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第九医院急诊科710054
摘要:目的:分析早期血乳酸清除率对热射病患者病情严重性及预后的判断价值。方法:随机选择我院收治的72例热射病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式分析,按患者预后结局分成存活组与病死组,其中存活组占50例,病死组占22例。以血气分析对患者血乳酸水平进行检测,根据APACHEⅡ评分对2组患者病情严重性及预后进行评估。从患者入院1h、2h、4h、6h、12h不同时间段对患者血乳酸水平的变化情况进行观察,以此评估患者预后情况。结果:存活组血乳酸水平随时间增加开始下降,病死组血乳酸水平随时间增加而上升或下降十分缓慢,尤其对入院后6h乳酸水平变化率较大,可以对患者预后情况进行判断。结论:早期血乳酸清除率对热射病患者病情严重性及预后判断效果较好,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早期;乳酸清除率;热射病;严重性;预后判断;价值
热射病是物理因素引起的急危重症,发病和患者自身产热、散热能力失衡等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发病后30min为最佳降温时间,及早将患者体温降到38.5℃以下,可以有效减轻患者脏器功能的损伤[1]。热射病早期判断预后本次研究中根据血乳酸水平进行评估,以72例患者预后结果分组,分析患者预后判断价值,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我院2016年1月~2018年5月收治的72例热射病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式分析,入选研究对象均有典型中暑病史,合并昏迷、多脏器功能受损,排除了肺性脑病、脑血管病伴昏迷等疾病的患者。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分组,按患者预后结局分成存活组与病死组,其中存活组占50例,病死组占22例。存活组男26例,女24例;年龄50~78岁,平均(65.1±3.2)岁;病死组男13例,女9例;年龄51~80岁,平均(66.2±4.1)岁;2组基线资料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2组研究对象从入院后的1h、2h、4h、6h、12h的5个时间段保持空腹状态下对外周肘静脉抽取静脉血,采集3mL,根据血气分析对血乳酸水平进行检测,根据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对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进行评估,动态监测不同时间段内患者的血乳酸水平变化,对患者预后判断。
1.3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9.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检验结果P<0.05表示两组数据间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存活组血乳酸水平随时间增加开始下降,病死组血乳酸水平随时间增加而上升或下降十分缓慢,尤其对入院后6h乳酸水平变化率较大,可以对患者预后情况进行判断,见表1。
表1:对比2组血乳酸水平动态变化情况(±s,mmol/L)
3讨论
热射病患者临床主要表现出高热伴神志不清,具有发病急、病情危重和病情进展快等特点,有些患者短时间内脏器功能就会受损,产生脏器功能障碍,具有较高的病死率。热射病患者尽快脱离环境下,将致热因素消除,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病情,患者大多是高龄人群,临床多合并糖尿病、冠心病等基础疾病,而且患者的脏器功能较弱。发病时患者在闷热或通风不畅环境下,发病时,患者大多合并休克和多脏器功能衰竭,预兵器判断难度较大。为提高热射病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病情,选择简单、易操作的检测方式对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判断具有重要的作用[2]。
血乳酸为机体组织乏氧代谢的产物,处于正常标准时血乳酸水平保持在1.0mmol/L左右,一旦血乳酸水平超出2.0mmol/L就会进展为高乳酸血症,患者会出现休克,检测血压也会有明显的下降,患者会出现组织缺血或缺氧,而细胞供氧也会失衡,导致外周血乳酸水平过高。也有研究发现[3],血乳酸水平升高在休克时就会发生,表明患者病情进展严重,而且预后较差。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存活组血乳酸水平随时间增加开始下降,病死组血乳酸水平随时间增加而上升或下降十分缓慢,尤其对入院后6h乳酸水平变化率较大,可以对患者预后情况进行判断,与他人研究相符[4]。可见,根据APACHEⅡ评分对2组患者病情严重性及预后进行评估,根据评分高低对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进行分析,以评分高表示预后差,而血乳酸水平也可以作为热射病治疗预后的判断标准。
综上,早期血乳酸清除率对热射病患者病情严重性及预后判断效果较好,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杨芳,闫芳.血乳酸水平和乳酸清除率对感染性休克患者预后的评估[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4,18(16):44-46.
[2]崔惠芬,石波,尹润彬.血乳酸清除率与APCAHEⅡ评分在感染性休克患者中的相关性探讨[J].中国医药导报,2014,11(6):26-28.
[3]许世琴,贾安奎,徐爱华,等.乳酸清除率在脓毒症病情判断及预后评估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7,27(5):996-999.
[4]卢涛,张戈,晋照明,等.APACHEⅡ评分与血乳酸清除率对危重症患者预后评估的比较[J].河北医学,2015,21(4):552-5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