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朱弁是南宋初期较为重要的使金诗人。他的人生以靖康之难为分水岭可以分为两个时期:使金前在新郑东里的游历和使金后在北地的守节不屈。他是东里晁说之的侄女婿和得意弟子,和晁氏家族的子弟交往最为密切,无论是思想上还是学术观念上都深受晁说之影响。在思想上,朱弁首先是一个儒家正统思想熏陶下的耿介忠臣,又有着使金被留的特殊经历,他的民族气节为后世称扬。他也是个佛教徒,他与寺庙结缘,曾在寺庙一住十几年,笃信佛法。他晚年主管佑神观,诠注道教经典,他的思想中有少量的道家痕迹。因此,儒释道三家思想都对他产生了影响,但比较而言,虽然他的作品中有佛道的影子,但他的忠君报国的儒家热情和执着从来没有泯灭过。因此,朱弁不失为一个具有纯儒精神的学者。按照朱弁人生的两个时期,他的现存作品也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追思在东里闲居时的美好时光,以《风月堂诗话》、《曲洧旧闻》为代表。这两部作品都或多或少的受到晁说之的影响,对晁氏既有继承,又有新变。朱弁在政治立场上与晁说之保持一致,他尊苏抑王,反对三经义取士,并且将自己在政治上的见解体现在文学作品主要是《曲洧旧闻》中。在学术思想上,朱弁主要继承了晁说之的疑古精神和“尊古”诗歌观,并将“尊古”的对象由风雅上溯至“自然”,并提出了自己的诗学思想,这主要体现在他的《风月堂诗话》中。另一类作品是实录自己在北地的生活,描写在金国的见闻和感受。这些体现在他的保留不多的诗、文中。诗歌内容主要表达忠君思亲的情怀,风格真挚感人又缠绵曲折。文章多应制之作,明白晓畅、气质雄浑。朱弁的作品多亡佚,后人的关注点集中在他的民族气节上,他留存的少量作品也没有引起南宋人的注意。他作为金初“借才异代”诗人中水平较高的一个,将“苏学”带到了北方,加速了“苏学盛于北”的进程,对刚刚起步的金代文学的健康发展有着推动作用。他的诗歌理论在金代曾广泛流传,为金人作诗指明了一条道路,在金初甚至整个金代都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冷山记(取材于梨园戏传统剧目《朱弁》残本)[J]. 剧本 2013(02)
- [2].梨园戏《朱弁》排演体会[J]. 音乐时空(理论版) 2012(09)
- [3].梨园戏 朱弁[J]. 福建艺术 2010(01)
- [4].“南辕定何日,无地不风尘”——浅说梨园戏《朱弁》[J]. 福建艺术 2010(01)
- [5].继承传统 扬长避短——梨园戏《朱弁》重排体会[J]. 福建艺术 2010(01)
- [6].沉郁凝重 丝丝入扣——赏析名曲《哭主》[J]. 南国红豆 2012(05)
- [7].《朱弁》重演感言[J]. 福建艺术 2010(01)
- [8].书生誓守汉家节——梨园戏《朱弁》中的爱国气节[J]. 福建艺术 2010(01)
- [9].大同善化寺“朱弁碑”及其相关的几个问题[J].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4)
- [10].浅谈从传统梨园戏《朱弁》到《冷山记》的改编[J]. 戏友 2018(03)
- [11].重排《朱弁》的几点心得[J]. 福建艺术 2010(01)
- [12].简谈梨园戏《朱弁》服装设计创作构思[J]. 福建艺术 2010(01)
- [13].福建省第24届戏剧会演优秀剧目散论(二)[J]. 福建艺术 2010(02)
- [14].威武不屈的南宋使臣[J]. 共产党员(河北) 2016(26)
- [15].就谈“公主别”[J]. 福建艺术 2010(01)
- [16].朱弁论苏轼评析[J]. 中国苏轼研究 2016(01)
- [17].林任生先生事略[J]. 福建艺术 2019(09)
- [18].虚实照应 藏露相生——梨园戏《朱弁冷山记》舞美设计探寻[J]. 中华文化画报 2011(05)
- [19].朱弁:誓死不降金的南宋“苏武”[J]. 文史天地 2017(05)
- [20].朱弁的两次人生转折[J]. 知识经济 2008(04)
- [21].杭州朱弁遗迹考[J].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2008(05)
- [22].朱弁生年新考[J].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05)
- [23].浅谈混响器在梨园戏中的运用[J]. 戏剧之家 2014(15)
- [24].论金初“南冠诗人”的忠义精神[J].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5)
- [25].悲切切 情深深 音袅袅——赏析名曲《招魂》[J]. 南国红豆 2013(01)
- [26].范仲淹穷时富时[J]. 意林 2013(24)
- [27].牂牁赋[J]. 安顺学院学报 2013(02)
- [28].《宋史·忠义传》考辨二则[J]. 惠州学院学报 2015(05)
- [29].鼓韵铿锵铸忠魂——浅谈梨园戏《朱弁》中“压脚鼓”的运用[J]. 福建艺术 2011(04)
- [30].朱弁使金诗初探[J].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05)