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婚生子女认领制度的研究

非婚生子女认领制度的研究

论文摘要

深受罗马法的影响,非婚生子女历来都受到了社会和法的歧视,随着近代商品经济的发展,人权思想、平等思想、人道思想、血统思想随之抬头,各国法律中逐渐废除了对非婚生子女歧视性的规定,开始逐渐保护非婚生子女的利益。许多国家法律中规定了非婚生子女的推定与否认制度、非婚生子女的认领与准正制度,在形式上给予了非婚生子女相对较为平等的法律地位。但是,世界各国对非婚生子女法律地位的相关改革并不彻底,非婚生子女需要通过一定的程序婚生化才能取得与婚生子女基本相同的权利。子女本是平等的,这种把非婚生子女法律地位的取得必须通过向婚生子女身份转化的法律制度设计本身对非婚生子女来说就是不公平的。而且,这种制度使得不能通过一定程序婚生化的非婚生子女仍然处于被歧视的、享受不到应有权利的地位。本文分四章对非婚生子女的认领制度进行研究,第一章介绍了非婚生子女法律地位的沿革,从无亲之子时期、形式平等时期直到实质平等时期的共三个发展阶段。第二章阐述了我国在认领制度方面的缺失,我国在立法和司法实践中赋予了非婚生子女与婚生子女同等的法律地位。然而法律条文对非婚生子女的保护措施松散而概括,同时也反映出了法规的缺乏以及原则的缺失。对于如何落实非婚生子女与婚生子女受到相同程度的保护,如何保障非婚生子女的基本权益得以实现,立法却未做任何规定,保障制度处于有心无力的状态,最后从监护、继承与抚养三个方面来具体分析了弊端。认领制度具体划分为自愿认领制度和强制认领制度,第三章是介绍自愿认领制度,自愿认领因生父自愿行为而发生,尊重了父亲的意志。第四章介绍强制认领制度,强制认领因诉讼而发生,约束了父亲的逃避,其中用身份占有理论分析亲子关系,更加保障了非婚生子女的身份权益。在参考各国的判例后认为,过多认可制度的束缚成为非婚生子女的被监护、被抚养以及监护的权利得以实现的障碍,设立一个突破传统认领制度内涵的现代认领制度既符合了亲属法的立法趋势,也能给予非婚生子女更易于适用的制度模式。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非婚生子女认领制度建立的背景概况
  • 1.1 非婚生子女法律地位的沿革
  • 1.2 从“亲本位”走向“子本位”
  • 1.3 子本位下对非婚生子女法律地位的保护制度的选择
  • 2. 我国非婚生子女认领制度的缺失
  • 2.1 我国法律保护非婚生子女的现状
  • 2.2 缺失认领制度对我国非婚生子女的影响
  • 2.2.1 监护问题
  • 2.2.2 继承问题
  • 2.2.3 抚养问题
  • 3. 自愿认领
  • 3.1 认领的主体
  • 3.1.1 认领人
  • 3.1.2 被认领人
  • 3.2 任意认领的构成要件
  • 3.2.1 形式要件
  • 3.2.2 事实要件
  • 3.3 认领的效力
  • 3.3.1 婚生子女法律地位的取得
  • 3.3.2 认领之溯及力
  • 3.4 认领的撤销与无效
  • 3.5 建立我国自愿认领制度的立法建议
  • 4. 强制认领
  • 4.1 通过诉讼方式的强制认领
  • 4.1.1 诉讼的请求权人
  • 4.1.2 诉讼的事实依据
  • 4.1.3 诉讼时效
  • 4.2 通过身份占有的事实的强制认领
  • 4.2.1 证明身份占有成立的证明要素
  • 4.2.2 成立身份占有对婚生子女否认之诉的阻却
  • 4.2.3 身份占有的确认对认领制度的排斥
  • 4.3 建立我国强制认领制度的立法建议
  • 参考文献
  • 在学研究成果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子女利益最佳原则下的婚生子女否认之诉[J]. 理论学刊 2019(02)
    • [2].婚生子女否认之诉的程序机制[J].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18(06)
    • [3].婚生子女推定与否认探析[J]. 人民司法 2010(20)
    • [4].对婚生子女否认的思考[J]. 法制与社会 2008(03)
    • [5].台湾吉林籍新住民返乡团暨两岸婚生子女夏令营活动在吉林举行 寻根圆梦 情系长白山[J]. 台声 2017(17)
    • [6].非婚生子女认领制度的对比探究[J]. 法制博览 2016(10)
    • [7].以欺诈性抚养关系透视我国婚生子女否认制度的构造[J]. 湘江青年法学 2016(02)
    • [8].论婚生子女否认和非婚生子女认领及法律疏漏之补充[J]. 人民司法 2009(17)
    • [9].关于探望权执行难问题的探讨[J]. 法制博览 2017(29)
    • [10].论新中国婚生子女姓氏取得制度的变革[J]. 浙江学刊 2009(03)
    • [11].德国亲子法视野下的婚生子女的否认——兼论对我国立法的启示[J]. 时代法学 2011(02)
    • [12].非婚生子女的准正与认领制度研究[J].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03)
    • [13].论非婚生子女认领制度[J]. 呼伦贝尔学院学报 2016(02)
    • [14].两岸非婚生子女法律保护之比较研究[J]. 福建法学 2013(04)
    • [15].论非婚生子女的认领与准正制度[J].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09(01)
    • [16].女性维权[J]. 分忧 2019(08)
    • [17].浅析非婚生子女的法律地位[J]. 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02)
    • [18].“坚信祖国必将统一 只因我们正青春”——两岸婚生子女青年夏令营活动侧记[J]. 两岸关系 2019(08)
    • [19].浅析非婚生子女保护制度的完善[J]. 时代教育 2013(15)
    • [20].我国非婚生子女保护制度考量[J]. 福建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9(03)
    • [21].非婚生子女认领制度的若干理论研究[J].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03)
    • [22].浅析婚生子女否认[J]. 中国科技信息 2008(15)
    • [23].“坚信祖国必统一 只因我们正青春” “正青春”——两岸婚生子女青年夏令营活动侧记[J]. 台声 2019(14)
    • [24].非婚生子女财产继承权的法律保障[J]. 法制与社会 2011(29)
    • [25].继子女的婚生子女可代位继承吗?[J]. 农村.农业.农民(B版) 2012(03)
    • [26].强奸犯对奸生子女享有的权利分析[J].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12)
    • [27].论生父身份的推定和否认生父身份之诉——以欧洲、拉丁美洲立法为参考兼评民法典草案建议稿[J]. 私法研究 2010(02)
    • [28].非婚生子女抚养涉及的法律问题:由案件生发[J]. 重庆社会科学 2010(04)
    • [29].迟到的婚生子女抚养官司[J]. 百姓生活 2010(04)
    • [30].论代孕子女的父母身份认定——以婚生子女推定为视角[J]. 昆明学院学报 2017(05)

    标签:;  ;  ;  ;  ;  

    非婚生子女认领制度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