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题目: 论高校课余体育竞赛活动的改革
论文类型: 硕士论文
论文专业: 体育教育训练学
作者: 赵波
导师: 梁建平
关键词: 高校课余体育竞赛,理论基础,正规的,非正规的课余体育竞赛,自组织竞赛,改革,教育
文献来源: 西南师范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学校课余体育竞赛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体育兴趣、体育意识、体育态度、养成良好的体育习惯以及形成人生观、价值观等使学生从中受到教育的关键所在。然而其现状并不乐观——笔者通过文献检索和问卷调查发现,目前我国许多高校每年举行一次全校性运动会已成传统,但大多数仅局限在田径运动项目上,其表现是少数人的运动会,是精英运动会,内容单一、枯燥、缺乏吸引力,最终使运动的人不多,看的人也不多,而且大都只流行于形式,没有真正把课余体育竞赛活动纳入体育教育之中,当成是体育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基于体育课程论、学习理论与哲学、教育学、心理学等理论对我国高校课余体育竞赛活动的相关内容进行了初步探讨,内容如下: 探索我国高校课余体育竞赛的理论基础,涉及教育学、竞技体育教育学、体育学、教学论、课程论、运动竞赛学、心理学,社会学及哲学等。 高校课余体育竞赛是大学校园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教学的延伸,它面向全体学生,使全体学生受益,是学校体育的精髓。本着这一宗旨,在高校体育传统的基础上,根据当前大学生的现状,提出“人人关注、人人参与、人人体验”竞赛的新思想。对高校课余体育竞赛系统的分类进行了探讨,提出了自己的分层观点。分为三层,一层是正规的课余体育竞赛;二层是非正规的课余体育竞赛;三层是学生的自组织课余体育竞赛。构思出高校年度课余体育竞赛活动的开展计划。以校运会为龙头,以竞赛为主线,以单项体育协会、班级、院系和体育课所开的项目为主要竞赛内容,并包括大学生的自组织竞赛,构成贯彻全年的竞赛体系。目的是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到竞赛中去,并在比赛中受到教育,获得强烈的情感体验,包括对胜负的承受力,对集体荣誉的崇尚和尊重,对团队的体验及意志品质方面的锻炼。同时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体育学习环境,让学生将体育课上所学到的技术、战术运用到实践中去,并达到了锻炼身体的目的、提高学生的体育兴趣、体育意识,从而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 依据问卷调查、访问调查分析结果,结合相关文献提出学校课余体育竞赛改革的措施和方案。 撰写本文的主要目的是引起学校领导和体育教师对课余体育竞赛的重视和进一步深刻的认识学校课余体育的规律和教育规律,为学生学习和受教育提供一个良好的体育环境。同时,要求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各种课余体育竞赛,从而养成良好的生理、心理、社会的健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论文目录:
内容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1. 选题缘由
2. 研究意义
2.1 对高校课余体育竞赛的研究有助于认识、宣传课余体育竞赛活动的功能
2.2 对高校课余体育竞赛的研究有助于学校开展各种层次的课余体育竞赛
2.3 对高校课余体育竞赛的研究有助于推动学校体育的发展
3. 研究方法
3.1 文献资料研究法
3.2 专家访谈法
3.3 问卷调查法
1 对高校课余体育竞赛现状分析
1.1 相关概念考察
1.1.1 高校课余体育竞赛的界定
1.1.2 高校课余体育竞赛的涵义
1.2 高校课余体育竞赛的研究现状及相关问卷调查
1.2.1 对竞技概念的认识现状
1.2.2 高校课余体育竞赛的理论研究现状
1.2.3 普通高校学校课余竞赛的认识及实践情况问卷调查
1.2.4 对高校课余体育竞赛的认识现状
1.2.5 体育教师对学校课余体育竞赛的研究现状
1.2.6 正规的课余体育竞赛开展现状
1.2.7 大学生自组织课余体育竞赛的现状调查
1.2.8 问卷调查结论及启示
2 构建高校课余体育竞赛的理论基础
2.1 课余体育竞赛的哲学基础
2.2 课余体育竞赛的生物学基础
2.3 课余体育竞赛的心理学基础
2.4 课余体育竞赛的社会学基础
2.5 课余体育竞赛的教育学基础
3 构建高校课余体育竞赛的必要
3.1 回顾竞技运动在我国学校体育中的作用
3.2 重视课余体育竞赛的时代背景
3.2.1 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全面贯彻是重视学校体育竞赛的动力之一
3.2.2 学校体育的竞技性与人文性特点需要以课余体育竞赛为载体
3.2.3 学校体育的娱乐性与科学性特点,寓于课余体育竞赛之中
3.2.4 体教结合为课余体育竞赛创造良好的环境
3.3 课余体育的开展是学校体育的时代价值
3.3.1 课余体育竞赛是塑造青少年健全人格的重要手段
3.3.2 课余体育竞赛引导青少年学生认识世界
3.3.3 课余体育竞赛成为提高素质教育和终身体育的载体
3.3.4 课余体育竞赛具有键脑益智的功能
4 高校课余体育竞赛的形式与改革
4.1 正规的课余体育竞赛
4.1.1 高校正规的课余体育竞赛的概念
4.1.2 高校开展正规的课余体育竞赛即学校校运会的目的
4.1.3 学校开展运动会的指导思想
4.1.4 高校校运会的现状研究
4.1.5 我国高校运会所存在的问题
4.1.6 域外风景—日本一所小学的运动会得到的启示
4.1.7 关于我国高校校运会改革的建议
4.2 非正规课余体育竞赛
4.2.1 非正规课余体育竞赛的概念
4.2.2 非正规课余体育竞赛是正规课余体育竞赛的延伸
4.2.3 非正规课余体育竞赛的指导思想
4.2.4 非正规课余体育竞赛的现状
4.2.5 由“托罗普斯运动[67]所得的启示
4.2.6 非正规课余体育竞赛的初步构建
4.3 自组织课余体育竞赛
4.3.1 自组织课余体育竞赛的概念
4.3.2 自组织课余体育竞赛的特点
4.3.3 自组织课余体育竞赛的影响因素
4.3.4 自组织课余体育竞赛的现状
4.3.5 建议
总结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发布时间: 2005-08-18
参考文献
- [1].江苏省苏中地区中学课余体育竞赛活动现状与发展的研究[D]. 王健.扬州大学2010
- [2].驻济高校普通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影响因素的研究[D]. 吕兴.山东师范大学2018
- [3].吉林省普通高校校内课余体育竞赛现状及对策的研究[D]. 吴雪梅.东北师范大学2007
- [4].甘肃省普通高校课余体育运动队训练管理研究[D]. 杨磊.兰州理工大学2013
- [5].皖北普通高校肥胖大学生课余体育生活现状及主要影响因素研究[D]. 白明.北京体育大学2009
- [6].保定市高校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D]. 葛艳明.河北师范大学2009
- [7].苏、锡、常地区特殊学校聋哑学生课余体育参与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D]. 吴子艳.苏州大学2010
- [8].论体育竞赛规则的变化对职业体育竞赛活动的影响[D]. 王海生.北京体育大学2007
- [9].课余体育竞赛中青少年的成就动机、道德选择的特点及其关系研究[D]. 魏丕勇.山东师范大学2003
- [10].河北省医学院校本科生参加体育活动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D]. 杨乃彤.北京体育大学2005
相关论文
- [1].高校体育竞赛与校园文化建设互动研究[D]. 刘丹.苏州大学2007
- [2].对北京联合大学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现状的调查与研究[D]. 申秋燕.北京体育大学2005
- [3].吉林省普通高校校内课余体育竞赛现状及对策的研究[D]. 吴雪梅.东北师范大学2007
- [4].成都市普通高校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的研究[D]. 陈红.四川大学2007
- [5].我国体育竞赛体制改革的研究[D]. 刘礼国.武汉体育学院2006
- [6].女大学生课余体育活动与职业女性业余身体锻炼的现状调查及比较研究[D]. 刘君玲.华东师范大学2006
- [7].新疆高校运动队课余体育训练的现状与对策研究[D]. 郭风兰.新疆师范大学2005
- [8].中小学体育竞赛贯彻“健康第一”思想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 薛波.上海师范大学2006
- [9].长春市大学生参与课余体育锻炼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D]. 韩志霞.东北师范大学2003
- [10].课余体育竞赛中青少年的成就动机、道德选择的特点及其关系研究[D]. 魏丕勇.山东师范大学2003
标签:高校课余体育竞赛论文; 理论基础论文; 正规的论文; 非正规的课余体育竞赛论文; 自组织竞赛论文; 改革论文; 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