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题目: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美比较研究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比较教育学
作者: 肖旻婵
导师: 李其龙
关键词: 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心理健康需求,生态化干预
文献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我国于1994年正式发文在全国推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十多年过去了,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得轰轰烈烈。但大量的研究却表明,我国儿童和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状况并没有得到很大的改善,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令人质疑。 出于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问题的关注,本文对心理健康的概念与标准、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历程与内容、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基础作了详尽的梳理,对美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过程、体系、内容与模式做了全面的分析,并通过两个个案研究以深入挖掘美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本文还对上海市部分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现状进行了调查,结合当其他一些学者的研究对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做了深入地分析,并通过中美国两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比较研究来揭示目前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差的根源,对改善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提出有效的建议。 本文分为前言和七个章节。 首先是前言。在前言中论述了目前儿章和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的严重性以及给他们造成的危害,强调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并通过中国期刊网的数据库对1997年至2004年间,我国关于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进行了文献研究分析和综述,指出了我国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方面存在的问题。 第一章“心理健康的概念和标准”。对世界各国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心理健康的概念与标准的界定与描述做了介绍,对影响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各种因素作了详尽的分析。通过研究,本章指出,应该从个体与自身关系、个体与个体关系、个体与社会关系三个方面来界定心理健康的概念和标准。本章将心理健康界定为: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在自我意识、自我成长和发展、人际关系和社会适应等方面心理功能的完满表现。 第二章“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概念与内容”。这个章节对目前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一些混淆的概念进行区分,对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内容和形式做了系统的描述,认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也应该随着学生与社会的需要而变化。并总结出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目前主要有渗透教育、开设课程、心理咨询与辅导、利用社会资源等形式。本章还回顾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历程,指出生态化的心理健康教育将是21世纪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趋势。 第三章“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基础”。这个章节分析了对心理健康教育有重大影响的教育学理论、心理学和社会学理论。指出,从古代的孔子对理想
论文目录:
前言
第一章 心理健康的概念与标准
第一节 心理健康的概念与标准
第二节 影响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
第二章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概念与内容
第一节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概念与内容
第二节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历史进程
第三章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教育学基础
第二节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心理学基础
第三节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社会学基础
第四章 美国中小学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上)
第一节 美国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历史
第二节 美国心理健康教育的体制
第三节 美国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与模式
第五章 美国中小学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下)
第一节 美国小学低年级心理健康预防计划分析
第二节 美国巴尔的摩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探析
第三节 评析
第六章 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
第一节 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现状调查
第二节 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分析
第七章 反思与展望
第一节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中美心理健康教育比较与反思
第二节 对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几点思考
附录
附录一 对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文献研究的数据表
附录二 PMHP所采用的部分测量工具
参考文献
后记
发布时间: 2005-07-14
参考文献
- [1].心理健康教育辩证法研究[D]. 黄代翠.武汉大学2012
- [2].大学生心理健康测评系统研究[D]. 李坚.华南师范大学2007
- [3].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研究[D]. 卢爱新.华中师范大学2007
- [4].台湾地区大学生人格与心理健康现况研究[D]. 陈妙.华东师范大学2008
- [5].多元文化框架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转换[D]. 何思彤.吉林大学2018
- [6].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价值问题研究[D]. 潘柳燕.武汉大学2012
- [7].上海中学心理健康教育二十年[D]. 赵鑫.华东师范大学2007
- [8].家校合作:亲师互动对学生学习品质与心理健康的影响[D]. 郝若平.北京师范大学2007
- [9].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D]. 吴霞.西南大学2015
- [10].心理健康学识、感知风险与专业心理求助关系研究[D]. 高文珺.南开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