难,本文采取了通过评分规整确定系统最小检测代价函数(DCF)确认阈值的方法。在分析了已有的两种评分规整方法Z norm a l-ization和T norm a lization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结合两者优点的组合规整方法——TZ norm a lization,并据此给出了一种阈值动态修正方法,有效地提高了系统的性能和阈值选取的鲁棒性。对历年的N IST(手机电话语音)评测语料库进行了实验,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数据采集与处理》期刊2005年03期)

黄颖,殷瑞祥,颜刚华,陈虎[9](2004)在《基于GMM的与文本无关的变阈值说话人确认》一文中研究指出详细介绍了说话人确认的基本原理和主要技术方法,并通过对传统高斯混合模型(GMM)匹配方法的分析,指出了其运算量大、自适应性差的缺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解决方法-变阈值判决准则(DTSV)。(本文来源于《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学报》期刊2004年04期)

方绍武,戴蓓倩,徐文盛,陆伟[10](2000)在《一种鲁棒性的话者确认阈值的设计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子带技术和人工神经网络技术的鲁棒性的话者确认阈值的设计方法,将语音信号的有效频段划分为几个子带独立地训练或识别,并在对各个子带的输出数据融合的基础上作最后的判决。各个子带的模型训练及识别采用矢量量化技术,数据的融合技术则采用BP型人工神经网络。采用子带技术可以提高话者确认阈值的时间鲁棒性,采用神经网络技术一方面是为了对各子带的输出进行非线性数据融合,另一方面则是为了能够对话者本人的数据和冒认者的数据进行混合训练,以使训练出的确认阈值对冒认者的不确定性具有鲁棒性。本文提出的设计方法可得到鲁棒性的确认阈值,并得到了实验验证。(本文来源于《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期刊2000年01期)

确认阈值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通过对植入Zephyr5826起搏器患者的随访,观察以起搏除极积分刺激除极波检测法(PDI)测算刺激除极波下面积方式确认夺获与否的心室自动阈值管理(VCM)的临床观察。方法:选取植入Zephyr5826起搏器患者102例,术后即刻将心室电极设置为双极感知、双极起搏以满足PDI测算刺激除极波下面积的设置需要,观察患者术后第1 d、7 d及1、3、6、12个月时VCM功能的开启情况及工作情况,并将VCM阈值与手动测定阈值进行比较。观察随访患者有无胸大肌刺激、膈肌刺激及心悸感。结果:1例术后1个月时因急性心肌梗死去世,余101例均随访12个月。随访期内102例均于术后即刻成功开启VCM功能。101例患者随访期内均无胸大肌刺激、膈肌刺激等症状出现,6例(5.9%)因不能耐受每日阈值自动测试过程引起的心悸感于术后7 d时关闭VCM功能,之后随访时临时测试并记录VCM阈值。VCM阈值与手动测定阈值临床符合率100%(临床符合定义为VCM阈值与手动测定阈值相差-0.125~+0.125 V)。VCM功能对其中1例患者术后第1d时阈值升高至2.125 V的情况亦能准确识别并自动调整输出为2.375 V。VCM功能开启时的心室起搏输出电压为(0.99±0.48)V(n=608),依焦耳定律算得,与普通电压起搏(2.5 V,0.4 ms)相比,VCM功能在心室起搏输出方面可节省84%的能量消耗,与高电压起搏(3.5 V,0.4 ms)相比,可节省92%的心室起搏能量消耗。随访期间心电图及24小时动态心电图均未见心室失夺获及感知不良。结论:Zephyr5826双腔起搏器通过新测算方法实现双极起搏模式下的VCM功能,可以安全有效的应用低能量起搏心脏,少数患者因无法耐受自动测试过程中的心悸感无法开启VCM功能。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确认阈值论文参考文献

[1].张琳娜.基于节点自旋阈值确认机制的无线传感网节点定位算法[J].计算机与数字工程.2016

[2].司海龙,秦勤,陈刚,路雅茹,寇璐.以起搏除极积分刺激除极波检测法确认夺获与否的心室自动阈值管理的临床观察[J].中国循环杂志.2016

[3].孙春晖,原儒建,康丽坤,赵燕冰.利用群测阈值模型确认运动员违禁物质[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15

[4].花城,李辉.使用阈值提升基频特征对话者确认的补偿性能[J].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2014

[5].张明霞,陈霞,郑华荣,李云巧,刘军.确认违禁物质阈值的阳性决定限WADA技术文件—TD2013DL[J].现代测量与实验室管理.2013

[6].陈亮,丁国辉,郭雷.基于直方图互确认的图像阈值化分割[J].红外与毫米波学报.2011

[7].陈明义,周昆湘,余伶俐.一种基于VQ的说话人确认的阈值设计方法[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7

[8].刘明辉,陈继旭,戴蓓蒨,李辉.基于TZNormalization规整的话者确认阈值选取[J].数据采集与处理.2005

[9].黄颖,殷瑞祥,颜刚华,陈虎.基于GMM的与文本无关的变阈值说话人确认[J].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学报.2004

[10].方绍武,戴蓓倩,徐文盛,陆伟.一种鲁棒性的话者确认阈值的设计方法[J].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2000

标签:;  ;  ;  ;  

确认阈值论文-张琳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