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屈辱,让他步入深渊(论文文献综述)
尹洪东[1](2021)在《东野三世》文中研究说明卷一 东野一世 去意迟迟第一章身体的突发事件有时真的说来就来,猝不及防。这不,毫无征兆,齐东野竟得了突发性耳聋。先是左耳一阵阵秋蝉嘶鸣,节奏三长一短,涩涩不畅,有几分沙哑,接着是右耳,仿佛一根正在浇灌的细塑料水管,乍然被几枚钢钉刺破,发出不可抑制的嗤嗤的喷溅声。两种声音先后发作有五六分钟,便戛然而止。齐东野正惶惑不已,两耳又嗡的一声,随之是整个脑腔轰然共鸣。听觉就像一只正在高速旋转的陀螺,莫名其妙地骤然停了下来。
杨兴叶[2](2021)在《论萧乾散文的自我书写》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萧乾是中国现当代文坛颇为重要的作家,其创作颇丰,内容庞大,思想蕴含相当丰富。从他发表第一篇小说《蚕》开始,就受到文坛前辈李健吾、林徽因、沈从文等人的青睐。燕京大学毕业伊始即被聘为《大公报·文艺》编辑,随后成为着名特写作家,辗转海内外,尤其以报告文学享誉文坛。也正是因为其小说和报告文学成就之高,萧乾的研究者们虽尝试从不同角度和不同层次对其进行研究,但研究的关注点依旧不出小说和特写,对其庞大的散文文本则多有忽视。萧乾是作为知识分子活跃于文坛的,对其散文进行深入研究有助于我们把握一个知识分子的精神内核。深入萧乾散文文本,可以发现在他的散文中,“自我的书写”是其进行创作的一条鲜明主线。从自我到他者,从不带地图的旅人到重拾人生地图,以萧乾散文文本为切入点,我们可以捕捉到知识分子萧乾在其自我书写中所体现的人生轨迹和思想演变。本研究共由三部分组成,分为绪论、主体章节和结语。首先,绪论部分是对以往萧乾研究进行综合把握,对比以往萧乾研究中的几种视角,分析以往研究的局限,确立萧乾研究还有可供挖掘的空间,从而引出本研究的选题缘由;其次,对论文的选题缘由和论文创新点进行论述说明;再次,对本研究所涉及的相关概念进行辨析;最后,交代本研究的思路和要采取的研究方法。论文主体部分立足现有研究,在宏观把握萧乾散文文本的基础上,选取萧乾散文中的代表性文本,对其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读。从“自我书写”这一视角出发,深挖萧乾散文背后的精神内核。此部分分为如下三个章节:第一章主要对萧乾自我书写中的生命状态与生命意识进行探源,分析萧乾文本对于自我生存体验的诉说,分别从其苦难经历所导致的生命无根状态、死亡意识锻造的忧郁气质中来挖掘出萧乾对于命运的反叛与挣扎的根源。第二章分析萧乾“为人生”书写的具体表现,探究不带地图的旅人萧乾是如何将自我置入历史的大潮中,在为人生书写中抒发自我对于时代的忧郁,在对现实的观照中确证自我,在书写他者的过程中完成自我意识的建构,从而确立自我“时代传声筒”形象。第三章论述萧乾自我书写的指向在于达到思想的升华,萧乾面临人生重大选择时如何实现重拾人生地图并积极进行自我改造,对自我忧郁气质的消解和超越,又是如何跨越精神的遮蔽实现精神的去蔽,达到从心所欲不逾矩的人生高度,在个体对于社会的审思中实现知识分子自我形象的重构。
姜文莉[3](2021)在《历史记忆与时代精神的碰撞 ——威廉·福克纳与大江健三郎创作的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大江健三郎(Oe Kenzaburo)一直以追求与世界文学同步的“先锋派作家”的姿态存在于日本文学界。他扎根于东亚版图边缘的家乡,在作品中融合了西方的异质文化,逐渐形成了表现人类普遍性主题的独特文体。曾翻译包括大江获诺奖的《个人的体验》等多部作品的美国译者约翰·纳森(John Nathan)称其为“日本最后一位伟大的现代主义作家”。大江健三郎的许多作品在创作主题和叙事技巧方面等方面都受到西方现代文学的影响,与西方现代主义作家、诗人,如福克纳、叶芝、R.S.托马斯、艾略特等有着紧密的联系,其作品也反映出现代人的孤独、异化、彷徨与痛苦,关注现代人尤其是日本战后青年一代心灵普遍存在的问题,具有现代意识。而美国的现代主义经典作家福克纳一直是包括大江健三郎、加西亚·马尔克斯、莫言等小说家学习的榜样。大江健三郎曾坦言自己的创作受到他的启发和影响,而且他走向创作高峰的契机之一正是从1966年春开始为创作长篇小说而系统阅读福克纳的作品。本论文为大江文学研究提供了以福克纳文学为比较对象的参照系。以文本细读、平行研究为主的方法,以跨文化的视角,对这两位既不同时代,也不同地域,分属于东西方不同文化圈的诺奖作家的作品群进行全景式的比较研究,探究他们在创作思想渊源与历程、创作主题、叙事技巧与文体特征等方面的契合与差异,从而更深入地挖掘和分辨大江文学创作中所包含的西方文学元素,进一步解析大江创作与西方现代文学的互文关系,以期在动态视野之中考察其文学文本的构建过程。本论文由绪论、正文和结语三部分组成。绪论部分对福克纳和大江健三郎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作了较为详实的梳理,特别加强了对日本的大江研究、美国的大江研究、中国的大江研究现状的综述,分析并探寻现有研究中的一些不足以及与本选题相关的尚待开拓的研究空间。论文正文由四章组成,分别从福克纳与大江健三郎的创作思想渊源与创作历程、创作主题、现代主义叙事策略、互文性文体特征四个方面进行比较研究。第一章以传记研究的方式梳理和比较了福克纳和大江健三郎创作的思想渊源与创作历程。阅读两位作家的传记与作品群不难发现,他们创作的思想渊源有惊人的相似之处。他们都是怀乡情节浓重的乡土作家。福克纳基于家乡密西西比北部地区的风土人情与地理环境,构筑了其15部小说的故事发生地——位于美国南方的“约克纳帕塔法郡”和它的县城杰弗森镇。而大江健三郎则在作品中回归故乡日本四国的森林峡谷村庄,将故乡作为灵魂的救赎、回归与再生之所。在福克纳与大江健三郎源自怀乡想象的文学创作中,除了汲取地域文化、神话传说、历史故事中透射出的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也表达了他们在时代精神的感召下对异域的感受和跨文化体验,体现出两位诺奖作家超越地域、超越国家、超越种族的恢弘视野。两位作家都将个人的地域性、历史性的独特创作资源与异域的个人生命体验及对国家乃至人类的时代困境的体察相融合,创作出洞察人性、救赎人类心灵的经典作品。第二章通过比较这两位作家创作中所共通的的三个现代性主题——身份主题、女性创伤主题与反战主题,探寻他们各自作品中揭示人性的善恶本质与自我灵魂救赎的途径。大江健三郎创作中的救赎思想和女性人物塑造方面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福克纳文学的影响,这成为二者可比性的基石。而福克纳和大江健三郎都是关注人类共同命运的作家,在他们殊途同归的主题书写中,无不透射出人类所共有的矛盾、痛苦、焦虑与挣扎等复杂情感倾向,构建出心灵异化的现代人的内心冲突与精神图景。第三章探讨大江健三郎的现代主义想象力的源泉,以及与他所喜爱并系统阅读过的福克纳作品中所共有的现代主义文学的叙事策略与叙事时间的多样化运用。福克纳和大江既是各自民族地域文学传统的继承者,又是现代主义创作技法的实验家,形成了与本民族文学传统风格迥异的独特文体,以他们的现代主义文学想象力,为读者呈现出战后东方和西方不同的政治、社会、文化图景,并且从中折射出人类共通的情感倾向与心理特征,体现出时代特征鲜明的人物的“非理性意识”。本论文通过比较他们所采用的“内心独白”“自由联想”等意识流叙事手法的共性与差异,挖掘出其中的道德伦理意义。随着两位作家对作品中主人公意识与心理描摹的多样化与不断深入,他们对叙事时间的运用也体现出了非凡的现代主义想象力。通过“闪回”来追述挥之不去的家族与历史记忆,并凸显出时代特征;通过“时光交错”中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使作品产生“时空变异”,并成为关于“记忆”和“启示”的经典之作。第四章运用平行研究的方法比较了福克纳与大江健三郎互文性创作的契合与差异。他们的互文性创作既有对自我作品的指涉,也有对他者文学经典的记忆。福克纳与大江健三郎在自我指涉的互文性创作中,都通过家宅空间意象的构建、蛛网式作品群内人物的穿梭与再现,以及对前文本的利用与改写,使作品的精神内涵与文学传统得以传承。另一方面,福克纳与大江健三郎都在与他者的跨越时空的对话中获得灵感,创作出力图救赎人类灵魂的作品:在与宗教文学经典《圣经》的互文中,折射出他们对人类的拯救意识;在与詹姆斯·弗雷泽《金枝》的互文中,凸显出他们各自文化语境下不同的社会与政治意蕴;在与西方现代诗人跨越时空的对话中,透射他们各自的文学记忆与时代精神。两位诺奖作家的作品有着共通的精神内核,宣扬人性中正直与善良的本质,关注人内心的冲突,呼吁全人类的爱与良知,倡导人类拥有同情、牺牲与忍耐的灵魂,承担起道义和责任,寻找人类美好而安宁的精神家园。这也是福克纳与大江健三郎作品中共通的、最为突出的精神财富。
刘钰[4](2020)在《跨域体验的文学呈现 ——北美华文移民小说中的身份认同叙事》文中研究表明本文的研究重点是19世纪中期以来由华人移民以汉语为媒介创作的反映北美华人移民移居生活和情感体验的小说创作。通观北美华文移民小说,文化身份追寻在原乡想象、历史记忆、异族交往、代际关系等主题中得到了浓墨重彩的艺术表现。本文采用文本细读、比较研究与文化研究的方法,利用文化身份、形象学、社会学等理论,从原乡想象、历史记忆、异族交往、代际关系四个层面分析不同历史时期在异质文化语境下,北美华文移民小说中身份认同的呈现方式、特征及其成因,系统挖掘和展示北美华人移民在中西文化之间的想象方式与实际抉择。之所以选择北美华文移民小说中复杂多变的文化身份作为论文的研究中心,主要基于以下两个方面考虑:一是身份认同时刻处于建构过程中,在时间上始终指向未来。由于不同作家所处的社会、文化、政治语境不同,对文化身份的表述也不尽相同,它总是随着历史语境的变化而被赋予不同的内涵,因此,文化身份研究也如同文化身份认同一样,始终是一件不会被完成的“产品”(斯图亚特·霍尔语),这也就意味着无论对当下还是未来的研究者而言文化身份认同都是一个十分有意义的课题。二是针对目前的研究现状中存在的问题。北美华文移民小说经历了近两百年的创作历程,但对其文化身份问题的研究却主要集中在新移民作家作品上,在地域上则呈现出重美国而轻加拿大的研究倾向,这些都不利于对研究对象作整体性把握。鉴于目前本研究领域所存在的不足,本论文以北美华文移民小说百余年的发展历程为纵轴,通过对以上四个典型主题的剖析,力图系统挖掘和展示北美华文移民小说中的文化身份书写,突破研究对象和研究区域不平衡的局限。文化身份蕴含了北美华人移民特殊的族群散居经验,是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合力作用下的产物,随着不同历史时代中西方之间权力话语的此消彼长,以文学的形式表现出的北美华人移民的文化身份认同经历了一个不断被建构的过程,其身份认同的流变不仅是我们认识跨文化空间中,北美华人群体不同时期特有的生存处境以及在此基础上创作的移民小说发展轨迹的一条重要途径。同时,这一区域文学百余年的发展历程与近代以来中国的现代化变革相始终,北美华人移民所面临的自我身份上的困惑和选择很大程度上成为近代以来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民族文化命运的一种隐喻,分析和把握这一隐喻的内涵,对于中国在中西文化交流过程中民族文化立场和文化策略的调整具有极大的启发意义。尤其在全球化语境的当下,各国家、民族之间的文化交往与互动愈发剧烈和频繁,当今的世界文化由此呈现出多元混杂的特征,文化身份的追寻与文化认同的建构是每一个“在场者”都无法绕开的话题。
李鹤[5](2020)在《《沙上的植物群》中的主人公的“颓废”研究》文中指出作为“第三新人”中的一员,吉行淳之介获得过许多文学奖项,在日本战后文坛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吉行淳之介的代表作《沙上的植物群》一经出版便成为了畅销书,在日本引起了巨大反响。虽然前人文献对《沙上的植物群》这一作品进行了多方面的论述,但是与主人公伊木一郎的“颓废”相关的研究却少之又少。为此,本论文的目的就是试图通过文本分析的方法,着重探究主人公伊木一郎的“颓废”。在绪论部分,笔者简要介绍了吉行淳之介的生平和《沙子上的植物群》的作品梗概,阐述了研究动机和研究目的。另外,笔者总结归纳了中日两国中有关吉行淳之介和《沙上的植物群》的前人文献,指出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此外,笔者还对本论文的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和“颓废”的定义进行了说明。在第1章中,笔者从“日常生活”、“精神”和“性”三个方面分析探讨主人公“颓废”的表现形式。通过分析,笔者发现主人公伊木一郎的“颓废”是以不同的方式呈现的。首先,在日常生活中,从事化妆品推销工作的伊木一郎早已丧失了进取心,他时常会感到徒劳和空虚,并且以消极怠工的“颓废”态度来对待工作。他憧憬奢华的生活,却不愿为此付出相应的努力,一味地沉浸在无法实现的幻想之中。现实生活中的伊木一郎并没有尽到作为丈夫和父亲的责任,他渴求沉溺酒色的“颓废”生活方式,无心工作,使伊木家日益贫困。其次,伊木一郎脑海里多次出现了幻觉,幻觉中他把人看成是丑陋而又恐怖的动物。这暗示了伊木一郎道德上的堕落和厌世的倾向,反映了他精神上的颓废。再者,已有家室的伊木一郎和津上姐妹长期保持不正当性关系。在这一过程中,伊木一郎逐渐沦为性欲的俘虏,沉溺于津上姐妹,特别是津上京子的肉体之中。与此同时,伊木一郎的“制服情结”、“施虐癖好”和“多人同时性交”等违背伦理的性行为也使他逐渐堕入“性颓废”的深渊。在第2章中,笔者选取了空间、身体和色彩等小说中多次出现的意象,探讨了这些意象和主人公的“颓废”之间的关系。通过研究,笔者发现这些意象是助长伊木一郎“颓废”的媒介。首先,空间意象是培育伊木一郎的“颓废”的温床。对伊木一郎来说,“职场”不是为了实现梦想而奋斗之处,而是让他倍受屈辱的地方。黄昏的“临海公园”和夜晚的“繁华街”构建了容易产生幻想和幻觉的环境,加速了伊木一郎的“颓废”性幻想和幻觉的产生。在封闭的“旅馆房间”中,伊木一郎摆脱了社会伦理观念和世俗秩序的束缚,将自身长期受压抑的欲望真实地展现出来。其次,伊木一郎的“颓废”时常伴随着“身体”的生理变化。伊木一郎的生理变化主要表现为细胞的变化,这些生理变化促进了伊木一郎“颓废”的形成。再者,作者吉行淳之介在小说中以“口红”、“晚霞”等具体意象体现“红”色系色彩。“红”色系色彩被吉行淳之介赋予了刺激剂的功能,诱发了伊木一郎“颓废”的产生。在第3章中,笔者阐明了主人公陷入“颓废”的原因。首先,伊木一郎的“颓废”和他中年意识的觉醒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意识到自己已经步入中年的伊木一郎逐渐丧失了自我,陷入“颓废”。其次,“亡父的虚幻之手”也对伊木一郎的“颓废”的形成产生了重大影响。在伊木一郎看来,死去的父亲通过山田理发师、妻子江美子和津上姐妹这三种媒介支配自己的人生。但是这里值得注意的是,“亡父的虚幻之手”的实质是伊木一郎对死去父亲的一种矛盾情绪的体现。再者,伊木一郎陷入颓废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战争经历对伊木一郎造成了巨大冲击。空袭等战争经历不仅烧毁了伊木一郎的家园,也摧毁了伊木一郎的心灵,在他心中留下了精神创伤。这为其日后的“颓废”的形成埋下了火种。在第4章中,笔者探究了主人公的“颓废”的本质。伊木一郎的“颓废”的本质是他精神危机的体现,此外也暗含着中年男人的孤独感。因战争而受到毁灭性打击的横滨在战后进入经济高速增长期,实现了城市复兴。但是,经历过战争和“战后混乱期”的伊木一郎的精神“复兴”却陷入了停滞,出现了精神危机。伊木一郎一系列的“颓废”之举的本质正是他精神危机的体现。另一方面,步入中年的伊木一郎也因被周围和社会疏远而感到孤独。除此之外,伊木一郎孤独感也体现在一种道德上的焦虑感,以及无人理解、接受自己。沉溺享乐的“颓废”幻想,把人看成动物的“颓废”幻觉以及和津上姐妹的“颓废”性关系等一系列“颓废”之举可以看作是伊木一郎孤独感的体现或者是他排解孤独的方式。另外,主人公的精神危机和孤独感具有典型性,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日本社会中普通小市民的精神危机和孤独感。最后,在结论部分,笔者对前面的论述进行了梳理归纳,对伊木一郎“颓废”的人物形象进行了总结,并阐述了今后研究的方向。笔者希望通过本论文的研究,为吉行淳之介的研究带来新的可能性。与此同时,笔者也期待本论文的研究能有助于人们加深对吉行淳之介和吉行文学的认识。
迪恩·孔茨,姜焕文[6](2020)在《无声的角落》文中研究说明有的人真正脱离了网络,任何技术都探测不到他们的行踪,然而他们可以随心所欲地游弋于互联网并使用互联网,这样的人可以说就处在"无声的角落"。第一部教我战栗1清凉的黑夜里,简·霍克醒了。有一阵子,她记不起自己睡在哪里。她只记得自己像惯常一样,睡在大号或是特大号双人床上,手枪放在另一只
付秀莹[7](2020)在《他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这么多年了。这么多年了,我一直不愿意回忆往事。比起往事,如果一定要,我更愿意谈论现在。现在,我的生活似乎不算太坏。至少表面上如此。我不知道,有多少人的生活能够经得起深究,或者追问。那谁说过,难得糊涂。不是吗?上篇一我是什么时候开始爱上喝酒这件事的呢?好像是,来北京之后。帝都太大了,大到
王伟军[8](2019)在《武田泰淳的中国观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篇论文是以日本第一“战后派”作家武田泰淳的家学熏陶、中国因缘、从军体验和中国体验为考察核心,探究武田泰淳的文学历程和中国认知,发掘其包括侵华战争观在内的中国观特色,廓清其纷繁芜杂人生世界里的中国元素,界定其在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历史价值与现实意义;本文所谓的中国观,即为武田泰淳在其生命历程中对中国历史、文学、文化以及侵华战争等中国认知、中国思想的总和;全文分为四个章节的内容。第一章着重考察武田泰淳在少年、青年时代的历史背景和特征,结合少年武田泰淳生活时代日本政治、教育、军事状况的总体面貌,从其佛教寺院家庭出身和汉学熏陶的中国因缘视角切入,追溯其直至大学时代反感寺院生活的内在原因,梳理其参加无产阶级反帝反战运动、最终被迫“转向”,饱尝革命无望屈辱感的青春轨迹,进而透视出武田泰淳中国观萌芽阶段的时代特色。第二章主要将呈现1937年秋武田泰淳从军入伍之前的中国视域和中国文学研究会时代的中国观特色。论述和例证竹内好创立“中国文学研究会”的中日文学交流史意义,剖析加入“中国文学研究会”对武田泰淳实现青春梦想、救赎寺院生活烦恼、解脱“转向”屈辱感的特殊作用,厘清武田泰淳在精神上诀别佛教寺院生活的心理架构;通过武田泰淳利用“中国文学研究会”平台交往中国朋友谢冰莹以及“谢冰莹事件”、告别杜宣的历史真实情况;探索出受日本军国主义政治压制、迫害的文人武田泰淳反抗意识的萌生基础。第三章是考察武田泰淳的从军体验、上海体验与其反战思想、现实中国观的内在联系。内容包括,重点考察武田泰淳作为热爱中国之日本青年的矛盾心理和屈辱心理,首先结合武田泰淳战争期间创作的诗歌和随笔作品,界定其从军体验、中国观和文学发端的基本时代特色,再结合“中国文学研究会”时代交往中国友人的细节与从军体验的中国观感,审视其有别于“笔部队”作家和近代日本文人在中国人形象叙述上迥然有异的独特视觉;透视出其从军体验、中国观、中国人观与其处女作评传《司马迁》的内在联系,解释武田泰淳《司马迁》世界史观的自我认识与其在思想上抗拒侵华战争的心理诉求,厘清武田泰淳在战争期间反战思想的生成基础;武田泰淳站在“加害者”位置,如何看待自己上海时代的中国体验,以怎样的心境迎接日本战败,这一系列问题与其净土宗佛教思想、《司马迁》的世界史观和“灭亡”思想的形成存在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探究武田泰淳文学思想的建构与其战争期间的中国体验、中国观的密切关系,为其战后中国题材或战争题材小说的解读提供值得信赖的理论依据。第四章是考察武田泰淳作为战后派小说家的中国观特色,研究视角侧重考察在武田泰淳中国观基础上形成的侵华战争反省意识;结合其随笔《关于灭亡》,小说《审判》《蝮蛇的后裔》和《风媒花》等,总括其侵华战争反省彻底性的内在诱因;说明其中国观侧重从中国女性特质上探究中国历史、文化潜在魅力和精神力量的独特视觉;界定武田泰淳之于日本侵华战争既是一位“加害者”,同时也是一位“受害者”的历史定位。在论文的结语部分,总体概括近代以来日本知识阶层中国观变迁的总体趋向,析出武田泰淳中国观和侵华战争观的阶段性特征与个性光泽,呈现出这位热爱中国日本知识分子曾经的生存窘境和面对侵华战争相对做到敢于批判、理性思考的文人品味,最后点出武田泰淳中国观和侵华战争观在文学史、思想史、中日文学文化交流史上的非凡意义,界定其中国思想之于中日两国走向和平友好未来的现实价值。
宁乐[9](2019)在《斯蒂芬·金小说的身体叙事研究》文中提出美国当代作家斯蒂芬·金以数目众多的作品闻名于世,在世界文坛形成了广泛的影响。金是通俗小说家,国外学术界对其作品的文学价值曾有过多年的争议,但目前普遍持认可的态度。现阶段,国内外对于金的作品的研究多倾向于做内部研究,即从人物形象、故事主题、文化影响等方面展开探讨。鉴于文学作品在内容与形式上的统一性,对金的作品进行外部研究也十分必要。如以身体叙事为载体,将内、外部研究相融合,从文本结构与叙述机制同故事主旨与故事内涵之间的有机联系层面对金的小说创作进行探讨,从而发现其作品的文学价值,则有助于提供一种审视金的创作之美学价值的全新途径。身体学的兴起和发展给文学研究者提供了新的理论工具。身体叙事学不仅发掘了身体在现代叙述中的多种功能,而且阐释了身体元素对文学作品从形式到内容两个层面的重要作用。依托身体叙事理论对金的作品进行再思考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研究途径。作为一种叙事元素,身体在金的小说中扮演了诸多角色。在结构上,身体是故事的基本矛盾,也是金的小说叙事的基本线索;在内容上,身体有着隐喻性质,可以起到构建故事主题和深化故事现实意义的作用。从身体学出发去考察金的作品的文学价值是另一条有效途径。在金的作品中,有关身体的象征和隐喻、对社会现实的书写、对人性的挖掘、对人与社会间关系的刻画都具备着文学的教诲作用。从审美角度看,金的作品在文艺美学和政治美学上的完美结合是其文学价值所在。金的小说的文学价值首先体现在对当代家庭的关注上。在《凯丽》中,凯丽的“身体问题”是贯穿故事的主要矛盾,凯丽的悲剧是她身体的内部力量与单亲家庭、校园暴力、宗教信仰危机等社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凯丽》的教诲作用则在于用凯丽的“身体悲剧”揭露了美国社会在教育、宗教和家庭等方面存在的弊端;《惊鸟》中的女性身体是故事的核心叙事要素,引领着故事情节的发生、发展和终结。多萝丝与维拉的“身体遭遇”是20世纪中期美国女性生存状况的文学书写,她们在身心上承受的伤痛也代表着女性反抗男权制度下的不幸婚姻所付出的巨大代价,《惊鸟》的政治美学价值则在于揭示了男权社会对女性身心上的戕害;《一号书迷》以身体叙事为手段塑造了安妮“女魔鬼”的形象,安妮和保罗对“身体控制权”的矛盾也是不断推进叙事的动力。金通过保罗和安妮你死我活的斗争表达了对当代西方社会男女性别气质失衡后果的思考;《噩兆》中家庭成员的“欲望身体”是引发悲剧的主要因素,他们在情感、婚姻和财务上出现的种种危机均来自美国社会固有的问题,《噩兆》的文艺美学价值与政治美学价值统一于由身体而引发的社会问题之中;《宠物公墓》中美国中产家庭成员的“身体危机”是故事的核心矛盾,金通过普通人的离奇遭遇透视了美国社会面临的伦理道德困境。金的小说的文学价值还在于反映了冷战时期美国的政治生态和民众心理状态。《神秘火焰》中的身体叙事是塑造人物形象的主要手段,故事的政治美学价值体现在金揭露了冷战时期美国政府的极端身体政治策略,批判了美国式民主的虚伪性;《死亡区域》中约翰尼的身体与自我身份之间从妥协到抗争的关系构成了故事的叙事线索,约翰尼不断追求自我价值过程中的遭遇也反映了冷战后期美国民众对选举制度的质疑、对冷战、越战、水门事件构成的政治环境所持的悲观情绪;《迷雾》中的身体叙事具有烘托主题的作用,其故事的政治美学价值在于反映冷战时期由军事试验和环境污染给美国人带来的生存危机和信仰危机。金的小说的文学价值也体现在对未来人类社会形态的担忧上。《漫漫长路》中的身体元素在建构人物和推进叙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故事的内涵在于借助人性弱点探索人的异化问题,同时抨击了“美国梦”的虚伪性;《奔跑的人》中以理查为首的民众抵抗自己身体被“物化”的过程是故事的主线,金借反乌托邦社会中身体成为“消费品”的事实批判了资本主义生产模式和消费模式,揭示出现代人空虚的精神世界;《手机》中被手机控制的人类身体是对现代人被科技异化的隐喻,其中人类对工业空间的反抗则象征着现代人在后工业时代面对的生存困境。金的小说在大众文化语境中得以广泛传播有着多种因素。金不仅继承了哥特式小说与惊悚小说使用恐怖、悬疑、离奇的情节吸引读者的创作形式,而且秉承了后现代思潮下的文学创作理念,其作品以身体叙事等后现代的叙事策略突破了传统的哥特小说和惊悚小说的藩篱,产生了后现代意义上的文艺美学价值;金的作品对社会现实的隐喻、对两性平等的追求、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对人类未来的关注足以支撑起作为“严肃文学”的内涵;金的作品由教诲功能体现出的伦理价值也对人类思考如何应对自身的未来有着积极的意义。因此,金的文学创作也存在着极高的政治美学价值。总体上,金的小说在叙事形式上拥有很高的文艺美学价值,在故事内涵和教诲作用上也存在很高的政治美学价值,二者统一于以身体叙事为主要手段的后现代书写之中,形成了文学的文艺美学价值对其政治美学价值的“增值”,因而在大众文化语境中能够备受读者与批评家的青睐。
任丽[10](2019)在《安部公房小说中的“自我”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安部公房(1924—1993)是日本着名的小说家、剧作家,与大江健三郎、三岛由纪夫一起被称为日本先锋文学的三巨头。安部公房的小说具有极强的先锋性以及浓厚的人文关怀,在创作手法和美学思想上都具有日本小说发展里程碑的意义。安部公房深受西方哲学影响,善于将文学创作和哲学思考结合起来,以寓言的手法探讨工业文明下的异化这一现代主题。虽然安部公房经常被冠以“超现实主义作家”、“存在主义作家”等标签,但是无论是具有意识形态批判性的超现实主义作品,还是诠释人类孤独处境的存在主义作品,“自我”始终是安部公房小说的重要精神课题。安部公房一生经历波折,其祖籍是北海道,出生在东京,而后又随同父母在中国奉天生活了17年。由于日本战败,他深深体会到了一种“故乡”的丧失感,这种丧失感说到底就是丧失了自我灵魂的栖息之所。因此,可以说安部公房整个一生都在寻找着自我的精神家园。此外,安部公房又深受萨特、海德格尔等西方存在主义哲学的影响,而存在主义哲学的一个重要的课题就是“自我”,这也决定了安部公房的小说不可避免地会从哲学角度展开对失落的自我的探寻。无论是50年代创作的《赤茧》、《墙壁》,60年代的“失踪三部曲”,还是70年代的《箱男》、《密会》,再到80年代的《方舟樱花号》,安部公房在这些作品中都探讨了自我,以及自我、他者与这个世界的关系。安部公房小说中有关自我的表现与探讨,可以说是基于对他者的分析之上的。无论是战后经济复苏期的50年代超现实主义作品,还是60年代高速经济增长期的“失踪三部曲”,再到70年代末以来面向他者的小说,这些作品既一以贯之地展开了对“自我”的审视和剖析,同时也相应地显示出由“他人即地狱”的萨特式思想到对弱者的关注和同情这一思想脉络的演变。这一转变究其实质就是安部公房试图确立的一种自我与他者理想化关系的积极尝试,同时也只有超越自我与他者、自我与外部世界的二元对立思维,才有可能应对现代社会中的个体精神危机。具体来说,安部公房50年代创作的小说主要以变形的方式,刻画了日本战败后处于经济恢复期的个体生存窘境。当时日本国内经济低迷,战争几乎耗尽了国内所有的物资,在政治方面,美国军队占领了日本,在日美安保条约下美国又企图在日本建立反共的防波堤,在这种被禁锢、被压制的政治氛围下,人们可以说毫无自由发展和进行自我确认的可能性,并且呈现出一种迷惘、幻灭、孤独的精神状态。在这种状况下,安部公房凭借其丰富的想象力和洞察力,创作了一系列超现实主义小说,展现这一时期的人类存在处境,采用变形、逃离的形式对抗荒诞的外部世界。进入60年代以来,日本进入了经济高速增长期,在都市化进程和现代化的冲击下,人们的灵魂也在新生活与旧文化的撕扯中深感压抑和孤独。现代化变迁形成新秩序,旧秩序虽被瓦解却仍存在“我”信仰中,安部公房在60年代“失踪三部曲”中以主人公“我”被这两种秩序双重否定、双重逼迫的现代个体生存状况,展示了从都市生活脱离、与社会秩序相背离的现代人的徒劳感和无力之感。70年代末期到90年代,安部公房以敏感的触角,感知社会时代的大变化,并以丰富的想象力向全世界诠释了现代文明危机下人类的精神困境。这一时期安部公房创作的小说,从脱离主流意识形态的边缘人出发,发出另一种振聋发聩的“探究自我”的声音,呈现了在资本主义高度发展的日本社会中,人们的恐惧、不安乃至绝望的状态。同时,其小说创作的主题与核心也从以自我为中心的自我探寻,走向面向他者的自我探寻之思。这种着眼于边缘人的独特视角,向我们展现了一条到达普遍性道路的小说创作方法,也是安部公房进行自我批评和正视整体世界的重要途径。总之,安部公房在其创作的小说中一以贯之地展现了对“自我”的追问,在安部公房离世26年后的今天,当我们认真思索安部公房在文学上的贡献之时,依然能感受到其小说所具有的启发和警示意义。然而,我们也应该看到安部公房小说创作的局限性,尤其不能武断地认定安部公房已经具备了一整套有关自我与他者的思想体系。追根究底,“自我”是安部公房在小说中使用的主体言说形式,换言之,虽然小说的主人公常常回到自我的内部世界并呈现出对他者的抵抗状态,但安部公房始终也没有探寻出一条寻求变革的行动之路。
二、屈辱,让他步入深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屈辱,让他步入深渊(论文提纲范文)
(1)东野三世(论文提纲范文)
卷一东野一世去意迟迟 |
第一章 |
第二章 |
第三章 |
第四章 |
第五章 |
第六章 |
第七章 |
第八章 |
第九章 |
第十章 |
第十一章 |
第十二章 |
第十三章 |
第十四章 |
第十五章 |
第十六章 |
第十七章 |
第十八章 |
第十九章 |
卷二东野二世京华新月 |
第一章 |
第二章 |
第三章 |
第四章 |
第五章 |
第六章 |
第七章 |
第八章 |
第九章 |
第十章 |
卷三东野三世归而不隐 |
第一章 |
第二章 |
第三章 |
第四章 |
第五章 |
第六章 |
第七章 |
第八章 |
第九章 |
第十章 |
(2)论萧乾散文的自我书写(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萧乾研究综述 |
一、萧乾小说研究 |
二、萧乾政论杂文研究 |
三、萧乾报告文学研究 |
四、萧乾书评研究 |
五、萧乾散文思想与创作艺术研究 |
第二节 选题缘由及论文创新点 |
一、选题缘由 |
(一) 创作成就高 |
(二) 散文创作水准高 |
(三) 散文自我书写特征明显 |
二、论文创新点 |
第三节 研究概念界定 |
第四节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一章 自我的生存体验书写:早期生命意识的探源 |
第一节 自我苦难经历与生命无根状态 |
一、暮生儿对宿命的无奈 |
二、寄人篱下的悲戚体验 |
三、民族身份带来的自卑 |
第二节 自我的死亡意识与忧郁根源 |
一、自我书写中的早期死亡印象 |
二、成人后对于死亡的思考:人为什么活? |
三、生与死的反思,面对死亡的坦然 |
四、一个忧郁者的自白 |
第三节 对命运的感性反叛与挣扎 |
一、仗义执言:揭露旧社会学校与宗教的丑陋 |
二、冲破樊笼:做自身命运的掌舵人 |
第二章 以他者观照自我:时代浪潮下的“为人生”书写 |
第一节 不带地图的旅人:用足迹书写现实人生 |
一、自我对社会腐败和底层苦难的注视 |
二、自我对民族弊病与出路的思考 |
第二节 海外七年的自我书写 |
一、无根的漂浮:“自我”视角下的屈辱体验 |
二、欧战见闻录:战火下的自我审思 |
第三章 由遮蔽到去蔽:知识分子自我精神的重构之路 |
第一节 站在人生十字路口 |
一、自由思想的碰壁 |
二、人生选择的迷茫 |
第二节 重拾“地图”与“自我“改造” |
一、重拾人生地图 |
二、积极“自我改造” |
第三节 淬火重生后的自我审视 |
一、反思“文革”乱象 |
二、透过活物看人生 |
三、追忆人间温情 |
四、尽量说真话,坚决不说假话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3)历史记忆与时代精神的碰撞 ——威廉·福克纳与大江健三郎创作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与选题意义 |
二、福克纳研究综述 |
三、大江健三郎研究综述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怀乡想象与时代精神的碰撞 |
第一节 从“故乡传统”到“异乡体验” |
一、灵感之源:密西西比传说与四国森林峡谷村庄神话 |
二、转折点:异乡体验激发的创作转向与崛起 |
第二节 从“边缘文学”到“世界文学的中心” |
一、“爱恨交织”的美国南方与“暧昧”的日本 |
二、从“个人体验”到“人类共相” |
第二章 殊途同归的现代性主题 |
第一节 身份主题——以《八月之光》和《个人的体验》的比较为例 |
一、身份主题的历史语境 |
二、意象书写中折射出的身份焦虑 |
三、精神危机与道德困境引发的身份逃离 |
四、绝望中人性的闪光——身份觉醒与身份重建 |
第二节 女性创伤主题——历史记忆下悲观与乐观的两极 |
一、福克纳笔下的女性创伤与复仇 |
二、大江健三郎笔下的女性创伤与复原 |
第三节 反战主题——异质文化背景下共通的反战宣言 |
一、战争创伤书写折射出的反战思想——以《士兵的报酬》和《迟到的青年》的比较为例 |
二、异质文化文本中的和平意识——以《寓言》和《广岛札记》的比较为中心 |
第三章 历史记忆与现代主义想象力 |
第一节 意识流构筑的作品迷宫 |
一、绝望中的内心独白:穿越心灵地狱向死而生 |
二、自由联想:潜意识底层的“本我” |
第二节 融合“记忆”与“启示”的叙事时间 |
一、在“闪回”的记忆中洞见历史 |
二、在“时光交错”中警示未来 |
第四章 互文性创作的契合与差异 |
第一节 作品群内的自我指涉 |
一、互文性书写中空间意象的构建 |
二、蛛网式创作中人物的穿梭与再现 |
三、对前文本的利用与改写——重复中凸显出隐喻的力量 |
第二节 跨越时空的文学记忆与互文性创作 |
一、与《圣经》互文中折射出的拯救意识 |
二、与《金枝》互文中凸显出的社会与政治意蕴 |
三、“语言诗化”的互文性创作:小说家与诗人跨时空的对话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大江健三郎主要作品创作年表 |
附录2 福克纳主要作品创作年表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跨域体验的文学呈现 ——北美华文移民小说中的身份认同叙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对象与选题意义 |
二、研究现状与方法 |
(一)文献研究综述 |
(二)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
第一章 北美华文小说中移民书写的历史发展 |
第一节 早期美国华人移民的痛史 |
一、近代中国人的美国想象 |
二、弱国子民的异国生存 |
第二节 20世纪50—70年代:台湾留学生文学 |
一、北美留学生文学发展历程 |
二、50—70年代前期:“无根者”的命运哀歌 |
三、70年代中后期:民族认同的回归 |
第三节 北美新移民文学的多元景观 |
第二章 跨时空书写中的原乡想象与身份认同 |
第一节 排华背景下华人先侨的民族国家想象 |
一、传统中国的“国家观念” |
二、种族迫害下民族国家观念的建构 |
第二节 无根漂泊者的文化乡愁 |
一、漂泊者的“文化中国”情结 |
二、台湾返乡留学生的文化失落与“根”的幻灭 |
第三节 跨越原乡与异乡边界的世界意识 |
一、重建成长记忆中的地理故乡 |
二、“越界书写”下的世界主义情怀 |
第三章 北美华人移民的历史记忆与身份建构 |
第一节 早期北美华文移民小说中的民族记忆 |
一、重新表征北美早期华人移民史的必要性 |
二、新移民作家对早期华人移民种族符码的颠覆与重构 |
第二节 “二战”视野下的身份追寻与民族形象的重建 |
一、中国新文学整体观视野下抗战叙事的时代变迁 |
二、40年代北美华文抗战小说中的民族文化情结 |
三、台湾旅美作家笔下被放逐的流浪者之歌 |
四、新移民作家“二战”书写中的认同困境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关怀 |
第三节 社会政治变革中个体的命运与身份建构 |
一、海外“伤痕文学”中归国知识分子的边缘身份 |
二、80年代新移民的历史重负与身份焦虑 |
第四章 跨文化异族交往与华人移民的身份建构 |
第一节 跨国婚恋中作为文化身份隐喻的两性关系 |
一、早期移民跨国婚恋中的种族歧视 |
二、台湾留学生文学跨国婚恋中的文化冲突 |
三、新移民小说中跨国婚恋中的身份困惑与人性探寻 |
第二节 职场生存中的文化抉择与身份转变 |
一、种族歧视下台湾学人对民族文化的固守 |
二、新移民的职场沉浮与世纪末的身份焦虑 |
三、新世纪以来职场小说中多元文化身份的探索 |
第五章 代际关系视域下华人移民的身份认同 |
第一节 中国新文学整体观视野下的代际冲突 |
第二节 异国背景下父子冲突中的文化身份抉择 |
一、中西方家庭伦理差异下的代际冲突 |
二、代际间的语言冲突与认同差异 |
三、移民父子的政治观念冲突与华人群体的边缘地位 |
第三节 从对抗走向对话:代际和解与文化融合 |
一、走出身份的迷途:“混血儿”的寻根之旅与身份重建 |
二、跨越文化冲突:代际隔阂下人类共通性情感的呈现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5)《沙上的植物群》中的主人公的“颓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要旨 |
はじめに |
1.研究背景 |
2.先行研究とその问题点 |
3.研究意义と研究方法 |
4.本研究の取り扱った「頽廃」について |
第1章 主人公の「頽廃」の现れ方 |
1.1 日常生活における「頽廃」 |
1.2 精神的「頽廃」 |
1.3 性的「頽廃」 |
第2章 主人公の「頽廃」を助长する媒介 |
2.1 「頽廃」の温床となる空间 |
2.2 「頽廃」に至る生理変化を起こす「躯」 |
2.3 「頽廃」を诱い出す刺激剤としての「赤」系 |
第3章 主人公の「頽廃」の形成原因 |
3.1 中年の自覚 |
3.2 「亡父の幻の手」 |
3.3 戦争体験による冲撃 |
第4章 主人公の「頽廃」の本质 |
4.1 精神的危机の现れ |
4.2 中年男の孤独感の现れ |
おわりに |
参考文献 |
付録 |
导师及作者简介 |
谢辞 |
(6)无声的角落(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部教我战栗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第二部兔子洞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32 |
33 |
34 |
35 |
36 |
37 |
38 |
39 |
40 |
41 |
42 |
43 |
第三部白噪声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第四部无声的角落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第五部控制机制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第六部最后的美好一天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32 |
33 |
34 |
35 |
36 |
37 |
38 |
(7)他乡(论文提纲范文)
上篇 |
一 |
二 |
三 |
四 |
彼此 |
五 |
六 |
七 |
八 |
跌宕 |
九 |
十 |
十一 |
十二 |
十三 |
下篇 |
十四 |
十五 |
十六 |
十七 |
十八 |
十九 |
二十 |
二十一 |
二十二 |
二十三 |
二十四 |
谁起了反叛之心 |
二十五 |
二十六 |
二十七 |
二十八 |
二十九 |
三十 |
三十一 |
三十二 |
人生若只如初见 |
三十三 |
断章,或者浮云 |
三十四 |
亲爱的某 |
(8)武田泰淳的中国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问题及意义 |
二、先行研究概况 |
(一)日本方面研究概况 |
(二)中国国内研究概况 |
三、研究视角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视角 |
(二)研究方法 |
四、本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武田泰淳中国观之萌芽 |
第一节 净土宗寺院家庭与汉学熏陶 |
一、“大岛觉”的中国元素介入 |
二、反帝反战斗士的“泡影” |
第二节 “异形者”的精神苦斗 |
一、“异形者”之自觉 |
二、《异形者》的主人公“柳” |
三、笔谈、决斗与诀别 |
第三节 “红色和尚”的苦恼 |
一、斗士的“转向” |
二、精神压抑的寺院生活 |
第四节 “中国文学研究会”前夕的武田和尚 |
一、大学时代的迷惘 |
二、日本中国研究的崭新面貌 |
小结 |
第二章 “中国文学研究会”时代的中国观 |
第一节 “中国文学研究会”创立的背景与条件 |
一、研究会的时代特征 |
二、竹内好的第一次中国之旅 |
三、研究会的创意与现实困境 |
四、研究会时代武田泰淳的中国文学观 |
第二节 “谢冰莹事件”与《在日本狱中》 |
一、赴日留学的女作家谢冰莹 |
二、患难与共的友谊 |
三、武田泰淳的女侠情结 |
第三节 告别杜宣与受辱事件 |
一、挥泪的告别 |
二、被误解的耻辱 |
第四节 从少年迈向青年时代的人生困惑 |
一、从寺院少年到“红色和尚” |
二、不平静的研究会时代 |
小结 |
第三章 从军时代与上海时代的中国观 |
第一节 战争考验下的良知 |
一、出征中国的矛盾心理 |
二、武田泰淳文学的发端 |
三、武田泰淳从军思考的核心 |
第二节 辎重兵眼里的“中国人” |
一、《土民的表情》与《寄给北京诸位的诗》 |
二、武田从军思考的机缘与要义 |
三、《庐州风景》里的“小杨”姑娘 |
四、“小杨”的中国女性魅力 |
五、“研究会”被迫解散与《闪烁》 |
第三节 《司马迁》透露的“加害者”之苦闷 |
一、从军思考结晶之《司马迁》 |
二、耻辱感的慰藉 |
三、武田泰淳的“人”与“历史空间” |
四、《司马迁》思想之余韵 |
五、被钳制的反战思想 |
小结 |
第四章 战后派作家时代的中国观 |
第一节 上海体验与武田的“灭亡”思想 |
一、在上海迎接日本战败 |
二、《关于灭亡》的思想精髓 |
三、“中国”与女性 |
第二节 武田泰淳和他的《审判》 |
一、《审判》的写作动机 |
二、《审判》的整体评价与个性光泽 |
三、“杉”和“二郎”的形象 |
四、《审判》的反战意义与价值 |
第三节 《蝮蛇的后裔》与军国主义批判 |
一、从自我告白到军国主义批判 |
二、《蝮蛇的后裔》的创作背景与人物 |
三、人物象征性的隐喻 |
四、异色的侵华战争批判 |
第四节 侵华战争再反省之《风媒花》 |
一、竹内好与武田泰淳的思想异同 |
二、《风媒花》中的“峰三郎”与“军地” |
三、《风媒花》的特色与价值 |
小结 |
结语 |
一、近代日本知识分子的中国观面貌 |
二、武田泰淳中国观、战争观之个性 |
参考文献 |
附录 :武田泰淳年谱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9)斯蒂芬·金小说的身体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一、斯蒂芬·金的创作背景与历程 |
二、斯蒂芬·金小说的文学和文化影响力 |
第二节 国外斯蒂芬·金研究述评 |
一、早期研究 |
二、中期研究 |
三、近期研究 |
第三节 国内斯蒂芬·金研究述评 |
一、人物形象研究的嬗变 |
二、对哥特风格的继承与创新研究 |
三、作品主题研究的现状 |
第四节 相关批评理论研究概述 |
一、身体学的兴起 |
二、身体学的发展 |
三、身体叙事学的滥觞 |
第五节 选题研究的学术价值、核心问题、创新点与研究方法 |
一、选题的学术价值 |
二、选题研究的核心问题 |
三、创新点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身体压抑的现实书写 |
第一节 《凯丽》对身体压抑与反抗的文学反思 |
一、现代社会中压抑的身体 |
二、畸形家庭中压抑的身体 |
三、多重压抑下反抗的身体 |
第二节 《惊鸟》对女性身体压抑缘由的思考 |
一、不幸婚姻中压抑的身体 |
二、逃离婚姻解脱的身体 |
三、反制男权的女性叙事者 |
第二章 关于身体反叛的社会批判 |
第一节 《神秘火焰》中对身体政治规训的反叛 |
一、强权政治对身体的规训 |
二、身体对极端规训的反叛 |
第二节 《一号书迷》中身体“去势”与反叛的隐喻 |
一、去势的身体与男性恐惧之源 |
二、女性身体对权威的反叛 |
第三节 《死亡区域》中身体状态对身份的影响 |
一、身体对身份的反叛 |
二、身份向身体的妥协 |
第三章 可然世界中绝望的身体形态 |
第一节 《迷雾》:末日世界与被禁锢的身体 |
一、身体被幽禁的末日景观 |
二、末日世界中身体的抗争 |
第二节 《漫漫长路》:独裁统治与被规训的身体 |
一、独裁政府的身体政治 |
二、畸形社会中冷漠的身体 |
第三节 《奔跑的人》:反乌托邦中被消费的身体 |
一、作为消费品的身体 |
二、反抗暴政的身体叙事 |
第四章 社会危机中身体的尴尬境地 |
第一节 《噩兆》:家庭危机中的身体境遇 |
一、伦理危机中的身体现状 |
二、家庭财务危机中的身体遭遇 |
第二节 《宠物公墓》:身体危机下的家庭困境 |
一、身体危机下失控的家庭秩序 |
二、社会道德困境中的身体危机 |
第三节 《手机》:后工业危机中身体的未来 |
一、身体被科技异化的现实形态 |
二、身体与工业空间的斗争 |
第五章 斯蒂芬·金对后现代主义文学的贡献 |
第一节 斯蒂芬·金对传统文学的继承与创新 |
一、后现代语境下金的作品之形式美学 |
二、斯蒂芬·金小说的政治美学价值 |
第二节 大众文化语境中金通俗小说的伦理教化意义 |
一、大众文化语境中斯蒂芬·金小说的伦理诉求 |
二、大众文化语境中斯蒂芬·金小说的伦理价值 |
第三节 通俗小说对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积极意义 |
一、斯蒂芬·金小说中的“后人类”与人类身体 |
二、斯蒂芬·金的通俗小说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义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读博期间发表的主要学术成果 |
后记 |
(10)安部公房小说中的“自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安部公房研究综述 |
(一)日本的研究 |
(二)中国的研究 |
二、本课题的研究思路和论文结构 |
(一)研究思路 |
(二)论文结构 |
第一章 安部公房思索“自我”的人生背景与小说创作 |
第一节 安部公房与“自我”问题的相遇 |
第二节“自我”及其在安部小说中的表现 |
第二章 荒诞世界中“存在”的自我 |
第一节“自我”的社会性世界走向“自我”的个人化世界 |
一、无家可归的“自我” |
二、被他者逼迫的“自我”变形 |
三、自我的“独立”空间 |
第二节 逃避他人驱赶的“自我” |
一、无机物的“侵袭” |
二、分身的窘地——两个自我的对立与斗争 |
三、寻求自我的终点——变身为墙 |
第三节 叩问自我存在的意义 |
一、“美军占领”下自我的存在 |
二、虚假民主下生存的威胁 |
三、“成为自身”——个体的抗争 |
第三章 现代性视域下的“此在自我” |
第一节 跨越黑暗深渊的“此在”体验 |
一、在世“沉沦”的生命病像——寻找自我的起点 |
二、内外空间的对峙——自我的外部感知 |
三、生命的此在抗争——循环往复之体验 |
四、返回沙穴——自我的内部反省 |
第二节 自我的困惑与主体认知的反思 |
一、安部公房与身份危机中的自我 |
二、具有二重身的分裂自我 |
三、“强烈自我意识”的回忆书写 |
四、走向毁灭的自我之狱 |
第三节 生命的沉重与都市惶惑者的“迷失” |
一、都市迷失人群的书写 |
二、掌控他人的“妻子”与“弟弟” |
三、夹缝中的艰难跋涉——田代 |
四、无法定位的自我——侦探“我” |
第四节 移动和虚拟的现代性凝视 |
一、凝视他者:凝视的强力 |
二、对抗性凝视:存在处境的抗争 |
三、凝视自我:封闭空间的内与外 |
第四章 基于“自我”的现代文明批判 |
第一节 时空建构中的“自我”与“他者” |
一、时间维度:“自我”连续性的否定 |
二、空间维度:“权力场”中的自我与他者 |
第二节 中心图示下的自我与他者 |
一、核战争阴影下的“我” |
二、边缘化的自我与他者 |
三、绝望中觉醒的“我”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四、屈辱,让他步入深渊(论文参考文献)
- [1]东野三世[J]. 尹洪东. 当代长篇小说选刊, 2021(05)
- [2]论萧乾散文的自我书写[D]. 杨兴叶.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9)
- [3]历史记忆与时代精神的碰撞 ——威廉·福克纳与大江健三郎创作的比较研究[D]. 姜文莉. 吉林大学, 2021(01)
- [4]跨域体验的文学呈现 ——北美华文移民小说中的身份认同叙事[D]. 刘钰. 吉林大学, 2020(03)
- [5]《沙上的植物群》中的主人公的“颓废”研究[D]. 李鹤. 吉林大学, 2020(08)
- [6]无声的角落[J]. 迪恩·孔茨,姜焕文. 译林, 2020(03)
- [7]他乡[J]. 付秀莹. 当代(长篇小说选刊), 2020(02)
- [8]武田泰淳的中国观研究[D]. 王伟军.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4)
- [9]斯蒂芬·金小说的身体叙事研究[D]. 宁乐. 吉林大学, 2019(02)
- [10]安部公房小说中的“自我”研究[D]. 任丽. 吉林大学,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