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题目: 后现代主义思潮下的服装设计
论文类型: 硕士论文
论文专业: 艺术设计学
作者: 李春晓
导师: 刘晓刚
关键词: 后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设计,中国服装设计,后现代服饰的设计语言,后现代服饰的设计原则
文献来源: 东华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随着人类知识的空前膨胀,电脑和数据库的广泛运用,科技的迅速发展,后现代主义思潮开始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席卷了全球,并对中国的艺术界和设计领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随着后现代设计“人性化”的设计思想在各个设计领域的扩展,不论在建筑设计、工业设计、平面设计和服装设计中,设计师们对设计内容感性化的理解和人性化的表述都产生出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当中国的设计师和消费者对“后现代主义思潮”几乎没有清晰概念的时候,设计大赛上的新秀已把后现代的设计手法运用地滚瓜烂熟,而人们也早已穿上了具后现代主义风格的服装招摇过市。他们肆无忌惮地穿着破衣烂衫,长袜加短袜,短袖紧巴巴的罩在长袖外面,流线型简练裁剪的外套加重重彩布围成的裙子,不同的风格、面料、色彩杂然并陈的衣服在霓虹都市里演绎着大部分人所不了解的文化。 然而,当我们连现代主义的设计模式还尚未完全体味的时候,后现代这种强调感性而非纯理性的,不考虑功能主义的大胆、活泼,充满活力的“人性化”的设计形式是否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呢?我们是否应该对其有一个相对系统的了解呢?关于后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建筑设计、工业设计的论述,理论界已有相当透彻的界定和论述。而关于后现代主义思潮下的服装设计,现有的论述通常只是图片的集锦和欣赏,虽然国内服装理论的权威人士对国外后现代服饰在审美角度有了独到理论分析和中肯的评价,但是它对中国的服装设计到底有什么样的意义呢? 后现代在琐屑的环境中沉醉于形而下的新式形式之中,作为一种普遍的艺术和文化哲学现象,后现代主义调转了方向,它趋向多元开放的、玩世不恭的、暂定的、离散的、不确定的形式,一种反讽和短篇的话语,一个支离破碎的“苍白意识形态”,一种解构的需求和无明确含义的创新。可是后现代主义不再对终极关怀、精神等给予关注,没有超越现实,在服装上呈现出荒诞性。后现代主义服装设计观不再具有超越性,它不再对精神、价值、终极关怀、美善之类超越价值感兴趣,相反它是对主体的内缩,是对环境、对现实、对创造的内在适应。 但是众所周知,无论是在世界的哪个城市,设计大师们从没有放弃对新奇、怪诞的追求。他们没有共同的信仰和理念,但是却在不同时间和空间进行着极尽相似的艺术追求。21世纪已经到来,时代在不停的发展,一切旧的事物都会被新事物所取代,就像有人说过后现代主义设计只是一时的时髦,很快即将消失,又将被其它事物所取代,但后现代主义设计师们在实践中对“强调形象、生理物理相关联与相统一、视觉形象”主要设计风格的探索是具备积极意义的。 本文从一个年轻服装设计者的视角,分别从后现代思潮下的服装设计、后现代主义思潮与中国服装设计、后现代服饰的设计语言、后现代主义服装的设计原则、对中国服装设计发展的意义等几个角度对
论文目录:
引言
一 后现代主义
1 后现代主义
2 后现代主义设计
(1) 后现代主义设计的主要手段
(2) 后现代主义设计的失误
(3) 后现代设计的前景
二 后现代服饰设计
1 全球化的后现代服饰设计
(1) 勇者无畏,颠天覆地——英国后现代服装设计
(2) 行者无疆,东情西韵——日本后现代服装设计
(3)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法国后现代服装设计
(4) 容者无限,汲古纳今——中国后现代服装设计
2 嬉皮、朋克和反叛、流行
3 后现代服饰设计
(1) 后现代服饰设计背景
(2) 后现代服饰设计规则
三 后现代服饰的设计语言
1 模糊
2 残缺
3 混杂
4 复制
5 解构
四、后现代主义服装的设计原则
1 服装造型原则
2 服装色彩原则
3 图形装饰原则
4 材料构成原则
五、后现代服饰设计对中国服装设计的影响
1 中国当前服装设计的特点
2 后现代服饰设计对中国服装设计大赛影响
3 后现代服饰设计与成衣市场
六、对中国服装设计发展的意义
1 对中国服装设计观的启迪
(1) 注重形式地位
(2) 注重传统文脉
(3) 注重符号语义
(4) 聚焦主体需要
(5) 关注生态环境
2 后现代服饰的美学符号对中国消费市场的冲击
3 对中国服装设计发展的文化启示
4 后现代社会对中国设计师的要求
发布时间: 2005-07-08
参考文献
- [1].后现代主义思潮下的中国平面设计[D]. 吕少华.西北师范大学2009
- [2].后现代主义设计思潮对服装设计的影响[D]. 黄利筠.湖南师范大学2006
- [3].民间剪纸中12生肖纹样在服饰中的应用与研究[D]. 李多.沈阳师范大学2018
- [4].抽象绘画艺术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 林瑶.西安工程大学2017
- [5].V型立体纸雕艺术形式特征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 庞敏婷.浙江理工大学2017
- [6].中、英、法高等服装设计教育教学方法与课程设置的比较及思考[D]. 王蕾.云南艺术学院2010
- [7].数字化服装设计系统的研究[D]. 陆镭.东华大学2003
- [8].服装设计中线的作用表达—装饰线的应用[D]. 王银征.苏州大学2013
- [9].抽纱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D]. 姜红惠.东华大学2007
- [10].插画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与实践[D]. 王怡萱.浙江理工大学2018
相关论文
- [1].日本服装设计的文化性格[D]. 宋杰.天津工业大学2007
- [2].后现代主义服装设计特色研究[D]. 周奇志.合肥工业大学2007
- [3].“裸露”设计手法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运用研究[D]. 崔乐.东华大学2007
- [4].服装设计中结构性装饰手法的运用研究[D]. 邹瑜.东华大学2007
- [5].服装设计艺术风格与品牌文化内涵研究[D]. 王佩国.河北大学2004
- [6].军装风貌服装设计的研究[D]. 李想.东华大学2005
- [7].后现代服装形态研究[D]. 陈静杰.天津工业大学2005
- [8].后现代主义设计思潮对服装设计的影响[D]. 黄利筠.湖南师范大学2006
- [9].解构与折衷[D]. 任利民.中国美术学院2003
- [10].现代女装设计元素研究[D]. 陈敬玉.东华大学2004
标签:后现代主义论文; 后现代主义设计论文; 中国服装设计论文; 后现代服饰的设计语言论文; 后现代服饰的设计原则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