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一种病因不明、死亡率较高的常见呼吸道疾病。目前治疗哮喘的药物主要分为两类:(一)支气管舒张药,此类药主要作用为舒张支气管,控制哮喘的急性症状。(二)抗炎药(控制病情的药物)。由于哮喘的病理基础是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所以控制慢性气道炎症对长期理想的控制哮喘病发起到重要作用。中医治疗哮喘,历史悠久,理论完整,经验丰富,与西药相比有着副作用少,无激素依赖的优势,但由于传统中药剂型落后,服用量大,起效缓慢,限制了其临床应用,多为辅助用药,尤其是在急性发作期的治疗主要以西药为主。因此传统中药的剂型改革,是治疗哮喘的中药新药研究的首要方向。本实验室对辛温解表的代表方麻黄汤,运用以主要活性成分代表原药材组方的研究思想,从整体水平、细胞水平和分子水平,在平喘、镇咳和抗炎作用方面对麻黄汤组方原理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证明其传统古方配伍的严谨性和科学性。本课题延续其研究思想,结合哮喘多为夜间至凌晨时间段发病的特点,开发以目标活性成分提取物重新组方,以减少给药次数、平稳血药浓度、提高患者用药顺从性为目的,具有作用全面、靶点明确、副作用小特点的新型缓释制剂—麻杏咳喘平缓释胶囊。建立了紫外分光光度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麻黄总生物碱、麻黄碱、伪麻黄碱、甲基麻黄碱、去甲基麻黄碱、去甲基伪麻黄碱、苦杏仁苷、桂皮醛和甘草酸进行体内外含量测定,经方法学考察适用于缓释胶囊的体外质量控制和缓释胶囊家犬体内释药行为的研究。确定了麻黄、苦杏仁和桂枝三味药材中指标成分提取物的提取精制工艺,麻黄总生物碱含量为麻黄提取物的92.5%,收率为1.8%;苦杏仁苷为苦杏仁提取物的90.6%,收率为3.5%;桂皮醛含量为挥发油的87.5%,收率为0.31%。三批样品收率和含量的测定表明,三种提取物工艺稳定可行,适合工业化生产。采用均匀设计优化指标成分组方配比,确定每人每日用量:麻黄总生物碱为140mg,苦杏仁苷为230mg,桂皮醛为13mg,甘草酸为53mg。选用豚鼠枸橼酸引咳法和整体动物药物引喘法,对优化配比组方的镇咳平喘作用进行研究,可知新提取物组方中、高剂量组均能延长豚鼠咳嗽潜伏期和降低5min内咳嗽次数(P<0.001),提取物低剂量组可降低5min内咳嗽次数(P<0.001);提取物高、中剂量组咳嗽潜伏期与麻黄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提取物中、低剂量组5min内咳嗽次数与麻黄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提取物中、高剂量组均对药物所致哮喘有平喘作用(P<0.01),且中剂量组作用与麻黄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采用溶剂法,以乙基纤维素为辅料,制备麻黄总生物碱缓释固体分散体,确定乙基纤维素与总生物碱用量比为12∶1,经红外光谱成像法、X射线衍射法和差示扫描量热法进行物相鉴别,确定固体分散物已形成,选定粒径80~100目的分散物测定释放度表明,五种生物碱单体均具有缓释特征,且释放状态相近,代表成分麻黄碱单体成分体外释放接近Higuchi释药模型。采用溶剂法,以乙基纤维素为缓释材料,聚乙二醇6000为释放调节剂,制备苦杏仁苷缓释固体分散体,确定乙基纤维素、聚乙二醇6000和苦杏仁苷用量比为7∶0.5∶1,经红外光谱成像法、X射线衍射法和差示扫描量热法进行物相鉴别,确定固体分散物已形成。目标粒径80~100目的固体分散物,苦杏仁苷体外释放符合Higuchi释药模型。采用熔融法,以硬脂酸为缓释材料,聚乙二醇6000和单硬脂酸甘油酯为释放调节剂,制备桂皮醛缓释固体分散体,经正交设计确定制剂处方为硬脂酸、聚乙二醇6000、单硬脂酸甘油酯和桂皮醛用量比为3∶4∶1∶1。经红外光谱成像法进行物相鉴别,确定固体分散物已形成,桂皮醛体外释放符合Higuchi释药模型。采用饱和水溶液电动搅拌法,以β环糊精为辅料,制备桂皮醛环糊精包合物。正交设计确定工艺和处方,桂皮醛与β环糊精的投料比为15∶1,包合温度为80℃,搅拌时间为1h。经薄层层析法鉴别,环糊精包合物已形成。溶解度测定表明挥发油被β-CD包合后溶出速率有显著提高。在制剂工艺研究的基础上,确定最终缓释胶囊处方为:总生物碱提取物15.1g、苦杏仁提取物25.4g、桂枝挥发油1.5g、甘草提取物5.5g、乙基纤维素329.0g、聚乙二醇6000 15.1g、硬脂酸2.7 g、单硬脂酸甘油酯0.9 g、β环糊精6.0 g和微晶纤维素2.8g,灌装1号胶囊800粒。以提取物水溶液为参比对缓释胶囊各指标成分的家犬体内释药行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缓释胶囊中麻黄碱的Cmax,和Tmax分别为1637.787 ng·mL-1和3.75h;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05.71%;体内外相关性为r=0.967(P<0.01)。生物等效性判定结果为,以AUC0-∞为评价指标个体间(P=0.344)、制剂间(P=0.729)和周期间(P=0.848)均无显著性差异;以Cmax为评价指标个体间(P=0.514)和周期间(P=0.636)均无显著性差异,制剂间(P=0.000)具有显著性差异,说明自制参比制剂(R)和缓释胶囊(T)之间生物均不等效。2、缓释胶囊中伪麻黄碱的Cmax,和Tmax分别为1089.227 ng·mL-1和4.00h;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07.17%;体内外相关性分别为r=0.979(P<0.01)。生物等效性判定结果为,以AUC0-∞为评价指标制剂间(P=0.407)和周期间(P=0.338)均无显著性差异,个体间(P=0.022)具有显著性差异;以Cmax为评价指标个体间(P=0.407)和周期间(P=0.575)均无显著性差异(P值分别为),制剂间(P=0.001)具有显著性差异,说明自制参比制剂(R)和缓释胶囊(T)之间生物均不等效。3、缓释胶囊中甲基麻黄碱的Cmax,和Tmax分别为135.783 ng·mL-1和3.75h;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19.53%;体内外相关性分别为r=0.986(P<0.01)。生物等效性判定结果为,以AUC0-∞为评价指标周期间(P=0.255)无显著性差异(P>0.05),制剂间(P=0.002)和个体间(P=0.002)均具有显著性差异;以Cmax为评价指标个体间(P=0.157)和周期间(P=0.160)均无显著性差异,制剂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0),说明自制参比制剂(R)和缓释胶囊(T)之间生物均不等效。4、缓释胶囊中去甲基麻黄碱的Cmax,和Tmax分别为1025.443ng·mL-1和6.00h;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16.98%。生物等效性判定结果为,以AUC0-∞为评价指标周期间(P=0.605)无显著性差异,制剂间(P=0.049)和个体间(P=0.011)均具有显著性差异;以Cmax为评价指标个体间(P=0.184)和周期间(P=0.588)均无显著性差异,制剂间(P=0.001)具有显著性差异,说明自制参比制剂(R)和缓释胶囊(T)之间生物均不等效。5、缓释胶囊中苦杏仁苷的Cmax,和Tmax分别为495.578ng·mL-1和3.25h;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05.71%;体内外相关性分别为r=0.944(P<0.05)。生物等效性判定结果为,以AUC0-∞为评价指标个体间(P=0.016)具有显著性差异,制剂间(P=0.888)和周期间(P=0.282)均无显著性差异;以Cmax为评价指标周期间(P=0.138)无显著性差异(P>0.05),个体间(P=0.027)和制剂间(P=0.009)均具有显著性差异,说明自制速释胶囊(R)和缓释胶囊(T)之间生物均不等效。6、缓释胶囊中桂皮醛的Cmax,和Tmax分别为10.497μg·mL-1和4.5h;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15.12%;体内外相关性分别为r=0.881(P<0.05)。生物等效性判定结果为,以AUC0-∞为评价指标个体间(P=0.052)、制剂间(P=0.276)和周期间(P=0.871)均无显著性差异;以Cmax为评价指标个体间(P=0.122)和周期间(P=0.673)均无显著性差异,制剂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自制参比制剂(R)和缓释胶囊(T)之间生物均不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