型蛋白激酶论文-麻楠,乔金柱,汤文倩,孙天杰,刘娜

型蛋白激酶论文-麻楠,乔金柱,汤文倩,孙天杰,刘娜

导读:本文包含了型蛋白激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翻译控制肿瘤蛋白,蔗糖非酵解型蛋白激酶,酵母双杂交,双分子荧光互补

型蛋白激酶论文文献综述

麻楠,乔金柱,汤文倩,孙天杰,刘娜[1](2019)在《小麦翻译控制肿瘤蛋白TCTP与蔗糖非酵解型蛋白激酶SnRK1的相互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翻译控制肿瘤蛋白(Translationally controlled tumor protein, TCTP)广泛存在于真核细胞中,参与调节细胞分裂、植物生长发育,并介导植物抵御病原物侵染。蔗糖非酵解型蛋白激酶(SNF1-related protein kinase, SnRK1)在酵母、动物和植物中非常保守,并参与包括糖代谢和抵抗非生物和生物胁迫在内的一系列生理过程。本实验室前期工作证明TaTCTP响应叶锈菌侵染并参与诱发寄主产生防卫反应。为了深入探讨TaTCTP在叶锈菌侵染小麦诱发的防卫反应中发挥的作用,采用串联亲和纯化(TAP)与质谱(MS)联用技术,鉴定出SnRK1可能为TaTCTP潜在互作蛋白。文中对TCTP和SnRK1的相互作用进行了研究。酵母双杂交结果表明,同时携带TCTP和SnRK1的酵母可以在SD/-Leu/-Trp/-His/-Ade(SD/-LWHA,四缺)培养基上生长,说明TCTP与SnRK1在酵母双杂交系统中可以发生相互作用;通过双分子荧光互补实验,发现TCTP与SnRK1发生相互作用的荧光信号分布在细胞质中;进一步用Co-IP实验证明TCTP和SnRK1可以发生相互作用。本研究为深入研究TaTCTP在小麦与叶锈菌互作过程中的作用机制奠定了重要基础,对进一步完善小麦抵御叶锈菌侵染的分子机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生物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09期)

闫子飞,黎梦娟,马波,冷平生,高海波[2](2019)在《‘西伯利亚’百合钙依赖型蛋白激酶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钙依赖型蛋白激酶(calcium-dependent protein kinase, CDPK)是一类Ser/Thr型蛋白激酶,在植物体内钙信号的传递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研究以东方百合‘西伯利亚’(Oriental Lilium'siberia')为材料,通过RACE方法克隆了LiCDPK基因,并进行了时空表达分析。结果表明,百合LiCDPK基因全长2 231 bp,开放阅读框长1 551 bp,编码516个氨基酸,其蛋白序列与其他物种的CDPK蛋白相似性在80%以上。LiCDPK基因在不同花期和9个不同组织中的表达存在差异。不同花期的qRT-PCR表明,花蕾期LiCDPK基因的表达量最高;盛花期的不同组织器官中,花药LiCDPK基因的表达量最高。本研究为进一步揭示LiCDPK基因在百合花香释放过程中的信号作用提供了帮助。(本文来源于《分子植物育种》期刊2019年13期)

蒋蕊[3](2018)在《新奇型蛋白激酶C在低氧诱导的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中的作用和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第一部分:磁性分离法分离培养小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目的:通过磁性分离法分离小鼠原代肺动脉平滑肌细胞,提高细胞分离的成功率,为体外培养原代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并构建低氧模型打下良好的实验基础,同时对小鼠原代肺动脉平滑肌细胞的分离方法提出新思路和新参考。方法:1.选取体重20g左右的健康成年C57BL/6J小鼠,在无菌条件下采用腹腔注射4%水合氯醛(0.01ml/g)对小鼠进行麻醉。2.麻醉后,解剖小鼠使其暴露肾脏并切断肾动脉除血,之后暴露胸腔,自右室向肺动脉方向缓慢注入灭菌的PBS液3-5ml,直到肺变白,用钝性分离器分离暴露气管。3.向肺右室内缓慢注入PA agarose 3-5ml,直到肺变成灰色。将Lung agarose 2-3ml注入气管内,直到凝胶充满肺组织。取走心肺,置入冰冷PBS液约5分钟,使凝胶凝固。4.弃掉肺动脉主干及左右肺动脉分支,切碎肺组织,移入50ml灭菌离心管中,连接磁铁,此时含铁组织会移至靠近磁铁的离心管管壁上,吸出PBS液,用灭菌的PBS液5ml清洗肺组织3次。5.向离心管中加入6ml胶原酶溶液,倒入培养皿,37℃消化1小时。1小时后,用20ml注射器反复抽吸肺组织与胶原酶,移入灭菌50ml离心管,连接磁铁,吸走上层液,用5ml完全培养液清洗3次,灭活胶原酶,最后加完全培养液,倒入培养皿,放入培养箱内过夜(5%CO2,37℃)。6.第2天,将培养皿内组织碎片倒入50ml离心管,弃掉培养皿,连接磁铁,完全培养液清洗3次,再倒入新的无菌培养皿内,置于5%CO2,37℃培养箱继续培养,3-5天更换培养液。在培养过程中,据细胞生长情况可再次磁性分离培养皿内组织碎片,倒入新的培养皿内,收集细胞。7.通过调整培养基的方法,使肺动脉平滑肌细胞成为所收集细胞中的优势细胞。8.在第一次传代中,将细胞悬液靠近磁铁,含铁颗粒受磁力吸引被分离,从而获得较纯的细胞。进而进行传代和稳定培养。9.通过普通光学显微镜以及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对所分离的细胞进行鉴定。结果:1.在首次分离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后,通过普通光学显微镜可见呈黑色且含有铁颗粒的小血管组织碎片。表明铁粉与凝胶混合液经右室向肺动脉内注射成功,铁粉通过凝胶充满肺动脉内。3天后可见细胞从含铁小血管周围爬出,细胞形态表现为长梭形放射状。经过传代,在7-10天后血管平滑肌细胞呈“峰-谷”状生长。由此,从形态学初步鉴定为肺动脉平滑肌细胞。2.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免疫荧光染色的小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蓝色为细胞核,绿色荧光为平滑肌蛋白阳性表达,红色荧光表示平滑肌肌球蛋白重链阳性。通过免疫荧光中两种平滑肌细胞相关的特异性蛋白的阳性表达,说明磁性分离法所分离的细胞为肺动脉平滑肌细胞。结论:采用磁性分离法分离培养小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的方法切实可行,分离出的肺动脉平滑肌细胞状态良好,为后续实验的进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第二部分:低氧对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和新奇型蛋白激酶C表达的影响目的:1.明确低氧对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2.明确低氧对肺动脉平滑肌细胞中新奇型蛋白激酶C表达的影响。方法:1.磁性分离法分离健康成年的C57BL/6J小鼠的原代肺动脉平滑肌细胞,经体外培养传代至细胞稳定生长。2.选取生长状态良好的小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按照不同的低氧处理时间,将细胞分为低氧24h组、48h组、72h组并且每组均设置常氧对照组。CCK-8法、Brdu法检测各组细胞的增殖率。3.选取生长状态良好的小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按照不同低氧处理时间,将细胞分为低氧0h组、24h组、48h组、72h组,流式细胞术、Western blot检测不同低氧诱导时间下PKCδ、PKCε、PKCε、PKCζ四种不同的PKC的表达情况。4.对各组实验结果进行数据整理和统计学分析。结果:1.低氧可以促进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由CCK-8检测结果可知,低氧24h组与常氧24h组的细胞存活率无明显差别(P>0.05),同样低氧48h组与常氧48h组的细胞存活率也无明显差别(P>0.05)。但是低氧72h组相比于常氧72h组的细胞存活率有明显的提高(P<0.05)。由Brdu检测细胞增殖结果可知,低氧24h组与常氧24h组相比无明显差别(P>0.05),低氧48h组与常氧48h组的细胞存活率有提高(P<0.05)。低氧72h组相比于常氧72h组的细胞存活率有明显的提高(P<0.05)。CCK-8与Brdu的结果一致,可见低氧可以促进肺动脉平滑肌细胞的增殖且低氧诱导72h时肺动脉平滑肌细胞的增殖效果显着增加,所以选取低氧诱导72h作为后续实验条件。2.低氧可以诱导肺动脉平滑肌细胞中PKCδ、PKCε表达的上调。由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可知,PKCδ、PKCε在低氧72h时的表达情况显着提高(P<0.05)而PKCε、PKCζ在低氧72h时的表达无显着差异(P>0.05)。Western blot检测结果同样显示PKCδ、PKCε在低氧72h时的表达情况显着提高(P<0.05)而PKCε、PKCζ在低氧72h时的表达无显着差异(P>0.05)。由以上两种结果可知,在肺动脉平滑肌细胞中,低氧可以诱导肺动脉平滑肌细胞中PKCδ、PKCε表达的上调而PKCε、PKCζ的表达无明显变化。结论:1.低氧条件可以诱导小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的增殖且在低氧处理72h时增殖效果最显着。2.低氧可以诱导小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中PKCδ、PKCε表达的上调。第三部分:低氧通过上调PKCδ和PKCε而促进肺动脉平滑肌细胞的增殖目的:1.明确低氧诱导PKCδ、PKCε上调与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间的关系。2.明确低氧诱导PKCδ、PKCε上调后影响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可能机制。方法:1.采用磁性分离法分离健康成年的C57BL/6J小鼠的原代肺动脉平滑肌细胞,经体外培养传代至细胞稳定生长。2.选取生长状态良好的肺动脉平滑肌细胞,根据不同的干预处理将其分为以下几组。常氧对照组(Normoxia)、常氧+PKCδ激动剂组(Normoxia+PMA)、低氧组(Hypoxia)、低氧+PKCδ抑制剂组(Hypoxia+Rottlerin)。常氧对照组(Normoxia)、常氧+PKCε激动剂组(Normoxia+PMA)、低氧组(Hypoxia)、低氧+PKCε抑制剂组(Hypoxia+PKCεinhibitor pepitide)。3.构建含有sh RNA片段分别抑制PKCδ和PKCε的慢病毒载体,并设置空载慢病毒载体对照组。按照不同干预进行分组:不转染慢病毒组(Normal)、转染空载慢病毒组(Scramble)、转染PKCδ敲低的慢病毒组(PKCδknockdown)、转染PKCε敲低的慢病毒组(PKCεknockdown)。4.Western blot检测各组中PKCδ、PKCε、P-AKT、AKT、P-ERK、ERK的表达情况。5.Brdu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情况。6.对各组实验结果进行数据整理和统计学分析。结果:1.低氧上调PKCδ、PKCε导致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由Brdu检测结果可知,与各自低氧组相比,常氧+PKCδ激动剂组和常氧+PKCε激动剂组的细胞增殖无明显差异(P>0.05);与各自常氧组相比,低氧+PKCδ抑制剂组和低氧+PKCε抑制剂组的细胞增殖情况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各自常氧组相比,常氧+PKCδ激动剂组和常氧+PKCε激动剂组的细胞增殖明显提高(P<0.05),说明单纯上调PKCδ和PKCε可以诱导肺动脉平滑肌细胞的增殖。与各自低氧组相比,低氧+PKCδ抑制剂组和低氧+PKCε抑制剂组的细胞增殖情况明显降低,说明在低氧条件下抑制蛋白激酶C使得肺动脉平滑肌细胞的增殖被抑制。2.低氧通过上调PKCδ和PKCε而诱导AKT、ERK的磷酸化。由Western blot结果可知,与各自常氧组相比,常氧+PKCδ激动剂组和常氧+PKCε激动剂组的PKCδ和PKCε的表达明显升高(P<0.05);与各自低氧组相比,低氧+PKCδ抑制剂组和低氧+PKCε抑制剂组的PKCδ和PKCε的表达明显降低(P<0.05),说明PKCδ和PKCε的激动剂和抑制剂的激动效果和抑制效果符合实验要求。与各自常氧组相比,常氧+PKCδ激动剂组和常氧+PKCε激动剂组的AKT和ERK的磷酸化显着增加(P<0.05);与各自低氧组相比,低氧+PKCδ抑制剂组和低氧+PKCε抑制剂组的AKT和ERK的磷酸化被显着抑制(P<0.05)而常氧+PKCδ激动剂组和常氧+PKCε激动剂组的AKT和ERK的磷酸化无明显变化(P>0.05)。说明低氧可以通过诱导PKCδ和PKCε的上调而增加AKT和ERK的磷酸化。3.低氧通过上调PKCδ和PKCε诱导AKT、ERK的磷酸化增加而诱导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慢病毒转染后,低氧培养72h,由Western blot结果可知,PKCδ和PKCε的敲除成功,与正常低氧组相比,PKCδ和PKCε的敲除组AKT和ERK的磷酸化明显被抑制(P<0.05),且由Brdu检测结果可知,与正常低氧组相比,PKCδ和PKCε的敲除组的细胞增殖被明显抑制。说明蛋白激酶C被敲除而导致AKT和ERK的磷酸化下降,从而导致肺动脉平滑肌细胞的增殖被抑制。结论:在肺动平滑肌细胞中,低氧可以通过诱导PKCδ和PKCε的上调,进而诱导AKT和ERK的磷酸化增加,从而促进细胞增殖。(本文来源于《山西医科大学》期刊2018-06-01)

明川,拓昊苑,陶怡,于好强,李晚忱[4](2018)在《玉米蔗糖非酵解型蛋白激酶2底物蛋白的筛选与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筛选玉米蔗糖非酵解型蛋白激酶2(Sucrose non-fermenting protein kinase 2,SnRK2)的底物蛋白,鉴定其在玉米脱落酸(Abscisic acid,ABA)信号转导中的作用,为进一步解析玉米中ABA介导的非生物逆境抗性机制提供参考。【方法】根据前期研究结果,通过与拟南芥SnRK2已知底物蛋白的序列比对和保守基序分析,从磷酸化水平响应ABA诱导且上调的238个蛋白中预测ZmSnRK2作用的底物蛋白,用酵母双杂交试验验证ZmSnRK2家族成员与候选蛋白的相互作用,分析其在玉米ABA信号转导中的作用。【结果】从前期鉴定的玉米磷酸化水平响应ABA诱导且上调的238个蛋白中,预测出10个ZmSnRK2候选底物蛋白,实际扩增出其中8个蛋白的编码基因以及10个ZmSnRK2基因家族成员。酵母双杂交试验结果表明,GenBank序列号为XP_008666965.1、NP_001142137.1和XP_008656995.1的候选底物蛋白,因自体磷酸化不能用酵母双杂交检测,GenBank序列号为NP_001183680.1的候选底物蛋白可以与ZmSnRK2.1、2.2、2.4、2.5、2.7、2.8、2.10、2.11蛋白相互作用,GenBank序列号为NP_001145831.1和NP_001167942.1的候选底物蛋白分别可以与ZmSnRK2.1和ZmSnRK2.10蛋白相互作用。【结论】NP_001183680.1和NP_001167942.1蛋白是ZmSnRK2家族部分成员的磷酸化底物,是玉米ABA信号转导途径的下游组分;NP_001183680.1蛋白与拟南芥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同源,NP_001167942.1蛋白为包含SAM结构域的蛋白,这2个蛋白均涉及许多生理生化过程,说明ZmSnRK2下游的ABA信号转导呈发散状。(本文来源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8年10期)

王好为,段志娇,胡莎莎,王爽[5](2017)在《cAMP依赖型蛋白激酶抑制剂β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结直肠癌组织中cAMP依赖型蛋白激酶抑制剂β(PKIB)的表达水平及其与结直肠癌患者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34对结直肠癌组织和配对癌旁正常组织中PKIB的表达水平,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对72例结直肠癌组织中PKIB的表达水平进行检测,并分析PKIB表达的临床意义。结果在结直肠癌组织中PKIB m 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配对癌旁正常组织(P<0.0001)。PKIB蛋白的表达水平与结直肠癌患者T分期正相关(P=0.038),而与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大小、发病部位以及淋巴结转移(N分期)、远隔器官转移(M分期)无明显相关性(P>0.05)。高表达PKIB的结直肠癌患者生存时间明显短于低表达的患者(70.532±6.190 vs 93.500±5.847,P=0.023)。结论 PKIB在结直肠癌组织中高表达,其高表达与结直肠癌患者T分期及预后不良呈正相关,提示PKIB可能在结直肠癌演进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并有望成为一种新的结直肠癌预后判断标志物。(本文来源于《南方医科大学学报》期刊2017年06期)

宋书贤[6](2017)在《血浆硫化氢水平与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终末期肾病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传统型蛋白激酶CβⅡ激活的相关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血浆硫化氢(H_2S)水平与行维持性血液透析(MHD)的终末期肾病(ESRD)并动脉粥样硬化(AS)患者传统型蛋白激酶CβⅡ(cPKCβⅡ)激活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0—2014年在西安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行MHD的ESRD患者120例,根据AS发生情况分为A组(未并发AS,n=60)和B组(并发AS,n=60);另选取同期体检健康者6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硫化物敏感电极法检测血浆H_2S水平,采用Western bloting法检测cPKCβⅡ膜转位率。比较A组和B组患者一般资料和实验室检查指标,比较3组受试者血浆H_2S水平和cPKCβⅡ膜转位率,并分析cPKCβⅡ膜转位率与行MHD的ESRD并AS患者其他观察指标的相关性。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质指数(BMI)、透析时间、吸烟率、嗜酒率、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及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钙通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者所占比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血红蛋白、清蛋白、肌酐、尿素氮(BUN)、叁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B组患者血浆H_2S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cPKCβⅡ膜转位率高于对照组(P<0.05);B组患者血浆H_2S水平低于A组,cPKCβⅡ膜转位率高于A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cPKCβⅡ膜转位率与行MHD的ESRD并AS患者血浆H_2S水平呈负相关(r=-0.88,P<0.05)。结论血浆H_2S水平与行MHD的ESRD并AS患者cPKCβⅡ激活有关。(本文来源于《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期刊2017年05期)

韦淑亚,赵旭东,杨广笑,何光源[7](2017)在《二穗短柄草钙依赖型蛋白激酶基因BdCDPK14克隆及表达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克隆分析二穗短柄草钙依赖型蛋白激酶(CDPK)基因BdCDPK14,并检测其在干旱胁迫下的表达量,为揭示钙依赖型蛋白激酶的抗旱调控机制打下基础。【方法】根据NCBI检索结果设计特异引物,以二穗短柄草cDNA为模板,采用PCR扩增二穗短柄草CDPK基因家族成员BdCDPK14,利用在线分析软件对BdCDPK14基因编码蛋白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并采用RT-PCR检测PEG-6000干旱胁迫下的BdCDPK14基因表达量。【结果】从二穗短柄草叶片中克隆获得的BdCDPK14基因(Gen Bank登录号XM_003564390)片段长度1750 bp,其开放阅读框(ORF)1545 bp,编码514个氨基酸,其编码蛋白分子量56.78 kD,理论等电点5.45,脂肪指数78.21,不稳定指数38.66,属于稳定蛋白。BdCDPK14蛋白与小麦TaCPK13蛋白(ABY59018)的亲缘关系最近,含有4个EF-hands结构、蛋白酪氨酸激酶结构域、脂多糖激酶家族、ATP结合区域、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激活区和预测跨膜区等结构域,主要由无规卷曲和α-螺旋构成,位于叶绿体和细胞质膜上。在PEG-6000干旱胁迫下,BdCDPK14基因在胁迫3 h内的相对表达量无明显变化,胁迫6 h后相对表达量开始升高,至胁迫12 h时的相对表达量最高。【结论】克隆获得的BdCDPK14基因为二穗短柄草CDPK基因家族成员之一,参与其抗干旱胁迫反应,可作为候选基因用于二穗短柄草抗旱机制研究。(本文来源于《南方农业学报》期刊2017年05期)

韦淑亚,赵旭东,王会平,杨广笑,何光源[8](2017)在《二穗短柄草钙依赖型蛋白激酶BdCDPK4基因的克隆及其编码蛋白质的生物信息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二穗短柄草(Brachypodium distachyon L.)因与小麦、大麦等有很高的同源性,作为新型禾本科模式生物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研究者。试验采用基因克隆技术分离了二穗短柄草Bd CDPK4基因的编码区序列,并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了该基因及其编码的蛋白质的序列特征、结构和功能。结果表明,分离了BdCDPK4基因1 851 bp的cDNA序列(Gen Bank登录号为XM_003559516),编码区长度为1 752 bp,编码583个氨基酸,分子量为64.78 ku,等电点为9.12,含有N端可变区、蛋白激酶区、自抑制区、EF手型结构、类似钙调素等结构域。亚细胞定位预测位于叶绿体和液泡上。进化树分析结果显示,该蛋白与小麦Ta CDPK19蛋白的同源性最近。根据各物种间CDPKs蛋白的高同源性,结合小麦TaCDPK19基因被高盐和小麦白粉病菌Blumeria graministritici(Bgt)诱导,推测Bd CDPK4基因也可能参与逆境胁迫下的信号传导途径,在抗逆等生物学过程中发挥重要功能。(本文来源于《浙江农业学报》期刊2017年02期)

刘伟[9](2016)在《碱茅(Puccinellia tenuiflora)蔗糖非酵解型蛋白激酶(PutSnRK2)的功能解析》一文中研究指出SnRK2 (sucrose non-fermenting 1-related protein kinase 2)是一类植物中特有的丝氨酸/苏氨酸类蛋白激酶,已经在许多植物中克隆出来。是SnRK家族中叁个亚家族(SnRK1、 SnRK2、SnRK3)之一。它们是一类丝氨酸/苏氨酸类蛋白激酶,可以对不同的逆境信号做出响应,在植物抗逆生理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本研究以碱茅SnRK2成员PutSnRK2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其氨基酸序列、表达特性、亚细胞定位、重组蛋白的纯化,并结合转基因植株在不同胁迫下的抗性研究结果,对其功能进行分析。首先,对PutSnRK2基因的氨基酸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该基因家族成员都含有Ser/Thr蛋白激酶的核心功能域;同源比对分析和聚类结果显示该基因家族和已报道的拟南芥、水稻的SnRK2基因家族具有高度的相似性;并且它与水稻的亲缘关系最近,与水稻SAPK7亲缘关系在75%左右,同属于SnRK2b家族。接下来,为了了解碱茅中PutSnRK2基因的表达模式,我们利用实时荧光光定量PCR的方法分析了PutSnRK2基因在NaHCO、NaCl、ABA和PEG等处理条件下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在这些胁迫下,PutSnRK2基因在叶、根中均受到显着诱导。在叶中,都表现出下调趋势;在根中,都表现出上调趋势。说明PutSnRK2基因与逆境胁迫都存在一定的应答关系。然后为了探求PutSnRK2蛋白的表达位置,通过提取转基因拟南芥植株原生质体的方法,利用荧光显微镜观察PutSnRK2-GFP蛋白在细胞中的亚细胞定位。结果表明,PutSnRK2-GFP融合蛋白定位于细胞质中。此外,为了研究PutSnRK2蛋白的功能,构建了PutSnRK2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将其转化大肠杆菌BL21 (DE3),经诱导表达纯化得到GST-PutSnRK2融合蛋白,为后续试验分析PutSnRK2蛋白的激酶活性、验证蛋白间的相互作用等实验奠定了基础。最后,为了进一步分析PutSnRK2基因的功能,对转基因拟南芥植株进行抗性分析,通过观察植株的表型差异发现:正常条件下,过表达GFP基因和PutSnRK2基因的拟南芥比野生型生长略缓慢;在胁迫条件下,与野生型相比,过表达PutSnRK2基因的拟南芥对盐、PEG的耐受性显着提高。综上所述,这些结果初步预示了PutSnRK2参与抗逆相关生理过程,为进一步研究它的功能奠定基础。(本文来源于《东北林业大学》期刊2016-04-01)

王蕾,张显文,田保华,薛绍武[10](2015)在《拟南芥钙依赖型蛋白激酶突变体cpk3-1和cpk6-1 PCR鉴定及其在CO_2通路中的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植物中钙依赖性蛋白激酶(Calcium-dependent protein kinases,CDPK)是一种重要的感受Ca2+流的传感器,广泛参与到气孔运动和响应各种胁迫刺激的信号转导途径中。研究通过获得拟南芥纯合突变体cpk3-1,cpk6-1和cpk3-1/cpk6-1,研究了CPK3与CPK6在CO2信号通路中作用。结果显示,编码离子通道的基因在不同浓度的CO2处理时表达量会发生变化,但在突变体cpk3-1,cpk6-1,cpk3-1/cpk6-1中,与野生型相比,这些基因的表达量没有差异,表明在CO2信号通路里,CPK3和CPK6可能不发挥作用。(本文来源于《山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5年03期)

型蛋白激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钙依赖型蛋白激酶(calcium-dependent protein kinase, CDPK)是一类Ser/Thr型蛋白激酶,在植物体内钙信号的传递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研究以东方百合‘西伯利亚’(Oriental Lilium'siberia')为材料,通过RACE方法克隆了LiCDPK基因,并进行了时空表达分析。结果表明,百合LiCDPK基因全长2 231 bp,开放阅读框长1 551 bp,编码516个氨基酸,其蛋白序列与其他物种的CDPK蛋白相似性在80%以上。LiCDPK基因在不同花期和9个不同组织中的表达存在差异。不同花期的qRT-PCR表明,花蕾期LiCDPK基因的表达量最高;盛花期的不同组织器官中,花药LiCDPK基因的表达量最高。本研究为进一步揭示LiCDPK基因在百合花香释放过程中的信号作用提供了帮助。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型蛋白激酶论文参考文献

[1].麻楠,乔金柱,汤文倩,孙天杰,刘娜.小麦翻译控制肿瘤蛋白TCTP与蔗糖非酵解型蛋白激酶SnRK1的相互作用[J].生物工程学报.2019

[2].闫子飞,黎梦娟,马波,冷平生,高海波.‘西伯利亚’百合钙依赖型蛋白激酶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J].分子植物育种.2019

[3].蒋蕊.新奇型蛋白激酶C在低氧诱导的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中的作用和机制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8

[4].明川,拓昊苑,陶怡,于好强,李晚忱.玉米蔗糖非酵解型蛋白激酶2底物蛋白的筛选与鉴定[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

[5].王好为,段志娇,胡莎莎,王爽.cAMP依赖型蛋白激酶抑制剂β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7

[6].宋书贤.血浆硫化氢水平与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终末期肾病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传统型蛋白激酶CβⅡ激活的相关性研究[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7

[7].韦淑亚,赵旭东,杨广笑,何光源.二穗短柄草钙依赖型蛋白激酶基因BdCDPK14克隆及表达分析[J].南方农业学报.2017

[8].韦淑亚,赵旭东,王会平,杨广笑,何光源.二穗短柄草钙依赖型蛋白激酶BdCDPK4基因的克隆及其编码蛋白质的生物信息学分析[J].浙江农业学报.2017

[9].刘伟.碱茅(Puccinelliatenuiflora)蔗糖非酵解型蛋白激酶(PutSnRK2)的功能解析[D].东北林业大学.2016

[10].王蕾,张显文,田保华,薛绍武.拟南芥钙依赖型蛋白激酶突变体cpk3-1和cpk6-1PCR鉴定及其在CO_2通路中的作用[J].山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

标签:;  ;  ;  ;  

型蛋白激酶论文-麻楠,乔金柱,汤文倩,孙天杰,刘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