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现代电站的生产受到越来越苛刻的环保条件限制,特别是自《京都议定书》和GB13223-2003《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生效以来。本文以电站锅炉的排放物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排放物的分析,来判断炉内燃烧过程的状态。论文主要的研究内容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通过对煤燃烧过程的机理分析和对我国电力用煤的煤质统计分析并结合锅炉燃烧排放物的在线测量,建立一个锅炉的入炉煤质的在线测量模型。建模的原理基于燃烧排放物与燃烧状态和煤质密切相关,通过排放物反推煤质具有科学性;同时,为了使模型可解,通过统计规律补足方程个数。(2)通过机理分析和统计规律建立的模型需要丰富的排放物信息,而实际生产过程中由于设备原因或者技术原因,很多排放物并未得到有效的测量和监测。论文中通过机理分析和统计规律,建立了诸如煤的含湿量和燃烧产物中的二氧化碳含量等参数的软测量模型。通过其它已知或易知的量,实现了对模型中未知或者难知量的间接计算。(3)通过模型得到在线的煤质后,燃烧的控制问题就归结为一个风煤配比的问题,论文通过对煤质修正后的空气过量系数的优化来提高燃烧过程的经济性。该部分内容没有对经济性进行直接的论述和计算,而是通过煤质修正的空气过量系数这个中间参数实现对锅炉经济燃烧的指导。论文还通过对典型工况的空气过量系数与优化空气过量系数的比较分析,指出了相应工况下存在的问题。(4)论文中将电站锅炉的燃烧行为看作一个经济过程去考查,建立了该过程的经济输出和输入比,其中输入中包含了环保收费。通过对输出输入比的标幺化,得到了一个有着传统热效率表现形式的电站广义效率指标,并通过该指标对电站的生产过程的经济环保性进行了分析和考查。典型工况的经济环保性分析也是以该指标为量度的。(5)论文以广义效率指标最大化为目标函数,对机组间的负荷优化分配进行了探讨研究。通过以广义效率最大化为目标的优化方案与实际的负荷分配方案以及与传统的煤耗率最低为目标的负荷分配方案的比较,得到了“按照以广义效率为指标的分配方案未必能提高单台机组的经济环保性,但对于整个电站的经济环保生产是大有裨益”的结论。
论文目录
中文摘要英文摘要第1章 绪论1.1 电力发展概述1.2 电力能耗现状及分析1.2.1 电站锅炉的风量测量1.2.2 给煤量的测量1.2.2.1 给煤质量的测量1.2.2.2 给煤煤质的监测1.3 电力工业面临的环保压力1.4 论文的研究内容及组织结构第2章 完备排放物信息的煤质分析模型2.1 煤的燃烧机理2.1.1 碳的燃烧计算2.1.2 硫的燃烧计算2.1.3 氢的燃烧计算2.1.4 氮和氧在燃烧中的反应2.2 基于统计规律的煤质信息分析2.2.1 基于相关性分析的统计规律2.2.2 基于逐步回归的多元统计规律2.3 模型的误差分析2.4 燃烧过程过量空气系数的修正本章小结第3章 不完备信息的间接测量2和SO2的间接测量'>3.1 CO2和SO2的间接测量2的间接测量'>3.1.1 CO2的间接测量2的间接测量'>3.1.2 SO2的间接测量3.2 燃煤水分的计算3.2.1 直吹式锅炉的燃煤水分计算3.2.2 中储式锅炉的燃煤水分计算3.3 锅炉灰渣及灰渣含碳的说明本章小结第4章 模型的数据试验4.1 烟气延迟时间的计算4.2 模型的精度试验4.2.1 燃煤水分精度试验4.2.2 燃煤元素分析试验4.2.3 燃烧过程温室气体的排放监测本章小结第5章 燃烧过程经济性分析5.1 经济性分析的数据基础5.2 模型的输出数据5.3 经济性分析5.3.1 低负荷工况下的经济性分析5.3.2 中间负荷工况下的经济性分析5.3.3 高负荷工况下的经济性分析5.3.4 升负荷工况下的经济性分析5.3.5 降负荷工况下的经济性分析5.4 经济运行的风量指导量本章小结第6章 燃烧过程环保性评估6.1 燃烧过程环保性评估的指标6.1.1 指标的构造6.1.2 指标的简化及标幺化6.2 典型工况的环保分析6.2.1 低负荷典型工况的环保分析6.2.2 中间负荷典型工况的环保分析6.2.3 高负荷典型工况的环保分析6.2.4 升负荷典型工况的环保分析6.2.5 降负荷典型工况的环保分析本章小结第7章 基于经济性和环保性的负荷优化分配7.1 经济性和环保性的统计规律7.2 负荷优化分配7.3 优化负荷的经济环保分析本章小结结论与展望参考文献致谢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电站锅炉排放物论文; 燃煤分析模型论文; 燃烧过程经济性论文; 生产过程环保性论文; 负荷优化分配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