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文摘要
光纤Bragg(布拉格)光栅传感器(以下称光纤光栅)以其抗电磁干扰,灵敏度高、体积小等独特优点,越来越广泛应用于化学工业、建筑产业、航空等领域。为了光纤光栅的耐高温保护,使得此传感器和基体金属有很好的结合性,需要对光纤Bragg光栅表面金属化。由于光纤光栅材料的热光系数和热膨胀系数都较小,光纤光栅的温度灵敏度非常低。直接用光纤光栅作为传感元件,不易获得高的温度分辨率。将光纤光栅进行金属化封装保护,可以有效提高光纤光栅的温度灵敏度。本文围绕光纤光栅耐高温的金属化保护,以及保护后温度增敏开展研究,主要做了如下工作:(1)基于光纤光栅的特性,确定了在光纤表面镀前预处理的基本工艺流程为:去保护层—除油—粗化—敏化—活化—热处理。(2)分别研究了光纤表面化学镀镍和化学镀铜,并进行了实验对比分析,确定了镀液成分,获得了比较好的化学镀镍层和化学镀铜层。(3)进行了在化学镀铜基础上的电镀镍增厚实验研究,确定了电镀镍液组成及工艺条件,在化学镀铜层基础上电镀了镍层增厚,从而实现了光纤光栅的耐高温金属化保护。(4)对裸光纤Bragg光栅进行了温度传感系数标定,分别对化学镀镍,化学镀铜,化学镀铜后电镀镍的光纤Bragg光栅进行了温度传感性能实验研究,得到了各自的温度灵敏度。同时,分析了封装材料对光纤光栅温度灵敏度的影响。(5)用钎焊的方法将光纤光栅传感器嵌入42CrMo结构钢中,获得了智能金属结构。最终,通过对光纤光栅耐高温的金属化保护,实现了光纤光栅的温度增敏。
论文目录
摘要ABSTRACT第一章 绪论1.1 研究目的及意义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1.2.1 智能材料与结构1.2.2 光纤光栅在局部监测方面的作用1.2.3 光纤光栅的封装保护技术1.2.4 光纤光栅传感器的主要应用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方案1.3.1 主要的研究内容1.3.2 采取的研究方案第二章 光纤光栅及其传感机理2.1 光纤及光纤光栅概述2.1.1 光纤结构及特点2.1.2 光纤光栅结构及其传感器特性2.2 光纤光栅传感原理概述2.3 光纤光栅的应变传感机理2.3.1 光纤光栅应变传感模型假设2.3.2 光纤光栅应变传感模型分析2.4 光纤光栅的温度传感机理2.4.1 光纤光栅温度传感模型假设2.4.2 光纤光栅温度传感模型分析2.5 裸光纤光栅的温度传感标定实验2.5.1 温度标定实验设备及材料2.5.2 温度标定实验过程2.5.3 温度标定实验结果分析2.6 本章小结第三章 光纤表面金属化保护研究3.1 引言3.2 光纤表面化学镀的研究3.2.1 光纤表面的预处理3.2.2 光纤表面化学镀镍的研究3.2.3 光纤表面化学镀铜的研究3.2.4 光纤表面化学镀镍和化学镀铜的比较3.3 光纤表面电镀镍增厚的研究3.3.1 电镀的仪器及装置3.3.2 电镀基本成分及工艺3.3.3 电镀实验结果分析3.4 光纤金属化镀层性能测试3.4.1 光学显微镜3.4.2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3.4.3 电子能谱3.4.4 导电性检测3.4.5 结合力检测3.4.6 可焊性检测3.4.7 光纤光栅温度传感系数测量3.5 本章小结第四章 光纤光栅保护后温度增敏研究4.1 引言4.2 光纤光栅金属化保护后的温度增敏原理4.3 化学镀镍光纤光栅温度传感特性4.3.1 光纤光栅温敏测试主要实验设备4.3.2 光纤光栅化学镀镍后温度传感实验过程4.3.3 光纤光栅化学镀镍后温度传感实验结果分析4.4 化学镀铜光纤光栅温度传感特性4.4.1 光纤光栅化学镀铜后温度传感实验过程4.4.2 光纤光栅化学镀铜后温度传感实验结果分析4.5 电镀光纤光栅温度传感特性4.5.1 光纤光栅化学镀铜后电镀镍温度传感实验过程4.5.2 光纤光栅化学镀铜后电镀镍温度传感实验结果分析4.6 封装材料对光纤光栅温度灵敏度的影响4.6.1 光纤光栅封装后的温度灵敏度4.6.2 封装材料性能对温度灵敏度影响分析4.6.3 光纤光栅温度补偿特性4.7 光纤光栅传感器钎焊嵌入金属基体研究4.8 小结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5.1 结论5.2 进一步工作的方向致谢参考文献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光纤布拉格光栅论文; 智能结构论文; 金属化保护论文; 温度传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